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今日邮件 Archives - 中国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1841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立此存照】既然是”版权原因“ 为啥先禁评了?

$
0
0

5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记者会回应了“中美女主播辩论(刘欣 & 翠西·里根)”一事,确认CGTN将会有“现场直播”。很快,CGTN女主持人刘欣在其推特上、CGTN在其新浪微博账号上先后发表声明,因“未获得节目授权”,CGTN将不会进行直播。由于消息快速“反转”,加之Trish Regan及FOX对此尚未回应,“版权原因无法直播”的真实性引起部分网民的怀疑。

@头条新闻:【#外交部回应中美女主播辩论#:CGTN将现场直播】5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CGTN女主持人刘欣和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女主播翠西辩论安排提问。陆慷回应,CGTN会有报道,现场直播。据悉,这场备受关注的电视辩论将在北京时间5月30日上午8点左右举行。

@CGTN: 【声明:CGTN无法对FOX商业频道节目进行直播】各位网友,很遗憾地通知大家,由于版权原因,CGTN无法对刘欣与FOX商业频道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关于中美贸易的对话进行直播。此次对话在FOX商业频道播出,刘欣仅以嘉宾身份参与节目,节目版权归属于FOX电视台。CGTN原本打算直播,经过与FOX商业频道沟通,最终未获得节目授权。CGTN不能在没有得到对方授权的情况下擅自进行直播。不过,为了满足各位网友的信息需求,我们会对其进行实时报道。敬请期待!

然而,中国数字时代编辑发现,对于“CGTN无法直播主播辩论”的消息报道,@头条新闻、@央视新闻 等账号均关闭了网友评论功能。

 


© 好五倍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caoz:中国互联网自成生态 网民由此产生迷之自信

$
0
0

中国互联网自成生态,使用便捷,覆盖广泛 ,有一说一,确实放眼全球也难出其右。

但中国网民由此产生迷之自信,认为外国人只要来中国体验一下就会折服,这就是完全的自high了。

事实上是,除非是精通中文的老外,否则来中国会觉得非常惶恐和绝望。一下飞机,完了,google 地图不能用,想搜个地点行程,没辙了。google 搜索不能用,搜一下本地旅游攻略不行了。whatsapp和 Facebook message都不能用,与亲戚朋友的沟通全面断绝。gmail不能用,不但私人信件不能使用,国外很多企业的企业邮局可是gmail支撑的。

那么你说我下载一点中国能用的吧,google play也不能用。

设身处地想想,绝望不绝望。来到中国,对他们来说,是进入了互联网荒漠,路上无聊刷刷twitter,不行,看看youtube,不行,拍个照片分享instagram,还是不行。

有什么勇气认为老外在中国会被丰富的互联网所折服。

有人说不对啊,我认识不少老外觉得中国互联网很便捷啊,那是中国通老外,中文说的溜溜的,在中国常的,这种人能有多少。

我猜还有人会说,凭什么中国人出去用英文,老外进中国就该用中文。

问题是你出国,中国的这些工具都能用啊,而且google对中文用户很友好啊。

以上,想想吧,对老外说,来一趟中国看看你们就会改变印象。恐怕很多都适得其反。

以下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部分网友评论:

@芭*****123:他们还是可以用爱奇艺优酷土豆陌陌微信。

@怪*****咯:新词语:井底之小粉红。

@德*****精:照目前的进度,以后会更加的被排斥于世界之林,目标朝鲜。

@我*****糖:可是,如果是短期旅游,办张香港的卡(国内的出去旅游,一般也要办张当地的卡吧?)。长期旅游,学学vpn有啥问题?出门长期旅游,想顺顺利利的,不都需要做好调查的?来这里办公,有分部,可以合法fq。没分部,长短期出差可类比长短期旅游。所以对洋大人们到底造成了哪些不可忍受的困扰?  //  @Rorison:“凭什么人家能走大门,咱们却要钻狗洞,人家来了说大门不能走不方便,你说,我们有狗洞,你也可以钻”

@老*****猫:猜猜没墙那个互联网大公司先没落,我猜微博。

@海*****想:据说这次贸易谈判闹崩就是因为美帝要咱开放互联网,那是绝对不能答应啊。

@ni*****b:小粉红只有长大后自己的利益真的受到损害才会明白自己年轻时扮演利维坦所获得的虚伪认同感是多么可笑和不值一提,参考染香案例。

@5月*****鸟:我记得前段时间很多人把手机支付、共享单车这些认为是新“四大发明”并引以为傲,这些产品无一不是通过庞大的人口基数,通过补贴烧钱耗死竞争对手,玩剩者为王的资本游戏。而且相比那些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产品,如:有效的搜索真实信息,与世界连接,社交分享。哪一个更重要更有价值?自豪的点在哪里?

@冰*****冰乐:墙里墙外是两个世界,在监狱里呆久了,以为外面的世界跟监狱是一样的。

@Jef*****wg:有生之年,能看到墙被推倒么?

@hy*****sf: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

@在*****国人:国内自己的互联网都是孤岛,更别提与世界联系了。

@武葵*****92:对,我认识的外国人就是这种感觉。刚赞美完高铁,机场,地铁,秩序,然后到宾馆连上网,发现跟家人几乎没法联系,只能国际长途,立马傻眼。我在埃及,打车uber,出行google map,订餐otlob都有英文。而在中国,外国人不会中文,这些便利根本无法享受。

@上*****贼:确实只有靠漫游才能生存。

@A*****om:想起一张图,左边是中国然后是一大堆外国公司类似google推特什么的,右边是美国只有一个华为。


© 好五倍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法广 |人权观察创始人伯恩斯坦逝世

$
0
0

作者 小山

图为人权观察创始人生前接受纽约媒体采访资料照片
网络照片


热心捍卫政治异议人士与言论自由的美国出版商伯恩斯坦今天逝世,享耆寿96岁。他曾领导美国蓝灯书屋(Random House),并在冷战时期创办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人权观察是世界最著名捍卫人权非政府组织。

据法新社今天报道,人权观察创办人伯恩斯坦今天辞世,享耆寿96岁。报道引述「纽约时报」(NYT)采访伯恩斯坦(Robert Bernstein)儿子,证实他病逝医院的消息。

伯恩斯坦在掌管现属企鹅蓝灯书屋(Penguin Random House)的蓝灯书屋时,出版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Toni Morrison)、童书作家苏斯博士(Dr. Seuss)与魏达尔(Gore Vidal)等美国作家作品。伯恩斯坦也出版苏联异议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萨哈诺夫(Andrei Sakharov)、伯纳(Yelena Bonner)及前捷克总统哈维尔(Vaclav Havel)著作。纽时说,蓝灯书屋在他1966至1990年任职期间,年营收从4000万美元,成长至8亿5000万美元,在一般类别出版商中数一数二。

报道说,身为犹太人的柏恩斯坦2009年曾出面反对人权观察,指控这个他1978年创立的机构,对以色列存有偏见。

据伯恩斯坦说,这个组织谴责以色列迫害人权的次数,「远高于」其他「有骇人听闻人权纪录前科威权政权」掌管的中东国家。伯恩斯坦当时投书纽时说:「现在这个组织越来越常弃开放与封闭社会的重要区别于不顾。」

报道说人权观察则否认这项指控。

「华盛顿观察家报」(Washington Examiner)总编辑曼德尔(Seth Mandel)在推特上写道:「伯恩斯坦是真正有原则的人。创立人权观察,然后在它数十年后偏离使命,成为极权主义反以色列工具时,公开反对它。」

相关阅读:


© 于无声处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立场 |三千师奶联署反《逃犯条例》

$
0
0

文章原标题:【专访】三千师奶联署反《逃犯条例》 发起人黄彩凤:尽力照顾家庭 不代表不关心社会

跟黄彩凤约在观塘地铁站,甫见面她频说不好意思:「只能倾一阵,之后要返去凑仔,渠在上面等紧我。」

她是全职师奶,一家三口住在翠屏村,儿子今年六岁半,患自闭症,不太喜欢与陌生人接触,也不太喜欢出街。她忙于照顾儿子,几乎没有私人生活,「已经差不多半年无约过朋友。好耐无出城去旺角。」今天正好是难得的一次,因此她看来比较轻松。但见完朋友,又要匆匆回家,照顾家庭。

「师奶呢个状态影响我对好多嘢的参与。」她以往是社运常客,近年自从有了儿子,成了师奶,一切都变了。 「出来发声、社会运动,一定比较困难。」6 月 9 日的反送中游行,由于丈夫要轮更上班,黄彩凤当日只能在家陪儿子,无缘参与。

不能去游行,怎么办?为表达对修例的不满,黄彩凤发起了「全港九新界离岛师奶反送中联署」,成了近日无数学校校友联署之中,一个奇特的风景。

声明第一句如是写:「师奶每日都好尽力去完成照顾家庭的工作,但唔代表我哋唔关心社会。无论几疲惫,作为社会一份子,我哋有责任出黎反送中。 」

这既是发起人黄彩凤的心声,也许亦代表万千香港师奶。

*   *   *

香港咁多师奶

近日网上出现无数反对《逃犯条例》修订的联署声明,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学校师生校友的名义,「全港九新界离岛师奶反送中联署」作为少数,也马上成为了热话。

不少人都大赞这份师奶联署写得够「贴地」,也切合师奶们的真实处境。例如声明批评《逃犯条例》争议性大,引来十多万人上街反对,却只得20日咨询,连「 一次月经慨周期都不足」;又提到师奶最担心的始终是下一代, 「修例就正正话我知,无论下一代将来想做生意、开书店、当律师、成为记者、搞艺术也好,都会失去保障」;甚至以709 大抓捕家属等「内地师奶」作例:「除左敬佩和支持这些师奶外,我哋尽量唔想成为下一个。」

文字贴地,难怪「师奶」联署声明面世不足一天(截至29/5 19:00),已有3,760 人参与,「师奶年资」由几个月至四十年不等,照顾对象包括子女、父母、丈夫,又或以上所有。

回响巨大,发起联署的黄彩凤倒不觉意外,原因很简单:「香港咁多师奶,几时有个联署系畀佢地吖?」

*   *   *

为师奶正名

黄彩凤以师奶之名发起联署,原因有两个。

首先,这是最影响她的一个身分。今年42 岁的她,拥有博士学位,曾任专上学院的兼任讲师,任教性别、文化研究等科目,过去也曾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关注同志平权、居留权等议题,但自从6 年半前儿子出生后,「师奶」这个身分较之「社运人士」、「学者」,对她影响更深。

原因是她有种失去自由的感觉。她的儿子有自闭症,不喜欢出街,也不喜欢接触陌生人。为了照顾儿子,她唯有少见朋友。同时,以往积极参与社运的她,也因为儿子怕人多,不喜游行、集会,被迫缺席社运,「每次都要同渠倾,如果佢话唔好,都唔勉强。」

「所以,用师奶身分(发起联署),是(基于)现实的处境。」

另一原因是她想为师奶发声。

「你见到坊间的联署,一系大专,一系中学,事实上真的有些人不在这些位置。就算中学毕业,渠间中学未必有做,渠也未必可以主动发起,咁佢身分可以是什么呢?」她又以母亲和奶奶为例,「渠哋只读过小二,又唔喺香港(读)……所以无学校联署到。」换句话说,她要为师奶们发出真正代表这个群体的声音。

但想代表师奶发声的举动,偏偏招来质疑:声明面世后,有留言批评她「玩胶」,担心原本很认真的反对修例运动会演变成一场闹剧。

黄彩凤很认真思考,为何师奶搞联署会予人「胶化」、不可靠的感觉:「师奶在大家眼中,就是唠叨,好似你阿妈;师奶就系唔识嘢,净系识得跳大妈舞。第一印象是这些,所以师奶联署就是唔可信。」

她认为,这正正是社会运动里面的常见问题。 「我们在社运会接触一些个体,可能渠有精神障碍,可能是一般的大妈、阿叔、阿伯,基层的参与者。我们好多时将渠次要咗。」甚至乎,一遇到阿伯、阿婆、师奶,很多社运参与者就觉得他们「阻住地球转」,「在政治上令香港沦陷」,「但系咪真系咁呢?」。不少政府政策上面,师奶也是被忽略的一群,「全民退休保障无啦……(家庭主妇)根本唔当系一种工作。政府唔处理渠,唔当渠系一个群体。」

「一般人对师奶有好多标签、被忽略的时候,到我自己做这个位置,可否做啲嘢呢?」她有种感觉,「你必须为师奶正名。」

*   *   *

不止争取普选才是政治

正名,也因为「师奶」不止一个模样。

正如声明提及的「内地师奶」们:

我地知道内地啲师奶,唔见左律师老公好耐好耐,千里寻夫不果,审讯无得睇,系监狱都不能探。我地知道内地师奶,不能公开拜祭川震死难女儿,揭豆腐渣寻冤未雪被封杀。我地知道内地啲师奶,为左假疫苗问题被监控,有冤不能诉。我地知道内地师奶,为强拆被非法拘禁。除左敬佩和支持这些师奶外,我地尽量唔想成为下一个。

黄彩凤很敬佩「709 家属」之一、维权律师王全璋的妻子李文足,「渠哋啲action 真系好劲!」她形容,很多媒体报道本来只称李文足为「王全璋妻子」,但后来慢慢却直呼其名,「其实渠系咩呢?香港的语境,其实渠就系一个师奶。」换言之,师奶其实可以有很大的能量。

香港也有无数例子——即使不在大政治之内。黄彩凤说,很多 SEN(特殊学习需要)、智障人士等家长组织,都由师奶领导。她很欣赏的中大女工合作社、劳资关系协进会在长沙湾开设的社区二手店,亦全部都由师奶营运。

「不止走出街头,或者争取普选那些,才是政治,才是民主。」她说,「任何一个范畴里,师奶都可以好努力,在不被recognise 之下改善(香港人的)生活、民生,或者在被边缘的议题入面努力。」

李文足、王全璋

*   *   *

「师奶罢工、暴政必亡」

其实谁是师奶?维基百科的「师奶」条目指这是「粤语对已婚女性的称呼、太太的俗称」。黄彩凤认为,这个定义可扩阔一点——就是那些为家庭而无偿劳动的人。

「对象不一定是我们一般以为的小朋友、还有伤残人士、老人家。只要渠觉得系,都系师奶。」她认为「师奶」亦不一定只限于女性,「正如我有朋友是男人,都问我,父亲可否联署;还有一个男同志朋友话我都联署,因为我照顾我老公。」

黄彩凤眼中,这些为家庭劳动的「师奶」们对香港社会十分重要,「始终屋企嘢需要人处理。现代就畀哂外佣,外判咗。」但说到底,外佣又只是来自另一地方的一些「师奶」。

所以联署声明末段才写着「师奶罢工、暴政必亡」:「你谂下,香港老人服务咁不足,有好多照顾紧老人家的师奶,如果停一停,会点呢?Impact 可以好大,只系不嬲我哋唔recognize 渠的存在,但师奶其实不断做紧嘢。」

问题是,为家庭不停劳动的香港师奶们,纵然无可替代,却不太可能放假、休息,更遑论罢工。为了照顾家庭,很多人根本难以抽身关注社会、参与社运。

黄彩凤就慨叹,儿子出生后,自己不太再能参加游行集会。她试过找会去游行的朋友帮忙「行埋自己嗰份」,有些朋友甚会在标语中写她的名字,代她参与。 6 月 9 日的反送中游行,无法出席的她,又曾向朋友提议,不如当日下午在屋企楼下举牌示威,「好似遍地开花咁。」

她认为社会运动应该要想方法接触这些人。 「沉默的一群不一定系无谂法,『我真系去唔到喎』,数字未必在(示威)现场才看得到。我们一般怎样理解社运、抗争的方法的?点样搵返一啲渠无出现、你以为渠沉默但其实唔系的人?」

2019年4月28日逃犯条例游行

黄彩凤还想跟那些忙于照顾家庭的师奶们说:不要抹杀自己的努力,也不要以为所谓社会参与才是重要的事。

「其实个社会点样进步,就系每一个人都在自己位置做好。」她说,「我第一句想同渠哋(师奶)讲,辛苦哂。平时做既嘢已好辛苦,身处那个位置,其实渠只要执好一间屋,已促进好多嘢。」

然而她亦希望全港师奶们有空闲、可以休息的时候,也不妨想想,假如不能出来游行,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令社会更美好?她举例,「可能净系在家庭入面讨论,已是好大的战场。如果尝试去试下,将公共空间不同的讨论,可以带到身边,都好紧要。」

「唔好觉得呢啲唔系一种参与。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几时大家会再有 mobility。可能呢刻渠凑住(个仔)未得,但过多几年就得。有些东西要累积。」

就正如她发起师奶联署,也不过因为 6 月 9 日出不了来,尝试用别的方法发声。

「有很多做紧无偿劳动、日日付出紧的一群师奶,渠哋其实都系有谂法,希望可以在唔同情况之下参与(社会)。」

文/亚裹

 

相关阅读:


© 新时代草泥马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新浪科技 | B站声明:因弹幕系统技术升级 将暂停关闭弹幕功能

$
0
0

新浪科技讯 5月29日晚间消息,B站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因弹幕系统技术升级,从即日起至6月6日网站将暂停关闭弹幕功能。

今日稍早时间,部分网友反映,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出现弹幕断流现象,用户观看直播时无法同步观看横屏弹幕。

据了解,昨日,YY直播发布系统升级维护通知公告;今日,虎牙发布系统维护通知。弹幕断流或与系统维护有关。

目前,斗鱼也已发布微博回应称,弹幕飘屏功能正在系统升级。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纽约时报中文网|前军官回忆天安门屠杀

$
0
0

CDT编者按:5月29日,《纽约时报》发表了记者储百亮的报道《永志不忘:六四30年,前军官回忆天安门屠杀》,文章采访了前人民解放军中校江林:

她不仅目睹了那场大屠杀,还看到了众将领如何徒劳地劝说中国领导人不要用军队镇压亲民主抗议者。那之后,当局把抗议者关进监狱,抹去杀戮的记忆,她虽只字不提,却一直受着良心的谴责。

六四30周年之际,江林终于下定决心说出自己的故事:

“那种痛苦已经折磨我30年了,”她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所有参与的人都应该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我觉得这样对死者、对生者、对未来的孩子都是一个责任。”

报道说:

江林的陈述有着更广泛层面的意义:她进一步揭示军队将领曾如何抵制武力清场的命令,他们此前已控制广场数周,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她提到自己曾参与传达几名高级将领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戒严令的反对,另外她还透露了其他一些指挥官的信函细节,劝谏领导层不要在北京动用军队。她曾在街上亲眼目睹士兵们急于夺回对天安门广场的控制,开始执行中共下达的命令,向人群肆意射击。
欲读江林的故事与回忆,请点击原文链接,或是登录《纽约时报》网站。
相关阅读:

© 五月三十五日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美国之音|李文足连续五天要求依法会见王全璋

$
0
0

文章原标题:709家属李文足连续五天在临沂监狱要求依法会见王全璋


中国知名人权律师王全璋的妻子李文足 (推特照片)

华盛顿 — 2015年“709”律师大抓捕案的家属李文足5月24日已连续5天在山东临沂监狱要求会见服刑的丈夫王全璋律师,但始终遭到当局的拒绝和阻止,并且状告无门,被剥夺法定的探视权利。

遭拘押时间最长、今年年初才被闭门判刑的维权律师王全璋,几个星期前被移送山东临沂监狱服刑,但狱方一直以会见室“升级改造”为由,拒绝家属探监。

近4年来为王全璋维权奔走抗争的妻子李文足,5月20号在多位709家属陪同下到监狱抗议,要求与王全璋见面。在遭到监狱无理拒绝后,李文足等人在监狱高墙外高喊王全璋的名字,并随后每天早上5点多,在监狱外呼喊王全璋起床,希望高墙内的王全璋能够听到。

李文足透露,临沂监狱20号下午让李文足看了一段几分钟的王全璋视频,王全璋容颜苍老、神情呆滞、反应迟钝,说话时眼神飘忽,上一句话说完,下一句话要想上半天才磕磕巴巴说出来。

此外,“709”律师、来自湖南的谢阳21日赶到临沂,以李文足代理人的身份几次与狱方交涉,要求保障李文足的探视权利,但都没有作用。随后,河南郑州的任全牛律师也到场探望和声援。

5月23日上午,李文足和王全璋的姐姐王全秀,709家属王峭岭、刘二敏、原姗姗等人前往山东省司法厅大院,但被拒之门外。她们坚持到下午5点多,没有任何进展。期间,她们一直受到监视,包括乘坐一辆挂北京牌照商务车的几名便衣人员对她们拍摄。

5月24日,李文足通过邮寄信函,向山东省检察院控告临沂监狱及山东省司法局不予安排会见王全璋,要求临沂监狱信息公开,包括装修许可证、项目审批文件、与施工单位协议书、装修前后对比照片,并公开王全璋入狱体检报告、每日放风时长、监室是否有窗户、存钱卡交付家属的具体时间等。

李文足强调,王全璋已失踪1400多天,家属和受聘律师从未见过他,此前也没有王全璋的影像传出,强烈怀疑王全璋遭遇酷刑,导致身体、精神不正常,当局才会如此千方百计、不惜违背法律规定阻止家属会见。

近期,王全璋的家人收到两封令外界严重怀疑真伪的所谓王全璋“亲笔信”。王全秀按照这两封“穿越时空”的信件所建议的“先让姐姐见面”,5月13日致电临沂监狱要求安排会见,仍遭到拒绝。

曾代理大量政治敏感案件的王全璋,在被违法扣押了1200多天后,1月29日才以“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监4年半、剥夺政治权利5年。至今,外界没有有关王全璋的任何消息,质疑王全璋因拒绝认罪而遭受了严重酷刑和虐待。

王全璋被判刑前后,李文足曾与英、美、德、欧盟、瑞士及荷兰等国的使馆人权官员会面,促请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当局无罪释放王全璋。

2015年7月9日开始,中国当局在20多个省市对高达三百多名律师、法律助理、维权人士及亲属实施抓捕、传唤或刑事拘留,被称为“709大抓捕事件”。多数被抓律师都曾代理过大量被当局视为政治敏感的案件。

相关阅读:


© 勇敢的心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法广 |华尔街日报2万字文章揭露华为疑靠偷骗起家

$
0
0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甄树基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称:华为有可能是美中贸易协议的一部分

遭到美国点名制裁的中国华为电讯,虽然创办人任正非经常自诩在全球5G电信科技上领先全球,美国等西方国家好几年都追不上,他在26日播出的央视访问中,更称早已预料必与美国在科技领域上有此一战,认为胜利一定属于华为。然而,美国华尔街日报却刊登一篇2万多字的长文,揭露华为基本上只是靠偷和靠骗外国科技而起家的。

该报的报道以《华为这些年的崛起遍布偷窃与失德的指控》为题,引述多个法庭案件及华为前员工作证,力斥华为透过偷呃拐骗获取商业机密,不少更与华为创办人任正非有关。在2003年1月,美国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控告华为在路由器等产品的原始码上,至少侵犯思科五项专利,甚至使用者手册的错误也全抄。思科高层事后曾到中国与任会谈,报章指任正非当时木无表情,只说了一句:“这是巧合(coincident)。”后来双方达成和解,外界视为华为承认偷窃。

然而,任正非在26日接受央视的访问中,却形容华为与美国科技之争,一如两人在山的两边上山,终须在山顶碰头,他还说“到时我们不会与美国刺刀战,我们只会拥抱对方”,摆出一副华为科研一向自主和稳操胜券的姿态。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又指出,另一次涉嫌偷窃科技事件发生在2010年7月,任正非的亲戚潘绍伟(Shaowei Pan,音译)当时在摩托罗拉(Motorola)工作,他在2003年曾拜访任正非,之后更把摩托罗拉研发连接无线网络设备基站的技术SC300秘密送到任的手中,华为后来制造出类似的小型设备。2007年美国执法人员逮捕了潘的金姓同谋,搜出1000多份摩托罗拉的技术文件。FBI曾调查过任正非,但无法证明他是否同谋,金姓同谋曾被美国定罪。

华为5G声称领先全球,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则首次披露其技术来自无线传输技术公司Quintel Technology。该公司技术总监David Barker指出,公司曾在2009年向华为展示“per user tilt”技术,寻求合作。两间公司最后没达成合作,但华为在会面一个月后,竟将技术申请成自己专利,专利文件连Quintel的名称、“商业保密”等字眼都忘记删除。华为在2015年推出了一款加强手机传输的新技术,名为“user specific tilt”。报道引述技术工程教授Emil Bjornson等分析,华为目前的5G技术,正是来自Quintel的“per user tilt”。

2002年起担任华为瑞典办事处工程师的Robert Read说:“华为把资源都用在窃取技术上,先去偷主机板,然后拆解,送回中国。”华为连普通市民都不放过。学前教育教师保罗.奇沃(Paul Cheever)在2012年创作了名为“A Casual Encounter(邂逅)”的音乐,他在2018年起发现华为在未经许可下将音乐预载在所有手机及平板里。华为事后称,Cheever的版权已在2018年8月到期,公司在到期月后才正式启用。双方为此正对簿公堂。

华为手机的摄影镜头连接技术,根据文章指出,似乎也是靠偷窃所得。美国电信硬件生产商Tekelec Inc曾经告诉奥巴马政府官员,华为与它的巴西一名顾客接触,并提出享用免费华为产品以交换他手上的Tekelec产品。报道引述了解内情人士说,华为此举是企图将Tekelec的产品“分拆而重新装置”。在2013年收购了Tekelec的甲骨文公司,拒绝就此事作出评论。

然而,葡萄牙人Oliveira Rui告诉华尔街日报,他在2014年5月亲自飞到得州华为的办事处,向华为的管理层展示他的手机镜头连接技术,Oliveira记得当时有两名华为高层细心聆听,他说如果华为一旦采用他的科技,他建议每具手机的使用费为99.95美元。他说,华为告诉他“我们容后再说”。

三年之后,他的葡萄牙朋友问他,为什么华为正在出售“他的摄影机”。他记得当时他说:“华为?不可能的!”然后他看到了华为手机镜头的图片,让他大吃一惊,因为无论镜头的外形设计及至镜头四周的圆拱形,都跟他的技术一模一样,而华为的售价呢?99.99美元。Oliveira说:“我被抢了。”

他与华为官司,仍在继续之中。

 

 

相关阅读

 


© 情况呢就是这么个情况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BBC |中美贸易战场外:“各取所需的文雅辩论”?

$
0
0

中国国际电视台女主播刘欣与美国福克斯商业电视台女主持翠西•里根

北京时间周四(5月30日)早上八点,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女主播刘欣与美国福克斯商业(Fox Business)电视台女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的辩论如期举行。

此前有传播学者对BBC中文表示,刘欣这次参加辩论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国家行为,中国希望用所谓的中国声音消除对中国的误解。

这场辩论看上去更像一个简单的采访,两人谈及中美贸易战、华为问题,还有如何定义国家资本主义等。

里根和刘欣在节目开场时有一段争拗。里根做嘉宾介绍时说:“我的嘉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那没关系。就像我说的,我在节目上欢迎不同的观点。”

刘欣马上澄清,她本人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不为中国共产党说话,今天在这里我只为自己说话,作为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刘欣说话”。

里根在节目中还问及中国频频被外界批评的知识产权问题,“有证据证明中国盗窃大量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知识产权”。

“我不否认存在版权或剽窃问题、甚至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我认为这是必须要处理的,”刘欣回答。但她同时指出,这种问题在全世界都存在。

“美国的公司就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常常互相起诉。你不能仅仅根据这些案件就说,美国盗窃或者中国盗窃,说中国人盗窃。”刘欣说。

在节目最后,刘欣欢迎里根到中国看看。

这场辩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巨大的关注,但一些网友似乎有些失望,因为辩论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激烈。

微博网友“etouching”说:“根本就算不上辩论,顶多是采访。” 微博网友“手机用户NicW69”也表示:“看懂了,CGTN和Fox联合起来骗流量的。”

公开资料显示,刘欣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曾获得多项英语演讲赛事奖项。她曾先后任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主持人、央视驻日内瓦记者,现为中国国际电视台《欣视点》栏目主持人。

美国福克斯商业电视台主持人翠西·里根今年47岁,目前是该台“翠西·里根黄金时段”(Trish Regan Primetime)节目主持人。她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此前在彭博电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媒体任职。

各取所需的文雅辩论

BBC中文驻美记者 冯兆音

穿着一身红衣的里根露齿一笑,说:“我欢迎不同意见”,身在北京的刘欣穿着湖蓝色西装外套出现在萤幕右方,微笑感谢对方给她参与节目的机会。两人客客气气地拉开了这场吸引无数中美“吃瓜群众”的辩论帷幕。

然而,与其说是辩论,两人的交流更像是里根访问刘欣。网友围观张牙舞爪吵架的预期落空了,气氛比此前两人隔空交锋时温和文雅得多。两人语气皆温柔,语速较慢,频频微笑,相互表达谢意。

在长达16分钟的节目片段中,两人除了一开始就刘欣是否代表中国共产党,展开一轮争辩之外,并无太多针锋相对的画面。

里根的提问涉及贸易谈判、现行关税、强制技术转移,还延伸到贸易战以外的话题,例如中国是否仍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定义国家资本主义等。问题并无太多意外,也鲜有追问,可谓是老生常谈。

刘欣则没有对里根提出诘问,是未得到上级的授权,抑或该节目的设计,目前仍不得而知。原本表示要直播节目的CGTN,则在前一天宣布,由于版权原因,改为文字直播,引来多方猜测。

可以说,在这场彬彬有礼的辩论中,双方各取所需。里根所在的电视台赢得了收视率,她个人收获了知名度。或许她还认为自己在辩论的中占了上风:她随后在节目中重播了刘欣承认中国存在盗窃美国知识产权行为的片段,反复强调这一点。

刘欣则借助这一平台,执行了中国官媒的职能,向美国观众宣传中国观点。她完成中国网友对她一扬国威的期许了吗?答案见仁见智。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辩论在中国吸引的注意远超过美国。

在美国,虽各大媒体皆有报导两人约战、引来了一定关注,但始终并非美国社会的主流新闻话题。

节目所属的福克斯商业电视台,有别于母台福克斯电视台,亦不是一般美国观众最关注的频道。里根的节目在2019年第一季度每天约有18万6千名观众。

而仅在新浪微博,刘欣与里根辩论的话题阅读量就达1.4亿。

另外,两人的交流可能犹如贸易谈判的镜面反射。

刘欣的访谈后,节目请来特朗普的中国贸易政策幕僚之一、被认为是对华鹰派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点评。他说,刘欣冷静而不离官方立场的论述,让他想起贸易谈判中,中方代表通常都温文尔雅,但断然否认一切不当行为。

双方对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例如希望中美零关税、承诺保护知识产权等。如何达成这些闪亮的成果?刘欣与里根,以及两国的谈判团队,显然还未就此达成共识。

相关阅读:

【立此存照】既然是”版权原因“ 为啥先禁评了?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真理部】中国国际电视台刘欣与美国fox商业频道女主播辩论

$
0
0

各网站:关于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女主播刘欣与美国fox商业频道女主播辩论,只转载CGTN权威发布内容,不擅自援引境外媒体报道。

【“真理部”是网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其下属的各省宣传部,以及中共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明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版总署,文化部等一系列言论出版审查机构的总称。】


© Xiao Qia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旧闻评论 |忽然“公知”任正非

$
0
0

从5月21日的记者会至今,任正非掀起的舆论旋风势头不减。

街谈巷议、社交媒体都在热议他的观点与立场,绝大多数都是正面积极的评价。如果任正非要通过舆论造势实现什么目标,至少在凝聚国内民心上是实现了。这是他的精明和时运相辅相成的成就。

在任正非的讲演大规模快速传播时,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比如,任正非这次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强烈的反响?他使用到了什么样的词汇和话语来打动听众?他独特的说服技巧如何击中普遍的心声?以及,他如何从一位低调掌门人极速转变为舆论悍将的?

1.

将任正非最新的媒体群访及其传播,打包为一个整体的舆论事件,是处理上述分析的前提条件。但是,在理解他的舆论角色上,还要结合今年他的另外两次媒体群访,也就是1月15日对外媒,以及1月17日对国内媒体。半年来的三次群访,是观察任正非的基础资料。

任正非长期习惯做一个隐身幕后的掌权人,他坦言不喜欢琐碎的实务,他给自己的人设是华为的思想者、大分裂的全球化道路上的引路人、凝聚17国分公司体系的灵魂人物。

但从2015年2月达沃斯论坛开始,任正非着手改变思想隐者的形象,演练成为一名焦点人物。

那时任正非决定接受了他人生里首次专访。任正非现今讲话风格的主要特征都可以在这次专访里看到,如刻意的低姿态、克制但必不可少的骄傲、糅合着开放与自主的世界公民人设、以及为技术披上思想外衣的努力,等等。这是任正非的不变之处。

对于任正非打破神秘感,亮相达沃斯,外媒的评价保持了一贯的距离感,甚至对他挑刺。比如不接受他“我是无能的”的表达,对他生硬的玩笑接受不能,乃至于用他演讲之后以沉默搪塞记者追访的举动,来质疑他着力制造的全球开放者形象。各种批评不一而足。

任正非也许和华为一样,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他一定不会落下外媒对他初次讲演的评判,从他在四年后的三次演讲看,他的说话技术精进、分寸感把握良好、边界意识清晰,可以很熟练地抓住配合式采访的要点,善于借记者提问来制造整个访谈的波澜起伏。

同样的形式反复使用,任正非似乎喜欢上群访或由他占据主场的专访。相较而言,他对国内媒体的压倒性优势让他可以畅行于各种友好型问题中,尽可能少地披露事实,或者披露很难核验的事实,而将重心放在观点灌输和立场宣示上,他似乎越来越满意这一价值观的输出模式。

在传播理论的角度看,任正非建立了一种专属于他个人的演讲“大厅”,这是他一个人的TED舞台,他利用财力、影响力和外界不竭的关注度向外释放信号。今年以来,第一次是说“华为不等于中国政府”,第二次安抚国内“华为没事”,第三次敲打民粹“买华为不等于爱国”。

即使作为观点市场中权重较大的一分子,任正非讲演的主题也难免会重复,但他每一次都按需设置中心话题。在保卫核心话题上,他或者用大篇幅讲话来强调,或者点到为止,比如最新这次直接批判狭隘的民族情绪,他随即用有关教育的更多话题量来冲淡话题敏感度。

最新的访谈录显示,任正非已经是非常老道的讲者,他不掩饰在影响国内舆论上的自信。而且,不止一个人能看出这一点。不同以往的是,这次他在华为自傲的民族品牌、其部下不加掩饰的民族性之外,增加输出了中间偏右立场的许多观点。这是冒险,但实际效果很好。

2.

请注意任正非发表5·21讲话的背景,美国政府提升了攻击级别,华为成为承受特朗普进攻压力的前沿堡垒。而此时,央媒密集的舆论反击暂告段落,不让华为落单,任正非只能选择顶上。他自夸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华为战术,正被那位彼岸总统用到任的身上。

在本次谈话中,任正非继续发扬了侃侃而谈的能力,在“华为不怕”的常规话题之外,还涉及教育强国、对美态度、意识形态、全球化、科学技术等。任正非的两万字语录,归纳起来就是:技术全球化、华为世界化、社会多元化、经济市场化,等等。

如果对公共话语流变有所了解,就能一眼看出任正非使用的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新话,而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改良话语,也就是所谓的公知体。甚至在表达深度上,他还不如某些时期的公知话语。比如回避公权在公知话语中的位置,可见任正非的使用经过了精心选择。

公知话语中很重要的国关立场,就是对美立场。本次群访后,任正非还补充外媒专访,作了大胆宣示:他是亲美人士。他这些急就章式的表达有多少是真心话,又有多少是权宜之计的公关话,似乎变得不重要。但随着这些观点,任正非强化了中右立场,看起来更像是一位新晋公知。

如果抹掉任正非的名字,那两万字访谈中非华为部分、特别是其观点陈述部分,很容易会被当成是普通公知的观点。这也是本次舆论事件中最关键的解读枢纽,也是理解任正非所承担角色的重要角度。他在华为的民族属性上往前走了一大步,“踏进”了自由公知的传统领域。

在展示公知话语时,任正非着重经营两个议题。他像所有公知那样,抨击狭隘的爱国主义,反对煽动民族情绪,对美国抱着同情之理解。即使是将华为列为禁运的实体名单,任正非依旧表示相信美国司法制度。但在亲美的总体立场上,他细化了论证,给民族主义支持者一个交代。

任正非区分了美国政府、美国人民与美国政客,将打压理解为政客的私利使然,在这个角度上保持批评,对标华为的爱国,稳住这个消费群体。这是任正非的精明之处,既声明反对民族情绪,努力在华为问题上去政治化,又将特朗普们摘出来,维持批评的标靶。

在另外一个教育议题上,任正非谈了很多教育强国的内容。因为教育议题广泛牵动社会阶层,关系到家庭的焦点与大众的痛点,所以任正非成功地通过它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共鸣。这些共鸣又为他争取到大量中右立场的支持者,短时间内丰富了华为品牌的民族性。

在华为的公关建设上,似乎一直是两条线作业。一条是任正非独立自为的,以华为灵魂人物对外输出品牌,另一条是公关口、业务线的输出。两下在立场及人设上有区别有呼应,前者是世界公民,后者是民族品牌。对国内外按需侧重,实现两条线的双赢。

这一次华为公关战,任正非当然是正面应战,而华为负责公关与政府事务的总裁陈黎芳和华为消费者业务负责人余承东承揽了侧翼进击的任务。前者在《纽约时报》发文申告华为立场,后者则通过社交媒体放风,鼓吹名叫鸿蒙的操作系统即将投用,为民族情绪注入鸡血。

尽管华为随后声称要辟谣余承东的说法,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市场里饱含民族情绪的用户收到信号,受鼓舞了。所以对照任正非与余承东的行动,一边在批评民族情绪的煽动者,一边是撩拨民族情绪。这是主次分工,也是矛盾的公关打法,一定程度否定了任正非的诚意。

3.

华为的公关策略是要占领从左到右的所有立场,因为在中右立场上缺乏支撑,所以任正非借重公知话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拉拢争取。这就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任正非作势抨击民族情绪,不代表华为要放弃民族牌。相反,它想要得到全部立场的消费者。

到了这个份上,可以看到的一个事实是,所谓民族牌、民族情绪、民族主义,任正非是针对不同受众、按需发牌打牌。正也可以打,反也可以打。正打反打都可以稳定华为的基本盘,乃至于可以壮大支持者阵营,所以这是一个稳赢不赔的策略,也算是高明。

任正非对公知话语的借用,之所以成功,也显示出值得重视的社会氛围。至少是一个佐证,那种在意见市场上纯粹的公知言说者,并不受到民众待见。社会对公知话语的排斥主要缘于它“不切实际”,但换作一个富豪成功学大师来讲,可信度反而提升——即使讲的是同一番话。

对任正非来说,使用公知话语,无论是否真心实意,也都与他讲究拿来主义的价值观相吻合。华为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将实用主义发挥到极致,要打赢舆论战用到趁手的话语武器,拿来一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任正非对白猫黑猫论的活学活用,目的最重要。

华为三十年的发展,被任正非形容为攻城略地式的高速扩张,也有外部观察者将其比喻为经济上的“蒙古骑兵”。如今,华为不只是让品牌扩张,更是让消费者在思想上接纳技术及其附加的价值观。任正非成功赢得国内舆论,更让这一扩张跨越了不同观念的壁垒。

任正非的舆论胜利,再次验证了一个理论,亦即:从根本上看,凝聚人心的既不是金钱实力,也不是价值观念,而是一个故事。任正非作为华为的布道者,讲述了一个民族品牌在全球市场纵横捭阖、为中国赢得世界声誉的成长故事。5·21之前,他只讲了这个故事的一半,因为听众多是爱国民众。

而在5·21之后,任正非成功地争取到另一半的、原本对他对华为迟疑的消费者,所以他趁机将另一半故事讲出来。从本质上讲,任正非领导下的“故事汇编”,都是围绕“取悦”展开的,之前是取悦爱国的消费者,现在则取悦了公知话语的拥戴者,目前所有人都很享受。

相信这个故事的人,历此波折,可以继续他们的希望。甚至,他们还可以选择喜爱的版本,民族叙事或公知版的。

无论任正非多么强调其亲美立场,都给他的听众以强烈暗示:美国人试图摧毁他讲述的这个故事。出于对这个故事的同情之理解,不要说原先的基本盘,即使是那些新揽收的粉丝,也将自己自动带入故事中——爱华为、尊重任正非就等于汇流到更高的道德境界,融入国家的怀抱。

这就结成了更广泛、更有韧性的同仇敌忾的氛围。美方将华为作为惩罚的新标准,却在任正非讲话后,发现华为已经不再是孤军奋战,新的统一战线已经深刻地嵌入社会心理,并且无所畏惧。而导致这一切的,借韬光养晦策略柔化挑衅美版秩序的,正是“公知”任正非。

就民族主义而言,任正非借助公知话语与巨富资格,以手机为喻,区分了好的民族主义和坏的民族主义。如此,他弥合了某些观念上的矛盾,趟过了左右为难的禁忌,开辟新局:公知和爱国者都可以通过反对狭隘民族情绪,成为好的民族主义者,并与坏的民族主义划清界限。

这就是任正非借用公知话语、争取国内舆论的原理、过程及意义所在。讲故事的任正非成为故事的一部分,率领华为承担故事的要角,已经或即将凝结成比手机或5G更坚固、更广阔的中国要塞。始终说要去政治化的任正非,嵌进政治地理的深处,比“公知”看到更多,也将抵达更远的地方。


© 好五倍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清图 |翠西·里根对刘欣的“采访”非删减阉割审查版

$
0
0

CGTN女主播刘欣于5月30日早8:25(美东时间29日晚8:25)应约与FOX商业频道女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就中美贸易等相关话题进行了一场公开辩论。

视频地址

FOX Business’ Trish Regan talks trade with CGTN’s Liu Xin

May. 29, 2019 – 16:36 – FOX Business’ Trish Regan and 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 host Liu Xin on the U.S.-China trade war.

Watch the latest video at foxnews.com

翠: 今晚我们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她来自中国北京,将和我们一起探讨美国和她祖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作为一名英文主持人,她的节目受中国共产党的监视。我知道,我和她可能不会在每件事上都取得共识,但是我相信,这将是一次听取不同声音的难得机会。在这个贸易谈判触礁的时刻,这次谈话对我们了解中共对贸易谈判、对美国的看法,都有帮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只为我自己代言,我是福克斯电视台商业频道的记者;但我今晚的客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分(part of CCP),不过这没关系。我也说过,我的节目欢迎不同的声音。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欢迎刘欣参与今晚的《黄金时间》,刘欣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北京和纽约之间的卫星信号传输有延迟,所以我们会尽量不打断对方。 刘欣,欢迎你。

刘:(进入屏幕)多谢翠西,能和你交流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也能通过你和美国电视机前的广大民众交流。 不过翠西,我必须向你直接指出,我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你可以去查我的档案。所以请不要做这样的预设。我不代表中国共产党发声,今天,在这里,我只代表我自己,刘欣,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记者。

翠: 不过CGTN是受中共控制的。好吧,我理解。你对现在的贸易谈判作何评价?我们谈到哪里了?请给出你的观点,你觉得我们有可能达成协议吗?

刘: 确实卫星信号不太好,但我听清楚了,你是要问我关于贸易谈判进展的问题。我不知道,我没啥内幕信息,我所知道的就是目前进展不太顺利。上次在美国的谈判之后,双方都在思考下一步怎么办。我想中国政府的观点已经很明确:除非美国政府以尊重和诚意对待中国代表团,不要施加外部压力,否则……这样,我们才有很大的可能达成建设性的贸易协议。不然,我们双方都将面临很长的一段麻烦时期。

翠: 我想强调的是,贸易战不是啥好东西,对所有人都不好,所以刘欣,我希望、我相信能有个解决方案。

刘: 同意。

翠: 但现在我们确实面临挑战。现在让我提出贸易战中的核心问题——知识产权。首先,我觉得我们都同意一个事实,你不应该拿走本不属于你的东西。我们来看一些案例,独立的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 别忘了中国也是其中一员,还有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的案例,你看屏幕上的这些案例,这都是中国大量窃取知识产权的证据,价值数千亿美元。你知道,这可是很大一笔钱,我们不能把几千亿美元和五毛钱同日而语。对于美国企业而言,如果他们的知识产权、他们的创意点子、他们的辛勤劳动无法得到保障,他们要怎么在中国做生意?

刘: 翠西,我觉得你应该去问问美国企业,问问他们是否与愿意来中国做生意,问问他们在中国赚不赚钱?他们会告诉你答案。就我所知,很多美国企业在中国有稳定业务,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营收很好,我相信他们愿意继续在中国投资,拓展中国市场。而现在特朗普总统的关税让这一切变得有些困难,让未来有了小的变数。 我不否认中国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漏洞,存在版权争议,所属权争议,甚至存在技术剽窃商业机密的现象。我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中国政府,以及和我一样的普通公民,都有这样的共识: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没有任何国家,也没有什么人能发展得更好,这是中国社会很明确的共识。当然,个别的负面案例确实存在,但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存在这样的事情,即便在美国也有靠剽窃为生的公司,但你不能就这样说,美国在剽窃、中国在剽窃、中国人在剽窃。我觉得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说法毫无帮助。

翠: 好吧,但这些都是WTO的实际案例。现在,我们谈谈华为,这可是头条。

刘: 的确。

翠: 我们都同意,如果你要和别人做生意,必须基于相互信任。你可不想别人偷窃你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搞出的成果。中国于2017年要求信息技术公司与军方、政府合作,这样你不能再认为他是一家独立的公司,政府也能获取这些信息,这样就很有意思了。看看华为现在在美国不受欢迎。难道我们得这样说:华为,欢迎!但是不好意思,你必须和我们分享你最新最酷的技术?!

刘: 我觉得如果我这些是通过合作、通过互相学习、为这些新技术和知识产权付费,有何不可?我们因为互相学习而发展繁荣。比如我,我向我的美国老师和美国朋友学英文,现在我仍然向我的美国编辑同事学习如何做一名更好的记者。只要合理合法,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这可以让你成长。

翠: 但你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必须为占有而付费。我们这个自由主义经济的世界,为知识产权设定了应有的价值,并对其提供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我们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才能建立信任。你提出了几个很好的点。 我们现在谈谈中国,哦!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会放弃自己“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吗?这样的话,就不能接受世行贷款了。

刘: 不错,这种讨论一直在持续,我听过一些现场辩论,人们说,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很强了,确实,你在你的节目里面也提到了中国崛起。当然我们希望崛起,我们不愿意一直做东亚病夫。 但是我们怎么定义自己呢?经济总量上看当然是——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不要忘记中国有14亿人口,超过美国的三倍。所以你要把这么大块蛋糕分下去,看看人均GDP, 我们仅仅是美国的六分之一,比有些欧洲发达国家就差得更多了。所以,你能告诉我,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自己呢?这个问题很麻烦,人均很少、总量很大啊,所以我们是能做大事,人们也希望国家承担更多责任。我们承担在联合国框架下的责任,我们为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出力最多。

翠: 嘻嘻嘻嘻,我们来谈谈关税。我读过你的一些评论,你认为中国能降低部分关税,我完全同意。2016年,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是9.9%, 几乎是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的三倍。你怎么看?你会说:“嘿,让我们去掉所有关税!”这可能吗?

刘: 这可是个很棒的想法!对美国的消费者而言,中国的进口商品降价了,对中国消费者也是一样,这是个很棒的想法,我们要一起为之努力。你刚才谈到按规矩、按法律办事,如果真的要改变游戏规则,那必须要多方共识。如果我们降低中美之间的关税,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问题,欧盟、日本,甚至委内瑞拉都会凑过来说,嘿,我们想要同等的关税待遇,国家之间,干嘛要区别对待呢? 要形成解决方案很难。所以中国和WTO……上一次,中国向全世界作出减税承诺,也是基于多方、多年的艰苦谈判。美国也知道,自己的关税能够降到什么程度,是要自己决定的,不是什么人拿着枪指着你的脑袋去决定的;同样对于中国,怎么降税、降多少,应该完全基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利益。现在,我承认,二十年过去了,形势不一样了,我们该怎么办?旧的规则当然需要更新,但是,需要遵守规则,要想改变规则,基于多方谈判和共识。

翠: 回顾1974年的301条例,美国可以利用关税武器反制中国在知识产权上的错误行为,这也是互相信任的一部分。关于技术转移中的问题,有的美国公司可能犯了错误,在你们的框架下,放弃了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这个时候国家机器就应该出动了。这是整个的背景,美国有多年没有采取行为,前几届政府知道问题在哪,但不太愿意动手,最终让情形变成这样。 嗯,你怎样定义国家资本主义呢?

刘: ……你让我定义……技术转移?

翠: 不不不,国家资本主义。错误的技术转移是其中之一,国家资本主义,你如何定义?

刘: 你刚刚在说技术转移,现在突然跳到国家资本主义?!

翠: 等等,刘欣。我觉得中国的经济体系很有意思,你们有一套资本主义的制度,受国家操控。给我们说说吧,你如何定义的?

刘: 好的,我们更愿意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发挥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基本上……我们希望建设市场经济,当然是要有中国特色,比如说国企,发挥重要但逐渐弱化的角色。 或许……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很国有,国家拥有一切掌控一切……但让我来告诉你,这不是真实的图景。如果你看看统计数字,你会发现80%的中国劳动力受雇于私人经济;80%的中国出口由私人企业完成;大约65%的技术创新来源于私企。一些影响我们生活的企业,像一些网络巨头、5G企业,都是私营的。 所以……不错,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并非由国家操控一切、决定一切。我们的经济体制是高度混合的,充满活力,而且也高度开放。

翠: 对,我认为你们应该保持开放。作为自由经济的支持者,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追求场景,也会为你们带来更大的繁荣,也为我们。这就是双赢。

刘: 完全正确。

翠: 这很有意思,感谢你参加讨论。

刘: 多谢,如果你想继续讨论,我随时欢迎。你要来中国,我可以带你多走走。

翠: 我很乐意。

刘: 谢谢。(退出屏幕)

翠: 正如我刚才所说,没人想打贸易战,但我们必须仔细想想下一步了,很有意思的对话。

相关阅读:

BBC | 中美贸易战场外:“各取所需的文雅辩论”?

【立此存照】既然是”版权原因“ 为啥先禁评了?

【真理部】中国国际电视台刘欣与美国fox商业频道女主播辩论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香港新聞界聯署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聲明

$
0
0
文章原标题:未能免於恐懼 何來新聞自由?新聞界聯署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聲明
為表達我們堅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立場,記協決定發起業界簽名運動,在本地報章刊登聯署廣告,要求當局撤回草案。誠邀在職及前新聞工作者參與簽名行動,有意者請於6月4日中午12時前聯署。聯署須知:
1. 聯署表格所提供的一切資料(包括:姓名、聯絡方法),只作「新聞界聯署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聲明」廣告刊登之用。是次聯署行動只會公開聯署人姓名,不會公開其任職機構名稱及其他個人資料。所有聯署人提供的資料(除聯署姓名外)將絕對保密,並於簽名行動後妥善銷毀。
2. 香港記者協會的具名聯署將連同本聲明內容在6月上旬刊登報章廣告,聯署的截止日期為 6月4日(星期二)中午12時(逾時的聯署未必能夠保證趕及於報章刊登)。
3. 記協會視乎聯署人數決定刊登半版或全版廣告,不足之款額將由記協承擔。倘有餘款,記協將悉數撥捐慈善團體。
4. 是次刊登廣告的費用將由聯署人攤分,每位聯署者必須繳付廣告費用 HK$100(不設上限)。
5. 付款方法:
i. 直接存入記協銀行戶口/轉數快:匯豐銀行002-4-228-298,戶口名稱:香港記者協會/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請把入數紙電郵至 info@hkja.org.hk/Whatsapp至6654 6409以作確認。入數紙請注明:「反對《逃犯條例》修訂」
ii. 郵寄劃線支票:支票請寄到灣仔駱克道348-350號恆發商業大廈15樓A室香港記者協會收,支票抬頭:「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信封面請注明:「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支票必須於6月4日(星期二)中午12時或之前寄抵記協。
iii. Payme使用者亦可於6月4日(星期二)中午12時或之前將款項交付6012 5454代收。
6. 確定刊登日期及詳情後,記協將再作公布。

查詢: 香港記者協會 電話: 2591 0692

HKJA is initiating a joint statement expressing objection to amendments to the Fugitive Offenders Ordinance. HKJA invites all current/former journalists journalists to participate, at a fee, in the publication of a joint statement in newspapers. Deadline: 12 noon on 4 June 2019 (Tuesday)

Details are as follows:
1. Information you provided will be 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the captioned joint statement (except the name of signatories). Information collected will be disposed of properly after the event.
2. The joint statement by HKJA, bearing the names of participants, will be published in a local newspaper within the first 10-day period of June. Deadline to participate is by 12 noon on 4 June (Tuesday).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late participants will have their names included in the joint statement.
3. HKJA will decide to publish a full-page or half-page advertisement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f there is any remaining balance, the balance will be donated to a charity organisation.
4. Current/former journalists who wish to participate in the joint statement are requested to transfer an advertising fee of HK$100 (no upper limit on the amount).
5. Method of payment:
i. Bank deposit/FPS: HSBC 002-4-228-298, bank account name: 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Please email the payment receipt to info@hkja.org.hk or send the payment receipt via WhatsApp 6654 6409 as supporting document. Please specify “Objection to amendments to the fugitive law” on the payment receipt.
ii. By cheque: the cheque should be mailed to HKJA on or before 12 noon on 4 June. Address: Flat A, 15/F, Henfa Commercial Building, 348-350 Lockhart Road, Wanchai. Please specify “Objection to amendments to the fugitive law” on the envelop.
iii. Payme: payment could be made to 6012 5454 by 12 noon on 4 June.
6. HKJA will announce the publishing date and details upon confirmation.

Enquiry: 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Tel: 2591 0692

**********
聲明內容
**********
未能免於恐懼 何來新聞自由?
新聞界聯署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聲明

作為專業新聞工作者,我們一直堅守客觀中立原則報道社會爭議事件,但我們更明白我們首要的天職,是捍衛自由、公義,為真相發聲,所以我們必須站出來,呼籲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

因為
我們聽到,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說,要堅決抵制司法獨立;
我們看到,傳媒工作者被內地當局,以藏毒、走私、行賄、詐騙等莫須有罪名迫害收監;
我們深知,行政長官很難對中央政府說不;
我們明白,香港法院無從質疑內地公檢法是否公正獨立。

對修訂草案的任何小修小補,都不能彌補修訂案的基本缺陷:罔顧國際公約要求,把人移交到可能面對酷刑或未必有公平審訊的地方。

作為長期接觸第一手資訊的新聞工作者,我們沒有誤解、沒有被誤導,我們清楚知道可能被移交內地受審,是高懸於香港記者頭上的利刀,足以令大家懼怕、噤聲,令香港每況愈下的新聞和言論自由消滅殆盡。

未能免於恐懼,何來言論自由!

我們清楚預見,一旦修訂案被通過,香港和內地最後的防火牆將會消失,香港法治基石亦會毀於一旦,動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資訊中心的地位,成為另一個內地城市。

是故,我們必須發聲,以捍衛港人珍視的自由和公義,以及整體香港的利益。

香港記者協會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立场 |中国异见艺术家巴丢草纪录片六四 30 周年首播

$
0
0

文章原标题:中国异见艺术家巴丢草纪录片 六四 30 周年首播 蒙面拍摄避清算

图片素材来源:《China’s Artful Dissident》片段截图

去年 11 月,定居澳洲的中国异见艺术家巴丢草作品展「共歌」原定于香港举行,但主办单位在展览开幕前一日称因中国当局威胁巴丢草,决定临时取消展览。事隔半年,澳洲 ABC 电视台将于 6 月 4 日,即六四事件 30 周年当天,播放以巴丢草为主角的纪录片《China’s Artful Dissident》。

巴丢草今日(28 日)在个人 twitter 上分享纪录片首播的消息,并写道:「草泥马审查! 我要说话,我要画画,我回来了!」。巴丢草出生于上海,属 80 后。 2009 年,巴丢草赴澳出任幼儿教师。 2011 年,因温州铁路列车追撞,首次创作讽刺大陆政治的漫画作品。此后,他便开始创作大量政治漫画批评中国政府,并免费公开于网络上。其作喜欢红黑用色,他解释红色是血,象征恐惧和暴力;而黑色是铁,表示压抑和绝望。

图片来源:ABC 电视台

图片来源:ABC 电视台

6 月 4 日,澳洲 ABC 电视台将播放以这位中国异见政治漫画家为主角的纪录片《China’s Artful Dissident》,纪念六四事件 30 周年。电影展示了巴丢草的创作如何受「坦克人」(王维林只身阻挡解放军坦克车队前进)的影响,使他决定透过讽刺式的作品抗议中国当局对人权的伤害与洗白、掩盖1989 年「六四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基于安全考虑,避免受到中国当局清算,巴丢草在纪录片全程蒙面,未有公开自己的长相及真实身分。

巴丢草在纪录片预告中提到,作为一名中国异见政治漫画家,做得越多,就越容易置身于危险,但也让自己变得更勇敢。他表示,虽然明白会因创作惹上麻烦,但他更担心的是,「如果我选择沉默并过上舒适的生活,我会后悔终生。」预告最后,巴丢草被问到是否有自信中国当局仍不知道其真实身分,他回答道:「我希望我可以说『是』,但真实的答案是『我不知道』。」

 

相关阅读:


© 我是一只草泥马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新京报 |一场好的电视辩论,应该是怎样的?

$
0
0

如今谈起“公共辩论”,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电视或网络媒体上的辩论。一场好的电视辩论应该是怎样的?在作者看来,电视辩论者的目的在于“说服”,而不是“说真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要紧的是知道我们自己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撰文 | 徐贲

如今谈起“公共辩论”,人们首先想起的,的确就是电视或网络媒体上那种有录像画面的辩论。可以直观的辩论与古代的演说差不多。古人没有广播、电视、电影或网络,他们的一个主要消遣娱乐方式就是挤在人堆里听演说——不是安安静静地听,而是还会不时地喝彩、鼓掌、起哄、鼓噪、喧哗,就像我们在过去的戏园子里看到的那种景象。

本文作者徐贲,长期致力于公共说理的研究,他认为人们并不需要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才去参加辩论,也不需要以发现或确定真理为辩论的目的。辩论的目的是“说服”,说服那些还没有拿定主意的听众,加强自己这一方信众的信心。

辩论者在电视上出镜时需要熟练运用技艺,而在徐贲看来,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更要紧的是知道我们自己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听众。听众要能够理性地倾听辩论双方不同的观点和用来支持观点的理由。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文字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得来的。

电视辩论的形式与实质

辩论者是以“说服”而不是“说真理”的目标来明确自己的辩论策略。因此,他不能像做报告那样那样正儿八经地宣读现成的讲稿,期待听众认真听讲,还备个小本子不停地做笔记。

他必须知道,听众们要听什么,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或期待来听的,听众有怎样的认知特征和接受习惯,对怎样的表情与肢体语言会有正面的反应等等。

在很大的程度上,电视辩论的“说服”是用看,而不是听或读来实现的。在看、听、读这三种传媒方式中,读是最理性的,听次之,看又次之。同一番道理,看、听、读的说服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可能互相矛盾。

半个多世纪前,尼克松和肯尼迪之间的总统竞选辩论就是这样。尼克松是一个老资格的成熟政客,而肯尼迪则是并不太知名的政治新秀,他们在无线电台上已经有过辩论,尼克松是占上风的。但是,1960年9月26日他们在芝加哥展开了美国有史以来首次公开的电视辩论,他们站在摄像机和很热的灯光前,一举一动都展现在美国观众的面前,全国有60%的成年人观看了这场辩论,而正是这场辩论让肯尼迪力挽颓势,一下子在民意支持上超出了尼克松。

1960年9月26日,尼克松和肯尼迪为了竞选总统,展开了美国有史以来首次公开的电视辩论。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尼克松的电视表演完胜尼克松。尼克松是个半老头,领带打得太紧,在炙热的灯光下不住地出汗。他不时用手巾擦汗,显得非常不自在。相比之下,肯尼迪年轻英俊、衣着得体、举止大方,虽然声音偏粗,但显得非常有个性。

电视传媒把受众的注意力从辩论“要说什么”转移到了“谁在说”和“怎么说”上头来,对此,美国传媒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里表达了极大的忧虑,他认为这会使美国公共辩论质量严重退化。他非常悲哀地说,文字时代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的那种深入辩论和他们那些有思想的听众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致胜不等于正确

电视上的公共辩论,它的公平规则的规范意义超过了辩论的内容。这就像法庭判决的程序正义超过判决结果的实质正义。电视辩论中胜出的一方只是胜出而已,并不代表它比另一方更正确。

由于电视辩论具有表演性,辩论者是谁,表现怎样的素质,谈吐举止如何等等,也就格外重要。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受众是否容易被说服,或会不会被说服。

首先,电视辩论需要对普通受众有吸引力,让他们有兴趣来关心和观看。辩论者越知名(美名或恶名不论)、越有争议性,就越让普通人觉得“有看头”。其次,辩论的事情越重大(如总统选举),也越会引起公众关注。普通人的好奇心、追风、凑热闹,都是起作用的因素。一般人喜欢看热闹看掐架,如果是女的掐架,那就更热闹。在这样的观众心理支配下,辩论理性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辩论时,观众的反应受复杂的情绪影响,往往瞬息万变,非常难以估测和把握。辩论致胜的关键在于把握听众,而不在于把握真理。英国作家萨姆·利思(Sam Leith)说,“我真想看看现代的政治辩论,并想想我们是怎样从西塞罗和伯里克利(Pericles)时代的那条漫长道路上走过来的。但是,不要忘记,这个游戏的窍门全部就在于了解你的观众,并了解媒体。如今,辩论的主要受众不再是面对面听得见你说话的人,现在的交流目的是为了让数十万人在电视和社交媒体上无意中听到的。因此,当然,人们不会再做那种细致讲述,必须全神贯注听三个小时的演讲。他们演示情绪,重复关键词,用流行语和无意义的声音来加以点缀。而这正是能演说生效的方式”。

其实,古人早就懂得了演说和辩论的这套把戏,谁能控制听众的情绪,谁就会是辩论中的赢家,听众要是不喜欢谁,任他说得再有理,也是白搭。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就有不少著名的例子。《威尼斯商人》里的犹太商人夏洛克把理说得头头是道,但那些基督徒听众们讨厌和憎恨他这个犹太人,所以他说了也是白说。

今天,如果电视辩论的双方立场上对立的,那么,大多数的听众也会分成立场对立,甚至互相敌意的两拨人。一方辩论者说得再好,对方听众也照样听不进去,而如果是自己一方的辩论者,就算是再胡说八道,那也无所谓,至少是可以原谅的。特朗普和克林顿的辩论就是这种情况。说到底,谁都说服不了一个不想被说服或拒绝被说服的人。

对此,美国康乃狄克州大学哲学教授迈克尔·林奇 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谷歌)搜索即相信:特朗普完胜知情公民》(Googling is Believing: Trumping the Informed Citizen)一文,讨论了这种先入为主和只相信自己人的现象。他指出,这种现象与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认知和心理有关——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使得一些原本隐藏在人们认知和心理习惯暗处的东西暴露了出来。互联网为政治民粹主义提供了方便的新媒介,互联网信息的“自我引证”(self-referential)和“部落极化”(tribal-polarization)效应不仅对“知情公民”(informed citizen)的政治参与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正在加剧一些社会中本来已经存在的分裂。美国社会学家卡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也说,“差异的人群起先并无固定想法,且彼此立场也似乎差别不大,但仅仅因为(在网络上)阅读和看到的东西不同,结果走向了不同的极端”,这时候,社会的极端碎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莎士比亚的《凯撒》一剧里有另外一种例子,布鲁特斯等人杀死凯撒后,在第三幕第二场里,马克·安东尼在凯撒葬礼上的演讲就是一篇利用和操控群众心理的杰作,他首先用明捧暗损的方法牵住民众的鼻子。他先说对手布鲁特斯是一位爱国者,一位正人君子,但每恭维他一次,便立即举例说明凯撒如何慷慨、仁慈、谦逊,反证布鲁托斯并非正人君子。

莎士比亚的戏剧《朱利叶斯·凯撒》

安东尼提醒民众,我三次献给凯撒一顶王冠,要为他加冕,每一次你们都没有反对,这说明你们自己就是想让凯撒当皇帝的。这是一种罪责分担的欺骗手法:它暗示:要是凯撒想称帝是错误的,你们人人有份。死不认错是群众心理的一个特征:大家都这么想,就证明那一定是对的。

民众开始还相信布鲁特斯杀死独裁者凯撒是为了拯救罗马共和,但一旦他们对布鲁特斯的怀疑和仇恨被安东尼的演说煽动起来,马上就群情激愤,非要布鲁特斯的性命不可。他们高呼,“啊,叛徒!恶贼!啊,我们一定要复仇”,他们用焚尸的火烧了叛党的房子,吓得布鲁托斯“像疯子一样逃出了罗马的城门”。安东尼是利用罗马人的私利心、暴力冲动和非理性来获胜的,他的胜利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对的。

看电视辩论最容易的是当场作出冲动性的结论,兴高采烈地宣布自己的一方“大获全胜”,对方“遭到惨败”。其实,就算一方真的在辩论中取胜——这是需要由第三方来判断的——也未必就等于那一方百分之百是正确的,而对方则是百分之百的错误。最好是在事后,等掌握了充分信息,拿到双方辩论的原始文稿,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再来决定,到底哪一方比较合理,合理在哪里,为什么合理等等。

公共辩论是一种理性公民教育

实际辩论不同于辩论赛的辩论,后者需要遵守更多的格式要求,就像实际的公共写作不同于高考作文。但是,既然辩论都要面对公众,所以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大致有这样三条。

第一,辩论者必须了解他的主题。为了令人信服,说话有知识权威,并能清晰、深入地讨论这个主题,他应该对这个主题有尽量周全的了解,并能作快速的反应思考。在辩论中,问题可能来自调解员或对手,也可能在观众互动部分,来自持怀疑态度的观众。为了透彻地了解话题,他应该在辩论前做好充分准备。他应该知道,自己表达的只是对论题一半的看法,另一半在他的对手那里,听众的看法也可能与他不同。所以,他应该好好地倾听那另一半的看法,弄懂支持那看法的理由是什么,然后有条有理地予以驳斥。他的目的不是要与对手对抗,或是把对手驳斥得哑口无言,而是要努力让观众相信他的看法更有力,更周全。

第二,辩论者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辩论时保持镇定,但不拘谨或紧张。哲学家洛克早就指出,说理是一种教养。这是就教养的两个方面而言的:“首先,从心底要保持一种不去侵犯别人的心思;其次,要学会表达那种心思的最为人接受、最为人喜悦的方法。从其一,人可称得上是彬彬有礼;从其二,则可称得上是优雅得体。后者指的是我们要在表情、声音、言语、动作、姿势乃至整个外部仪态都要表现得得体优雅,以使我们结交、交谈的人心悦、自在。这是一种我们的内心借以表达其礼仪的语言”。辩论者在说话时会被观众注视,即使在他不说话的时候,他仍然会受到观众的关注。

第三,他应该说真话,并在辩论中表现出他的对是非、对错的明确判断。若非如此,再好的辩才也不过是恶势力的人肉喇叭。不同的辩论者会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富有激情、有的冷静理性,但风格不是作秀,而是为了让真话和真相更有说服力。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真实和公正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证明,而且比较容易说服人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

当然,这些都是辩论者在电视上出镜时才需要熟练运用的技艺,而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更要紧的是知道我们自己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听众。听众要能够理性地倾听辩论双方不同的观点和用来支持观点的理由。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文字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得来的。正如波兹曼所说,这个学习的过程能够提升我们理性、逻辑思考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我们才能够“发现谎言,明察(说话者)流露的困惑,分清过于笼统的概括,找出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

好的公共辩论只能存在于一个成熟的公民文化环境之中,这时候,公众比较不会自以为是,懒于思考,比较不容易轻信和上当受骗。他们会成为辩论比较成熟的评委和比较合格的裁判。如果辩论人撒谎、自相矛盾、说话缺乏证据和逻辑、对是非没有判断力,他就会被视为是失败的一方。

这时候,公众显示的是著名美国记者詹姆斯·索罗维基(James Surowiecki)在《群体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2004)中所说的集体智慧,“在某些情况下,大集体汇集起来的智慧可能会超越某个人,甚至是某个专家”。这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孔多塞陪审团定理”,它指的是,对集体意见正确程度的评估包含了“在什么情况”下的考量——只有当参加意见者的知识水准普遍比较高的时候,共识才可能有比较可靠的结果,群体越大,概率就越大,直至接近100%。相反,在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社会里,群体越大,得出可靠结论的概率就越小,直至接近于零。

作者:徐贲

编辑:罗东 徐伟 李永博

 

相关阅读:


© 岁月静好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云从龙:斯至如此,夫复何言?

$
0
0

编者按:CGTN女主播刘欣于5月30日早8:25(美东时间29日晚8:25)应约与FOX商业频道女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就中美贸易等相关话题进行了一场公开辩论,引起了中国民众的讨论,本文已被删除。

 

相关阅读:


© 布鸣真象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关于清湖学堂正式关闭的声明

【异闻观止】公安改革新亮点:刑事案件认罪认罚48小时全流转

$
0
0

原标题:基层警务 | 公安改革新亮点,基层办案民警的春天来了!

基层民警负担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我们搞再造公安警务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能最大程度的减轻民警的负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警务君在基层办案,深深地感觉到,很忙很累的同时,也干了很多没什么大用的工作。一个案子,笔录一遍一遍的取,问题一遍一遍的问。

如果是大案要案,担心遗罪漏罪则罢了,关键很多案件本来已经是案情非常清晰,犯罪嫌疑人也认罪认罚,还要一遍一遍的来,花费大量的精力,搞得大家都疲惫不堪。

有的基层领导非常喜欢一个词,叫“无穷尽”。取证要取到无穷尽,问话要问到无穷尽,结果是一个简单的案件,越搞越复杂,连续几个案件,就疲于奔命。

在这个方面,很多地方都做了很好的尝试。

近日,媒体报道了北京警方的改革,在这方面就是做到了极致。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5日 03版)分享了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一起案件,从受理立案、侦查破案、审查嫌疑人,到起诉、审判,历时仅32个小时。

这是一起2018年的案件。

2018年6月27日,警方接到移交案件线索、受案立案、侦查取证,迅速抓获犯罪嫌疑人并带入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进行审查;

6月28日12时许,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驻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13时许,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15时许,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16时许,在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刑事速裁法庭开庭审理此案……15分钟后,庭审结束。

刑事拘留后,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了。加上拘留前工作,总共就不到30个小时。这30个小时,就算再忙,又能忙到什么程度?

事实上,这30个小时也没有太忙。笔录一次,最多两次。法律援助现成的不用去管。体检、信息采集、赃物管理等有专人负责也不用管。工作量很有限。

有人说,忙完这个,还有别的。的确如此,但是我们总的案件数量是一定的,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花在每个案件的精力少了,我们的负担自然就轻了。

当然,32小时审判完毕的案件毕竟少,但是它很典型,很有代表意义,也很说明问题。

据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华列兵介绍,“如今,这样高效的案件办理,已不少见。”“刑事案件认罪认罚48小时全流转”是北京市公安局要求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规范运行的一项必备功能。

认罪认罚的48个小时,普通案件虽然没有这么快,但效率也有这么高,因为它的流程是一样的。

与这样高的效率配套的,是北京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站式”办案新模式,全部办案流程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可“一站式”办结。

海淀分局苏家坨派出所民警周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前,嫌疑人的人身检查、信息采集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办案民警自己操作,可能出现因专业程度不强、精力不足、设备设施不全,导致执法办案环节不够规范。”“如今,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我们的主要精力就是办案,全部办案流程都可以实现一站式办结。”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公安改革,各有各的样儿。就比如说警务君前天分享的一篇文章,前辽宁省公安厅厅长赵黎平在2009年的时候搞过一个改革,他斥巨资把对讲机配备到民警辖区每个家庭,要求民警24小时开机,随时有事随时呼叫。还有别的一些列改革。

这不是瞎扯淡吗?为了捞取晋级的资本,全然不是民警的死活。这,也为他后来疯狂贪腐、杀人被判死刑埋下了伏笔。

警务君认为,像北京这样的公安改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公安队伍的办案效率,也最大限度减轻了公安民警的负担,这才是真正受基层民警欢迎的改革方向。

基层民警的愿望很简单:上班赶紧把案子都办完,下班准时回家给媳妇儿做饭,这就很美了!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立此存照】用大数据识别“小姐姐”?“原谅宝”引发的厌女争议

$
0
0

Vice中国 报道,一位现居德国的中国籍程序员在微博上称,他已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将色情网站上所采集的图片和视频数据,与 Facebook、ins、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数据交叉对比,成功识别出10万多名疑似拍摄过成人电影或从事过色情业的女性。他自称此举是为了帮助同行们避免成为前色情业从业者的所谓“接盘侠”。“接盘侠”是一条表面上嘲讽与前性工作者/成人片演员结婚的男性,实为荡妇羞辱的网络流行语。而该程序员所开发的无名软件被网民称为“原谅宝”,“原谅”梗来源于一条同样基于荡妇羞辱的网络流行语上。

这则消息近日在网上引来巨大争议,部分高调反对的女性微博用户遭“原谅宝”的男性支持者们恶意攻击。反对声主要有“原谅宝”侵犯隐私权、被偷拍/侵犯的女性可遭二次伤害、以男性视角对女性身体审查、物化女性、别有用心者可结合AI换脸算法滥用数据等。“原谅宝”支持者多为男性,他们认为该名程序员为在婚恋市场上受挫的同行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但也有不少男性网民坚决反对类似软件,同时也有人担心这场风波将严重影响中国程序员的整体形象。

该程序员在微博对部分质疑进行了回应,称这款程序误报率极低,也并非针对中国女性,“亚裔成员在我数据库里的比例并不高”。截至发稿时,相关微博已被删除。

微博图片

微博截图

据 Vice 报道,相关新闻在推特上传开后也引来了大量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Rage Becomes Her》的作者 Soraya Chemaly 评论道:“这是一个可怕的范例,它完美解释了这些系统和制度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发生作用,帮助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监控、假冒、敲诈勒索、不实信息总是先发生在女性身上,然后才暴露在公共领域,直到男性也受到波及,才会引发关注。” 女权主义研究和机器学习方面的专家也认为此项目是一种被算法驱动的骚扰。
[…]
我们的外国同事如此评价:就像可以实现将 AV 演员与女明星换脸的 deepfakes 算法一样,这些使用机器学习去控制和夺取女性身体自主权的行为,背后是深深的厌女情结。但这种威胁不是从 deepfakes 之后才存在的,追根溯源,多年来,女性未获得过该技术领域的主流话语权,这导致了技术被误用。

推特截图

有微博用户质疑这名身在德国的程序员可能已经违反了欧盟“史上最严”的隐私保护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尤其是该法赋予用户的数据遗忘权。

2019年5月31日,原计划将蒙面直播采访“原谅宝”作者在微博发布声明,取消直播,只接受邮件采访。

涉事程序员微博编辑历史截图

涉事程序员微博编辑历史截图


© Sandra Severdi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自由亚洲 |法国汉学家侯芷明忆六四

$
0
0


法国著名汉学家玛丽•侯芷明教授帮助了许多流亡到法国的学运人士。(记者蔡凌提供)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玛丽•侯芷明教授在六四天安门事件后,帮助了许多流亡到法国的学运人士,看到中国起了很大的变化却仍没有自由平等和人权,她在受访时反省,为什么西方没有很认真的去支持中国的异议人士? 没有很坚强的去说中国人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法国,只要提到六四天安门事件,无论是法国人或中国人,第一个都会想到著名的汉学家玛丽•侯芷明教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跟着汉学家父亲在台湾学中文,之后留学中国,看过蒋介石和毛泽东过世举国哀悼的场面,也在西单民主墙期间认识了当时的异议人士魏京生等人。八九年天安门大屠杀发生后,她帮助了非常多流亡到法国的学运人士。今年是六四天安门事件三十周年,她娓娓道来对学运学生改变的观察。

八九民运期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部分学生领袖(六四档案照)八九民运期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部分学生领袖(六四档案照) 

记者: 1989年您在法国,当时是怎么看天安门事件?

侯芷明: “天天看电视,看天安门广场有那么多人,协合起来一起要求民主自由,要跟李鹏邓小平进行对话,都是很新鲜的现象,从来没听说过一些大学生要求跟领导人进行对话,连在西方国家,都是比较难得的状况。六四的大屠杀,不能说我们没想到会发生一个灾难,但是规模那么大的灾难,我看没有一个人能预料,担心会发生镇压,但是这样开枪杀人,这是一个很难忘记的一个灾难。”

记者: 三十年来,对于这些学运学生的流亡生活,您有什么样的观察?
侯芷明:“有的人好像突然从月亮上下来,自己不太清楚究竟在哪,对他们的刺激是非常大,突然从他们的家庭国家语言文化,他们原来没有出来的打算,所以那些人适应法国的环境是非常不容易。有的人就是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看事情看得比较实际,得到了自己的一种平衡,保持他们原来的理想,又适应了他们的环境。”

“我认识的人大多数属二十年之后还不会说法语,好像在法国生活就是一个不得不这样的现象,他们就愿意在一起喝酒吃饭,然后痛痛快快的骂共产党,你就永远在这个环境里,你不会有什么进步。”

记者: 您组织了30年的六四纪念活动,您看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十周年安排了很多活动,而且有一个规模很大的游行,哎呀,那时候真的不得了,可以说比较成功的。二十周年我们得到Pierre Berger(圣罗兰)支持,拍了一个录像带,安排了座谈会,很多人来参加。然后呢,遗憾的是,法国民运之间发生了争论,民运小圈子就崩溃了,一起组织游行是不可能。后来就是越来越低调,现在我们每年就在一个小公园裡纪念六四,因为那边有一个小墓碑。”

“今年因为是三十周年,活动比较多,这个说明法国人没有忘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我因为这个感到骄傲,因为说明我们没有完全失去记忆力,而且继续关心天安门大屠杀的后果,也继续思考做过这种灾难的制度有没有改变? 它三十年前能做这个,今年还能不能再做?需要做的话,它肯定再会做,这个中国老百姓也非常清楚,所以没有第二次天安门,不可能。”

记者: 您可以谈谈三十年来奉献心力的感想吗?

“每次都这么想,世界还有很多美丽的事情,但是,中国没有得到一点进步开放,我们西方人不继续帮忙的话,他们就不光是更孤独,但是中国政府的胜利更大,所以我好像有一种特别的责任感,我们不能不做,必须做,是我们的任务。”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蔡凌巴黎报导 责编:嘉远 网编:洪伟

相关阅读:


© 五月三十五日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1841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