Quantcast
Channel: ▣今日邮件 Archives - 中国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1841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立此存照】慧聪音响灯光网|史上最严KTV整顿席卷全国

$
0
0

文章原标题:史上最严KTV整顿席卷全国,多地娱乐场所相继停业整顿

近期,对于KTV、夜店、酒吧等娱乐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只要关注娱乐行业的人都会知道,在最近,全国各地的KTV、酒吧等娱乐场所都面临大规模的停业整顿,各省市成立专项小组夜间突击清查各类娱乐场所。

实际上,娱乐场所的整顿工作从去年的上半年就开始了,虽然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有相关的娱乐场所被勒令停业整顿,但毕竟范围不大,没有引起外界的关注。而最近各地娱乐场所开始大规模停业整顿,包括一线城市也在其中,引起了人们对于行业的关注,这次整顿工作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娱乐场所治安整顿。目前已经有不少夜场人因整顿而失业回家休息……

为什么整顿

本次娱乐场所的整顿是在于整治行业乱象以及治安乱点问题,主要针对几个方面:盈利性陪侍、消防安全、版权、扰民等,其中盈利性陪侍是目前被勒令整顿最多的原因。自去年开始,稽查小组通过考察,探查得知的涉及盈利性陪侍的娱乐场所,都被勒令停业整顿。有偿陪酒、陪唱的行为,也损伤个人道德修养,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致使夫妻不和,鸡犬不宁,引发社会问题。

而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前一段时间,广西百色酒吧的坍塌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就在今天,长春的大经路帝乐KTV起火,现场浓烟滚滚火势很大,户外的牌子都脱落了。因此,加大对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将有安全隐患的娱乐场所强制停止整顿有着重要的意义。

还有包括去年音集协的歌曲版权问题,还有娱乐场所噪音扰民、治安扰民等整顿,都是为了净化行业而做的工作。

取得的成果

这次“史上最严”的娱乐场所整顿工作也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在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陆续从全国各地收到成功整顿娱乐场所乱象的捷报。

2018年7月,湘西一家KTV因长期噪音扰民,被十名周边住户起诉,要求检查经营许可证,并对KTV进行取缔。经过约谈,该娱乐场所负责人表示愿积极配合,对KTV进行整改,计划经营其他不扰民的项目,并将KTV包厢内所有显示屏、点歌台、音箱等设备进行拆除,成功让该KTV老板转行。

2019年5月,樊城松鹤路宝丽金KTV检查中,发现该场所存在严重的营利性陪侍等违法行为。经调查取证,责令宝丽金KTV停业整顿六个月。截至目前,樊城共责令6家违法娱乐场所停业整顿,对2家进行罚款,对6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娱乐场所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案件同比下降21.5%。

2019年5月19日,这对湖南省长沙市酒吧娱乐行业来说是一个灰色的日子,这一天长沙市酒吧KTV娱乐行业商会发布“禁令”:从5月20日开始,长沙市酒吧KTV娱乐行业商会会员单位营业时间到凌晨2:00截止。据悉,长沙市酒吧KTV娱乐行业“十条规定”是经商会各成员单位共同商议决定,从5月20日起,以解放西酒吧街为核心的31家会员单位将严格执行凌晨2点熄灯停业,还将倡导非会员单位参照执行。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2.1万家商K场所受到本次娱乐场所整顿的波及,若平均1家娱乐场所150人,将会影响3百多万夜场人暂时性失业。

当然也会有人动了恻隐之心,愿意收留一部分夜场人,但……

2018年1月23日,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至2020年底结束,为期3年。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日子,各地机构仍将陆续清查当地各类娱乐场所。

整顿中的声音

面对这样大规模的行业整顿,免不了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对于专业音响灯光行业来说,上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还要数前两年的“环保风暴”。“环保风暴”让制造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专业音响灯光的制造企业也不例外,当时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延迟交货等等问题也让很多企业焦头烂额。而当时也让行业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正方认为环保是国家长远策略,我们需要蓝色而清净的天空;反方则认为一刀切的行为伤害了企业,让很多企业无法生存,导致大批企业、工厂倒闭。

这次娱乐场所治安整顿也同样有着两方不同的声音,当然作为娱乐行业的从业者,也希望行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就是否需要如此大规模、严厉地停业整顿产生分歧。

有的人或许会认为,乱世当用重典!娱乐场所长期以来的治安问题、扰民问题以及涉黄涉黑的问题影响着人们对于行业从业者的看法,让行业更加干净、更加健康地发展需要大力整顿,对于屡劝不止的企业,当然需要用严厉的举措强制整顿,并处以相关的惩罚。

有的人则会认为,娱乐行业已经衍生出一条经济链,直接大规模地停业整顿,让这条经济链上的相关人员、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全国成千上万的夜场人员,因为各地娱乐场所的停业整顿,造成间歇性失业或直接失业。对于确实违法的人员和企业,当然是理应如此,法律红线不能越;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员和企业是属于殃及池鱼。

这次严打无疑给一直在夜色中黑白难辨的夜场敲响轰隆的警钟。如果始终剑走偏锋,投机取巧,在面临考验时,其经营个体必然受到打击。而对于中国夜场,整个行业都处在风口浪尖,消费者不信任,社会诟病,国家不放心,政策监管日益紧张。

那么对于本次“史上最严”的娱乐场所治安整顿,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界面 |海南高院副院长张家慧落马

$
0
0

文章原标题:【调查】海南高院副院长张家慧落马:家族财产被举报超200亿

被人举报“家族资产超200亿”仅20余天后,海南高院副院长张家慧落马,其丈夫刘远生涉嫌违法犯罪接受公安机关侦查。在刘远生的商业扩张过程中,争议和诉讼从未停止过。

海口水云天小区内部。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刘远生及其亲友名下多家公司注册地址就在水云天小区内。摄影:翟星理

记者 | 翟星理

编辑 | 刘海川

被人举报“家族资产超200亿”仅20余天后,海南高院副院长张家慧落马。南海网2019年5月31日报道称,记者从海南省委政法委获悉,日前,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家慧同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海南迪纳斯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刘远生涉嫌违法犯罪接受公安机关侦查。

“200亿元家族产业”,海南高院副院长张家慧,在2019年5月11日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被牵扯在一起。

两天后,海南省委政法委通报: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次日,海南省高院表明官方态度:积极配合调查,并称网传张家慧停职接受调查的消息不实。

5月18日,张家慧又出现在当地官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张家慧陪同海南省高院院长陈凤超调研海南涉外民商事法庭建设情况。

针对张家慧夫妇的举报,源自易真武敲诈勒索张家慧夫妇案。易真武声称,自己持有张家慧在麻将牌局上的视频及刘远生针对一些商业项目的录音。原定于5月23日在重庆万州区法院第二次公开审理的易真武敲诈勒索案,因故延期开庭。

公众热议下,事件走向扑朔迷离。界面新闻寻访张家慧在海南省法院系统的老同事及其夫刘远生下海后的商业伙伴,发现刘远生在法院工作时就已涉足商业活动。他于1990年代中期下海,之后涉足房地产开发,并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以海南岛为依托,构筑了包括重庆、四川等内地省份在内的地产业务。

但在刘远生的商业扩张的过程中,争议和诉讼从未停止过。

法院新来的年轻人
“200亿元家族产业”,海南高院副院长张家慧,在2019年5月11日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被牵扯在一起。

公开资料显示,张家慧出生于1965年,比刘远生大一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原副院长告诉界面新闻,1992年,张家慧、刘远生夫妇同时从四川万县人民法院调到海南省中院,张家慧任助理审判员,刘远生在省中院研究室任研究员。

海南省法院系统设置相对特殊。新中国成立后,海南长期为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1988年,海南撤区设省。同年,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被组建,但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并未被撤销,主管海南各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上级部门为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海南建省后,相关部门陆续组织内地省份干部支援海南建设,张家慧、刘远生夫妇即为海南中院引进的高学历人才。据上述海南中院不愿具名的原副院长介绍,此二人为西南政法大学本科同学,又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张家慧的研究方向是民事诉讼法学。

1992年,海南中院从内地引进6名高学历人才,张家慧、刘远生就在其中。海南中院给他们分配一套宿舍,位于海口市中心的海府路法院宿舍。1995年,两人育有一子。

据上述海南中院原副院长回忆,初到海南中院时,张家慧夫妇很快表现出不同寻常之处。

首先是刘远生对于改善经济情况的急切需求。在海南中院研究室工作期间,刘远生的工余时间几乎都花在海口一座火山石矿上,“但他没说矿是怎么拿下来的。”

一位曾在海南中院政治处工作的人士对界面新闻回忆,张家慧夫妇初到海南时期经济拮据,“院里派人到码头接他们,他俩的行李是那一批引进的6个人中最寒酸的,院里给了一点钱改善他们的生活。”该人士称,当时海南中院从珍惜人才的角度,并未叫停刘远生开矿的活动。

其次是张家慧夫妇先后脱岗提升学历。据上述海南中院原副院长介绍,刘远生到北京读博,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民法,认为读博并不难,遂动员张家慧也脱产读博。张家慧在西南政法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又在中国社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在最高人民法院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员。

上述海南中院原副院长回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刘远生于1995年向海南中院辞职,大约1999年前后,张家慧、刘远生搬出海南中院宿舍。

原海南中院宿舍区。1992年,张家慧、刘远生调入海南中院任职起居住在此。摄影:翟星理

第一桶金
原海南中院刑事诉讼庭一位主要领导回忆,张家慧夫妇从中院宿舍搬走之后,他逐渐失去刘远生的消息。

但2002年前后,张家慧夫妇卷入一起司法掮客事件,在海南中院内部引起诸多议论。此事让上述海南中院原副院长注意到,张家慧夫妇的经济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2001年,海口商人范起明因犯票据诈骗罪被海口市中院判处死刑。范启明的父母住在海口一套别墅中,张家慧夫妇为其邻居。

据上述海南中院原副院长介绍,张家慧夫妇居住的别墅当时的售价加上装修费保守估计也在一百万元以上,“也就是说,最晚在2001年,张家慧夫妻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张家慧的工资我是知道的,月薪不会超过3000块钱。唯一的解释就是刘远生挣到钱了。”刘远生辞职后下海,为海口一家律所的律师。

范起明的亲戚陈子南告诉媒体,刘远生找到范起明的父母,称可以协调此案,要价100万元。范起明的父母没钱,刘远生便称可以将其别墅作价80万元抵押给张家慧。

陈子南出示的材料显示,这栋别墅被过户给张家慧。此外,范起明家一座价值160余万元的大型牙雕被张家慧要求以十万元的价格买走。牙雕买走两天之后,刘远生又来到范起明家表示协调关系需要用钱,将10万元的牙雕购买款拿走。

但范起明的案子并没有出现转机,范氏亲属被张家慧告知,范起明得罪的人太多,她和刘远生能做的就是介绍一位北京的律师。

经过繁琐的司法程序,范起明最终被判死缓。后来,范起明案主审法官获罪入狱,范氏亲属设法获得该主审法官手写的一份情况说明,得知范起明案审理期间没有任何人向该主审法官私下协调。

范氏亲属认为被张家慧夫妇欺骗,多次讨要已经过户给张家慧的别墅无果,双方决裂。范氏亲属找到上述海南中院原副院长求教如何处理,以其为代表的海南中院几位老干部表示希望范氏亲属举报张家慧。

“如果范家人说的情况属实,那我个人认为张家慧涉嫌违法违纪。”上述海南中院原副院长告诉界面新闻,除此之外,他对张家慧、刘远生能住别墅也一直有怀疑,“他们的第一桶金到底怎么来的?”

一位与刘远生有过商业合作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充当司法掮客的事他干过几次我不知道,但他说过,九十年代他在重庆开过歌舞厅。

涉足地产
2001年是刘远生构建商业版图的关键年份。这一年,他在海口注册成立海南迪纳斯投资有限公司。

公开报道显示,该公司两名股东是刘远生的弟弟及弟媳,刘远生任总经理,是实际控制人。公司核心资产是海口市秀英区政府附近一处200多亩的建设用地。

一位要求匿名的海南房地产从业者介绍,海南岛房地产泡沫在1996年前后达到顶峰,1996年之后,海口、三亚等重要城市出现多处烂尾楼,当地称为“半拉子工程”。1999年7月,国务院批准海南处置积压房地产的方案,海口、三亚等地纷纷成立处理烂尾房地产项目的领导小组,不少房地产企业被强制清算破产。

刘远生从法院拍下一家破产企业的债权包,前述海口秀英区政府附近200多亩的建设用地即为该破产企业名下的资产。

一位与刘远生素有矛盾的海南商人告诉界面新闻,2001年前后,海南房地产正处于最低谷,海口平均房价大约为每平米800元至1500元,“跌成那个样子了,大家都知道谁拿下这块地以后肯定赚翻,不止一个人盯着这块地,最后刘远生拿到了。”果不其然,海南房地产行业于2001年之后触底反弹,2003年前后海口市平均房价已经翻倍。

海南迪纳斯投资有限公司在此开发名为“水云天”的住宅项目,目前已经开发到第四期。

“以水云天项目的位置和体量,保守估计赚大几亿是没问题的。”上述要求匿名的地产行业从业者表示。

这个项目也是刘远生商业路线图的起点。2001年此后近10年,依托水云天项目的投资回报,海南迪纳斯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投资海南华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华君惠民商贸有限公司、海南华君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华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海南东坡国际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海南新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临高新融典当有限责任公司、洋浦迪纳斯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等公司,投资领域囊括住宅、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农业等多个领域。

此外,海南迪纳斯投资有限公司在海南省屯昌县投资修建的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入选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

仕途快车道
依托地产项目,刘远生成为成功商人,并在下海后再度获得公共身份。

资料显示,刘远生先后任第四届海南省政协委员、第五届海南省政协常委、三届海南省人大民族宗教工委委员、第五、六届民盟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监察厅特邀监察员、海南现代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第六届海南省政协常委、第七届民盟海南省委副主委。

在同一时期,张家慧也进入仕途快车道,在海南省法院系统不到10年的时间里,她从审判员一路升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官方简历并未详述张家慧的仕途轨迹。上述原海南中院副院长回忆,2001年至2003年,张家慧脱岗,于中国社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此后在最高人民法院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员。最早在2004年,张家慧从北京返回海南,任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此后,张家慧历任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庭长,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正处级),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2012年6月,张家慧拟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当年次月即被正式被任命为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不过,张家慧的家庭和工作也并非一直顺风顺水。2005年前后,张爱国听说张家慧、刘远生让正在读小学的儿子退学。张家慧夫妇对其子的智力水平和学识非常自信,认为其子天资出众,义务教育并不适合其子。

在刘远生一位同学劝说下,张家慧夫妇才让儿子重返校园。不过,经过这次折腾,其子在融入同龄人方面遇到困难,后来几经刘远生运作才进入北京一所高校读书。

升任海南省高院副院长之后,张家慧也被举报过。2014年,范起明的亲友几经考虑,决定实名举报张家慧涉嫌骗取范起明父母的合法财产。

2014年3月至5月,中央第七巡视组巡视海南,陈子南将举报材料递交给巡视组。巡视组将此事移交给海南省纪委,海南省纪委经初步调查后将举报一事移交给海南省检察院。

陈子南表示,初步调查的内容为,海南省纪委工作人员带着举报材料找范起明及其父母各做了一次笔录。但至今,事件没有结论。

商业扩张
最晚在2009年,刘远生的商业活动从海南岛扩张到四川、重庆、北京等内陆省份,但他的商业扩张行动一直官司缠身。

以重庆雷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注册于2009年,刘远生为占股最多的自然人股东,该公司在重庆开发有两个楼盘。但仅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2014年之后的信息,该公司身背30多起官司。

重庆商人李富华认为,他与刘远生的合同纠纷案即为重庆雷士地产诸多官司的典型案例。

2012年6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与雷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对雷士房地产开发的小区项目进程承包施工。

2014年5月,第十四冶金冶金建设公司将该小区工程中部分铝合金型材门窗的制作安装工程发包给李富华名下的玻璃公司。双方签订相关合同后,李富华的公司进场施工,工程于2015年完工。

李富华提供的材料显示,工程款共计7906503.82元,抵扣施工期间给付的工程款后,还应支付916114.82元。因多次催要无果,他向法院提起诉讼。

因窗户维修问题,李富华被这两家公司反诉,要求赔偿150万元的经济损失。这让李富华难以接受,“欠我的钱不还,还让我赔钱,这是欺负人。”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被告在这起合同纠纷中均存在过错。2019年4月30日,法院作出判决,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在判决生效5日内支付玻璃公司工程款916108元及逾期付款利息。玻璃公司在判决生效后支付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门窗修理费1416元,违约金24000元,合计25416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受理时间为2017年,判决时间为2019年4月30日。李富华怀疑,一起合同纠纷案审理两年未判决,也许是受到张家慧的干预,但他并未掌握相关证据。

不过,李富华聘请专业人员对刘远生的商业活动进行调查,收到的反馈令他震惊。李富华说,刘远生本人持有及其周边亲属、朋友为他代持的国内外公司数量达到36家,包括2家香港公司和1家英属维京群岛的公司,这些公司名下资产超过200亿元。

李富华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并未能就代持人与刘远生、张家慧的亲属及朋友关系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不过,联名举报事件发生后,刘远生公开表示,李富华所指的部分涉事公司股东、法人确为其亲属,但他们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反目
真正将张家慧、刘远生夫妇持有巨额财产引入公共视野的,是包工头易真武被诉敲诈勒索案。

易真武的哥哥易双全告诉界面新闻,易真武是张家慧丈夫刘远生任总经理的海南迪纳斯投资有限公司修建五星级酒店时的包工头。

易双全说,易真武与刘远生合作之初,关系相当融洽,两人以兄弟相称,易真武能出入张家慧、刘远生夫妇的家族活动。2016年上半年,易真武录下张家慧和亲友打牌的几段视频,并录下刘远生发表的一些言论。但易双全强调,虽然他不知道弟弟出于什么目的,“但肯定不是敲诈,当时他们的关系很好。”

界面新闻获得的两段视频显示,张家慧确实参与过一场麻将牌局,一场打完后还有数钱动作。

易真武拍摄的张家慧打麻将视频截图。受访者供图。

2014年至2015年间,易真武、易双全兄弟承接了4万多平方米、劳务总标额1900多万元的海南省屯昌县华君大酒店土建工程。

易双全出资多于易真武,兄弟二人商定,易双全出钱不出人,施工由易真武在海南出面主持。修建华君大酒店和结算工作长达4年,易真武本人先后垫付工人劳务费用200多万元。施工结束后,易真武多次找到刘远生协商,要求增加工程款。

两人于2017年11月签订了最终的结算协议。双方协商确定劳务总价为2260万元。2018年1月,海南迪纳斯公司把结算协议约定的最后80万元劳务费支付完毕。

“他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易双全说,实际施工面积超出原始合同约定的面积数千平方米,且海南岛自然环境与内陆不同,因气候炎热导致内陆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他把时间全部耗在海南,稳定施工队伍,自家的家庭情况发生变故,还垫钱,人财两空。”因此,签订协议后,易真武希望继续找刘远生协商,但已被刘远生拉入手机黑名单。

2018年4月,易真武把包括张家慧打麻将视频在内的U盘邮寄到张家慧的办公室,并附上了一封13页的长信。

2018年5月30日,刘远生在转给易真武50万元后,当天便以“遭遇敲诈勒索”报案。2018年6月14日,易真武被警方抓获,之后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检方移送起诉。

2019年4月30日,此案在重庆万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期间,上述视频作为证据当庭播放。张家慧、刘远生夫妇以一种充满争议的形象进入公共视野。这也成为李富华等人联名举报张家慧夫妇的导火索。

不久之后的2019年5月11日,李富华、陈子南等人举行媒体见面会,联合举报张家慧、刘远生涉嫌诈骗、通过亲友代持等方式持有巨额财产。

更多的举报渐次浮出水面。海南文昌市商人王禄雄举报称,2013年5月,他取得文昌步行街项目一期用地的使用权。同年10月,文昌市一位黄姓商人提出合作。

此后二人发生纠纷。据王禄雄举报,黄姓商人假借合作入资,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不到半年时间违约并解除合同,伪造债权文书公证书,以该生效的公证文书向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合法的形式、查封并拍卖王禄雄价值近2亿元的全部财产。

案件审理过程中,王禄雄曾托人向刘远生、张家慧的同学打听情况,“对方说可能要上百万协调案子。”但事后,该同学对王禄雄回话,“张家慧说我们找她找晚了,黄老板已经找过她了。”王禄雄说。

另一位举报人李世华的经历更为离奇。2005年6月,海南一家公司亏损严重,拖欠员工工资531598元,公司资不抵债,负债达2.5亿,有形资产含土地、房产等均被设定债务抵押。在即将被法院强制执行并拘留法定代表人的情况下,为避免破产追究股东和法定代表人责任,该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找到李世华、李修林,提出“承担处理公司债务和支付拖欠工资”做为对价,请求他们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并全盘接管公司,处理债务盘活资产,及时解决拖欠的员工工资。由此,2005年6月16日,双方召开了股东大会并签订了《股东会议决议书》。

经过李世华的经营,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在短短两年内起死回生,矛盾由此而发,该公司原法人代表提起诉讼要求收回股权。原法人代表通过海南司法系统一位原高级干部找到张家慧,在张家慧干预下,经过八年漫长的法律程序,李世华损失惨重,一度被海南省高院通知其户籍被注销,从而失去诉讼主体资格。

一审法院判定李世华败诉,二审海口中院则判定李世华胜诉,最终,海南高院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

李世华在寄送调查组的举报信中写道,张家慧干预案件走向的具体方式为,指示相关人员捏造涉案公司高达4亿元的债务,从而抬高标的额,将案件的管辖权收到海南省高院。此外,注销其户口使其失去诉讼主体资格的操作也出自张家慧。

界面新闻数次尝试联系刘远生、张家慧,其电话均无法接通,直至张家慧落马,刘远生被公安机关侦查。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 你懂的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纽约时报中文网 |小天安门:美国议员回忆成都“六四”

$
0
0

CDT 编者按:5月31日,纽约时报中文网推出美国国会议员 Andy Levin 的六四的成都回忆,并首次刊登了其当时在成都拍的照片。

“小天安门”,指的是1989年春天,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一些学生聚集在高耸的毛主席塑像前举行的抗议活动。与北京一样,这里的示威活动遭到了政府的血腥镇压。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因为没有外国媒体在场,6月4日至6日成都暴力流血事件的目击者当中,很少能够将其昭示于世人。

最早将消息带出去的目击者之一就是现任美国国会议员安迪·莱文(Andy Levin)。他是来自密歇根州的民主党人,当时在念博士的他,正在中国西部旅行。他目睹了广场周围的激烈战斗,以及四川锦江宾馆外的残忍殴打,他给老家底特律的一家报纸写了篇报道。莱文去年11月入选众议院,他还被任命为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亚太和不扩散小组委员会成员。在“六四”30周年之际,国会议员莱文向纽约时报中文网分享了他当时的旅行日记,以及在成都现场拍摄、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与底片。针对提问,他做出了如下描述。
欲读Andy Levin的六四成都回忆,请登录纽约时报中文网网站。
相关阅读:

© 五月三十五日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BBC|六四「最后的秘密」 香港出版中共机密文件再揭权力内幕

$
0
0

独家:六四「最后的秘密」 香港出版中共机密文件再揭权力内幕
魏安 斯影


1989年6月3日深夜至4日凌晨, 中共下令军队镇压学生民主运动,用武力驱赶占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学生,造成至少数百人伤亡。

如何收拾残局和中共有关「六四」问题的决策内幕一直是中共的最高政治秘密,民间对事件真相追求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党内文件不断以各种渠道公布出来。

「六四」30周年之际,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最后的秘密——中共十三届四中「六四」结论文档》,公布关于「六四」事件的又一批党内机密文件,展现「六四」镇压后,中共「统一思想」的过程,揭露高层权力运作的机制。

6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多位中共元老在会上做了讲话或书面发言,随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西郊宾馆召开,489​​名中共党内元老和最高级别官员出席。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产生的文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这是中共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对「六四」事件定下结论。

「最后的秘密」
「六四」军队开枪20天后,于6月23-24日召开的此次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是支持邓小平的开枪决定,用中央全会的形式,撤销赵紫阳的总书记职务, 强化「4.26 社论」对「八九学运」的定性,并集体「学习」邓小平关于「六四」事件的数个讲话和时任总理李鹏关于撤消赵紫阳职务的报告。

数天前举行的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元老讲话和高官发言以机密文件的形式发给参会官员,在会议结束时全面回收以确保对外保密。

《最后的秘密》一书收录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下发的27份文件, 共209页。包括陈云、杨尚昆、李先念、薄一波、王震、聂荣臻、万里、彭真、胡启立、芮杏文等17名中共元老和高官口头讲话和书面表态会议记录。

邓小平5月31日和6月16日与高级领导人的谈话记录,以及北京市委李锡铭、市长陈希同和公安部长王芳的报告也在新书文件中。

这些从未公开的内部资料揭露了中共高层政治内幕。深入分析这批珍贵史料,可有助了解中共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时,身处中国最高权力小圈子的中共官员,如何主动或被迫忏悔、站队和表态,支持邓小平,批判赵紫阳。

「冒险」出版过程与真实性核实
铜锣湾书店事件之后,香港的政治类图书出版业几乎停滞,独立出版人面临极大政治和生存压力。

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新世纪出版社耗时数月对《最后的秘密》一书中披露的文件来源做了考证和说明, 表示本书中的文件由27份文本组成,共209页,全部来自「六四」天安门事件之后两次中共高层会议,即北京市委第六届全体扩大会议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但从文件编号缺失5份可看出,本书涵盖文件并非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的全部。目前估计,缺少中共政治局常委乔石、田纪云和姚依林的讲话。

出版人鲍朴对BBC中文说:「稿件接收时中间人和最终来源为了安全,保密身份,因此来源不能作为出版的条件。是否决定出版最重要的是看稿件的内容,材料必须经过考证和认证,确认文件的真实性。」

出版社称除了对原始图像做了少许技术处理,「没有对文本进行任何选择、删除或更改」。身份未知的中间人向出版社的编辑提供了USB数字存储装置,原始文件中文字的缺陷没有加以修复,但出版社编辑发现,这些文件已经做了一些数字处理,比如删去了文件的编号和绝密标记。

据了解,文件被中共党内姓名不详的某高级官员复制并保存了多年,所有文件通过中介人提供,「没有附加或口头传达任何解释或说明」。

但BBC中文无法独立对文件进行核实。

此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为之前面世的自传文献和其他官方文本,形成相互佐证,揭示在中共如何克服党章程序上的限制,强行罢免赵紫阳,合法化武力镇压学生运动,并在开枪后统一思想,为接下来中共的权力体系布局。

本书也成为《改革历程》和《李鹏六四日记》之后,民间获得的解读中共权力幕后高层运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

高官发言:「国内外敌人——该杀的杀,该判刑的判刑」

引人注目的是,在党内资历高于邓小平的元老陈云未出席会议,以书面的形式提交两句话:「一、赵紫阳同志辜负了党对他的期望。二、我同意中央对赵紫阳同志的处理」。陈云并未明确表示支持邓小平使用军队镇压的决定。

87岁的退休元帅徐向前说,学运的根本目的是「妄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个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完全附庸于西方大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对于如何处理「敌人」,81岁的前军人和国家副主席王震言辞最为激烈,如果「镇压反革命暴乱就此完结,我很不赞成」。似乎没说过瘾,王震又提交了一份书面讲话(王震是唯一有两份发言稿的人),细数具体措施:「该杀的杀,该判刑的判刑,劳改、劳教一大批… …戴了帽子的,劳改劳教的,一律吊销城镇户口,送到偏远地区,强制劳动。」

王震强调,「这次我们的方针是,一个不放过,一个不扩大。否则,不足以显示人民民主专政的威力。」

王震将赵紫阳重用或支持的改革派称为「像(注:原文)林彪那样的大小舰队」。他说这些人「控制一大批舆论工具,到处搞政治性沙龙、演讲和集会,甚至钻进党和国家的核心部门,占居重要岗位」。

王震用语强硬,接连两个四字词语和一连串并列短语描述他认为的严峻形势:「(他们)上下勾连,内外串通,长期以来进行思想的、舆论的、组织的凖备和精心策划……发动利用社会上的流氓政治团伙和地主官僚、封建军阀反动阶级残余及社会渣滓,企图以动乱直至暴乱,达到推翻中国共产党(的目的)。」

针对「国外敌人」,宋平说:「美国多方插手,『美国之音』每天造谣、煽动,唯恐中国不乱。」王震逐个列出了他所认为的海外势力如何影响学运:金钱收买、思想文化渗透、派遣特务、盗窃情报、制造谣言、挑起动乱、扶植内部敌对势力等,「除了直接出兵,什么都用上了」。

被邓小平临时授命,取代赵紫阳的江泽民, 以总书记的身份发言,借着对其上任起关键作用的《世界经济导报》事件,指责赵紫阳「采取资产阶级政客的态度」。

江泽民含糊了邓小平和保守派之间的分歧,向邓效忠,为自己在党内权力之路获得平衡。他的讲话文件中表示,「邓小平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健在,一般的工作,我们绝不打扰他们, 但是遇到重大问题,我们还是可以随时向小平同志请教,听取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意见」 。

实质上已被软禁的赵紫阳参加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但没有被安排发言。两天的会议时间,主要请所有参加会议的党内元老和中共最高官员逐一发言,表态批判。邓小平只在第二天出席。

据赵紫阳在其《改革历程》一书中记录,他坚持在最后进行自辩发言,发言时,与会者「面部紧张,急躁不安」。

正式表决时,据赵回忆,邓小平说,「到会的人,不管是不是政治局成员,都有权参加表决」。党内元老李先念接着说,「这是李鹏给大家的权利(因为李鹏是会议主持人)」。

在赵紫阳看来,这些十分「滑稽」的程序却意在「以势压人」。除赵之外,全体举手赞成。这场看似合法,但实际无视《党章》的会议,试图使中共镇压八九学运合法化。

被迫认错:「舆论失控」因赵而起
《最后的秘密》涵盖的机密文件还包括因反对镇压而遭到撤职的政治局常委胡启立,以及主管宣传的芮杏文和统战部部长阎明复。他们承认,在危机时执行了赵紫阳的指示。这暴露出党内80年代对新闻与文艺自由的不同路线。但不少「六四」研究者认为,他们的认错是迫不得已。

阎明复在讲话中说,自己在「八九」学运期间经历了从「比较清醒」到「严重模糊、矛盾重重」的过程。但5月19日戒严大会后,听了彭真、杨尚昆、李鹏、乔石的谈话,「特别是听了传达小平同志重要讲话,才又重新有了比较清醒认识」。

「八九」学运期间,5月20日北京戒严前,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争取到了极为短暂的新闻自由。在刊发党内宣传讲话的间隙,得以客观、公正地报道学运。

胡启立的讲话为此提供了事实依据。他说,「十二日,我按照紫阳同志的批示,向首都各大新闻单位主编传达了他的讲话」。他被迫承认,这次传达是「向新闻界烧了一把火」,令「错误的舆论导向」出现。

芮杏文也表示,他向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传达了赵紫阳的批示,因而「给新闻单位负责人松了绑,使新闻宣传决了口,舆论失控越来越严重,直至完全失控」。

文艺思想上,芮杏文提到赵紫阳与邓小平的不同政策。他说,邓小平的出发点是,「党对文艺工作要按照文艺创作规律来管,不要乱管,不要乱干涉」。而赵紫阳则认为「少管、不管」。

揭秘的意义
基于此套机密文件和其他资料,对本书做了深入史料考证的「六四」亲历者和旅美作家吴禹论接受BBC独家采访时说:「新书完整呈现了一套罕见的历史资料,揭示了中共高层运作机制。在危机时刻,正是这种机制,完全无视任何事实、意识形态、一切法律或规章制度, 而确保独一无二的最高领袖掌握权力。这是中共执政的法宝。」

另一位为此书做了导言的美国政治学者黎安友评价:「本书所刊登的文件阐述了中共官方对邓小平10年改革,1989年危机以及之后党的方针的看法。 这一立场在其后三十年基本上保持不变, 并是现今习近平领导的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这些党内学习材料对了解和研究中国党内高层政治规则,1980年代高层严重政策分歧导致几近崩溃的困境、以及今天仍然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这些文件也为了解习近平治下当今共产党领导心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关阅读:


© 五月三十五日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醉欲眠卿且去 |重生五十次

$
0
0

微小说作者:新浪微博 @醉欲眠卿且去

重生五十次。
我叫小红,性别女,高三生。
我童年挺快乐,父母和睦家庭优渥,朋友对我挺好,我学习成绩也挺好,唯一的烦恼可能就是中午食堂自己最爱吃的小炒肉又放了香菜。——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个女人。
那天周日,高三生下午可以放半天假,我美滋滋地和同学说晚上我妈给我做红烧肉。在街角转弯的地方挥别了同学,理了理书包带,低头快速地往家里走。
“同学,你好……”
我一抬头,就看到一个怀孕妇女挡在我面前。她头发蓬乱,衣服半新不旧,带着局促的笑容接着说:“俺来找俺大舅子,但俺不知道怎么走,你能帮忙看看这个地址吗?”
她说着把一张皱巴巴的纸塞到我手里,我看上面用油笔写的歪歪扭扭的字,发现这地方我还真知道。
那地方在我们楼后面一个特偏僻的胡同里,我爸妈从不让我去,我小时候还问过为啥,他们说闹鬼,半夜有女的在哭。
我:……????等等,这个回答也太敷衍了吧。
但我没开口反驳。
因为红烧肉太好吃了。
我说:“你顺着这条路往里头走,看到那栋红色的楼没有,绕到后面去就能看到了。”
“你能帮俺带个路吗?俺怕走丢了……”
我确实稍微迟疑了一下,但她一脸疲倦,满面风霜,又是个孕妇,到底是不忍落,就点点头说跟我走吧。
我七拐八拐走到那个地方,还没等开口说到了,眼前一黑,就啥也不知道了。
等我再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在一个土房子里,一条铁链拴在我的脖子上。
“你不要想着跑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坐在炕上,抽了一口烟袋,“你现在是我们兄弟俩的媳妇儿。”
后来呢?
后来……我死了。
被男人打死的。
因为我掐死了我给他们生的儿子。
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在呼吸。
我从床上一跃而下,一边哭着喊爸妈一边冲出卧室门。
“怎么了?妞妞?”我看到一个优雅的女人从厨房里,她端着一盘红烧肉,笑意盈盈:“怎么哭了?”
我愣住了。
我不叫妞妞啊。
“怎么了?是不是做噩梦了?”女人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发,随后把我搂在怀里拍拍后背:“不怕不怕,妈妈在这里。”
眼泪还蓄在眼眶里,我迷茫地环顾四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妈妈,陌生的我。
我坐在餐桌前,夹了口红烧肉。眼睛一眨,泪珠儿就下来了。
连红烧肉都不一样,她做的竟然是甜口的。
我慢慢接受自己是妞妞的事实。
我查了一下自己的案件,发现拐卖我的人已经被抓获,被拐卖的女孩儿有的回到家里,有的和我一样,死了。
我看着新闻里自己的黑白照片,开始尝试去联系父母,但电话已经空号。
我没有放弃,又坐飞机又坐动车,辗转到以前的地方,发现他们早已经搬走了。我从邻居那里知道,自从他们家的孩子死后他们就去了南方,据说临走的时候还领养了一个孩子,取名叫小红。
我坐在单元门口,嚎啕大哭。
后来,我又回到那个家里当回了妞妞。
在暑假的最后一天,我穿上了妞妞妈妈给我买的新裙子,在她不舍的目光中坐上了出租车。
“美女长的挺好看啊。”司机和我搭话。
“啊,谢谢。”
“美女是大学生吗?”
“是啊,都大四了。”
“这怎么这么晚才去机场啊?”
“没办法,开学票难抢,这还是提前订的。”
“啊,那到那儿估计是白天吧。”
我没再说话,因为我发现他的车已经开的已经越来越偏。连忙打开电子地图,发现他再往前开就要到郊区了。
“师傅,咱们是不是开错了?”我勉强镇定下来,在手机上按下了报警电话的号码,想着如果发生啥可以第一时间报警。
“没有,这儿近路,给美女你省钱。”
“不用,咱们上大路吧。”
司机从后视镜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突然,一个急刹让我脑袋撞到了前面的椅子上,眼前一花,我就被他从车上拽下来了。
手机被他踩碎了,而我的脑袋也因为我对他的反抗,被他随手捡来的一块板砖也给拍碎了。
我又死了。
我也又活了。
脑袋上的疼痛与内心的恐惧还没有从我身上褪下。我蜷缩在床上,紧紧搂着自己,开始思考自己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以至于让我遭受如此惨剧。
我这回学聪明了,我决定尽可能少出门,最好就不出门,买点什么东西能网购就网购,吃饭能点外卖就点外卖。
然后我死了。
被经常送我家快递的快递员入室抢劫而杀死了。
因为他觉得我经常网购,肯定很有钱。
死之前我真的很想告诉他我没钱,就连卫生纸都是哪家打折在哪家买,我就是不敢出门而已啊。
我又又又重生了。
也又又又又死了。
这回是晚上出门夜跑,我被尾随的人杀死了。
下回是大白天的,我穿着粉色半截袖和小花裙子在店里和朋友撸串,对方喝多了非说我是出来卖的,要买我,我就和他吵起来了,然后被一酒瓶子砸死了。
再下回是……
等我再重生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总死,是有什么原因吗?是我忽视了什么吗?
我看着树底下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情侣,一拍脑门,知道了。
我处对象了。
这回有个男的在身边,确实安全不少。我可以晚上出门了,也可以穿裙子了,就连坐公交车都不怕遇见变态了。
我恨不得把男朋友随身揣着,走哪儿带到哪儿。
但我还是死了。
被男朋友杀死的。
因为他觉得我太黏人了,不尊重他。
那你可以分手啊大哥!!杀我干什么啊!!!
再次重生我学聪明了。
我不处对象,我就是维持着普通朋友关系,我也不黏你,咱俩能一起出门就一起出门,不能我就换一个人陪着。
这样就没问题了吧。
可我还是死了。
被一个一直追求我但我不同意的男人杀死了。
我一边哗哗流血一边看着那个男人歇斯底里跟别人说是因为我吊着他,玩弄他,还花他的钱还不和他处对象所以才一时冲动杀了我的时候,我累了。
谈恋爱好危险,好麻烦。
我也不知道是上天听到我的恳求还是咋的,反正这回重生,重生到了一个已婚妇女身上。
我喜极而泣。
太好了,这回肯定安全了吧。
后来我才发现我高兴早了。
那个男人老打我,虐待我,我实在受不了去报警,结果他们就把男人叫过来说了几句,就结束了。
男人很愤怒。
我就被活活打死了。
再次重生,我发现这个男人打我,二话不说连忙去离婚,结果我又被杀死了。
原因是我竟然要离婚。
那行吧。
我一边擦着锅台一边想,这回说什么也不离婚了,也尽量别惹男人生气,我就小心翼翼过着总可以吧。我实在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了,真的很痛,而且能感觉得到,每一次重生,我的身体都变得更弱一些,这回的身体基本走两步都喘。
男人回来了。我连忙给他倒杯水,问他今天累不累,饿不饿。
他没有吱声,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我,随后开口说:“今天我去算命了。”
“是吗?”我一边给他挂外套一边应道:“算命的说啥了?”
但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他吱声,我一回头发现他站在厨房里,低着头不知道想什么呢。我走过去说:“饿了吗?饭好了,但还没做菜,我寻思等儿子……”
话还没说完,一把菜刀就剁了过来。
临死前,我听他说他没办法,算命的说我克他,如果我不死他就会完blablabla。
那我还能怎么办?
我在阳台上抽着女士香烟想。
要不我来养老公吧,这样他愿意干啥就干啥,心情还能好点,这样我就不用被杀了。
于是我努力工作,奋发图强,除了不能多陪着他以外,我能有的都给他了。
但我还是被他杀死了。
因为他觉得我太优秀了,他觉得没面子,他觉得压力好大,他觉得他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
我喝了一大口酒,痛苦地把脸埋在手里,觉得自己真的束手无策了。
我感觉到我的身体根本无法再接受一次残杀。那些隐隐作痛的部位昭示着这一切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重生。
如果这回死了,我就真的死了。
我开始再一次复盘分析我以前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以至于花着高昂的租金租一个物业安全的小区,哪怕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每次出门前都注意自己着装,除了脖子脸和手以外能不露的就不露。晚上八点之后绝对不出门。外卖快递留名都是X先生并且要求他们把东西放下人走了再开门。尽量不和男生交流,如果有男生搭讪二话不说撒丫子就跑……
就这样过了一年,我发现我还活着。
我开心的要起飞。
于是在生日那天,我约了我两三个朋友决定好好庆祝一下。我画了美美的妆,穿上了特别保守的碎花长裙,开开心心地出门了。
下午阳光正好,金灿灿暖呼呼,我们几个手挽着手走在街上。这样单纯的快乐让我想到了高中的日子。
意外就在那一刻发生的。
一个男人冲到我面前,二话不说一刀就捅在我的腹部上,我挣扎着想要跑,但疼痛让我跪倒在地,只能被迫接受着一刀又一刀。
那个男人面目狰狞,他一边砍一边喊:“来陪我吧!我不好过谁也别好过……”
我哭了,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害怕。
我知道我没机会了,我这回是真的死了。

一声嘹亮的啼哭响彻整个病房。我嚎了半晌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又重生了,而这回竟然重生在一个小婴儿身上。
在心里赌咒发愿,这回重生之后我二话不说直接去尼姑庵当尼姑去,我什么都不求,什么也不想要了。我算是明白了,我的死亡根本没有任何原因可言,那我就直接去潜心修行,我不见人总行了吧。
正当我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个护士把抱到一个男人身边,笑呵呵的说:“是个女儿,特别健康。”
“女儿?!护士你是不是抱错了,我们那儿算命的说了,这一胎肯定是个儿子!护士你再看看……”
“不可能!这确实是你们的孩子,你要是不信就自己做个DNA鉴定!”那护士也不高兴了,把我往男人怀里一放,转头走了。
“女儿……怎么又是女儿……”我看着男人紧皱的眉毛,心里一跳。
还没等反应过来,那个男人抱着我就冲出了医院,直到跑到一个河边他才停下。水边的冷风呼呼刮在我稚嫩的脸蛋上,冻的我生疼。
“女儿啊,你也别怪爸爸…谁让你是个女孩儿不是个男孩呢?要怪只能怪你自己了……”
我被高高的举起。
‘咕咚!’
我叫小红,我终于真的死了。
但好消息是,我明白了我无数次死亡的原因了。


© Sandra Severdi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NJU核真录 |中美主播辩论仅一成讲事实,剩余九成在争什么?

$
0
0

昨天上午(5月30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欣视点》栏目主持人刘欣和福克斯商业网络电视《Trish Regan黄金时段》(Fox Business Network, Trish Regan Primetime)的主持人翠西·里根(Trish Regan)进行了一场中美跨洋辩论。

双方唇枪舌战了近17分钟,辩论内容涉及公平贸易、知识产权、华为、关税、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等话题。

相关阅读:【真理部】中国国际电视台刘欣与美国fox商业频道女主播辩论 

辩论伊始,各大媒体不断实时跟进,向全网公布辩论内容。几乎在一个上午之内,中国的各大网络社区都被这一事件刷频。

但很多人看到的往往是这样的:

你或许在此之前已经打开过几篇新闻,从这些报道中,这场辩论中令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是刘欣开场白被里根不停打断?

是刘欣针对我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精彩陈述?

还是结束时,刘欣邀请里根来中国看看?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次辩论中的这三个细节,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到这次辩论到底聊了些什么?

在这样的一场辩论中,双方究竟各抛出了怎样的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呢?哪一方的辩论又更有说服力呢?

本期文章中,核真录将刘欣与里根辩论的对话全文进行逐句分析、甄别。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全场17分钟的对话中,双方共讲了143个句子。其中只有18个句子提到了事实性的内容,占全场辩论的12%左右,共涉及23个事实点。其余的近九成内容均为观点交锋或缺乏特定语境的“全真空话”

计算方法

本次统计的原则是找出整场辩论中有多少陈述句(statements)包含有关事实性的内容。

 关于事实性陈述的定义:该句子描述的是一个可被验证的、关于客观状况的陈述。注意,这里说的“可验证”并不代表我们已对该陈述的真实性进行了核实。只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提供证据来核实、验证该陈述包含的信息是否为真实的。

比如说,“2008年中国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是一个事实。另一些陈述也是关于可验证的事物的描述,如“亚里士多德撰写了《道德经》”是一个可以被验证的陈述,但经验证,该陈述可能为假。

 关于观点性陈述的定义:该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者自身对某事物的态度、偏好、倾向、建议等,其描述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色彩,通常以“我认为”“我相信”发语,如“我认为这株花很美丽”。

 关于全真空话的定义:该句子表述的是一些在任何情境、任何语境中都为真的命题。但是由于缺乏特定的语境,这些命题往往没有实用意义。比如“人每天都要吃饭”、“人都是会死的”这一类陈述。

本文主要统计的几个变量包括:(1)全场辩论双方共讲了多少句话;(2)双方各表述了多少事实性的内容,占比多少。除此之外,本文还列举了一些辩论中观点性陈述的内容和全真空话的内容。

只有12.58%的事实性陈述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双方总共说了143句话,在所有对话中,仅有18句话为事实性陈述,其中包含了23个事实点,占总句数的12.58% (图一)

图一. 辩论中关于事实性内容的陈述数量及比例

对应到人,刘欣共说了79句话,其中9句为事实性陈述,占其本人发言的11.39%,其中包含了13个事实点(见表一)

里根则说了64句话,同样进行了9句事实性陈述,占其本人发言的14.06%,呈现了10个事实点

表一. 两位女主播在辩论中关于事实性内容的陈述(完整版)

剩下的近九成对话都是啥?

既然双方在对话中仅呈现了12%的事实性内容,那么剩下的对话都是在说什么呢?

我们对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这场对话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双方主持人在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中充满了大量主观色彩强烈的个人态度、意见表达。双方还使用了大量缺乏语境限制的全真命题,但这些命题与所辩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没有被很好地阐述清楚。

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罗列在下表中(表二、表三)。

表二. 两位女主播在辩论中陈述的观点性陈述(举例)

表三.两位女主播在辩论中表述的全真空话(举例)

由此看来,双方长达17分钟的辩论中,主要以观点表达和全真空话作为主要辩论内容,而只有12%左右的内容是关于事实的。

可能正如自媒体所说,这场辩论是一场“理性”的辩论,双方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神仙打架”,双方都在冷静地交换观点

但就像开头我们所讨论的,如果观点缺乏事实的支撑,那么这个观点还有说服力吗?


© ykxykx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德国之声 |六四30周年: 戒严军官与恶的距离

$
0
0

“要不惜一切代价准时到达天安门广场”—这是1989年6月3日戒严部队接到的军令。有人持枪往前奔跑,有人驱动坦克辗过大街,也有人做了另类的选择。如果是你,你会追上去,还是默默伫立,等待黎明?

1989年6月5日,李晓明(左起第五位)与队中同袍在天安门广场合照,那是他们在戒严令以来第一次踏足广场。

(德国之声中文网) 八九民运以流血告终,完成任务之后,20多万戒严部队军兵竟然收到官方的“纪念品”——每人一本纪念册、一只手表、一枚纪念章。掀开红色封面的纪念册,第一页写着大大的“首都卫士”四只红字,由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当年7月18日题字。

再下一页,是邓接见戒严军队干部时的一番话:“我讲考试合格,就是指军队仍然是人民子弟兵,这个性质合格。这个军队还是我们的老红军的传统。这次过的是真正的政治关、生死关,不容易呀!这表明,人民子分兵真正是党和国家的钢铁长城。这表明,不管我们受到多麽大的损失,不管如何更新换代,我们这个军队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的捍卫者,是最可爱的人!”

这个,是中央希望所有拿过枪的军兵所记住的六四。

“我觉得历史选择了我。”2002年,六四戒严部队军官李晓明第一次把憋在心中13年的经历公诸于世。即使到了2019年,再次忆述当年片段还是忍不住在众人前哽咽起来。

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分别是电子工程师和初中数学老师,李晓明却上了军校读大学。“因为国家免学费。我毕业也是大学生,不同的只是我上军校,他们(学运学生)上地方(大学)。所以部队称我们为学生军。”李晓明毕业后两年入伍担任中尉,中国爆发全国学运潮。25岁的他也在赶赴北京的路上,不过他是坐着军车上路。“虽然穿着军服,但我感觉跟学生一样都是知识分子,当时非常同情和赞成学生所为。如果晚两年毕业,如果我在北京上学的话,我很可能跟学生一样上街游行争取民主和反对腐化,我也一定会去。”

不幸地,军衔把他放在群众的对面;但幸运地,他的双手没有沾上鲜血。“6月3日下午我们接到指令要向天安门东边进发,师长和几个参谋穿着便衣在晚上先到天安门视察,那时部队已经开枪。回来的时候七点多,就说‘我们收不到戒严指挥部的命令’,于是我们部队一直在北京市郊区没有进去(天安门)。”李晓明形容,军官并没有向他们解释原因,“但下面的参谋明白什麽意思了,所以开始在外围消极抵抗命令”。

1989年为北京戒严部队一员的李晓明,在今年五月到访台湾参加六四纪念活动。

“很希望老百姓堵着我们”

不同形式的抵抗,其实在更早时段已经出现了。李晓明回忆,在政府颁布戒严令时,有些军官因为不想参加戒严任务或反对强硬对付民众而“在队中表现不好”,令上级把他提前送返原驻地。更有人公开反对戒严并在军中宣传,军方最终安排他转业。纵然人数很少,但这些明显持反对立场的人都在清场前被调走了。

李晓明隶属的39军116师部队,早在5月22日就抵达到北京市郊,他清楚记得上级对所有士兵传达非常明确的指令:“谁要是开第一枪,谁就要对历史负责。”他认为这就是要防止大家开枪,而且那时大家都有枪没弹。只是到了6月3日,一切完全改变——不再提不准开枪,唯一命令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准时进到天安门广场”。傍晚时分,军队向军人们发子弹,李晓明说当时军队里有不同声音,各级指挥官的演绎和执行都不同。“但作为职业军人很正常地想,你发枪又发子弹,又要不惜一切代价,就是包括开枪这个选项了。”同一时间,各种各样关于“军人被暴徒打死”的消息透过官媒在军中广传,李形容对一些同袍来说“开枪就像复仇似的”。

外面风声鹤唳,但是相反的,当天他所属的军车队以缓速行驶,每当遇到群众堵路就主动停车甚至后退,还得到群众掌声。可是入夜以后,枪声在北京市内响起,几乎再没有民众围堵他们了。他说:“老百姓害怕了,但其实我们部队很希望有老百姓堵着我们。我们都明白面对的是不是暴徒,而是手无寸铁的市民和学生,而且大部分当时都是和平的示威着。”

“首都卫士纪念册”是官方授予20多万戒严军兵的纪念品之一。图左:纪念册由中央军委制作,封面的标志上印有“1989.6”。图右:纪念册第一页,印有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1989年7月18日的题字。

被同袍押进天安门

这一夜,对许多人而言非常漫长,也有人无法活着看到六四的黎明。李晓明的39军部队一直在北京市,却比军令晚了整整一天才到达天安门。“6月5日戒严指挥部派出另一军团(38军)处长,带着一辆车,士兵架着机关枪,把我们押进去天安门广场。”

那时士兵都在清扫“案发现场”,因为清场在前一天已经结束,李没有在广场上发现尸体,但在散满一地的杂物中看到染血的裤子和棉袄,裤上更有弹孔。他引述:“有士兵跟我回报说,在地上发现好几滩血。”而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带,台阶和石柱都被辗毁,坦克的履带印清晰可见。这一幕,是深印脑海30年的画面。

另一个无法忘却的片段,发生在6月7日。当时他们正在执行第二阶段任务,抓捕学生领袖和“暴徒”。晚上在一所小学里驻扎休息时,对面的教室忽然传来三声巨响。李晓明和同袍马上冲出房外,目睹两名军人拖行一名倒下的军人,沿途留下一滩长长的血迹,把地面染红。原来是有士兵擦枪走火误杀同伴,但“上级说成外面有暴徒开黑枪打死他,他后来被称为烈士,军兵也没受处分,政府和军队明显在说谎”。

四年后,他终于无法忍受困扰他的矛盾感,选择离开军队。但是他发现这样还不够,他感到离开中国的必要。几年之后,他搭上了出境的飞机,一去就是二十年。离开军队和中国以后,李晓明依然带着愧疚活了30年。“虽然我没有开一枪,但作为当时服役的军人参加这个经历,当时还是觉得很内疚很惭愧。中国解放军扮演了很耻辱的角色,不是政治风波,而是犯下杀人的罪行。”

辞职书写历史

已经移居澳洲快20年的李晓明,是极少数愿意作证的加害方。他认为即便过了这麽久,六四本来的面目仍未很完整的拼凑出来。为此,本来任职电子工程师的他两年前毅然辞职,花了两年完成着书,能填补一点缺口。“作为一个见证人,我有历史责任把证据写下来。”

“特别是我两个儿子不知道这段历史,他们在澳洲长大生活未必相信。坦率讲,在今年之前很少跟他讲(六四经历)。今年我有很多采访邀请,我就叫他们Google我的名字了解一下。老大看了很有感触,为他爸爸自豪,他应该也觉得我做了正确的事。”李晓明2000年到澳洲攻读硕士,第一次公开自身经历时仍是中国籍身份。虽然后来入籍澳洲,但还是面对中国政府的压力。曾经有领事馆人员接触他说:“你应该顾好自己家庭,不要参与这些活动。”为了保护中国国内的朋友,他回国时也只好尽量避谈六四。

“很多人就算有良心,最可能也只能保持沉默。”回首昔日同袍,李晓明如此慨叹。当年他所属的队伍原本是国家重点部队,但因为没有执行军令,不少长官以后也仕途平平或离开军队。

今年五月中旬,他第一次踏足台湾,用三个星期时间马不停蹄出席纪念活动。身为免于“被沉默”的人,连日来重复宣讲着这段对不少台湾人来说陌生的历史。但他最想讲的是这番话:“对受难者家属,我应该向他们道歉。希望六四早日平反,开枪杀人的凶手在法庭受审判,让死者灵魂得以安息。”

“中国经济发展了,还是个极权独裁国家。当年学生追求的民主、自由、人权,现在还是没有过时,要实现了六四才能真正平反。”往日在军车和枪口对面的运动参与者,如今与这位前军官站在同一阵线,对于未来,他们看法很相近。“我觉得早晚要平反的,这些普世价值早晚会在中国大地实现。但我今生看不看得到,坦白讲我很悲观。”

李芊(发自台北)


© ykxykx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邝海炎 |叫嚣“宁为玉碎”者,既蠢且坏!

$
0
0

作者:邝海炎    来源:快刀书评
邝公本来准备退出时评界,专心读书了,不想今天听到某女主持叫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又忍不住率尔操觚,一吐为快。

一个家里,老大老二都会争吵,何况中美这样的大国?毛衣战,打十个回合,二十个回合,甚至像张飞与马超那样大战三百回合,都正常不过,总比真的打仗好。再说外交这事儿,即便桌子底下踩脚趾揣裆部,桌面上还是要推杯换盏,按游戏规则理论。所以,任正非敲打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犹如虎啸龙吟,而这刘欣的“玉碎论”就只是屎鸦鹊唱歌罢了。

中国现代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在他的回忆录里就说过——

“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记得一句古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换句话说,坚持原则比只顾局部利益为好。我一向把这句话看作是在个人一生中的宝贵箴言,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这项箴言不适用于外交,因为国家是永存的,不能玉碎。一个外交家不能因为必须坚持原则而眼看着他的国家趋于毁灭而不顾。在外交上,人们必须始终考虑到对方,每一方都想取得全胜。因此如果一个人意欲防止‘玉碎’而又不屑顾及‘瓦全’,那他就是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到对方。如果每一个人都坚持百分之百的成功,那么任何谈判都不会有成功的可能。……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经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织代表团对中国的代表们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顾维钧为什么说这番话?他的外交才华主要施展在北洋政府时期,这里推荐几本北洋外交史的好书:

第一本,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该书提到一个有趣细节:巴黎合会时,中国各方政治势力斗争激烈,到了不顾民族利用的时候,为了将北京的外交代表代表挤出巴黎和会,广州政府甚至有人建议由美国总统担任中国代表。对当时作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北洋政府外交团造成很大干扰和伤害。所以,谁是“汉奸”的帽子还真的不能乱扣。

第二本,唐启华《洪宪帝制外交》,主要观点有:1,在大家印象中,都以为袁世凯为了获取日本支持其称帝而卖国,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实际上,袁世凯并没有签订“二十一条”,即使不得不签订的《中日民约四条》也做了很多手脚抗拒日本。2,袁世凯没有出卖过民族利益,反而是当时反袁的很多人(包括孙中山)跟日本利益上勾勾搭搭,不清不楚。3,正因为袁世凯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肯屈就日本,日本政界才在少壮派军官的鼓捣下极力反对袁世凯,“袁死,为日本去一仇敌。”

第三本,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主要观点:1,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合会上作出了很多珍贵的努力,顾维钧出彩且不说,陆征祥也不错,能包容南方代表王正廷,能关键时候制定联美抗日方略,章宗祥等“亲日派”也是背锅。2,中国虽然没有收回山东权益,但外交收获也不少,比如参与国际联盟的建立,与德奥等国修约。3,甚至山东问题,日本也私下跟三大国保证归还,后来华盛顿会议也是按这种思路解决的。

第四本,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主要观点:1,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导致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如何利用民族主义上位成了各方政治势力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氛围下,主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外交观占了上风,导致主张“修史”的北洋外交官的努力一直被遮蔽,有的还背负“卖国贼”、“汉奸”的恶名;2,北京政府坚持依循外交途径设法终止不平等条约,一方面屡次在国际会议修改条约,一方面依平等相互原则缔结新约,对原无约国,在谈判订约时,不愿再给予领事裁判及协定关税等特权;对原有约国,如德、奥,则借其战败之机废止了两国在华条约特权,打破了列强在华之联合控制。3,就外部环境而言,北洋修约将中国民族主义与“威尔逊主义”、“列宁主义”相结合,又与德、奥战败国,及东欧、亚洲、拉美小国合纵连横,走出自己的道路。就内部环境言,北洋外交虽有政局动荡、北京政府权威有限、中国发展落后等限制因素,但仍能有优异表现,主要原因在于外交决策专业而有效率。后来的外交则往往受党派利益干扰,显得不够专业,错失一些历史发展机遇。

这四本书综合起来看,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过去的历史记忆,过度一元、单调、贫瘠,‘反帝废约’激情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可能会妨碍中国和平崛起的脚步,限制了迈向大国的历史想象空间。在此问题上,我们应该形成全面均衡的历史理解,进而能与各国平心对话,关照彼此的世界观,大步迈向全球化时代。中国必须告别革命外交,过去近百年,外交往往成为内部斗争和政治宣传的工具,告诉大家列强欺负中国,我们要报仇雪耻,这种灌输不容易形成平衡公允的世界观和民族性格。政治家对群众情绪的操控,虽然可以获得一时之利,但长远看会损害国家利益。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是受害者,沉浸于八国联军、南京大屠杀等事件的悲情中,琢磨着有一天要一雪前耻,就只会让世界感到害怕。民族主义会激发爱国心,但狭隘民族主义会成为中国前进的绊脚石。中国要崛起,必须告别革命外交,在多元化的历史视角中,摆脱过往政治神话的束缚,以平衡自信的大国心态走向世界。”就是说,中国要现代化,外交势必也要专业化,这不只是需要政府要有足够的理性应对,外交官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国民也要有健康的民族心态,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愚蠢言论越少越好!

在世界现代史上,叫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典型反面教材就是日本。

二战后期,日本天皇因为耻于投降,对外发布了“一亿玉碎”的口号,意思就是说,日本将要举国抗争,拼尽自己国家最后的抗争力量,大不了就是一死。这的确很符合日本法西斯疯子的特征,但到了日本真正战败投降了,情况怎样呢?约翰.W.道尔的《拥抱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一书进行了历史还原。

战败意味着什么?首先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在长年的战争中,日本士兵被禁止投降,保持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很多人就以为日本投降会导致很多士兵忍受不了耻辱而自杀,可当天皇宣布投降后,选择“玉碎”的人实际上比预想的还少。“有几百人自杀了,其中绝大部分是军官。这一数量仅相当于德国投降时自杀的纳粹军官的数目,而德国从来就没有一种能与日本的自杀殉国相比的疯狂信仰。”官员就更狡猾了,“最迅速、最显著的行动莫过于注重实利和自我保全。”他们一面“疯狂地焚毁各种文件卷宗,全力以赴地掩盖他们的战争罪行”,一面抢夺、私藏各种军用物资。最滑稽的是,即使是以勇敢爱国著称的神风特攻队的幸存者,也参与了疯狂的物资掠夺。他们原本准备在战争结束时起飞,以完成他们单程的自杀式使命。有一位飞行员将满载军用物品的飞机开到他家附近的一个机场,然后把物资运回家,然后再折返回去将飞机引爆。

1940 年出生的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曾回忆如何在1945年3月10日的盟军轰炸中幸存下来。同样是战败者,当苏联攻入德国时,德国海军元帅会用军舰把东普鲁士的本国居民救出,免遭苏联虐待。而日本却基本不对子民的死活负责,为什么德国投降后日本还负隅顽抗,也因为日本政界高层没有人愿意对战败负责。德国会教国民在防空洞躲避时怎样防止窒息:“进入防空洞后,应该在相当于地板、人的腰部和头部这三个高度分别点燃灯火,如果最高处的灯火熄灭,就要立即开启换气装置。或者如果地板上的灯火熄灭,要立即站起来;如果腰部高度的灯火熄灭,要将孩子抱起来;如果头部的灯火熄灭,则即便外面的炮火再猛烈也要立即逃离防空洞。”日本则没有。正是这件事情让他今后非常的不信任“国家”。

战后经济濒临奔溃,既然“肉食者”都不对战败负责,普通老百姓出于“活下来”的愿望就对战败更漠然,整个民族都进入了一种“虚脱”状态。1946年,美国占领军控制下的战后日本,在城市里的儿童们之间,流行着三种游戏:“黑市游戏”、“潘潘游戏”和“民主游戏”,内容分别是为模仿黑市交易、假扮妓女拉客以及模仿左翼示威活动。天真未凿的孩子的游戏,是反映时代生活的晴雨表,“妓女中包括14岁的年轻女孩,而学校里的男生们与孤儿和流浪儿一样,很快学会了当皮条客赚零花钱。他们把美国大兵领到女人那里。对一些人来说,“你想见见我姐姐吗?”成了继“给我巧克力!”之后被学会的更高程度的英语词句。”这些游戏看在刚刚经历了战败经历的日本成人眼里,却显得分外地凄凉和残酷。“潘潘”令人联想起战时的“慰安所”。彼时,慰安设施迅速地在东京扩张,并蔓延到其他20座城市。不过数月后,却被占领军当局叫停,公开的说法是为了全面禁止“非民主的、侵害妇女人权”的“公营”卖淫业,但废除“慰安所”的真正原因,是占领军内部性病患者激增。所以,这些沦落风尘的妓女,代表的是战后凄楚、绝望的贫民形象,一方面不断地被国家和政府巧立名目出卖,另一方面也公然地表现出蔑视传统和追求感官享乐、毫无负担地拥抱战败追求新生而无所不用其极。

将一个民族带到几乎毁灭的便宜,这就是叫嚣“宁为玉碎”论者造的孽,“玉”是权势者,真正的“玉”是不会碎的,日本的天皇、官僚即使在美国接管时期也过着好日子,真正会碎的永远是作为“平民”的瓦,所谓“不惜一切代价”,你只是“代价”而已。

当然,日本也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拥抱战败”,利用冷战和地缘政治机遇迅速世界主流文明。从历史上看,日本的“拿来主义”有三波:第一波是近代以前学习中国文化,其优点如周作人所说:“日本摹仿中国文化,却能唐朝不取太监、宋朝不取缠足、明朝不取八股、清朝不取鸦片”;第二波则是近代以来到二战,为了强国学习欧陆体制,结果是因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差点毁了整个民族;第三波则是二战后学习英美体制,尊重个体,学习在规则上进行博弈,才有了今日的复兴。

对于中日之间的民族主义冲撞悲剧,唐启华先生也有两段精彩评论——

“欧战爆发后,列强集中全力于欧陆战场,远东遂由日本独擅胜场,俨然东亚宪兵。日本借英日同盟之名,对德宣战,攻占青岛,乘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奈良冈聪智在近著中指出,欧战爆发前日本外交环境不恶,与中国及欧美列强关系良好。参战后日本积极扩张权利,外交环境急遽恶化。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让中国自此视日本为侵略者,对日抵制,相互对抗,并引发五四运动,成为日后中日对立的原点。同时英美对日本不顾信义扩张之戒心加深,支持中国牵制日本,对日本之欧美外交也是一大转变,因此“二十一条要求”是中日对立及东亚外交之转折点。”

“五四运动后,亲日派下台,中日感情恶化,两国之民族主义互相激荡,遂为美苏利用,终致两败俱伤,对东亚全局有深远影响。”

读史可以明智,卑弱却喜欢打鸡血亢奋的民族心态,犹如长在脸上的痔疮,那不是青春痘,快点割了吧!

 

相关阅读:


© 我是一只草泥马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一群在港大陆新移民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联署声明

$
0
0

我们是一群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我们在此发表声明和发起联署,表达我们反对香港政府修订逃犯移交条例的立场和理据,并呼吁在港的大陆新移民,加入我们的行列,以签名发声反对修例,参加6月9日的大游行以及之后一切必要的抗争行动。
我们明白,经过多年的中港纷争和民意撕裂,「大陆新移民」这一身份已成为斗争标签。我们中不少人,亦未必能接受这一标签,因它并不能表达我们对香港的关心、对是非的坚持。但我们深信,自由、开放、包容的香港,及背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需要每一个市民共同捍卫。当保障所有人的法治和政制根基受到冲击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一切可能的身份紧紧联结。

现在,就是这样的时候。

我们认为,香港政府于3月呈交立法会审议的逃犯移交条例和刑事司法互助条例修订,将对一国两制、香港的司法独立和法治生态、香港自由市场和资本信心、香港国际地位和本地民生,构成严重而不可逆转的破坏。

修例一旦通过,香港政府将可以以个案移交的方式,将疑犯移送到所有与香港未有签订长期移交协议的司法辖区,其中不乏法治水平与香港有巨大落差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同意启动移交的权力,将从立法会转移到特首一人手中,法庭和法官单凭表面证据即要决定是否移交。此例一开,政府可以在无立法机构监督的情况下,将涉及政治的司法问题抛给法庭,以司法独立的殿堂为赌注,赌上香港法治最后根基。

我们来自中国大陆,在大陆的生活经验令我们明白,中国的司法体系完全服从于共产党的利益,在党权大于国法的基本事实下,我们不可能相信中国式法治。

以下事实,我们不相信港府不知情:在中国,从商界、政界、知识界到公民社会,凡不利掌权者、不从命令者、不服压迫者,均可能被随意抓捕,逾期拘押,剥夺家属会见和选聘律师的基本权利,闭门审讯,狱中虐待,祸及家人,毫无程序正义可言。如李旺阳、刘晓波、709律师及他们的妻儿、为底层劳工服务的社工;再如官员、商人被「双规」,以党纪为名行私刑;又如香港书商姚文田入狱、铜锣湾书店事件「以自己的方式回大陆」,钜亨肖建华「被消失」在中环四季酒店。

以上种种,香港政府不单没有守好「两制」防线,严堵跨境执法,捍卫香港法治政制,给市民和投资者一个有力保障,还强行为无理和非法抓捕打造合法合理通道,实是以市民安危和百年城市基业换私己红利。

保安局长李家超于5月30日在记者追问下表示,如被移交人于移交后受到不公对待,港府将出面交涉。李家超并提及多项「人权保障」。但事实是,这些「保障」早已存在于香港的法例和法庭程序中,并没有以条文形式写入本次修例。如果事有不公,交涉对象是北京,对上惶恐对下傲慢的港府,有何交涉之勇,又有何交涉之力?

真要追问,那可以一问港府:如何证明并说服市民相信中国大陆及其他法治水平低于香港的地区能公平公开公正提出移交要求和审讯被移交人?若北京以符合修例要求的罪名和程序提出要求移交异见者、打压目标、弃用白手套等人物时,香港特首能否拒绝启动程序?移交之后,被移交人受到不公平对待,香港政府究竟有无任何实质、及时、有效的解救办法?

以上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就由行政机关强推法例修订,无疑是自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备环球竞争力经济体和中西文化荟萃之地的核心和基础,更在中美角力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将香港绑上国际战场,势将让中国、香港、国际投资者齐食苦果。

我们是大陆新移民,更是香港居民,我们在这个城市平等地受到独立的司法体系的保障,也见证着法治如何作为最重要的基石,撑起自由经济,保障资讯和思想流通,维护人权和公民社会发展。法治累筑百年,倾塌只在一瞬,我们必然捍卫到底。

—————————————————————————————————————————————
在此,我们严正要求香港政府:

一) 立即撤回修例法案,取消6月12日恢复大会二读,另案交立法会单独处理陈同佳台湾杀人案,个案移交逃犯机制交法律改革委员会作充分而有意义研究、咨询、讨论后,再行处理。

二) 正视香港在今日国际上脆弱而独特的地位,正视港人及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制度安排的信心流失,立即停止一切强推修例的误导宣传、污名抹黑、强压鞭票、受压让票行动。

我们也再次呼吁,在香港的大陆新移民,以及其他一切身份的、相信自由法治民主价值的香港居民,加入6月9日反对修例大游行,以及此后一切必要的抗争行动。

联署可能被政府无视,游行或也难令其悬崖勒马,但是非、信念、安身之所,绝不能不战即降。定义这座城市精神的,非地界、原住历史、语言文化、身份标签,而是每人每日每事所珍重所抉择所坚持。我们将以我们本身宣言,香港,不只是另一个中国城市。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日

—————————————————————————————————————————————

注:

1· 本次联署所收集的一切个人资料,只作联署人数统计用途,不会与任何第三方分享。

2· 参与本次联署人士请尽量留下完整的中文或英文姓名,不真实姓名、昵称或代冒他人签署将不被记入;署名人可选择在公开的联署列表中只显示其姓氏。

3· 欢迎非大陆新移民参加联署,并请备注身份,方便统计。
——————————————————————————————————————————————

游行详情:

日期:二零一九年六月九日
时间:下午两点三十分集合;下午三点起步
地点:由铜锣湾东角道游行至立法会

——————————————————————————————————————————————

联署人数:244(不断更新)(括号内为来港年份)

张洁平(2005)
黎明(2008)
胡清心(2008)
戚振宇(2010)
梅悦欣(1995)
Gillan Kam(2014)
赖日山(1997)
应亮(2011)(特别高兴这次可以用这个身份)
林可欣(2015)
Harper Dang(2014)
苏**(2009)
Alex Ho
Enya FU(2013)
陈**(2012)
Nicole Wong
杨**(2014)
Jean
刘**(2015)
Zhu**
Jade Li(2015)
Suzanne Deng(2009)
Luo*(2016)
谢甘霖(2013 ,仍为在读生)
张*(2010)
冯梦哲(2012)
杨*(2011)
覃**(1991)
曹疏影(2005)
黄文佑(非大陆新移民)
Joe Kwok(香港中国人)
Chan Fan
林安琪(非新移民)(乐听新来港朋友对关于两地司法制度及言论自由等想法,及一同珍惜尚有的自由空间。)
Hung chat tai(1956)
苏**(1994)
Gary ching(非大陆新移民)
刘**(1957)
lai**(1987)
CI*(2014)
Han**(2014)
谢彩虹(2011)
Xiang**
吴惠娥
Keung*(2017)
Chen*(2016)(我不想看到我们以及比我们更后生的年轻人逐渐丧失发声的勇气以及信念。)
黄**(1974)
陈大陆(2016)
jeffrey(1998)
Chan*(家庭由大陆移民来港)
KenYu
温**(2018)
Wong**(2010)
陈*(2012)
雷**
zhang*(2018)
Marco(2013)
Roland Chan(非新移民)
黄文海(2013)
Li*
郭敏杰
Stella Pan(2008)
朱嘉禾(2013)
叶**(2009)
Cecilia (1991)(请大家认真看一看1949年后上海的演变历史 就知道香港目前所处的危险境地)
lisa wong(2011)
麦家凯(非大陆新移民)
Chu*
芝麻仁(1997)
YE*(2015)
刘南茜(2012)
张*(2012)
文*(2014)
Lau**(非大陆新移民)
Canavaro lam(2013)
Kang*(2003)
Ma**(出生在香港)
shannon(非大陆新移民)
刁晓欢(2014)
Helen Tsui(2015 ,在读大学生)
Echo Shang(2010)
胡**(2016)
岑**(2015)
杨**(2003)
郑志宗(非新移民)
Yeung*(1988)
杨**(香港出生)
Jiang*(2013)(香港的价值从来都不只是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人珍视。珍重爱护香港价值,行多一步,不要让香港成为一个让人害怕说话的地方。)
李杰(2010)
麦华(2008)
陈**(1994)
Chan Hoi Tung(1991)
Jin*(2011)
ada liu(2006)
Cui**(2013)(来港的初衷和欣喜:公平,法制,自由,这些正在慢慢消失。)
钟**(2017)
Zhao*(2013)
谭**(1982)
王亦羚(1994)(两岸三地的人。华语圈的人。全都共享着同一组大命运。及其之大使命。——我们拥有一片共同的身体。)
Jason(香港出生)(争取自由平等法治,一起加油)
陶文理(1953)
Kelly Kau(2007)
Kwan*(非新移民)
LUO**(2015)(希望新老港人可以摈弃文化隔阂,共同携手守护香港的司法!)
刘**(1946)
雪雪(2001)
cheung *(2008)
姚**(1977)
李**(1979)
Tsuen* (新移民二代)
吕**(2016)
冯*(2005)
Huang*(2018)
柴子文(2007)
陈嘉佩(2002)
李煜铭(2015)
Lam Rainy(非新移民)(很高兴新移民也为香港自由,民主出一分力,所以签名支持,希望大家一齐保卫香港家园)
周琪(2012)
Lee Kin Wah(1979)
郭伟文(非新移民)
Kenny Koo(2000)
张**(2017)
XU Han(2018)
Oscar Or(2016)
Ling Ho(非新移民,但真的希望和接纳香港生活文化的新移民朋友,一起按普世价值共同建构香港价值。)
郑**(2010)
Wang*(海外学生)(希望港人、在港陆人与侨居外地的陆港志士共同捍卫香港法治。)
wu*(2006)
Bert yau(2008)(6.9见)
王*(1984)
许思贤(2003,马来西亚新移民)
卓小姐
郑博文(非大陆新移民)(要去6月9号的游行!!)
邓**(2014)
lian**(2008)
麦**
王泳(2005)
Dicky Ting(1994)
Anna Chung(2014)(6月9日上街见)
杨锦*(2015)
Celine Chan(非移民)
Chiu Tin Yee(2016)
钟善恒先生(2019)
李智洋(2011)(捍卫香港司法独立)
孙贤亮(2009)
李*(1976 (大陆旧移民))(曾带儿子参与19890528香港150万人大游行,父亲在文革时被迫害入狱)
殷丽君(1987)
lan*(1991)
陈**(1988)
许**(2013)
黄**(2018)
张**(2018)
徐乐彤(2004)
罗颂𤋮(非大陆新移民)
郑**(非大陆新移民)
Priscilla Tin(非大陆新移民)
黄**(2018)
Li*(非新移民)
叶**(非大陆新移民)(我只是一个还在大陆念书的大学生,我支持香港人的抗争!)
洪**(新移民第二代)
郭太(1999)(6月9日游行见)
黄国强(香港人)
刘**(2016)(人有黑白,新移民亦然;新移民中一切怀自由、正义之信念者,也应起而斗争。)
Lee*(2018)(对香港的爱不仅来源于其独特的文化,还来源于香港的法治与自由,希望大家可以勇敢站出来保卫香港!)
朱雪琴(2005)
Li*(2012)
朱*(2014)(身边的来自大陆朋友大多不能沟通社会议题,有一些讨论后也觉得政治不可能改变。很希望可以唤醒来香港读书工作生活的大陆学生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让他们发声。 )
C Shea(2003)
Zhu**(2017)
李(香港居民 (6.9见))
叶*(1997)
叶**(2017)
Jared(2019)
Lau P(香港人)(We should all stand up n agsinst the unlawful ones)
Andrew(2000)
Nga fan leung(1997)
Shaw*(2003)(6月9日上街见)
Cheung Yin Wan (1994)
Chan**(1994)
Chan*(2009)
吴**(2009)(捍卫香港核心价值、热爱及珍惜香港慨人都系香港人!)
Wu SiMin(2006)


© 我是一只草泥马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吃瓜和围观 |汉芯造假始末

$
0
0

“中国芯”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国“无芯”之痛其实早已延续数十年之久,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和走过的弯路令人痛心。十几年前一桩黑暗往事曾经引发全球哗然,国家亿万研究经费被骗,甚至对我国芯片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却无人被问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芯事件!

说到“汉芯事件”,我们要从事件的主人公,前上海交大教授陈进 开始讲起。

“汉芯事件”主人公——陈进

陈进,生于1968年,祖籍福建,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专业是计算机工程。

在“汉芯黑幕”被曝光之前,陈进身上有无数的光环萦绕。海归、青年学者,他曾在摩托罗拉半导体总部做过芯片设计经理,并担任高级主任工程师。

当时中国正处于技术封锁阶段,国内的芯片产业可谓完全一片空白。为了扭转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家正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国产芯片,陈进就是在这个时候回国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光鲜”的履历,让他一回国就担任了“汉芯”的总设计师。“事实”上陈进也不负众望,仅仅花费了16个月的时间,便正式宣布“汉芯1号”研制成功,并被业界誉为“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陈进和他主导研制的“汉芯1号”芯片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因为它采用了0.18微米先进工艺,集成了250万个元件,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运算能力高达2亿次。这样的技术水准,甚至在当时已经超越了intel同期的水准,堪称世界顶尖!

要知道,即使是按照当时intel的技术实力,也要花费翻倍的研发周期才能实现。而陈进和他所领导的团队在“一穷二白”的技术基础上,仅一次流片就获得了成功。

陈进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带来了鲜花和掌声,还有显赫的头衔和不菲的研发经费。他被上海交大特聘为长江学者,出任微电子学院院长,拿到上亿元研发资金。除此之外,他还成为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CEO、上海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然而在当时并非没有质疑的声音,只是人们在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驱使下,选择了“相信”陈进。一时间,陈进可谓风光无限,媒体铺天盖地的歌功颂德,陈进被视为“民族英雄”四处游说演讲。甚至有人预测,用不了几年,他就能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后来,由上海市新闻办公室亲自主持的“汉芯1号”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正式打消了人们心中仅存的一些疑虑。时任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科委、教委负责人都来捧场,全球近百家媒体到场,见证了这一中国芯片“崛起”的时刻。

就在2003年3月的“汉芯1号”发布会现场,王阳元、邹士昌、许居衍等多名院士,以及“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小组负责人严晓浪组成了鉴定专家组,对“汉芯1号”进行了权威的技术鉴定,鉴定结果为:

“汉芯1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平台,属于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至此,已经没有人怀疑“汉芯1号”的真伪,剩下的只有一片歌功颂德般叫好的声音。

但奇怪的是,后来的几年时间里,这块如此牛逼的芯片,竟然一直没有拿来大规模的量产。而芯片这种高精尖的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厂商很快研发出了更新更快的CPU。汉芯一号也就不再风光。

不过陈进说,汉芯二号的研发已经接近尾声,汉芯三号、汉芯四号也基本完成。这将再次让中国制造站在世界之巅!

尽管在“汉芯”发布的三年后仍旧没有实现量产,人们依然对它充满了期望。直至2006年,一则发布在清华校内BBS上的《触目惊心的汉芯黑幕》彻底打醒了所有人……

清华校内BBS曝光《汉芯黑幕》

2006年,清华大学BBS上发帖《汉芯黑幕》,匿名举报陈进的汉芯CPU造假。根据这份爆料帖子显示,2002年,陈进前往美国,托自己在摩托罗拉的前同事,私自下载了摩托罗拉一款芯片的源代码,靠着这套源代码,陈进做出了“汉芯1号”。

然而这样做出来的芯片是无法进行实际系统应用的,因为芯不对码。但是发布会迫在眉睫,现场必须要对芯片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否则无法向公众进行交待。情急之下,陈进委托在美国的弟弟,购买了十颗摩托罗拉飞思卡尔56800的芯片。

获得芯片后,陈进雇佣民工(上海翰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将表面的摩托罗拉Logo等字样及图案全部用砂纸磨掉,再找浦东的一家公司将表面光滑的芯片打上“汉芯”字样,并加上汉芯的Logo,伟大的“汉芯1号”就此诞生!

讽刺的是,这枚摩托罗拉芯片是144脚,而真正的“汉芯”是208,因此两枚芯片的尺寸完全不相同,竟然在发布会上轻易地就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成为了中国的骄傲。

尽管后来被证实,发布《汉芯黑幕》帖子的“告密者”为“汉芯1号”研制小组的四个人之一,但是当时陈进对于这样的“无端举报”是肯定不会承认的。陈进当即表态,声称这完全是污蔑,甚至要找出那个匿名用户,进行当面对质以证清白。

只是没有想到,给“汉芯1号”带来致命一击的,竟然是方舟子。

方舟子为啥能轻易的查出这事?这是因为打磨芯片的那家公司,把这事当成自己公司的荣誉,堂而皇之的放在官网上。

你们可能都想不到,这家公司甚至不是科技公司,而是一家搞装修的,不过这次搞起了芯片装修。而陈进又是怎么找到他们的呢?因为这家公司承接了陈进公司的办公室装潢……

方舟子:“这家公司叫上海翰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装修公司。他们的官网把这件事作为一个成果在介绍,写着‘曾经为陈进的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做过装修’,然后顺便找他们也来把芯片也装修装修。他这里边自己都写了——十分荣幸的承揽了第二次芯片在商业化运用上的商品定义和造型设计。把LOGO给改了,叫做‘造型设计’。”

所以事件的真相其实很简单:

一个海归买了前公司的芯片,找装修工人把LOGO拿砂纸磨了,然后拿来当成自己研发的芯片,轻松骗取了国家高达11亿的资金。

方舟子在公众面前,道出了上面这段话,让“汉芯黑幕”真相大白!

当年中国青年报对此事的新闻报道:

中国青年报:”汉芯”事件不仅是陈进一个人的丑剧

朱述古 2006年07月18日

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日前发布公告,鉴于上海交通大学陈进主持的“汉芯一号”高性能DSP项目被查实造假,该委员会决定撤销陈进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同时,上海交大已决定撤销陈进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和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京华时报》7月16日)

雇用民工将从美国买回的芯片表面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再加上“汉芯”标志,陈进就轻而易举骗取了国家上亿元科研经费,并在职称和职务上名利双收。无论是造假手段,还是社会反映,“汉芯一号”事件都是恶劣的,陈进受到处理可谓咎由自取。但通观“汉芯一号”事件前后,应该对这次严重的学术腐败承担责任的,显然不止陈进一个人。“汉芯一号”作假过程能够瞒天过海,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包庇者和纵容者。

陈进是“汉芯一号”高性能DSP项目科研团队的负责人,但很显然的是,雇用民工磨去美国标志换上“汉芯”标志的作假事实,团队内每一位真正参与者都是知情者。那么,一个挥之不去的悬念是,与陈进一起参与雇用民工磨去美国标志换上“汉芯”标志这一“科研课题”的,还有哪些科研人员?他们是否也从中分到了一杯羹呢?

“汉芯一号”骗局被揭穿后,其作假过程已经大白于天下。原来,虚假的DSP芯片磨好后,陈进通过种种关系,加上了“由国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封装、国内测试”等种种假证明材料。与此同时,陈进依托交大背景,利用无锡一家公司控股的上海交大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济实力,骗取了国家有关部门的信任。(《广州日报》1月21日)事到如今,为美国芯片穿上“国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封装、国内测试”马甲的,到底是哪些“种种关系”,打通了哪些关节,能告诉公众吗?

由于高科技发明高度的专业性,成果鉴定无疑是重要的一环。经科技部调查组查实,陈进以虚假科研成果欺骗了鉴定专家、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从表面上看,陈进过五关斩六将的骗术确实太高明,但稍稍认真思索不难发现,这些专家难道都是傻子不成?原来,事情的真相是,“陈进通过种种手段搞定了集成电路行业国内知名专家,召开所谓的研讨会”,宣称“汉芯一号”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集成电路”。陈进通过哪些手段搞定了知名专家?送红包没有?这些昧着良心说瞎话的知名专家是何方神圣,难道不值得追问吗?

“汉芯一号”黑幕被揭开,是由于一位叫“jubaoxin168 ”的神秘人物在上海交通大学的BBS上公布了举报材料。但面对公众的质疑,上海交通大学有关人士表示,“网上的消息纯属小道消息,是一些人别有用心的炒作”。不知这位校领导究竟是不明真相还是无原则地袒护陈进,但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妄下结论,都体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态度也必将令造假者更加肆无忌惮。试问,面对铁的事实,当初断言“别有用心的炒作”的人,又该如何自圆其说呢?

“汉芯一号”事件是一次集体性的科研造假和学术腐败事件。没有对相关责任人的全面追究,科研领域甚嚣尘上的学术腐败就难以真正禁绝。要真正树立科学家的学术道德和职业良知,必须让每一位参与造假者付出沉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期待在陈进被处理之后,能进一步公布真相,并使每一个造假的合谋者和参与者受到应有的处理。

哈佛大学出版社经典之作,数十所世界知名高校中国史课程指定教材

 

相关阅读


© 我是一只草泥马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卫报传媒 |薄家七子女现状

$
0
0

薄一波,山西定襄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1925年入党,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财政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常务副主任等职,于2007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薄一波一共有四子三女,其中除了长女薄熙莹外,其余皆为第二任妻子胡明所生。他们分别是长子薄熙永,二子薄熙来,三子薄熙成,四子薄熙宁;次女薄洁莹,小女薄小莹。本组图集将介绍薄一波七个子女的现状,本图为薄一波全家福。

薄一波夫妇与七个子女。

薄熙永

薄熙永是薄一波的长子。化名李学明。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曾任北京油嘴油泵厂厂长,任中国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光大国际2012年4月25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李学明已辞任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亦不再担任董事会执行董事委员会委员。

1996年4月5日,李学明加入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国际”),职位为执行董事,1998年12月15日离职。1999年3月2日到2004年8月1日,李学明担任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下简称“熊谷组”)的副主席,随后他成为非执行董事兼副主席,一直任职到2011年6月1日。

在熊谷组期间,李学明和王明权(2000年6月15日至2001年7月6日任光大集团董事长)结识,开始为光大集团工作。王明权退休于2007年7月16日1998年,李学明加入光大集团。

2003年6月25日,李学明被任命为光大国际执行董事和副主席,此前担任过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2012年4月25日,光大国际公告,李学明已辞任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次日生效。光大国际公告称,李学明告知公司,“从本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出发”决定辞职,“以尽量减少近期媒体发表的关于其家庭背景的某些报道可能对本公司造成的任何负面影响”。李学明也不再担任董事会执行董事委员会委员。

薄熙来

薄熙来是薄一波的二子,1949年7月生,1980年10月入党,1968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曾任大连市委书记,大连市市长,辽宁省委常委,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省省长,商务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等职。

2012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2012年4月10日,因涉嫌严重违纪,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调查。2012年10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薄熙来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终止。2012年11月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的处分。2013年07月25日,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由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3年8月22日,薄熙来案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2013年9月22日,法庭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薄熙成和薄熙来

薄一波三子薄熙成,1951年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历任北京市景泰蓝厂厂长、书记,北京工艺美术品总公司总经理、副书记,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  现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北京六合兴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六合兴饭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兴大助学基金会理事长。

薄一波四子薄熙宁,北京六合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薄熙莹,薄一波的长女,曾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由薄一波的第一任夫人所生。丈夫为原驻丹麦大使郑耀文。

薄洁莹,薄一波的二女儿。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80年代在美国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为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副理事长。

薄小莹,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薄小莹与前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原是同学,据称当时薄一波要找秘书,正是薄小莹的推荐,使得王益最终成为薄一波秘书。


© ykxykx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德国之声 |长平观察:“六四”三十年,花衬衫与花雨伞

$
0
0

政治从来不会因为逢五遇十而自动改变,但是“六四”三十周年仍然显得格外沉重。时评人长平以过去和当下的亲历片段,拼接出“六四”一代的情感遭遇。


(德国之声中文网)妈妈递给我一件花衬衫。我迟疑了一下,穿上了。她又递给我一把花雨伞。我意识到,她想要我男扮女装,以逃避公安(警察)的抓捕。每一个假期结束我离家返校的时候,妈妈都会哭,但是那天她没有哭–而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否还能再见面。

那一天是1989年6月9日。我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作为本地学生抗议运动的组织者之一,我预感到危险,决定离家去学校。一场大抓捕正在展开。我的同伴们,其他学生领袖,有的在家里被抓捕,有的在逃亡的路上被拦截。

一个月前,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抗议运动在中国各地发生。这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运动,得到了全国各阶层民众的支持。我们都相信,青春、热血、呐喊、眼泪、罢课、绝食……正在为中国迎来民主和自由的未来。

小镇上的人们,看着打扮略微有些怪异的我匆匆离去。两个小时以后,一队警车呼啸开来。他们告诉公安说:他已经走了。

很多年以后,我才确切地知道,我们参与了改变世界。中国八九民运促进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发生,是冷战时代结束的序幕。但是,世界没有帮助我们改变中国。急于欢庆胜利的西方世界不仅抛弃了中国的这场伟大的运动–尽管帮助了运动参与者的逃亡–而且养虎为患,以至今日自取其辱,在强大的杀人政府面前不知所措。

“我感到难过,因为三十年前的今天,中国错过了和世界携手并肩的机会,正在和西方国家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2019年5月23日,我在日内瓦大学的一个演讲中说,”这里的人们,将会迎来柏林墙的倒塌–冷战结束的象征;而中国抗议者们等来的是机枪和坦克,以及延续至今的政治高压。”

我想到当年那个有些难为情地穿上花衬衫、撑着花雨伞、与抓捕他的警车队擦肩而过的青年。我用不流利的英语继续读着演讲稿:”讽刺的是,三十年来,西方世界还以为中国和他们走的是同一个方向,历史已经终结,自由照亮全球。直到今天,他们才幡然醒悟,发现不是西方在和平改变中国,而是中国在迅速改变世界。”

最好的中国与最坏的中国

在演讲开始之前,张宁教授(Prof. Laure Zhang)朗读了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刚刚发表的诗作《我们为什么记得六四》(Why We Remember June Fourth)。这首诗全面讲述了我们要记住六四的原因。张宁教授悲愤而泣,竟不忍终读,左飞教授(Prof. Nocolas Zufferey)又继续朗读完。

诗中写道:”我们记住六四,是因为这是最坏的中国,但也是最好的中国。”我想要补充说,不仅如此,而且镇压让好人变成了坏人,让最好的中国变成了最坏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人,大概很难想象我们曾经有过那么美好的时光,那么动人的历史场景。就在镇压的前几天,我们去大型工厂成都无缝钢管厂(420厂)门口广场演讲。由于当时民众热情支持运动,大学生募捐太容易,可能出现骗局,我们决定不收捐款。一个女人拿着100元人民币,坚持要我们收下,我们不肯违规。她几乎跪下了,求我们收下,说这是给她儿子的钱,因为此刻她儿子正在天安门广场绝食。她为儿子感到骄傲。

正在天安门广场绝食而且得到父母支持的不只有平民百姓的孩子。一位见证人告诉我说,某国大使的儿子也在其中,大使也为之感到骄傲。直到镇压前几日,大使被召回国。再次回来之后,大使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召集使馆人员训话,对抗议者严厉谴责,坚决支持武力镇压。

你可以说政客本性投机,见风使舵,未必由好变坏。可是,我们要知道人性善恶并非本质主义,本身就受社会塑造,在不同的境况中流动。

中国南方一座小城,”六四”十周年前后的一个周日,我和一位记者坐在距离市委大院不远的街边石阶上。我们第一次见面。阳光照得让人感觉惬意而又散淡。他突然解开衬衫,我看见他几乎半个身体留下了烧伤的疤痕。

十年前,他在天安门广场。屠杀进行时,他中弹倒在长安街边,血流如注。士兵不断地朝着人群边界扫射。勇敢的无名群众,将他抬上三轮车,冒着被枪杀的风险,利用扫射间歇,穿过长安街冲向医院。随后,他被辗转于多户人家躲藏。最后,一位退休副部长秘密收留他在家养伤,长达一个多月。

我将花衬衫换成军训时发的绿军装,回到空荡荡的校园,畅快地睡了三天。第四天,一位在运动中热情地支持我们的老师找到了我,让我跟他出去走一走。从他局促的表情,我知道他带着任务,但还是跟他去了。到了一个房间,我被关押起来。

“他们不只是懦弱,而且为了正当化自己的苟且生存,还要污名勇敢的抗争者。”萧强对我说。这是2019年5月28日,我和他在柏林一家咖啡馆聊天。三十年前的屠杀之后,萧强中断了物理学博士学业,投身人权事业,随后又创办了抵抗审查的媒体《中国数字时代》。

荒谬的与耻辱的

“六四”二十周年,香港维园烛光晚会。当时,中国内地维稳体系已经建成,但香港抗争力量仍见薪火相传,蔚为大观。我和一位从美国赶来的”六四”亲历者赶赴现场的时候,天色未晚,但烛光已经纷纷点燃。

一周以后,我在香港一家酒店接受了好友梁文道的访谈。在他以《正义--与长平对谈》为标题发表的访谈记录中,我讲述了当晚在现场的感受–那天晚上我有一种巨大的荒谬感。这20年来,我们大陆的在这件事情上太荒谬了。我们刚才谈到的那些东西,不管是主流舆论还是非主流意见,完全不曾公开出现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可能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但我真觉得我那20年太过荒谬,我今天都还在想办法来对付这个事情……太荒谬了!

又十年过去了,荒谬感不减反增。2019年5月27日,在柏林一位好友家里,她问我”六四”的情感记忆,我竟一时语塞。

我只记起来,2007年”六四”纪念日,我写过一首诗《活着是可耻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我所描述的压抑和羞耻,但那就是很多”六四”亲历者的日常生活。我写道:

写诗是可耻的

说话也是可耻的

活着就是可耻的

做爱是可耻的

吃饭也是可耻的

活着就是可耻的

……

不知道是可耻的

知道也是可耻的

活着就是可耻的

忘记是可耻的

记住也是可耻的

活着就是可耻的

每年”六四”纪念日,我都会写文章。近年来有机会在当日发表,自2012年以来分别发表在香港、德国和台湾等地的多家媒体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对耻辱记忆的一种抵制。

2014年6月4日,我在《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发表文章《镇压仍在继续》(Die Unterdrückung geht weiter),其中写道:

1989年前后,这种意识形态宣告破产。中共改写宣传模式,告诉民众世界上没有正义,无论个人之间还是国际关系,只有充满阴谋的利益算计。这种基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使权贵阶层摆脱了”六四”的历史诘问。

2018年6月4日,我在本专栏即德国之声”长平观察”发表文章《”六四”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摧毁》中写道:

向魔鬼屈服,以及在与魔鬼的合作中找到快乐,并不是中国人特殊的民族性格。中共的强大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难题,整个人类文明的正义观都受到挑战。所有在专制者的巨大阴影之下生活的人们,都不得不思考:短暂的人生该如何度过?历史长河中的正义,对于个体生命来说有何意义?

1989年7月,在被关押一个月之后,我得到了释放。随后的三十年里,我一直在与”自由牢笼”进行抗争,最后不得不去国离乡。2016年以后,为了保护留在中国的亲人,我切断了和他们的联系。也许,在妈妈的眼里,我仍然是当年那个穿着花衬衫、撑着花雨伞逃离家乡的儿子。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相关阅读:


© 五月三十五日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独立评论 |还有多少中国大学生认得出天安门坦克人照片?

$
0
0

作者 林慕莲(Louisa Lim)

在西方,「坦克人」被视为天安门的标志性图象──一名身穿白衬衫黑裤子的削瘦男子,在长安街上面向一列坦克。这张照片摄于6月5日,大多数的杀戮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这名年轻男子双手各拿着一个塑胶袋,仿佛他是在买东西回家的路上,自发地决定要站出来挑战国家武力。

从北京饭店阳台拍摄到的影片显示,在一长列的坦克车从大街上向这名男子冲来以前,他就已经在前方站定位。第一辆坦克想要绕他,他顽强地跟着移动挡住去路。当它停在他面前时,他爬上坦克,和一名从舱口往外偷看的士兵交谈。据一份未经证实的报告指出,这位坦克人曾大喊:「掉头!停止杀害我的同胞!」

影片显示,他接着被三个陌生人推拉走;这些人是安全部队的人还是试图保护他的支持者就不得而知了。尽管经过多年努力,还是没有人能查明这个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甚至无从得知他是何方神圣。

现今还有多少中国年轻人知道坦克人的事?为了测试网路时代里中国审查制度的效果,我设计了一个很粗略的实验。我把这张坦克人的照片带去四所北京的大学校园里,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他们的学生在1989年的运动中起了领导的作用。我很好奇,今天有多少网路世代的学生能认出这张照片。

「感觉有点像天安门那儿,但不是吧」

我询问的都是中国受过最顶尖教育的学生,是菁英中的菁英,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看到照片的时候都一头雾水。 「是在科索沃吗?」一名天文学系的学生问道。 「这是在韩国吗?」一位正在攻读行销博士的学生大胆猜测。另一位正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学生则问,「感觉有点像天安门那儿,但不是吧?」100名学生中,只有15个人正确指认出这张照片,其中两人从没见过照片,但猜对答案。而事实上,误以为这是张阅兵照片的学生人数比认出来的人还多,总共有19位。

在那些认出「坦克人」的学生中,有一对情侣反应非常剧烈,他们倒抽了口气,大惊失色地闪躲这张照片。一位和我用英语聊天的年轻北京人,甚至不由自主地叫了出来:「我的天呐!」几名学生声称自己不知道这张照片,但是他们的反应出卖了自己。 「这是个敏感话题,」北京大学一位年轻人紧张地说。当我问他是否愿意谈谈这件事时,他回答,「我觉得我不能。」然后就落荒而逃了。另一名大学生则展露了一副党员干部的模样,一本正经地说,「这张照片也许是关于一次反革命事件的,大概发生在我出生后的两三年。」

这项非正式调查结果让我惊觉,中国共产党在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学子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事实上,好几位认出「坦克人」的学生都为政府的行为辩护。 「我认为当时国家的反应是有一点过激,」一名就读人民大学英语系的年轻学生表示,「当时,国家镇压这个暴乱是有它自己的原因的。因为当时新中国刚建立,而且经历了很多不稳定因素。这个时候再出现暴乱的话,很可能中国的政权会不保。而且当时有很多外国的势力要利用这个暴乱制造事端,想趁机推翻新中国的政府。」她相信,政府已经表现出值得赞许的克制力,允许抗议活动持续了那么长时间,只有在「外国势力」开始挑起事端后,才开始采取行动。接着她很快地指出,她对「1989年事件」的理解并非来自官方渠道,而是来自自己的课外阅读。

「每个国家都会有丑闻,」另一位就读清华大学创业研究的女学生沉着冷静地用流利的英语回应。 「我知道很多人指责我们的政府,确实他们也做了很多需要被指责的事情。但问题是,如果另一个党派来统治中国,结果会是什么呢?也许不会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美好。就目前状况来说,我们要感激他们为我们做过的事。」她认为,中国政府的行为符合多数人的利益,那些谴责中国行为的国家反而应该要回头看一下自己的前科。她说,「其他国家才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这个回答直接照抄了中国宣传机器的套路,藉由指责其他人,巧妙地移转了焦点。

一名年轻的医科学生坐在学生餐厅外面一辆闪闪发光的摩托车上,他手上戴着一只高级的手表​​,穿着一件招摇的黑白T恤,上面印着香奈儿的标志。 「这个很可能是假的,」他一边紧盯着照片说,一边想到网路上大量的假照片,还有数位照片编辑工具的精细技术。他下了定论说,「只凭照片是不可信的。我觉得这个很可能是假的。」说完,就戴上一副昂贵的名牌墨镜,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临走时还吸引了几个女生回头看。

抹除历史之路
学生们对1989年的无知程度,其实在了解到官方多么拼命将这个「北京之春」从官方版本的历史中抹去后,就不足为奇了。大多数的高中教科书课本都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完全不提及这段历史。至于在大学,关于六四事件的篇幅在历史系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中也只有寥寥几页。

这些段落都反映出一个更根本的思维,声称西方帝国主义世界「试图让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路线」,而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却疏于为抵抗「资产阶级自由化」而斗争。这两本教科书都以《人民日报》的四二六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为基准,将学生示威运动定调为「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阴谋的一部分。 「社论发表后,」根据教科书的说法,「由于各级党组织加强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不少学生看清了这场斗争的性质,北京以及其他城市的高效开始稳定下来。」这种说法不仅违背了真实,更是谎话连篇。

遗忘无所不在,而且不仅仅发生在校园里,也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家庭里。知情或是曾参与过的父母,现在只想要保护他们的孩子,不让孩子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孙,甚至不惜撒谎或隐瞒实情。艺术家盛奇就是一个例子。盛奇在镇压发生之后,用切肉刀砍下自己的小拇指,以示抗议。然而,盛奇始终没有告诉他12岁的儿子,为什么他砍下了自己的手指。盛奇承认,他儿子知道他在说谎,但他还是决定在儿子成人之前都不告诉他真相。 「我一直在想,编个什么故事,毕竟他还是个小孩。我想保护他。」

危险的无知
有趣的是,当年中国政府成功粉碎历史,让全国集体失忆的奇迹,如今反而可能成为政府资讯审查的绊脚石。许多太年轻而不曾历经过天安门事件的年轻人,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无知反而非常危险。近年来在一些场合上,年轻的媒体工作者甚至没有意识到经手的素材与天安门事件有关,因此也没有对其进行审查。

2007年6月4日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成都晚报》第14版的右下角刊了一则小小的分类广告。广告只有一行字,写着「向坚强的六四遇难者母亲致敬!」成都维权人士陈云飞告诉我,是他投了这则广告,而广告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员受理了,但她并不知道「六四遇难者」有什么特殊意义。当她回拨电话询问他那个日期代表什么意思时,他告诉她那是一个矿灾的周年纪念。报纸一刊出,陈云飞被拘留了一天,然后被严密监视了6个月。该报的3名编辑被降职,广告公司也被撤销。很荒谬地,在这个既成功又失败的政府审查制度下,他们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翌年,换《新京报》触犯审查制度,它刊登了一张关于六四的著名照片,上面是一名脚踏三轮车的司机拼命地踩踏板,要送两名年轻的受伤男子到医院去。两名伤者躺在一张木板床上,白衬衫被鲜血浸透了。照片底下的说明简单写着「伤者」,这是普立兹奖得主刘香成拍的一系列四张照片之一。看似有意,更多却是无心地,随附的文章标题取名为《我用照片记录了中国走过的路》。

根据维基解密公布的一份美国大使馆电报显示,该报一名资深编辑将这一错误归咎于编辑的无知,他们太年轻而没认出这张照片。编辑解释,他自己直到接到电话才知道这张照片是什么。编辑还说因为有可能被处罚,新闻编辑室弥漫一股「恐惧和气愤的情绪」,不过该报的资深记者「有兴趣重新省视中共对媒体评论1989年的禁忌」。这份解密电报的结论是,编辑和其他人「希望此案能成为一个实验性案例,从而改变报导天安门事件的基本原则,但也承认这件事不太可能成功。」即使到了现在,这种事情也不太可能成功;毕竟国家的基调从未改变。

当每个字都成了敏感词
在中国的领土上,只有香港可以举行公开纪念六四的活动。每年香港会举行一场大规模的公众集会,还有一个较小型的,长达64小时象征性的绝食抗议活动。学生扎营的地点通常散落在铜锣湾旅游区一个便利购物中心的中庭。我路过的时候,看到几十个戴着白色头巾、汗流浃背的学生瘫倒在地上的露营垫子上,十分忙碌地用手机打字,还有互相拍照。他们几乎静默无语,鲜明地提醒人们,社交媒体正在改变抗议的方式;简洁扼要的推文很快地取代了昔日那些热情澎湃、铿锵有力的演讲。

学生抗议地点的选择是有经济学考量的。他们目标是吸引路过的中国游客──香港现在的顶级消费族群──并希望尽可能分散这些游客花在购物上的注意力,让他们更了解自己国家的近代史。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中国已有近6亿名的网路使用者,这表示,任何言论一发表,保证能在审查者能够删除之前就被迅速传播开来。政府当局一直以来的应对措施就只是取缔,在微博上禁止敏感词,还有尽可能快速地删除违规的发文。每年到了6月4日前后,官方当局的偏执程度可以从越来越长的禁用词名单观察出来。连「今日」、「明日」、「那年」、「特别的日子」都成了敏感词,被予以禁用。 2012年的周年纪念日,审查机构采取行动,禁止任何消息提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刚好下跌64.89点的神奇巧合──这个数字刚好就是「6月4日,1989」。

接近周年纪念日的日子,网路上的敏感图片也经常被移除,包含有数字6或4的生日蛋糕蜡烛照片;常在丧礼上用到的菊花的照片;跟坦克有任何一点相似的东西,包括乐高坦克、卡通坦克,或用麻将牌做的坦克。甚至在2013年,连黄色的橡皮鸭都被禁了。这个缘由是来自一位荷兰艺术家的装置艺术作品,一只巨大的黄色橡皮鸭漂浮在香港港口。这个主题随后被网友拿来恶搞,他们重制了坦克人的照片,把坦克换成黄色橡皮鸭。审查单位迅速介入,但可惜速度仍不够快,这证明了旧式的审查制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局限性。

我自己在微博上,只发了一句短短的话就被审查了。我只是简短写了「我现在在香港」,然后贴了一张蜡烛燃烧的照片。然后几乎是马上就收到了一条警告,说我的发文「被屏蔽」了,只有我本人能看得到,因为「这个微博内容不适合公开」。在那之后不久,蜡烛也从可用图像清单上消失了,因为政府必须让网路上完全不能出现蜡烛。

 

相关阅读:


© 五月三十五日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NGOCN |婚姻平权未竟之事:台湾做到了什么,还想做什么

$
0
0

煮咖啡的劳伦斯 |西伦敦暴力事件

$
0
0

作者:煮咖啡的劳伦斯  来源:荒诞主义咖啡

1

那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起因于当晚我必须要打一个电话。

三十年前,我刚到伦敦,在伦敦经济学院(LSE)做访问学者,每个月从福特基金会那里拿600英镑的补贴,而公派的留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是300英镑。留学生在英国的时间长,读完学位可以在那里找工作,而我在那边的期限只有六个月。我的目标是每个月至少省下300英镑,大约合人民币3000元,这相当于我在国内工作20个月的收入。六个月在外工作的积蓄,足够回国后过上不错的日子。

所以,当时对我来说,省钱是第一要务。为了省钱,我在西区Earl’s Court附近一座很破的房子里,租了一个小房间。那时候没有手机,房子里也没有装电话,所以,晚上和周末,别人联系不到我。如果我想联系别人,就要用外面大街上的公共电话。

住同一个房子的爱尔兰人,在伦敦东区的建筑工地工作。他教给我一个办法:10个便士的硬币和50便士的硬币的直径是一样的,如果在10便士硬币女王头像的那面裹上一层锡纸,投到收费电话里面,屏幕上就会显示是50便士,这样打电话的费用就变成正常费用的五分之一。

那时我认识一位国内来的L君,已经在南安普顿大学读完通讯博士,在帝国理工做博士后。他告诉我,他们那里学工科的留学生,会在实验室里把10便士的硬币边缘钻一个洞,拴一根线,打电话的时候把这个硬币从投币孔投进去,可以再拉起来,如此循环往复,一个硬币可以重复使用很多次,相当于每次打电话都是免费。理科生的动手能力总让我特别羡慕,另外一位T君跟我说,他们还可以用萝卜刻图章,自己做国内大学的成绩单来申请美国大学,这个技术难度貌似不大,但我没敢试。萝卜上刻图章这事,跟本文没关系,暂且不表。

我深信L君手里有个拴了线的硬币,但他跟我说他自己从来没用过。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很高,但技术难度大,我找不到打孔的工具,最后只能采取爱尔兰人的方案。我请爱尔兰人在酒吧喝了一品脱的啤酒,他送给我10个裹了锡纸的10便士硬币,可以用来打5分钟国际长途。

2

那天是个星期天。伦敦初夏的夜晚,刚刚下过一阵雨,湿润而又温暖,当时已经是晚上10点,街上没有什么行人。我租的房子,是华威路(Warwick Road) 27号,从这里向左走大约100米,就是和Kempsford Gardens交界的路口,路口左侧,有两个电话亭,一个只能用电话卡,另外一个是可以投币使用的。

伦敦的红色电话亭像个小屋,开门进去,里面只能容下一个人,很私密。我背对着门,把一个硬币扔进投币孔,咣当一声,小小的屏幕上显示出,50P。心中窃喜,又投进一个,100P,其它八个硬币留在口袋里。摁下电话号码后,不是忙音,但没有人接。我一直等着,直到大英电讯的录音电话告诉我:The person you are calling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try later。

不可能啊!这是传达室的电话,总该是有人的。那个老大爷我很熟悉,他接到电话,会对着楼道大喊接话人的名字,每个房间里的人都能听到的。今天怎么会没人接呢?

硬币落下,我又投进去,如此反复几遍,都是没人接听。我开始有些着急。

突然,听到背后有人敲门。回头一看,电话亭外面是两个块头很大的白人青年,吼吼叫着,对我摆出李小龙电影里常见的那个架势。

当时我以为他们是开玩笑,而且可能也是急等着要打电话,于是赶紧挂上电话,取出硬币,想出门道歉。我试图推开门,但他们当中的一个瞪着我,嘴里面嘟囔着,用手把门抵住,另外一个人摇头晃脑,举着双拳,做出要搏击的姿势。

电话亭绝对不是我可以抵抗的地方,门上没有插销,显然我必须要出去。猛然间,抵住门的那个人把门拉来,另外一只手伸进电话亭,抄起电话,向我头上砸来。我没能躲过,但电话亭很小,电话线也很短,他使不上太大的力气。趁他没转过身,我赶紧抱住头,从他腋下逃出。但刚出来,另外一个的拳头就上来了。我重重地挨了一拳,又被拿电话砸我的人踹了一脚。我强撑着,没有倒下,但又有拳头砸了过来。

以我的个头,是没有任何反击的可能的。我什么都来不及想,瞬间的反应是,跑!我的体育一直很差,上大学体育课跑百米的成绩是16秒。但那天晚上的速度,肯定是超常发挥了。

他们在我身后喊叫着,并没追出多远。骂声渐渐远去,我只顾朝前跑,前面街角那里有一个巴基斯坦人开的24小时杂货店。等我闯进去,正好遇上我同楼的爱尔兰人,听我大喘着气把情况讲了,他二话不说,要我带他去电话亭那边。

等我们再过去,追打我的两个家伙已经不见了。

那个晚上,身上挨了几拳,但并无大碍,头上被砸出一个包。躺在床上,心里特别难受,愤怒、屈辱,同时又特别憎恨自己的逃跑,如同一个懦夫。其实,我也明白,逃跑,在那种情况下,是最好的选择,我是打不过人家的。

如此,一夜未眠。但想的更多的还是,为什么没人接电话呢?传达室的老大爷呢?那一天,她在哪里呢?

3

第二天,周一,伦敦阳光灿烂。事实上,我对那个夏天的记忆里,多雨的伦敦总是阳光灿烂。

我工作的三得利-丰田经济研究中心,是日本人资助成立的,位于伦敦经济学院图书馆大楼的最高一层,进进出出有很多日本人、印度人,还有中国国内各大机构派出来的进修人员或访问学者。尽管我们这些人背景未必一致,但在当时能出国进修或访问,已经算是很“精英”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省钱。

据说,比我早到的访问学者中,有人从洗手间拿走卫生纸,以至于便池边上曾经有过一个告示,提醒不要这样做;来自社科院的著名学者Z君,坐地铁逃票,好几次被抓住;来自南京大学的X君,经常在公共厨房煮方便面,然后端着盆子,稀里呼噜地吃着面,从厨房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来自国家物价局的T君,对厨房的微波炉发生兴趣,把生鸡蛋放在里面,转动过程中鸡蛋爆掉,正好被研究中心的主人Nick Stern教授看到。(又记:Stern教授后来先后担任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以及布朗首相时期的英国财政次臣,被授予勋爵,多次到中国访问)。

我们的办公室在437房间,曾经是留英经济学会的秘书处,现在国内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到过这里。房间里面有个放资料的三角形小隔间,来自财政部的W君为了节省租房费用,干脆住在了里面,平时让别人轮流给他带饭,洗澡就去学院的健身房。

R437, STICERD, LSE, 1989

我能感觉出来,研究中心的英国人,大都不怎么愿意和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们交往,但至少表面上很友善、很礼貌,也很感兴趣和我们一起做学术交流。有几个年轻的博士生,如Peter Lanjouw,Stephen Howes,对我们很热情,经常邀请我们一起玩。平时和我聊天最多的,是印度研究项目Jean Dreze的秘书Jacky Jennings,一位非常优雅迷人的英国中年女士。

那天我到研究中心,脑袋上仍然有头天深夜被电话砸出的那个包,一夜未眠,状态很差。Jacky从新闻上知道中国那几天发生了什么,她也能看出我的沮丧和疲倦,提议说,外面天气很好,中午我们一起去圣-詹姆斯公园草地上午餐吧。

圣-詹姆斯公园在白金汉宫的正前方,草地上有很多人脱了衣服晒太阳,恋人们在缠绵,孩子们在嬉闹,湖里悠闲漫游着各种水禽,凉亭里有个小乐队在演奏,但我根本没心思欣赏,我还在想昨晚被打的事情,想着北京发生的事情,以及那个没有接通的电话。她会在哪里?

我的状态很恍惚,Jacky能看出来。她的眼光慈祥而又明亮,至今,我都能清楚地回忆起阳光下她脸上的皱纹,那是我此生见过的最美丽的皱纹。Jacky对我说:下午不要回学校了,我带你去西敏寺大教堂走走。

从圣-詹姆斯公园到西敏寺大教堂,只有五分钟距离,那个年代,旅游者不像如今这么多,参观教堂几乎不需要排队。西敏寺大教堂是英国王室上千年来加冕和举办婚礼、葬礼的教堂,浓缩着英国的历史。Jacky带我穿过教堂,特意指给我看教堂里那些名人的纪念碑和墓地,除了英国历代的君王,这里还埋葬着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我们走过牛顿、达尔文、张伯伦、克伦威尔的墓地,看过了诗人角那里埋葬着的乔叟、狄更斯、哈代和白朗宁,最后驻足在一个四周被鲜花围绕的墓碑旁边。

这块墓碑下,埋葬着一个英国战士的遗骸,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和军衔,没人知道他的家乡和事迹。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首相亲令,英国人从法国的阵地上寻找回一个无名将士的遗骸,以最隆重的方式运回祖国,最后以国葬的规格,在举国注视之下将其安放在西敏寺大教堂最显眼的位置。多少年来,这个无名战士在英国历史上的君王和圣贤中间,一直享受着人们最隆重的哀悼和怀念。这块墓碑,是西敏寺大教堂内唯一一块人们不可以踏足而过的墓碑。

Jacky对我说,当年安葬的时候,英国皇室几乎所有的成员和高官显要们都在场,最后抚摸棺木的是100名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的母亲们。

4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很多,我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每年在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个晚上在西伦敦华威路上挨打的经历、次日Jacky带我去过的地方,想起西敏寺教堂那个被鲜花围绕的无名战士之墓。

挨打的疼痛是暂时的,头上被电话砸起的大包,没过几天就下去了,那时,我还年轻。对于袭击我的两个白人青年,我早已忘却了他们的样子,也从来没有试图去想象他们今天会怎么样,只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不是我遇到的最坏的人。

但是,那个晚上,如果我不是拼命地逃跑,而是去和他们搏斗,结果不敢想象。面对比你强大很多的力量,反抗是没有意义的,不管有多么屈辱,不管有多么不甘,不管你自认有多么正义,你只有一个选择,逃。

而如果你赤手空拳,却要面对持枪的暴力,奔跑是没有用的,你无处可逃!枪声响起,年轻的生命倒下。而他们的母亲,却依然需要在屈辱之中,为他们收拾遗物;在冰冷的太平间里,为他们擦干脸上和身上的血迹,此后终生只能默默地哭泣。这就是那两天发生的故事,在东方遥远的故土。

在西伦敦华威路上挨打的那天发生的一切,结束了我那还没有真正开始的爱情,改变了我的人生。第二天,在伦敦夏日的阳光下,在圣-詹姆斯公园的乐声中,在西敏寺教堂外的草地上,Jacky像母亲一样陪着我,但我不知道该对她说啥,我也不知道未来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但至少,伸开双臂,我还能感受到温暖;摸摸头顶,我能感受到疼痛;闭上眼睛,我能听得到鸟鸣。我还有个人生,我还会有新的爱情,我还会和柔软的肉体相拥。而就在那之前,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变成了冰冷的数字。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话还没有讲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的欢乐未享。

安睡在这温暖的土地上

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

哦,没有一句话,留在世界上。

5

八年之后,我回到中国。

在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我又见到了钢琴系的那个女生。原来,那天之前,学校就已经宣布放假,她的父亲特意赶到北京,把她带回老家。第二年毕业,她被分配到家乡的音乐学校,有规定两年内不准出国。从此,她就再也没有回复过我的信件。

当我找到她的时候,我们各自都已经有了伴侣,相对而坐,少年时的亲切和关怀仍在,但也增添了许多成年的生疏,岁月横亘在了我们之间。此后她来北京,我们一起吃过几次饭,约定要常聚。遗憾的是,这些年里,我走过不少地方,和很多故人竟慢慢失去了联系。因为要写这篇文章,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她的名字加上钢琴两个字,百度百科里,有她坐在钢琴前的近照和介绍,有她接受采访的视频。在她们那个城市,她是一个很有些名气的钢琴家,省里很多大型的演唱会和歌咏比赛,都由她来钢琴伴奏。

我有个老友滕征辉,三十年前,我们都在体改所工作,曾经一起租住过音乐学院的宿舍。不久前,我们聊天提起当年的事情,提起钢琴班的女生。我说,我们俩曾经很要好,所有的回忆都是温暖的,今生应该还会相见。老滕看着我,大喝一口啤酒,意味深长地说:美好是不可触摸的。

当年传授我硬币上拴线的L博士很早就回国了,后来担任了国内一所著名的邮电大学的校长,在科研上和教学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任期间,该校为国家建立了最安全的互联网防火墙。

至于其他那些同期在伦敦经济学院做短期访问的人,离开后就也没有联系过。九十年代末期,有人跟我说,他们几乎全都下海经商了,在小隔间住过的W君回国后开了好多家加油站,最早发财;传授给我在萝卜上刻图章的T君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岁月静好,人间喧嚣,时代总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浮躁着。

6

三十年,对历史来说,只是一个瞬间,只是一代人的谢幕和一代人的长大。而三十年,也是一个人的半生和许多人永远的失去。

有一天,我和远在英国读书的女儿聊天,她说喜欢那个国家的传统和历史。是的,英国给我最大的影响,是教会了我记住,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怀念。这一点,在我年轻的时候,以我当时的浮躁和狂浪,并无知觉,但很多事情的发生以及我们认知的变化,会来自潜移默化,会发根于那无数个无所事事的午后的胡思乱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猛然之间,你竟会意识到:记忆不同于怀旧,它不但不是衰老的标志,反而更是保持年轻的神秘之泉。

卢梭在《忏悔录》写道:“我以回忆往事滋养自己,在我的体内寻找养料”。记忆,是一种神佑,是一条辗转的河,通过它,我们可以找到北岛诗中所讲的“生命之湖”;记忆,是记忆者自我剖析、反省和忏悔的过程,是一种打破沉默咒语和拒绝谎言的行动。

记忆对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一样?1972年,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发生星期天血案,13个年轻人被英国驻军枪击死亡。对这一事件的纪念和调查,从那之后从没停止,将近40年后,卡梅伦首相在位期间,才终于有了定论;1989年4月15日,96个利物浦球迷在谢菲尔德观看足总杯半决赛时,因球场发生踩踏而死亡,这就是著名的希尔斯堡惨案。在死者家属的要求下,对责任方的调查进行了将近28年,终于在2017年真相大白,整个英伦相拥而泣。

还记得《权力的游戏》最后一集里提利昂说过的那段话吗?“思考我们血腥的历史,我们犯下的错误,什么能使人们团结呢?军队,黄金,还是旗帜?这些都不是,真正能够号召人们的,是故事,只有故事,才会势不可挡,所向披靡”。他所说的故事,是历史的记忆,是真相。一个不能正视历史,选择集体失忆和拒绝真相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是不会有真正的新生的,是不会被世人尊重的。

记忆和真相,从来都不是为了离开的人,逝者已逝,他们什么都不会知道了。但倘若要使那些本来不值的逝去都能重新创造出些意义,唯一的出路便是记忆。记住他们,不仅是对逝者苦痛的亲人的慰籍,更是幸存者面对未来的使命和责任。

这么多年里,我一直都没有再进去过西敏寺大教堂,每次从那里经过,都看到门口长长的队伍。下一次再到伦敦,不管多忙,不管排多久的队,我都一定要再进去那里,以我的回访感谢当年的Jacky的关心,更要把我最庄重的注目,投向那个无名战士之墓。我知道,那里躺着的,不止是一个英国的无名战士,而是世世代代全世界无数个无名的牺牲者,在他们的周围,君王向他们致歉,先哲向他们敞开胸怀,而人类的文明之花盛开。

有时,我们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当某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想到这个问题,我断无理由去感谢许多年前那个晚上想把我揍翻的两个白人坏蛋,不过,没有那晚在西伦敦华威路的暴力事件,我的确将无从写下这个久远的纪念。

我写下的是那一天属于我一个人的记忆,但希望那一天不止是我一个人的纪念。

2019.5.28

扫码关注荒诞主义咖啡

扫码关注上海JZ爵士俱乐部演出信息

 

相关阅读:


© 岂能因为声音微小而不呐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法广 |北京重申八九6.4天安门屠杀是正确的决定

$
0
0

中国防长魏凤和在香格里拉安全论坛2019年6月2日新加坡

法新社6月2日发自新加坡的报道说,北京镇压北京之春30周年到来前夕,中国当局今天再次辩称当年血腥镇压学生和工人是“正确”的决定。这是中共官方在6.4前夕罕见的表态。

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今天在新加坡香格里拉论坛,回答与会者对1989年六四事件提问时称,六四是一场政治动乱,中共当局采取果断措施,结束了那场动乱,是正确的决定。他还说,六四事件已过去30年,中国这3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法新社指出,30年前6月3-4日天安门的血腥镇压,在中国一直是禁忌话题。特别是在中国网络城墙和共党检查员的作用下,有关六四的言论都被从网上清除。

中共官员鲜少向公众发布评论,如果谈到,必定宣称当年的镇压是正确的。中国防长魏凤和与其他官员口径一致。但魏将军不理解为什么全世界总说中国没有正确处理6.4事件。他说,难道“我们对六四处理的不对吗?

1989年的春天,北京天安门广场连续7个星期有大量学生和工人集会。他们呼吁中国走向民主,结束贪腐。就在这场运动触到中共的“党本”之际,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决定武力终结这场运动。于是1989年的6月3-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坦克开进北京市,对手无寸铁的民众碾压和射击,造成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遇害,确切人数至今不明。

而针对现在新疆上百万维吾尔人正在或曾经被关进再教育营,魏凤和今天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论坛上也进行了辩护。据中央社报道,魏凤和表示说,新疆“高等职业培训学校是要去除掉一些极端化思想,并经过受训后,再回归社会。”

相关阅读: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立此存照】东莞人民贫困户标准

$
0
0

来源网友爆料,东莞某社区居委会的困难户家庭证明文件,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达到四千元。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陈杰:记者无辜被抓派出所

$
0
0

编者按:本文原标题为:记者无辜被抓进派出所,究竟是误会?还是恶意报复?

 

相关阅读:


© 勇敢的心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独立评论 |不能说的八九六四

$
0
0

文章原标题:不能说的八九六四:在泪水与鲜血之后,她们只能用花朵控诉

作者 :張彥(Ian Johnson)

这是个风急雨骤的日子,原先蔚蓝的天空,被来自蒙古高原的风吹送而来的厚重云层遮蔽起来。当空气澄净下来以后,感觉好像已身在春天。可是没过多久,一阵冷冽透骨的强风呼啸肆虐街道,我的眼里立刻就涌满冰冷的涕泪。我和几位路旁卖花的小贩攀谈了起来。他们问我,这么早到公墓来要做什么?清明节还有一个星期呢。我说,我在等一个朋友,她在清明当天没办法来扫墓。他们点头,建议我买花圈。我婉谢了。徐珏已经挑好了鲜花,而这些鲜花从未改变。每年扫墓的仪式都一样:40朵花束、4位警官、2辆轿车,以及一位老太太。

徐珏在首都的住处十分舒适:两间卧房、一套厨房,还有一间采光良好的客厅——这是在政府单位里有个好工作的额外福利。这住处是徐珏工作的单位、中国地质学院在2000年时配发给她的,距离她的儿子在1989年天安门屠杀中遇害已经过了11年,距离她的丈夫抑郁而终也有7年的时间。

坦克太大了,他那么渺小
徐珏是一个身形娇小、精神活泼的73岁老太太,她染了一头黑发,穿着黑色长裤、鲜花图案的女衬衫,以及一件开襟羊毛衫。她用一种高而尖、几乎像是小女孩的声音说话,可是说起话来全是短句子,又像是老师在教训小孩。当我在清明节前几天前登门拜访时,她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忙着泡茶,一会又焦虑家里没有饼干。可是对她来说,原来的正常日子在1989年就已经结束。

她的儿子吴向东,在学生示威抗议活动开始时,还只是个20多岁的学生。刚开始,他并没有参与其中。吴向东当时是个单纯善良、率直敢言的高校学生。校方高层说他们不能推荐他参加大专院校高考,建议他去找份差事。他在东风电视机制造厂找了份工作,同时还在北京仪器仪表职工大学进修夜间部课程。因此他被归类为蓝领工人阶级,而与此同时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示威抗议,则由国家的菁英、北京的大学生领导。

可是当5月下旬,政府威胁要对广场上的抗议份子动用武力时,吴向东便和许多其他北京市民一起走上街头,找士兵理论。起先,他们成功地阻止军队,逼使他们撤退。但是在6月3日那天晚间,新的部队进驻,决定以武力强制驱离广场上的群众。这位年轻人决心再到广场去。

「我们说别去了,这个时候特别危险。但是我儿子他逃跑出去,去挡坦克去了。」

徐珏平淡机械地述说着事情经过,她没有哭泣。她说这整段故事,像是在讲述一连串的谜团:为什么她的儿子要到广场,他在哪里遇害,他的遗体在哪里被发现,被埋葬在哪里,怎么悼念他,以及每年的清明是怎么到他的坟上去祭悼的。

「当时到晚上12点儿子还没回来,我跟我丈夫就特别着急。我们两个人就骑着自行车。那时候也没手机,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我和丈夫骑着自行车,一直到西单。一路上骑车看着这些学生抬着担架,有的已经死了,有的是给坦克压扁了的尸体。

「我们心里面就急啊,就想赶快找到儿子。3号那天晚上,好多老百姓在马路上看热闹。结果一看正好打枪了,他们就往胡同里跑,结果有士兵掉队了,举着个机关枪继续到胡同里追老百姓,那些老头老太太跪下了,投降了,最后也被杀死。但是因为他们掉队了,胡同里其他老百姓看到周围没有解放军,就把他们活活打死了。老百姓后来把这些事情告诉我了。我们到处骑,还是要去找儿子。

「我们到了木樨地。那儿的老百姓说,你儿子是好样的。他和好多年轻人手拉着手在那里挡坦克。但是坦克太大了,他那么渺小。这是太残忍了。」

那天他们走遍整座城,只为了找到儿子的尸体
夫妻俩骑着单车回家。到了第二天,他们又出门去,想要解开另一个谜团。

「我们两个骑车到各大医院找啊。每个医院外面都贴着死伤几百人的名单。我们问:『这个名单上的人在哪个病房?』一个小伙子说:『这都是死的人了!』

「最后到了复兴门医院,我们找到了他的名字。我们求他们,又跟他们吵,最后终于有人让我们去找尸体。后来医生说,我们得想办法,越快越好,把尸体运走,再等两天等戒严部队一进来以后,这些尸体就集体火化了。我们借了个三轮车,把他运回家了。」

她边说着话,边打开一只盒子,里面收着儿子的遗物。她摊开一件褪色的蓝色工作服,摆在沙发上,这是当晚他身上穿的衣服。那件衣服已经洗过,儿子的同事们在上头签满了名字,墨迹已经模糊,渗进棉质内里。她接着拿出一张儿子的黑白遗照,那是她儿子原来的模样。照片中的他很年轻,小嘴巴和热切的眼神,都和母亲徐珏很相似。他的姓名被贴在相片底部:吴向东。

然后她展开两条狭长的白棉布条。它们一左一右位于那件工作服两边,在遗照的上端交会,像两支长矛那样交叉伸展出去。左边那布条上写着:

六四英灵永不朽,下为岳河,上为日星。

右边的布条写的则是:

碧血千秋志难酬,名在京门,功在寰宇。

在工作服的左边,她放了一只儿子曾经戴过的星辰表。为求平衡,她又放了一部摆在皮盒里的照相机在右边,那是儿子当年随身携带的。当他们在医院领回这部相机时,里面已经没有底片。

一群被软禁的母亲
「我们要给儿子下葬,但是没地方敢收。到处都问死因,那我们怎么说呀?最后终于有个在八宝山的人什么都没问,就答应了。」

这是一处公共墓园,紧邻着同样名字的革命烈士公墓。不少知名的共产党人就葬在这个革命公墓里,不过八宝山人民公墓同样也为外界熟知,而且离北京市郊区并不算太远。徐珏很满意这个地点。

「向东小时候,我一直在山沟里面搞研究。生出来以后就调到北京,不到一个月我就去工作去了。我丈夫从这么一点点,喂大的,喂到22岁。所以儿子死了以后,对他刺激大得不得了。没有几天,一头黑发就变成白发。他身体一直特别好,后来身体直线下降,得白血病死了。他是气死的。」1993年,她也将丈夫安葬在八宝山人民墓园,就在她们儿子墓地旁边的区段。

公安开始监视徐珏,是在她积极参与一个名为「天安门母亲」的团体之后。在每一年年初,这些女性(刚开始时都是中年人,现在都已经是老人了)都会给全国人大写信。徐珏和其他的母亲们都期盼当局能平反对于「六四」抗议的判决。每年到了「六四」屠杀的纪念日,这群母亲总是试图在木樨地的路口点燃象征悼念的蜡烛,因为这里是她们的孩子丧生的地方。当然,她们始终无法靠近木樨地;公安总会在几周或几天之前,将她们软禁在住家中。

政府要是想禁止徐珏去替自己的儿子扫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她正处在全天24小时的监控之下;我只进去过她住的公寓一次,那是因为我走错了入口,无意间反而避开了秘密警察的监控。可是政府并没有不许徐珏在清明节时去祭扫丈夫和儿子的坟,大概是触犯「追怀先人」这项传统的后果太过严重的缘故。

所以,每年清明节前一个月,公安都会到徐珏府上拜访。他们讨论即将来到的清明节,并提出一个其实她别无选择、只得接受的建议:在清明节大约一星期之前,一个安静的早晨,公安会派人专车「护送」她到八宝山人民公墓去,让她祭扫丈夫和儿子的坟。这样一来,政府就不会受到指控,说不让她在清明节为丈夫、儿子上坟。

由4名警察「护送」的扫墓
徐珏搭乘一辆黑色奥迪轿车抵达,后面又跟着一辆。四名便衣警察随即下车。其中两名警官伫立在他们的车旁,另外两名亦步亦趋,跟着她走向墓园入口。我站在一旁卖花小贩旁边,看着他们一行人走过去,然后自己也跟着进去。

她向右转,走到丈夫的坟前。她说,每回来,总是先到丈夫的坟上祭扫,因为他俩结婚已经超过30年了。她也感觉,丈夫的墓比较不会有麻烦;要是扫儿子的墓时出了什么状况,至少她已经扫好丈夫的坟了。

墓碑正面刻了三个大字,那是她丈夫的姓名:吴学汉。墓碑的背面刻了一首诗,是他们夫妻的一位友人所作,里面有「学汉含怨早逝」的句子。解释上面这句诗意思的文字,就在这几行诗的底下。它们列出了要摆在这位男子坟前的花朵:

8枝马蹄莲
9朵黄菊花
6枝白郁金香
4朵红玫瑰

花朵的数量,每行第一个字,「8964」,指的就是1989年6月4日。两名跟随徐珏的便衣公安,此刻带着尊重的态度站在远处,看着她将这27朵花摆放在丈夫的坟前。

然后她走回主要通道,前往儿子的坟所座落的区段,那两名便衣警官小心谨慎地在后方尾随。这个区段每隔5、6座坟墓,就栽植一株松树,给与人们一种幽静的感觉。她走进这片小松林,找到儿子的坟:第3排,第13号。坟墓小而简单,和其他坟墓摆在一起,很难认得出来。许多中国人每年扫墓,必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红漆刷补墓碑上的刻字,让它们看来比较显眼。

徐珏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小罐红色油漆和一把小刷子,接着她弯下腰,刷写她儿子墓碑上的三个大字:

吴向东

然后,她又打算刷写姓名旁边的一行小字,这是向东的生卒年。可是她弯下腰去,突然露出痛苦的表情。其中一位警官见状走上前来,伸手接过油漆罐和小刷子。她没有拒绝。这位便衣警官蹲下身子,用小刷子仔细地描着墓碑右上方的那一小行字:

生于1968年8月13日
故于1989年6月4日

然后是左下角的那行小字:

父 吴学汉
母 徐 珏

徐珏说了些什么,而那位便衣警官点了点头。他用红漆涂刷了墓碑的顶端和两侧。很多人这么做,是为了让亲人的墓碑看起来更亮眼些,而她也想要这样。即使这暗红色油漆的象征性意义有点明显,不过那位警官并没有争辩这一点。可能他想赶快完事早点回家,也许他愿意给她一些尊严,又或者他自己也有一个儿子。他在墓碑顶端和两侧大量涂上红油漆,让墓碑在成排的白色墓石当中看来十分显眼。有些油漆喷溅到墓碑的底座上,不过他把这差事办得不错。全程没人说话。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之内,所有的墓碑看起来都会像吴向东的这样,但现在,只有他一枝独秀,就像他在生时那样。

那两位便衣警官往后退了几步,留下徐珏独自立在儿子墓前。她在墓碑前摆上一朵红花、12朵白花,然后低头行礼。接着他们三人便走回入口处,和守候在那里的另外两位警官会合,一同搭车离去,他们每年一度的仪式就此告成。 (译按:徐珏于2017年4月24日因肝癌于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相关阅读:


© 五月三十五日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季风书园 |那些未曾言明的人性与情绪都流淌在这些画作之中了

$
0
0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境遇,因而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再有了各种各样的画作与音乐。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艺术,既是光影对视网膜的反射和刺激,也是独特的情绪、沉重的记忆、缠绕的观念,在某个特殊的时刻,见证着我们生而为人(或非人)的境遇、勇气(或怯懦)与尊严(或不堪)。

在沉默降临之时,那些未曾言明的人性,都流淌在这些画作之中了。

·晨歌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942年,布面油画

“晨歌”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表达的是相爱的人在共度良宵之后于清晨分别,通常会用曼陀铃为情人弹奏。

这本来也是许多画作乐于表达的主题,但毕加索在这幅晨歌下签下了“1942”这个时间,那一年,德国占领了巴黎。画面中,房间仿佛受到压力而变形,压抑而黯淡,画中之人由不同的立面拼贴而成。这正是外部的强力与残酷,入侵了人们最私密的空间,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心灵和命运,或许正是战争让这对情人不得不面对哀伤的分别。

·囚犯放风

文森特·梵高,1809年,布面油画

这幅画是梵高根据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画(由H·毕散雕刻)所做的临摹。多雷(1832~1883年)是著名的新闻及书刊的插图画家。

在画中,梵高有意地截去了天空,使三面围墙完全成为画中的背景,褐黄色的、灰青色的大砖,严密地紧紧砌合起来,它粗糙、厚重、坚固、生硬而无情,它塞满画面直到画面之外的高度,压迫着观者的视觉。囚犯们在看守的监视下,徒劳地转着圆圈。放风是一种自由的表象,来提醒囚徒们所真实失去的自由。

·农民战争组画 第七幅 俘虏

凯绥·珂勒惠支,1884年,铜刻版画

把珂勒惠支版画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个人是鲁迅。他曾这样写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

组画《农民战争》源自于宗教改革时期,为推翻农奴制政权和封建贵族们的农民,以此表达她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愤怒与抗争。这张俘虏,是这组画的第七幅,人们被围困在一起,各人脸上流露出不同的表情,绝望、茫然、愤怒、沉思,似乎有什么在暗流涌动,这是抗争者们的另一副面孔。

1581年11月16日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85年,布面油画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是俄罗斯历史上的首位沙皇,史称伊凡四世,别称伊凡雷帝,是一名雄主,在位期间改革法律,打压大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开疆拓土,对俄罗斯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伊凡四世从小经历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若不是凶狠残暴就无法生存下来,他在17岁的时候就杀死了拥有实权的摄政王,并且在他执政期间不停地屠杀政敌,镇压叛乱,最令人震惊的是他曾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继承者儿子。伊凡杀子预示着沙皇俄国的历史开始走向了血腥的黑暗时代。

弗拉基米尔之路

伊萨克·列维坦,1892年,布面油画

画中是一条名叫“弗拉基米尔”的路,俄国19世纪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这副画会流泪,是因为列维坦画面上的这条弗拉基米尔路——它是沙皇流放他们的同伴到西伯利亚服苦役的必经之路。

它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尸骨之路。沿途有500多个集中营。这个地方只有流放,只有苦难。这条路好像一条罪恶的丝带,穿越了整个国家的心脏,弃之路边的尸首数不胜数,累累白骨终究化为陌上尘土。

但是弗拉基米尔之路仍有生命存在。每年春天,柏油路逐渐变暖,裂缝里总会有蓝色或黄色的小花挣扎着冒出来,眯起眼睛看着太阳,想要抓住夏天那动人心魄又稍纵即逝的美。它弯弯曲曲向北、向东而去,一直伸向北极。画家将目光投向远方,他热爱的诗人普希金在《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写道: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光降。”

七把椅子

安东尼·塔皮埃斯,1984年,混合媒介

画家他集中自己的精力、智慧和整个教养,创造出这不规则的平面,形成不确定的空间,其中,棕色的不同形状,与流动的白色条纹彼此重叠。这幅大型画作中的几何造型风格明确,而其中各种颜色的色块模糊不定,二者大相径庭。一大块粘性物质中间,爆发出毋庸置疑的物理力量。

那些蛮不讲理的形状,似乎在厚重的颜料中蹒跚而行,最终揭示了它们的重要性:那面墙必须被征服,某种工具——是一片木头还是一个刷子的把手这都不重要——必须打入到墙面中,产生这些轮廓线条,比起它们的最终结局,这些轮廓线条的出现更为关键。

椅子们准备就绪,等待。笔直竖立的、倒立的、从前面和侧面看过去的。有些摇晃,但是就在那里。不管我们来自何方,坐下来休息几分钟还是可能的。我们可能会中止旅程。七把椅子就像七天,创造整个世界、加上额外的休息日,正好七天。

对于这些碎片,如果不是哀悼死者,我们应该做什么?那些在别处曾经说话、安坐的人。这粘土一样的东西除了建造之外,我们还能用它做什么?我们可以让自己沉入泥泞中,或者晾干一些,然后用来建造墙、房屋和城镇。接下来,创造新生命。

安塞姆·基弗,1979-1985年,画布、混合材料

书降落在地面上,如石头般沉重。如果一个顽强的遗迹,人可以绕开,但是无法不注意到它。它就是建筑物上的一块拱顶石。

足迹消失在泥泞中,它们的抵挡被考验了。画中纵横交错的线路仿佛道路和铁轨,彼此之间交叉穿越。这孤独的书处于路的交汇处,沉重无比。

这幅画中,空荡荡的战场是唯一取自于古代画作的元素。在一些不太光彩的冲突后,幸存者会到这样的战场上捡拾破碎的尸体。没有完整的尸体留下。也许他们的名字已经留在书中,用最小的字体,挤在字里行间。它们会填补这打开的书中的空隙,没有人能解读。死者的残余还留在泥泞中。远处,灰色的阴影似乎在寻找停留的海岸。书顽强地存活着,漂浮于骚动之上。

(本文图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其中《七把椅子》与《书》的介绍摘自《如何看一幅画》,弗兰索瓦丝·芭布-高尔著,郑珂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相关阅读:


© 岁月静好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1841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