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今日邮件 Archives - 中国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1841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VOA|李锐现象的“悲哀”

$
0
0


2018年4月13日,中共党史专家李锐在医院病房庆祝101岁生日。(美国之音叶兵拍摄)

香港 — 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兼职秘书李锐,越到生命最后,反思和批判越深刻。不过,他的言路没有被封,逝世后可能还将覆盖党旗,进入八宝山革命公墓。有人称这种所谓“李锐现象”,其实是一种悲哀。

中共自由派元老李锐逝世后,其治丧安排目前成为关注焦点。中国官媒迄今尚未发布李锐逝世的新闻。按照李锐家属方面消息,李锐部长级待遇的追悼会,星期三上午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有舆论已经开始关注届时的细节,如悼词内容、用语、送花圈者名单等。

李锐的女儿李南央已对得知的官方葬礼安排表态,16日她在起草书面声明过程中对美国之音说:“我不是表明我的意思,而是我父亲的遗愿……我不需要面对世人,我要面对的是我父亲和我自己……我正在找到我父亲的日记,我念给你听……我父亲还跟我说过,他不进八宝山,因为他的好朋友黎澍说过,八宝山的人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八宝山的人。我爸爸跟我说,他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回去就等于我承认,他们想让李锐以一个共产党正部级这样一个形象留给世人,这个绝对不是真正的李锐。李锐是一个(哭泣声起)在共产党集权统治下,保持自由思想的一个人。如果他知道一面染满人的鲜血的腥红的党旗盖在他的身上,他的在天之灵不能容忍。我不能接受他们把这面党旗盖在我父亲的遗体上!”

李锐敢言,却能幸存,还可能进入政治等级森严的八宝山。独立中文笔会刊登胡显中的文章提出所谓“李锐现象”。文章说,李锐在中共层级序列里应属第二等级,但和其他高干不同:“他对当今所谓‘核心’根本不买账,不看齐,更不表忠心”,甚至公开贬损。这就引出有趣话题:全国一片拥戴和效忠热潮中,李锐为什么安然无恙?

对此,资深媒体人纪硕鸣对美国之音说:“就是几个老人。我认为,北京认为他们已经年迈,影响力也有限,对整个政局的冲击有限。第二,北京也不愿意去冒很大的风险。毕竟是老人,给予适当的空间。这样不会对当局有什么损害。北京不会去处分他们,从而也促使他们敢讲,愿意讲。”

和李锐情况类似的还有前《炎黄春秋》前社长杜导正。前不久在赵紫阳家祭活动上,杜导正坐轮椅到场题字内容广泛流传:“老老实实照着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的路子走,别的路走不通”。

纪硕鸣说,“李锐现象”、“杜导正现象”,其实是一种悲哀。他说,

“其实李锐现象,从中国整个战略和大环境看,还是有点悲哀啦。悲哀的是,这个现象只是一个有限的可以发表言论,或者言论自由的现象,而且只限于这么几个老人,而且把他们限制得最小。这些老人对中国发展进程都是有贡献的,应该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这个党、这个国家能够在发展进程中走得更健康,在国际竞争过程当中要有它的地位,要融入这个世界。套用时髦的话就是,共产党要与时俱进。”

北京医院李锐病房外,中共宣传习近平思想的“强国学习”移动软件,已经大规模开发应用,宣传洗脑数字化。有网友因此说,李锐和杜导正们“毫无影响力”。

香港资深媒体人程翔评价李锐影响力时对美国之音说:“李锐以前跟毛泽东,做他的秘书,对于毛泽东所犯的错误,整个共产党都有一种共犯的责任,我觉得。李锐作为毛泽东的秘书,不可能摆脱这种不幸的定位。关键是他在晚年,以及逝世前的三四十年来,他都有很深刻的反思,重新认识民主自由的可贵。这个已经非常不错啦,而且他能够身体力行,出来发声,虽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香港南华早报说,在习近平时代,李锐可能是党的精英集团中,抨击习近平个人迷信以及他的某些毛式政策的“孤独声音”。

香港苹果日报说,李锐虽然头戴毛泽东秘书“光环”,实际上并非外界一般所认为的“高官”或者“既得利益者”。他的人生随着中共无数次运动浪潮,有着一次次的大起大落”。

《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曾写道:“李锐的一生是一个奇迹,人的身心遭受如此严重摧残,还能活下来就很不容易,能像一般人正常工作就很不容易,李锐不但活下来,而且越活越健康;不但能正常工作,而且成就非凡,越做越辉煌,越到晚年越精彩,竟然活过百岁,而且不像其他百岁老人那样,悄无声息地走向死…”

有网友说,“害人不浅,终于走了”。网友“逝者为大”则呼吁,李锐先生生是党的人,逝世后党按相关规定给予必要的殊荣追忆也是应该的。盖党旗是这个党承认李锐一生是在党的旗帜下为祖国奋斗的一生,这是党给逝者的肯定。葬不葬在八宝山是家属选择,党不会与家属较劲。入土为安,逝者为大,希望各方都心平气和送李锐先生最后一程,让老人安安静静走吧。香港明报说, 李锐希望回到故乡-湖南平江。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自由亚洲 |文革株连制重现,出狱者被禁从事21种职业

$
0
0

文章原标题:文革一人受刑株连家属重现出狱者被禁从事21种职业



全国人大及其下辖的法律委员会,被指只为习近平开倒车提供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官网/拍摄时间不详)


蒙古族民权领袖哈达(中)一家,正是受株连模式残酷迫害的例子。(资料图片)

云南省高院高调宣扬一人入罪株连亲人,而获刑人士更被禁止从事21种职业,法律界人士指是文革之后,司法体系再次高调重提株连制度,意味着延续三十年多年,防范从制度层面侵犯人权的司法努力付诸东流。(黄小山/黄乐涛报道)

云南高院的微信公号在周四(14日),发表题为“我国进入一人受刑全家受影响”的文章,指出从刑法第九修正案开始,将对判刑人士出狱后的职业采取限制,并且强调大人犯法,小孩受罪,获刑人士的子女在公务员考试,军警招考都面临审查无法通过。

其中,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其子女的不得从警。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对党和政府有不满言行的,或正被调查对象的子女,亦不能加入。

此外,官方禁止被刑事处罚的人从事21种职业;除禁止担任公务员和司法人员外,还禁止他们从事特定的金融,保险,证券,企业高管,国企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甚至是特定的食品从业人员。

法律界人士石先生表示,这些条款本身并非法律条文,而是以文件和规定的形式出现并执行。他认为,这可能是在贸易战压力下,官方一方面对外作出一些让步,但对内则加大社会管控的表现。

石先生说:实际它执行的这个东西,它并不是狭义上的法律什么因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被侦察控制的我连罪犯都不是,就得怎么怎么样这个明显是一种有罪推定,违法的嘛。这个都是在明面上的嘛,刚刚公安部的那个重点人口管理规定嘛,看到过没有?大张旗鼓的网上搞嘛。我的感觉是贸易战会让一些步,要放一些,然后呢,放的同时再加强,还是要进一步强化社会控制,这个是肯定的。

曾是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律师迟夙生表示,株连亲人的做法,曾在文革时期及文革之前比较普遍,但文革后法律界就此作出反思和警惕,并一直试图在制度层面杜​​绝有关现象,但现在株连模式正卷土重来。

迟夙生说:株连非新出现的事情,文革期间是有,后来文革之后呢,大家在清算文革的时候,在立法的时候,都是很注意这些事情的以前我们这么多年都是千方百计解决掉株连的问题,但是现在这个立法乱套了,近期呢,又把株连拿上来了。

另一律师朱孝顶从法理解读批评,如果当事人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继续限制或剥夺他融入社会的机会,是对其人权的侵犯。而大量实际存在的冤假错案的受害人,亦都会因此遭到更严重的伤害。

朱孝顶表示,加上前几天在网上被热传的公安部关于对重点人员的管理规定,都令人担忧。

朱孝顶说:。你比如说执行过刑罚之后,有很多权利就被剥夺了,很多职业就对他禁止进入了现在连董事啊什么这一块都不让做了它本身受影响,新的规定包括孩子上学都会受影响。那么多的冤假错案,不是被定罪了的都有罪。另外,有些罪,已经刑罚之后,还要不要进一步剥夺他其它的权利?现在这个去情况,哎,某种意义上恐怕还是威胁,震慑。现在连(重点)人员管控规定不都出来了嘛,公安部的。

朱孝顶的说法得到伊利案受害人刘成昆的证实,他指按这样的规定,他和自己的小孩今后在求学和就业上,就会面临很多限制。而这种源自封建社会的株连制度,本身就是极不合理。

本台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但都无人回应,而其官网公布的人大信访电话,也未能接通。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徐贲:今天社会,抵御愚昧比造就智慧更重要

$
0
0

作者:徐贲  来源:看理想 Today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伊拉斯谟相信这样一句格言:“在盲人的土地上,独眼人是国王”。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换成,“在盲人的土地上,独眼人是向导”。

伊拉斯谟像,小汉斯·霍尔拜因 绘

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可能拥有像伊拉斯谟当年那种对同代人的影响力了,但是,我们恐怕得承认,即使是过了几百年,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是盲人众多。

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向导,哪怕他们是“独眼的”也行。

愚蠢,也是一种公共危害

文 | 徐贲

来源 | 看理想App节目《自由的黎明》

01. 愚蠢和无知的区别

对于任何需要启蒙的社会来说,抵御和消除愚昧都比提升、造就智慧更为优先和有效。

“知愚识智”,意思就是说先知道什么是愚了,然后才能识别什么是智。

愚蠢是智慧的反面,但这不等于说,不愚蠢就是智慧。在愚蠢与智慧之间还有一大片灰色地带,既不是完全的愚蠢,也不能都说是智慧。那这中间的界限该怎么分呢?

在我看来,学识可以成为愚蠢与智慧中间的一个转折点。“学”就是思考,学识就是通过思考而验证和确定的知识。学识,learning,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它是以特定的方式(比如批判思维、理性怀疑性、独立思考和判断)将了解到的事情确定为真实或真相。

知识只是了解,学识是进一步的理解,而智慧则是穷理。穷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追索事物和现象的根本道理,化繁为简,有所彻悟。

对于社会启蒙来说,它的基本目标其实并不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成为智者,而是让尽量多的人脱离愚蠢或者愚昧的状态。

那么什么是愚蠢呢?愚蠢不是简单的缺乏知识,缺乏知识的人只要通过学习就能获得知识,变得不无知。但是愚蠢不一样,就像我们在《愚人颂》里所看到的,很多有知识的人照样非常愚蠢。

哲学家和教育家罗素曾经说,人类生来只是无知而不是愚蠢,愚蠢乃后天教育所致。有知识者的愚蠢证明愚蠢确实是后天教育所致。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就经常看到这种有知识者的愚蠢。碰到这种愚蠢,因为它的荒谬和违背常识,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发笑。笑,是人类对荒谬行为的一种反应。

《顽主》剧照

但不管笑还是不笑,以什么方式发笑,人只要察觉到事物的某种荒谬性,就表示已经对它已经有了一些负面的认知和评价。

02. 如何理解我们身边的荒谬

我们今天,把荒谬的人或者荒唐的话叫“雷人雷语”,而且大部分人都把雷人雷语当笑话来传播。

特别是一些名人的雷人雷语,人们之所以会拿他们当笑料,是觉得——按照常理和常情,像他们这种受过教育又有身份的人是不该说出那么奇怪、荒唐的话来的,比如:

一些教授们,说过这样的话:“起征点太高就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 “中国城市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 “‘红包’也可看做医患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可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应被社会认可。”

还有一位前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说:“教育就像买衣服,买不起就不要买”、“媒体呼吁援助穷孩子是无知”、“没钱就别接受高等教育”。

2018年4月,中美发生贸易战的时候,全真派的一位道长(注:此道长非梁文道)愤笔写下这样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镇”符箓一道,贴在了美国地图之上,毅然要为国申冤、惩恶扬善。有人问他说,这么做是不是出手过重。道长(注:此道长非梁文道)回应说,跟穷凶极恶的美帝没有江湖道义可讲,道符之下岂有冤魂!

他还提醒人们说,祖国传统文化属于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更不可使之外泄,要注意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决不能让下符咒这样的中国核心知识被外族窃取。

《银河系漫游指南》剧照

在上面这些话里面,可能有几条会让你忍不住想笑,但这些有知识有地位的人物,他们都是在一本正经地就着一些重要的公共问题发表意见,并不是在说笑话。

但像他们这样的言论却在网络上被普通人当作谬误、错误、乖张、不合理的笑话流传。是普通网民太愚蠢,没法领会这些高人言论的智慧呢?还是这些言论太离谱,难以获得普通人的认同呢?

即使人们在把这样的类言论当笑话,也不应该忘记,它们并不是一般的笑话或者傻话,而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产生的“聪明话”。

仅仅用看笑话和说笑话的心态来看待这样的现象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一个社会里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当人们对这些雷人雷语发笑的时候,他们觉察到的是哪些乖谬、荒唐的事情?

尽管对这样的事情无可奈何,只能苦笑,但至少说明,人们还没有完全麻木,还能用常理常情来思考。这种常理常情就是常识。

头脑清醒、神志正常的普通人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但也能辨别基本的是非和善恶,有向善之心。他们对反常和荒诞有一种本能的察觉,笑就是这种察觉的自动生理反应。

只要绝大多数普通人能够抵制愚昧,拒绝被人弄傻,整个社会就依然还有希望,还能朝着善良和智慧的方向去转变。

这就是笑话带给社会的希望,也是笑话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

《甲方乙方》剧照

03. 愚蠢为什么是一种公共危害

《愚人颂》是通过愚人(the folly)之口来讽刺和揭露那些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的愚蠢(stupidity)。这种讽刺式的揭露和其他任何的讽刺一样,是破坏性的,不是建设性的。

所以,为了更好地识别现实里的愚蠢,增强对愚蠢的抵御能力,在这样的讽刺之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愚蠢,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为什么会严重到成为一种公共危害。

愚蠢的英文stupid来自拉丁文stupere,是麻木或者昏头昏脑的意思,扮演傻瓜的角色(the stupidus of the mimes,类似于小丑和丑角),我们称为fool,《愚人颂》里的“愚人”就是这个词。

意大利著名的作家和符号学家艾柯(Umberto Eco)和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卡里埃尔在《别想摆脱书》(This Is Not The End of the Book)这本书里有一个关于“愚蠢”问题的交谈。他们认为,需要区分三种不同的情况:弱智(imbecile)、痴呆(cretin)和愚蠢(stupide)。

痴呆的人把调羹举到前额而不往嘴里送,他不明白你对他说什么。有点像是生病或者先天不足造成的弱智。

相比之下,外文里的“弱智”指的更多是一种社会特质,还可以有别的叫法,比如“傻蛋”“傻冒”“二百五”。在很多人眼里,“愚蠢”和“弱智”是一回事,比如在葬礼上轻松愉快地说笑,有点情商低的意思。但其实,我们这里说的,或者《愚人颂》里说的愚蠢和弱智不一样,它是一种逻辑上而并非情商上的欠缺。

乍看起来,愚蠢的人好像是在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思考的,我们很难一眼辨认出他们的本质其实是荒唐的。这也是为什么说“他们特别危险”。

愚蠢的人不仅仅是错了,还会大声宣传自己的谬误,昭告天下,要所有人都听见,把蠢话当真理来说。

《独裁者》剧照

所以,艾柯和卡里埃尔在对话里指出,“愚蠢像喇叭一样响亮,这多少让人惊讶”。弱智只是对自己有害,而愚蠢则是对社会有害,社会应该特别防范和警惕的是愚蠢。

对善来说,愚蠢是比恶更加危险的敌人。恶是可以被抵抗的,但愚蠢无法防卫,因为它并不服从理性,完全没有运行规则可言。如果事实和愚蠢的偏见相左,愚蠢就拒绝相信事实,如果那些事实无法否认,愚蠢就干脆视而不见。

04. 自作聪明是最明显的愚蠢

在日常交往里,人们一般不说别人弱智、白痴或愚蠢,至少当面不说,因为这些是有伤害性的字眼。

在我们日常的待人接物中,动不动就嘲笑或者训斥别人“愚蠢”是不对的,不仅因为这个词容易伤害人,还因为这么做本身,往往就可能是一件愚蠢的事。因为——你凭什么自高自大,老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呢?你自己就没有犯过愚蠢的毛病吗?

美国作家艾里森(Harlan Ellison)说,“在这世界上有二种元素是最丰富的,一种是氢气,另一种是愚蠢。”这话虽然听起来像是玩笑,但却提醒我们,愚蠢是无处不在的,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我们自己。

《顽主》剧照

自以为是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而缺乏自知之明正好就是愚蠢的一个特征。

缺乏自知之明最常见的表现是自作聪明,这种愚蠢不是因为缺乏知识或者能力低下,而是缺乏自我反思,或是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

自作聪明的愚蠢往往是不但有不当言行,而且还自鸣得意。愚蠢通常不在于不当言行本身,而在于对这种不当毫无知觉。

这种愚蠢特别容易发生在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身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例如,美国驻华大使馆不断发表北京空气质量低劣的报告,对此,有人表示:“根据国际公约,众所周知美国使馆区是美国领土,他们在那里监测到的数据只能说明美国空气质量不好。”这样的回答不是聪明人可能还真想不出来,但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小聪明。

缺乏自知之明的愚蠢还常常表现在弄不清自己的利益或身份。经济学家奇波拉(Carlo M. Cipolla)在《人类愚蠢的基本法则》里,把损人不利已当作愚蠢的典型。他说,自己弄不清自己是谁,对自己身份完全没有反思的能力,也是愚蠢的一个原因。

有时候,人们弄不清自己的利益和身份是混杂在一起的,“生日本人的气,砸中国人的车”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也有单纯是因为弄不清自已身份的,网上对这种愚蠢有一个生动的说法,叫“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网友们还就此提炼出一种愚蠢情境(situation of stupidity),演绎多种版本。

比如:“人声鼎沸的交易室,青年一手拿了两块钱一个的烧饼,一边喝着八毛一斤的碎茶叶,一边盯着中介报价,愁眉紧锁的他陷入沉思:股票市场下一步该怎么发展?国家什么时侯出手救市?怎样才能迅速把握央行政策?此时,传来经理呼喊声:过来,把这些宣传单拿出去发一下!”

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往往只把愚蠢当作一个笑料,或者顶多是觉得有点烦人,而没有看到愚蠢可能的危害。

《大独裁者》剧照

愚蠢的危害不仅在于它本身是一种愚昧,而在于它是一种可以用高尚的道德、理想和正义来包装的,它可以是一种富有欺骗性和诱惑力的愚昧。

一旦时机成熟,这种真诚的,认真的,并非玩笑的愚蠢就可能成为正确行为的楷模,在整个社会里大行其道。

马丁·路德·金说过,“这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这话是值得我们时常警醒的。

已故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尔特·皮特金(Walter B. Pitkin)在《人类愚蠢历史简论》里说,“愚蠢是一种最大的社会之恶,它是由三个部分结合而成,首先,愚蠢的人非常之多。其次,商业、金融、外交、政治的大权都掌握在愚蠢程度不等的人们手上。第三,高超的能力经常与严重的愚蠢结合在一起”。

皮特金所总结的愚蠢的三个特点在我们身边的现实里一再显现出来。

05. 谁该为愚蠢买单?

前面我们其实已经提到了许多愚蠢带来的公共危害,但人们对这种危害的感触可能仍然不太深。什么时候会感触深呢?可能是当某种“严重的愚蠢”危害到了每个人身上的时候。

比如当这种愚蠢出现在某个掌握公共安全的人员身上,又比如出现在你身边某项城市规划的负责人身上。这个时候,他们的愚蠢所造成的后果,会不可避免地作用到你和其他无辜的人身上。

用放纵欲望的“变富裕”来刺激发展是另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今天,贪婪无度的金钱和物质追求已经危害到了社会基本道德的生存安全。

《大腕》剧照

虽然可以说,可能很多人都和不择手段,一心发财的“严重愚蠢”有联系,但这种愚蠢不应该成为一种集体罪过。

制造严重愚蠢的权力,通常掌握在那些所谓英明、特别有能力的少数人手里,而为严重愚蠢付出最高昂代价的却是那些最无助、最弱势的社会成员。

过去就有过这样的教训,例如,为某个不切实际的产量目标付出生命代价的人里,绝大部分是最弱势的农民,他们虽然在庄稼地里勤恳劳作,并没有犯愚蠢的错误,但为愚蠢买单的偏偏是他们。

今天,污染和恶化自然环境的愚蠢,受害最深的仍然是社会里最弱势的群体。大城市环境治理的一项主要举措就是把有污染的工业迁出,把自己的问题转嫁到别的地方。恶劣的空气谁都难以忍受,但有钱的人用得起室内空气净化器,但是,为了生产、开动他们使用的净化器,却又给用不起的人增加了更多的污染。

愚蠢的事在每个国家里都会发生,但发生愚蠢的原因,尤其是愚蠢的规模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以为,民智不开是发生愚蠢的主要原因,但其实,造成愚蠢的不是知识的短缺,而是利益的自私。

《甲方乙方》剧照

比如,普通民众不是没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但就算他们去抗争,又怎么能实现自己的诉求?屡屡发生愚蠢的真正原因是制度上的。

权力制衡的机制越完善、政府决策越民主透明、民意越能通过法治程序发挥影响力,就越不可能出现因为制度而产生的大规模严重愚蠢。如果回避根本的制度问题讨论这些相关的愚蠢,那只会成为另一种严重的愚蠢。

本文内容整理自徐贲在看理想App节目《自由的黎明:文艺复兴经典》之《伊拉斯谟<愚人颂>》,有删减编辑。

收听完整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收听完整节目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六品锦衣卫|“警事V言”被永久封号

$
0
0

文章原标题:曾两获“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的“警事V言”被永久封号!

微信公众号“警事V言”素来以客观、理性的观点和言论著称,并常年奋战在网络辟谣的第一线,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曾经两次荣获“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

此次该公号突然被封号,尚不知何故,期待后续。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唐丹鸿:塔里木,一个维吾尔人

$
0
0

编者按:维吾尔诗人、学者Ablet Abdurishit Berqi (中文笔名:塔里木) ,2014年-2016年在以色列海法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做博士后期间,和诗人、作家唐丹红成为朋友。塔里木于2016年9月回了乌鲁木齐。唐丹红经多人确认,他于2017年被抓捕,具体时间不详,据悉是在“再教育”集中营里。中国数字时代刊发唐丹红女士文章《塔里木,一个维吾尔人》,她对塔里木先生的导师、海法大学亚洲学系的Nimrod Baranovitch教授的访谈,以及塔里木先生的几首诗歌。

塔里木

 

一·

我转推了艾尔肯的一条推文。推文内容是:“XX大学工作人员证实,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Z.B博士已被抓捕;他的同事、维吾尔古代文学研究员G.O教授,也因参加土耳其举行的一次研讨会被抓捕。二人目前下落不明。”推文附有两位学者的照片,他们看起来四十多岁,有着学养熏染的斯文优雅,是那种明显处尊体面的知识份子。

我再次想起了塔里木。他离开以色列回乌鲁木齐两年了。其实无论容貌还是体态,这两位被捕的学者跟塔里木都一点也不像。推文照片里的博士白皙清癯,表情练达,没戴眼镜;而塔里木略显粗犷,特别是他的脸书头像,褐色寸发,高鼻深目,戴一副细边眼镜,忧患深沉的神情有点文青。如果能再次见到塔里木,我会打趣他的文青头像。是“博士”、“教授”、“学者”、“文学”……这些共同特征,让我联想到了塔里木,我当然不仅仅是想起他这个人,更是担忧他,害怕他像这些教授、学者们一样,也被抓捕了。

艾尔肯的推文和图片越来越……像一场连环套叠的噩梦,被抓捕的人层出不穷,男人、女人、宗教人士、农民、商人,“教育转化中心”与岗楼、铁丝网、武装人员,迟来的死亡消息、失去父母的孩童、被判刑的专家、教授、作家、艺术家……古怪地让我想起艾兹拉.庞德的诗句:“人群中这些面庞幽灵般闪现 /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朵朵花瓣”。

有时,我会从那些“幽灵般闪现”的面庞上辨认,看是不是塔里木?

“我每天都发现

我不应该长成这个模样

我不应该说这门语言

不应该有这个信仰”

——摘自塔里木的诗《被创造》

 

二.

塔里木离开以色列前,在脸书Messenger里写到:“我过几天回国。为了安全,我把你从我的脸书好友删除了。我们通过大卫联系。”他曾让大卫帮他打听一种以色列生产的药物,和大卫有电邮来往——塔里木曾发给我他用汉语写的诗,我们互相有电子邮件地址。也就是说,他回去后不希望我给他发电邮。他和我是脸书好友。我常在脸书贴关于西藏问题和“新疆”问题的内容。塔里木从来没有给我的帖子点赞、评论或分享。而他的脸书多是关于音乐的转贴,和一些他从英文译成维吾尔文的短诗,抒情而感伤,在我看来毫无“敏感”色彩。我也没有点过赞什么的。他把我从脸书好友删除,我的理解是,他猜测或者相信,即使仅仅跟我是脸书好友,对他也有麻烦。实际上,因为写文章和在推特、脸书上表达的观点,我也经常戏称自己“分裂份子”,有逆反和不屑的习性使然,有根据审查常识的自觉归类,也有主动贴上“政治麻风”标签的意思,向中国人释放他们能懂的“预警”。

我好几次和大卫讨论,要不要大卫给塔里木写封电邮,只问他是否平安?最后决定不写。因为写了不会增加他的安全,倒是可能相反。我们困在不确定的迷雾中,不确定是否有人窥视塔里木的邮箱?如果有的话,是否知道给他写信的大卫是我丈夫?不确定“那些人”会如何判定塔里木与我这“分裂份子”交往的性质?不确定一封发自以色列的问候邮件,会不会成为把塔里木推进集中营的最后一掌?从出生就伴随的一些冷颤的不确定性,与心智交混,使我既谨慎又笨拙,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也蒙上了各种荒诞吊诡的色彩。

“我每天都发现

身体在不断地改变

脚被鞋子缩小

脑袋被帽子压扁

衣服选择我穿还是不穿?

选择不断把我强奸……”

——摘自塔里木的诗《被创造》

 

三.

那么,艾尔肯是谁呢?一个人,自然有父母给他的真正的名字,而我不知艾尔肯真名是否叫“艾尔肯”——维吾尔人常见的名字,意思是“自由”。在互联网上,被暴政笼罩的人使用网名,含义绝非普通的隐私安全。艾尔肯的推特名字和简介,凸显维吾尔人身份、除忆诅咒里的言说者、对占领的憎恶和反抗。这篇文字里我以“艾尔肯”代替他的网名,在于我对自由与独立的敬意。我也没有见过艾尔肯,不知“自由”在哪里。这一现实处境,正是我们与“自由”的关系之隐喻。偶尔我和艾尔肯会在DM里聊几句。

想来艾尔肯当时一定很难过,他在DM里说:“那个被抓的博士是我朋友”,而我看着他朋友的照片,想的是另一位博士塔里木。在我认识塔里木之前,艾尔肯曾经在DM里提到过,有一位很有影响的维吾尔诗人获得了到以色列做研究的奖学金,但没说姓名。认识塔里木后,我觉得塔里木并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与我有来往,就没跟艾尔肯说起。此刻,我想到艾尔肯多半有渠道了解塔里木是否安全,“好多学者被抓了啊……不知那个到以色列来深造过的诗人怎么样?”我这样回复艾尔肯。

艾尔肯说:“他已经在美国申请了庇护,去年到的美国。”

“太好了!我一直担心他。”

“他很活跃。中国警察通过他女儿要挟他替他们工作,他回绝了。现在无法与6岁女儿联系”……艾尔肯说的似乎不像塔里木。

“他的家人还在那边吗?”我问。

“为了不连累,他和妻子离婚了。公安就用他女儿做人质。”

我觉得这与我知道的塔里木区别很大。再说,如果他一年前就到了美国,并且成为了活跃的反抗运动人士,那就不用忌讳和我这个“分裂份子”联系了呀?

艾尔肯问:“你见过他吗?”

“我不知我们说的是不是同一个人……”

艾尔肯发来了诗人的名字和照片。不是塔里木。我有些懵了。难道说,以色列屈指可数的研究维吾尔文化的学者、海法大学亚洲研究系的尼莫德·巴拉诺维奇(Nimrod Baranovitch)教授【1】,接收了不止一位维吾尔诗人博士后?我犹豫要不要把塔里木的姓名告诉艾尔肯?

是的,塔里木不是真名,而是他发给我的诗稿上的笔名。

“汉族人能看的书

我不能看

汉族人能说的话

我不能说

汉族人能做的事

我不能做

因为新疆特殊”

——摘自塔里木的诗《自治》

 

 

四·

那么,塔里木是谁?我不能确定,是否应该写出他的真名?在蓄须、家有《古兰经》就是“涉恐”的“新疆”,我的叙述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实际上,当我在DM写出大学名字、教授名字时,我们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已泄漏他的信息?实际上,仅凭“出过国”已足够进拘留营了,思虑的乱麻远不及铁丝网的广度。但是,人们是在大屠杀之后讲述受害者的故事,而不是在屠夫挑选羔羊的时候……我从未如此一边写,一边不寒而栗。然而,又怎么可能不写呢?他犯了什么罪?我唯一能确定的是,仅仅因为他在“新疆”——血沃的新江山、警车与坦克的大地、集中营的疆土,从动笔起,我就充满了自我审查的焦虑……但我要讲述塔里木,一位维吾尔人,在黑暗时代的苦海横流中,与我短促的交集。“说吧,归根结底,这些羔羊犯了什么罪?”被害于奥斯维辛的犹太诗人Itzhak Katzenelson这样问过【2】。

2016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的脸书好友请求通知里,有一位维吾尔人,他与我的共同好友是艾尔肯,自我简介在海法大学。我认为他就是艾尔肯早前提到过的维吾尔诗人,立刻加了他好友。

几分钟后,我们开始在Messenger里交谈。他说在朋友的空间看见我的文字,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决定加我好友。我告诉他,早就从一位维吾尔网友那里听说了,有个维吾尔诗人在海法大学做研究,教授是研究维吾尔音乐的专家。他纠正了我:“不是,我的教授是中国学家,但是通过音乐角度研究社会问题。包括蒙古、西藏、维吾尔等。”

我问他在以色列感觉怎么样?人们对他友好不友好?他说:“感觉还好。这里很多人不知道维吾尔族,也不太了解中国。很多人把我当成欧洲人而已。知道我来自中国之后,不知不觉地带出很多话题。”

我告诉他,我曾在曼谷机场被以色列安检人员单独带到一旁盘问,因为我的行李中有一本关于维吾尔的书,一个干练的安检小伙子说他懂阿拉伯文,这书中有像阿拉伯文的文字,他却不认识。我说那是维吾尔文,以色列安检人员问:“什么是维吾尔?”……

当我们网上交谈的时候,我的窗台一定像此刻一样,光影斑驳,街上远远传来归家人的车声;塔里木在林木葱翠的迦密山顶上【3】,可看见太阳慢慢沉落地中海,橄榄果随风坠地。

我问他是否主要写诗。他说:“我的写作比较广泛,诗歌以外也写过小说等。最近十年以来写了一些跟社会问题有关的论文。目前在这里主要研究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

我表示想拜读他的作品。他说自己主要是用维吾尔语写作,不过最近四五年以来,用汉语写的东西越渐增多,因为内容涉及汉人,他想用汉语表达。他发给我了一些汉语诗,其中有他亲历的受辱:被汉族女人误认为西方人倾慕、又因是维吾尔人转而被歧视;被酒店拒绝入住夜宿街头;被警察骚扰因为他是维吾尔人……

“我手脚善于种地

跳舞

我嘴巴善于歌唱

为人类的安慰祈祷

我眼睛

习惯于散发爱的光亮

 

我从新疆来

不要拿我的尊严开玩笑

跳舞不是胆怯懦弱

唱歌不是耐心没完无了”

——摘自塔里木的诗《我从新疆来》

 

五·

安息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特拉维夫状若空城,似乎只有我们这辆车行驶。我给塔里木打了电话,告诉他我们出发了。塔里木说他已经起来。那时我和大卫,以及大卫的两个同事,经常在周末徒步,每次走十多二十公里。我们邀请塔里木加入那一周的徒步。

海法大学在迦密山顶,塔里木本人比他脸书上的头像看起来沧桑一些,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异族口音。我想拥抱一下塔里木,但还是只握了握手,毕竟第一次见面。大卫用中文和他寒暄,为他打开了车门。我们在圣山橘红的晨曦中蜿蜒下降,路旁时而晃过某年山火烧焦的树木。塔里木说他的维吾尔语诗以抒情为主,“我的汉文诗歌带非常强的政治性,所以有点忧虑,我不太喜欢文学作品带这种色彩……”

到了徒步起始的地方,与大卫朋友汇合。正如塔里木所说,以色列人通常以为他是欧洲人,“带出了很多话题”。我向两个以色列人介绍:“这是我朋友,塔里木,他是维吾尔人。”

我说不出口“他来自中国”。那两个以色列人问他来自哪里?塔里木倒是神情清朗、淡定:“中国”,他答。

两个以色列人看了看我和塔里木,其实是把我东方人的面容与他西方人的面容对照,有些困惑,“中国哪里呢?”他们接着问。

我有点不自在,抢着说:“东突厥斯坦……”

两个以色列人满面茫然,大卫打了圆场:“Xinjiang你们知道吧?”

朋友说:“Xinjiang,知道啊”

大卫说:“Xinjiang就是东突厥斯坦,在中文里‘新疆’意思是‘新的疆土’……”他转成希伯来语给他的朋友速成了一下相关背景。大家都笑了,轻度尴尬、短促的笑,带有政治性。

这是明媚的一天。我们在“以色列南北徒步线”的某段走了十五公里,塔里木穿了一双棕色休闲皮鞋,不太适合野岭徒步,但雨季过后不久的土地依然柔软无尘,踏过了一些返青的草毯,踏过了一些有砾石的土路,走上坡、走下坡,穿过了斑斓的矮灌丛,经过了一处基督教的圣迹,经过了一些朝圣的欧洲来的信徒……行文至此为何我眼前总是闪现那双脚的迈动?“新疆”塔里木的绿洲上一户农人的儿子,经过“民考民”、硕士、博士、副教授,来到以色列做两年博士后,穿着棕色的皮鞋,那双鞋质地很好,没有因远足而变形,也没沾染太多泥痕,还可以继续随塔里木去图书馆查资料、拜访他的教授、或随他回乌鲁木齐到讲堂上授课、进到家门齐整地摆放在地毯旁……不,不在于这双鞋,而在于鞋的主人,自由地行走在异国,同时被捆缚于征服者……

“我从新疆来

在机场

请允许我赤脚过安检

我习惯赤脚放羊

我习惯赤脚农耕

草类喜欢被我抚摸

农田喜欢被我踩”

——摘自塔里木的诗《我从新疆来》

 

六·

鞋的主人已失去了自由。

到以色列做学术研究的维吾尔人不多,艾尔肯从一位流亡土耳其的维吾尔诗人那里,很快问到了塔里木的消息。“你打听的那个人是不是叫Ablet Abdurishit Berqi【4】?如果是他,已经被抓。在土耳其的那个诗人说,好几个人确认,他已经被抓,具体时间不清楚,据说是被关集中营了……那片土地上的每次大清洗,都是从知识分子开始的。我的那位被抓的朋友,是留美博士,很谨慎,可以说跟政府走得很近的一个人。也被抓了。”艾尔肯在DM里写到。

Ablet Abdurishit Berqi,也很谨慎啊。在寄给我的汉语诗稿里,出于谨慎,他更宁愿用“塔里木”这个笔名。今天中文“谨慎”的含义是什么呢?无论如何,穿着棕色皮鞋的塔里木,Ablet Abdurishit Berqi,他在以色列研究过维吾尔文学史,他曾和我们在圣地荒野一起徒步,他在中国某个机场安检脱下鞋子时,忆起了赤脚放羊和踩在田间,他在郑州被酒店拒住,夜空下吃了一个苹果,他劝我以后写批评文章“温和一些, 不然容易引起仇恨”,他从微信朋友圈看到山东疫苗案,写了一首不算辛辣的讽喻诗,他寄给我的组诗总标题是“诗歌,我的避难所”,他在“谨慎”的薄冰上行走,走进了集中营。

“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将作为呈堂证供。”一位中国诗人在推特上哀鸣【5】,而这也正是我此刻的哀鸣。我将写下诗人塔里木说过的话,因为他是如此思考和表达的人,被称为“涉恐”,与和他一样“思想有问题”的人们一起,关在“去极端化”集中营里,才能让“两千万人安心睡觉”【6】。这位和我在以色列相遇的维吾尔人,也是我唯一面对面长谈过的维吾尔人,他的被捕,拉近了我与迫害、恐惧、绝望……的距离。也因此,写此文在我,是对抗失语症的精疲力竭的挣扎,因为你无法确定谁会读到这些文字,谁对“上面”更卖力,谁会“忠于职守”而行恶之平庸,将我写下的某字某词,织成他的罪名,挖成他的深渊。就在我写到这里时,第一个向世界公开自己集中营内经历的哈萨克族Omir Bekali得知【7】,他年近八旬的父亲,在集中营内被杀害了——我们懂得那死亡所传达的恶毒讯息:连幸存者讲述的权利、连受害者被讲述的权利,都会剥夺。

“别骂雾霾

朦胧适合于思考

朦胧适合于谈恋爱

在我眼前不存在

你所诅咒的白天、黑夜

我眼前一片美景

我是为皇帝新装

被哑巴编写的颂歌”

——摘自塔里木因毒疫苗有感而发的诗《灰色情歌》

 

七·

回想贯穿那次徒步的交谈,基本上是我问塔里木,他解答,平和散漫,毫无“刺激性”,绝大部分想不起来了,我能靠记忆复述的,就是最“分裂”、最“极端”的。

我们自然聊了七.五惨案。塔里木当时在家,枪声响了一夜,他彻夜未眠,他相信有大量维吾尔人死亡。随之好几天戒严,不能出门,家里冰箱都空了,他不忍年幼的儿子挨饿,不得不冒险出去设法搞点食物。他提到了帕提古丽·古拉穆,一位母亲,不停奔走在监狱、看守所寻找儿子。她儿子在七.五后被军警抓走,一直渺无音讯。她正被当局以“泄露国家机密”罪不公开审判,因为她接受了外媒的采访。“七.五以后有数以千计的维吾尔人被拘捕和失踪。这个女人敢公开打听失踪的儿子!她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你也是一位母亲,也许有一天你会写关于这位母亲的文章……”塔里木这样说。

他说新疆除了军队、武警,还有兵团、企业武装,那些油气公司和矿场的保安队伍,装备高级精良俨然军队。最令人担忧的,不是手无寸铁的“维吾尔恐怖份子”,而是旧吏新官利益相争,把新疆变成了火药桶……

我在境外媒体的分析里,读到过关于昆明火车站袭击案、乌鲁木齐火车站爆炸案的蹊跷之处。因此我问了塔里木的看法。他承认他抱有相同的怀疑。我们也谈到了偷渡的维吾尔难民。塔里木说他确实听说有维吾尔人加入了“伊斯兰国”,但问题是,那些维吾尔偷渡者绝大多数是南疆的农民,连维吾尔文都不识,更别说半句中文都不懂,从小到大听都没听说过叙利亚。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怎么能拖儿带女,走出处处哨卡、出门需要“便民证”的新疆,纵贯大半个中国,偷渡到泰国?转道马来西亚、经土耳其再到叙利亚?

他用的“新疆”这个词。当我认识塔里木时,维吾尔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教授,不主张独立却被以“分裂国家”的罪名判了无期。塔里木说自己的观点和伊力哈木相似,不寻求独立。即使伊力哈木的遭遇,也没改变这观点。塔里木大致是这样说的:不想再看到流血了。盛世才在新疆执政十年杀掉了五十万人,当时的新疆人口才三百万左右。中国内战、文革杀的人都太多了,包括少数民族。汉人要新疆的资源,可以啊,如果我们放弃资源能换来真正的自治,那何必非要独立?维吾尔人很善经商,我们可以不靠石油天然气。保存民族和文化,重在发展维吾尔人的教育,提升我们精神的潜能……

“ 我要自治

难道你不知道吗?

新疆本来很自治

你还想要啥?

看来你的毛病很严重

是不是需要治一治?”

塔里木在短诗《自治》里写下的句子,是来自记忆,来自当下的威胁,也是来自预感吧:富商们、企业家们纷纷被捕判刑了,没有“善于经商”的空间,没有“放弃资源”那么简单。相信发展教育的诗人塔里木,教育学院副教授Ablet Abdurishit Berqi被送进了“教育转化集中营”。这位在以色列顶尖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维吾尔文学史的学者,他将受到何种“教育转化”呢?

新疆书记陈全国说:“像学校一样的教育、像军队的管理、像监狱一样的戒备。必须破坏他们的血脉、他们的网络、他们的根”【8】。

“我没有护照

无法出国

我唯一的选择是偷渡

但我害怕在边境被打死

也没有钱交给人贩子

 

我是爱的偷渡犯

虽然爱没有国籍

诗歌是我的避难所

自由无比”

——塔里木的诗《避难》

 

 

八·

我们走上了一片高地,附近似乎有村庄,一群山羊从茂密的灌木丛中抬头看我们,牧人不知跑哪里去了。太阳开始西斜,光线变成了黄金的颜色。塔里木驻足拿出了手机拍照。这是徒步中他唯一一次拍照,拍了斜阳下咀嚼春芽的羊群。看着他举手机拍照的背影,我心想,这美地沐浴在神圣的光辉中,让诗人想起家乡了吧?他写过“我习惯赤脚放羊”的诗句,羊铃的叮咚和温驯微笑的羊们,是否也令他心碎?

大卫也拿出手机朝向我和塔里木。塔里木有些不安,仿佛这充满乳香树味和雏菊味的微风吹来了警察。塔里木欲言又止,大卫已经按了快门,他只是好心给我和我的朋友留念。我有些尴尬不知怎么合适,塔里木还是转头对我说了:“照片别放在网上啊……”

“当然,Ablet,我不会放上网的,我知道……”我对他说。Ablet顾忌“别人”知道他与我有交往,我理解。因为我写的文章以及在推特、脸书的言论,按照中国刑法,已经犯了“煽动分裂国家罪”。我早已不是中国籍了,但是,一个维吾尔人,要继续在“新疆”生活,穿着他棕色的休闲皮鞋,走进大学教室讲维吾尔文学,回到家齐整地摆放在地毯旁,与妻儿的鞋子在一起……他该怎么解释与“分裂份子”的关系?

可不可以说,是“教育转化”的关系呢?Ablet不但不主张独立,还对我说:“我想恳请你,写文章能不能稍微温和一点?措辞太尖锐容易引起仇恨。另外,除了关注民族问题,也关心关心汉人维权。”塔里木一共和我见了三次面,三次都说了类似的话。他没能“转化”我。我说了我的悲观,说了我对“尖锐”、“仇恨”、以及我对“汉人”的看法,我说得很少,因为塔里木似乎更想打住话题,他摇头苦笑,反复喃声犹如祈祷:“温和一点,再温和一点……”

“包括2768根警棍、550支电击棒、1367副手铐,还有2792罐胡椒喷雾……而这只是众多采购清单中的其中一份。从2017年初开始,新疆当地政府为了经营再教育营,做过的采购不下千次。各地的营区采购的包括﹕警察用品如制服、警盾、头盔,以及镇暴工具如泰瑟枪、电枪、狼牙棒、催泪瓦斯……还有一个营区请求购买‘虎椅’。这种椅子一般是监狱里面拷问犯人所用。”【8】——这是来自“去极端化教育转化营”的“温和”。

“我要依法治国

等一等

你水平不够了解什么是法律

暂时不合适

 

什么是爱?

不要啰嗦

我们有自己的解释

什么是恨?

不要装傻逼……”

——摘自塔里木的诗《自治》

 

九·

Ablet Abdurishit Berqi博士,诗人塔里木,语言是什么?文学是什么?

那“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高亢鼓舞的梦,做梦人有为所欲为的权,“他们”的系统那么完善,运转那么效率,装备那么先进,管理那么现代,还有无数经验丰富的、以及急召杂凑的使用警棍、电击棒、手铐、电枪、狼牙棒和老虎凳的人……而我们的语言,一败涂地,全然不能承担对如此浩大的罪恶工程的描述。

“我的维吾尔语诗多是爱情诗。我喜欢写抒情的、爱的诗歌……”塔里木用母语写爱情,写他爱的女人。我还没读过他的爱情诗。我在等待他翻译成汉语。有关于温柔抚摸皮肤的诗句吗?有关于身体温暖芬芳的诗句吗?有关于婆娑撩人的长发的诗句吗?肯定有啊,无论哪种语言,一写爱情就纯净,就幻化出无限的美。可是,那些头发被剃光的女人、那些皮肤溃烂的女人、那些以奇怪的姿势被绑在铁床上的女人【9】……她们也是塔里木的情诗里歌唱的女人,被糟蹋成非人了。没有语言能讲述肉体受难的痛苦,只有受难者的肉体知道,只有惨叫在诉说,血呜咽。

我的语言此时要用来絮语晚餐和酒吧的歌曲。晚餐有芥末酱焗三文鱼,盛在一只蓝釉卷草纹花边的瓷盘里;芝麻照烧烩的小鸡肉,盛在一只绘有薄荷叶的黄色瓷盘里;大卫做了沙拉,浇了橄榄油、柠檬汁、芒果泥调成的汁;四川凉面是我的拿手菜,不知塔里木吃不吃辣椒,我特意把佐料和辣椒酱分装在两只小盅里。看见凉面塔里木很高兴,他爱吃辣,放了两匙红油辣椒……这寻常的饭食无需修辞,仅仅写出就显现了语言的魔力。这是人类的生活。

但是,没有语言能形容那“糊糊和馒头,一片莲花白的汤”【9】。看守所就是形容词、拘禁营就是定语。在伟大复兴的梦乡,词语的概念已经改变了,比如关押教授、医生、作家、律师、艺术家、出版人、企业家……的场所,叫“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而订购成千的警棍、电枪、手铐和老虎凳,叫“集中关爱”【10】;被夺走父母的孩童,他们进了“天使学校”;“分裂份子”、“恐怖份子”、“极端份子”,不但指渴望独立的人,而且指不求独立的人,还包括那些戴头巾的人、出过国的人、让儿子买面粉和火柴的人、读了正式出版的“禁书”的人、不吃猪肉的人、不喝酒的人……【9】

大卫开了一瓶耶路撒冷酿酒坊的红酒,正要斟酒才恍然想起,噢塔里木是穆斯林吧,穆斯林不喝酒吧?接着我们又才意识到,大卫甚至还预定了比亚利克咖啡吧的座位,当晚那里有一个有名的歌者演唱,大卫热爱音乐和民谣,只想到用美酒和音乐来款待客人,却忘了别的。实际上这粗心反倒增添了开心,塔里木笑着接过酒杯,安慰大卫说,“没关系,我可以喝一点点”……晚餐后我们散步去了比亚利克咖啡吧,这个斑斓迷人的小屋,白天是咖啡馆,夜晚就变了酒吧,在比亚利克小街的尽头,比邻以色列伟大诗人比亚利克的故居,经常有诗歌朗诵、民谣歌手或小乐队的主题之夜。

塔里木,还记得吗,大卫跟你和我说了一点诗人比亚利克,可酒吧里歌者已经开唱了,乐曲没给我留下特别印象,而音量把我们的谈话冲成了碎片。无论如何,比亚利克的诗,是用复活的语言,现代希伯来文写的。他用新生的母语写出了不可思议的交响:祈愿复国的歌,控诉杀戮之诗,羽翼下爱的缠绵,夏天在绚丽中死亡,还有童谣趣味盎然……维吾尔诗人塔里木,你写过:“诗歌是我的避难所/自由无比”,那是用你的母语写成的避难所吗?现在你的避难所还在吗?当你换上囚服,当你用我的母语唱红歌,当你用我的母语背诵语录……

当人们被换上橙色马甲、黄色马甲【9】,当人们再唱出红歌、再背出语录,就振兴了新话,我的母语的变异,一种干硬、刻板、木僵的语言,一种在人类历史上,在“两个百年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精神错乱的指令。用我的母语来清洗你的母语。我的母语无法言喻这羞耻。

“夏天在紫色、金黄与赤褐

落叶的树木上死亡

夕阳辉映的密云

在它们自己的血中死亡

……

我心如遗孤。很快

冷酷的雨就要敲击鼓点”

——摘自比亚利克《夏天消亡》

 

十.

有“两个一百年”的梦。也有“等待几年”的梦。

Ablet是一个等待的人。他认为那很多人眼中的独裁者,其实是一个改革者,集中权力是为了实现民主。当塔里木说他这样“推测”时,我出于礼貌忍住没笑。也许,一个集权者最终会显现他也是一个德智皆备的圣者,这样想会让我们好受一点?会让我们觉得还有未来?我必须承认,我也升起了一丝幻想。我告诉自己,也许塔里木是对的,我去国太久,他更接地气啊。Ablet觉得这个乐观的未来只需“等几年”。就像他劝我写文章“温和一点、温和一点”,那祈祷般的低语,他这样说:“再等几年,再等几年,我相信那时,我就可以请你和大卫来新疆,陪你们转一转了……”如果塔里木还记得他预支的邀请,他会和我此刻一样,感到格外痛苦吗?

酷暑烈日,塔里木从海法来了特拉维夫,过几天他就要回乌鲁木齐了,我请他来话别,想再用四川凉面招待他。他已经把我从脸书好友删除。他说不吃饭了,忙,要赶回海法。他在我家呆了不到二十分钟,我都不记得他是否坐下、喝杯水没有?只记得他说先去大使馆办了点事儿,而后是令我刻骨铭心的话别。

他说:“没准我下了飞机还没出机场,就会被带到一个单独的房间,暴打一顿,然后消失。”

面对我错愕的表情,他又说:“也可能没事儿……”

他神情是认真的。实际上我见到的塔里木很少笑。我的理解力却障碍重重:他是一个诗人、作家和学者,新疆教育学院的副教授、能拿到护照、到以色列深造博士后、回去将受聘川大做文学教授……我问:“一到机场就暴打?消失?凭什么呀?”

他用见惯不怪的语气说:“新疆就是这样。维吾尔人从国外回来,出过这种事儿。”

我的反应是发呆,更是不相信,心怀狐疑地看着他。塔里木倒像安慰我,又说:“我会先飞北京,从北京飞乌鲁木齐可能好一些。如果直接从乌鲁木齐入境,那就很难说。”

我的思维变得既迟钝,又混乱,又分裂,最主要还是难以置信。我想即便真有那么恐怖的事发生,也不会发生在他身上。我甚至有点想笑,奇怪这沉稳成熟的Ablet怎么这么戏剧性?因为他真可以说是事业有成的体制中人,性情谨慎练达,关键是他能有护照出国做学术研究,相比很多藏人、维吾尔人得不到护照,他算神通广大了吧?

我说:“你是到以色列做了学术研究回去,你们单位也能为你证明,凭什么扣下你打一顿?怎么可能让你消失?”

平心而论,我这逻辑很通达,对不对?塔里木听我这样说也哑然无语。

然后他又说:“我恳请你”,这措辞因汉语日常交流很少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不是塔里木的维吾尔语习惯,他直接转成汉语了?他说:“你以后写推文和文章还是温和一些,真的真的,没必要那么……强硬”,他还让我转达唯色,除了写本民族的苦难,也关注一下汉人遭受的压迫,用语要软化,不要有“仇恨”。他使用这个词让我不悦,我说:“什么仇恨?不觉得唯色有什么仇恨。”他一再重复“温和一些、温和一些”,还说他如果去北京,想拜访唯色当面给她建议。

然后,塔里木说了让我纠结了两年多的话:“看看过一两年吧,我请你和大卫到新疆看看……”

他什么意思?为了安全,他把我从脸书好友删除了;他刚刚还说自己在机场可能被消失,怎么敢过两年请我去新疆?

我虽然离开中国已逾十年,入了以色列籍。但是,就像一只永远丧失了安全感的动物,尽管逃离了丛林,还是会因某种情境、某个声响或气息而惊惶,恰如那一刻,我脑中闪过了伊力哈木是被新疆警方跨境抓捕的,也记起了在艾尔肯的推文看到过,中国公安招募海外维吾尔人做线人……我半拒绝半试探地说:“不敢去新疆。我这分裂份子去那里不会被抓起来吗?”

塔里木说:“如果你被抓了,我可以找朋友把你捞出来。”

我问他:“怎么捞啊?”

他说:“塞钱。新疆那地方,他们抓了人,塞钱就放你……”

洒满夕照的客厅里犹如潜入了幽灵。我有些伤心,似乎这回答证实了他和新疆警方有关系。我也有些愧疚,是一种将一个人视为朋友、同时不信任他的愧疚。

我说:“我不想去。如果我这分裂份子能平安出入,会被说成是特务的,呵呵……”

塔里木摇头苦笑:“也有人这么说我。”

这些话说完他就走了,急匆匆地要去赶列车回海法。

时间像暗夜里的子弹头列车狰狞地飞驰。塔里木也上了秘密转运的列车吗?转运维吾尔人的列车与运输犹太人的列车有什么不同?挤满犹太人的死亡列车慢速,闷臭,摇晃,烧煤、喷烟……转运维吾尔人的列车从二十一世纪出发,更现代,更高技术,有“和谐号”吗?有“复兴号”吗?在无眠的长夜,时速两百公里地拉开他们与亲人的距离,有些就此永诀……

当塔里木说在机场可能被消失时,是在说他知道的真相,和他内心的恐惧。但我拒绝相信。我宁可认为他夸张,反而幻想“在那里”还有逻辑和正常的人性。这样想,会好受一点。

当他祈祷般低语“温和一点、温和一点”时,他在讲述自己的生存技巧:刀锋上行走,要尽量小心,再小心一点。但我以为他在“转化”我。唉,我的朋友,原谅我至此都还抬杠,你很温和,唯色很温和,艾尔肯也很温和,我也很温和, 我们都既温和又讲道理。 那些被抓进“教育转化”集中营的逾百万人,谁又不是呢?

当塔里木说过两年就请我和大卫去“新疆”时,他是在说他的幻想。因为他幻想过,一个集权者最终会显现他也是一个德智皆备的圣者。但幻想所交混的现实,不是公安救出人质,而是抓人,塞钱放人,才是当时的现实。两年后的今天,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都被抓了,不需要赎了,通通进去。多么似曾相识,犹太人、维吾尔人……通通洗劫资产,在集中营里培训职业技能,然后强制无偿劳役……

有中华振兴的梦,有等待民主的梦,也有无数羔羊的梦。

奥斯维辛幸存的犹太作家Primo Levi描述了营中的梦:凄苦的夜里,常有同样的梦,惊悸而繁杂的梦。梦中灵魂与躯体,回到家里,吃着东西,讲述着我们的故事。直到,飞快而平静地,响起清晨的起床令,心便在胸膛中碎裂【11】。

塔里木在营中,是否梦见过“灵魂与躯体,回到家里,吃着东西,讲述着我们的故事……”?

在以色列,塔里木给我讲过他的两个孩子,他思念他们。大孩子那年该考大学,塔里木想回去陪他预备高考。小的,才华横溢的小天才,从九岁开始写故事的孩子,那时十二岁,已经写了几百万字的小说,汉文写的。塔里木说起他们时,露出了骄傲又慈爱的微笑。现在,孩子们在哪里呢?

Ablet Abdurishit Berqi,最后给我们的是祝福。他离开以色列三个月后,海法、耶路撒冷等地的市区和山林多处发生大火,烧了数天,家园化为焦土的既有犹太人也有阿拉伯人,伴随着火舌般灼人的仇恨诅咒……大卫收到了塔里木的邮件,那也是他回去后发来的唯一邮件。他写到:“亲爱的朋友,你们平安吗?从新闻里看到以色列发生的灾难,我很难过。愿上帝保佑这圣地!”

「我的笔断裂了

我脆弱的心因这压迫而剧痛

我夜莺的歌声已被强烈的风暴灭寂

我的双手和双腿都瘫痪了

在我身上,还剩什么可取悦我宝贵的国?

我生于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从此被窒息在囚笼里

我会在这样的苦难中度过余生吗?」

—— Abdurehim Otkur《我的笔断裂了》【12】

 

2018年11月 特拉维夫

 

注释:

【1】Nimrod Baranovitch:海法大学亚洲研究系创始人。专注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和政治研究,集中于流行文化和文化政治,集体记忆和史学,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人,维吾尔人和藏人)及其与汉族和中国的关系。

主要著作:《中国新声音:流行音乐,种族,性别和政治1978-1997》,加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2】Itzhak Katzenelson(1886-1944),白俄罗斯犹太诗人,戏剧家,1944年在奥斯维辛被处死。

【3】以色列北部的一座山脉,濒临地中海。得名于希伯来语“Karem El”,意思是“上帝的葡萄园”。海法大学位于迦密山顶。

【4】根据List of Uyghur Intellectuals and Well-Known Persons Imprisoned In China上提供的英文音译名是:Ablet Abdurishit(Berqi);他的脸书用户名是:Ablet Berqi。据他的导师巴拉诺维奇博士说,Ablet自己写的汉文音译名是:阿不都艾海提·阿不都热西提·白尔克。他常用:白尔克。

【5】中国诗人刘强本的推文。

【6】德国之声中文网:《王毅:新疆两千万民众赞成政府做法》

【7】https://twitter.com/Uyghurspeaker/status/1053253409405591554

【8】德国之声中文网:《新疆再教育营採购清单: 警棍、电枪、手铐》

【9】哈萨克斯坦籍维吾尔人、曾被拘集中营的Gulbahar Jelilova的证言

【10】BBC:《中国的秘密营地:消失的新疆维吾尔人都遭遇了什么?》

喀什一扇大门上的告示,指示人们如何回答家人去了哪里的问题。

“讲清楚政府是立足帮助挽求(救)的出发点进行集中关爱。”

“讲清楚被关爱的人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危害社会,连累家庭。”

【11】(意)普里莫·莱维《再度觉醒》杨晨光 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12】My Pen is Broken

 

相关阅读:中国数字空间 | 新疆拘禁营

2019.02.12 德国之声 | “我也是维族”:新运动要求中国公开失踪家属影片

2018.12.12 自由亚洲 | 疑恐「集中营」曝光 名摄影师卢广在新疆被带走

 

 

 巴拉诺维奇教授访谈、;他应享人的尊严

 

 

2014年-2016年期间,维吾尔诗人、学者Ablet Abdurishit Berqi(中文音译名:阿不都艾海提·阿不都热西提· 白尔克),中文笔名塔里木,在以色列海法大学亚洲研究系深造,研究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尼莫德·巴拉诺维奇(Nimrod Baranovitch)教授是白尔克博士(塔里木)的导师【1】。白尔克博士研修结束回乌鲁木齐后,于2017年被抓捕,具体时间不详,下落不明。白尔克博士是自2017年4月以来,被拘押、抓捕或强制失踪的至少338位维吾尔知识份子精英之一。迄今据保守估计,被拘禁于新疆“再教育营”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突厥语系民族的人数已超百万。

白尔克博士(塔里木)在以色列深造期间,与华人诗人唐丹鸿成为朋友。唐丹鸿得知他被捕的消息后,撰文《塔里木,一个维吾尔人》,记叙了他们简短的交往。并对他的导师巴拉诺维奇博士做了如下采访【2】。

 

唐丹鸿:巴拉诺维奇教授,我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研究领域。

 

巴拉诺维奇博士我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文学、诗歌、流行歌曲、以及电影等方面来研究中国。比如通过分析电影来了解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二十年前,我开始研究中国的流行音乐。我的目的不是研究流行音乐本身,而是通过流行音乐来分析其他社会和政治现象。那时我开始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感兴趣。这二十年来,我大部分的研究跟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关,主要分析他们的艺术家和作家。比如我写了一些有关蒙古族音乐家腾格尔的论文,通过他的作品来分析蒙古人在中国的状况,他们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民族身份如何?我也分析过藏族阿来的《尘埃落定》。最近我开始研究民族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的退化怎样影响了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研究的是草原退化对蒙古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怎样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在2011年,内蒙古发生过大规模抗议,我分析过这次抗议示威,与草原退化的关系。我还计划研究西藏的自然环境变化,怎样对藏族人造成影响。关于新疆,我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英文标题是”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Ethnic Unrest in Xinjiang: A Uyghur Perspective” (Modern China, 2018).。目前新疆空气污染很严重,北京的空气污染比过去好多了,可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实际上很多空气污染源从北京转到了新疆,很多工业搬到了新疆。我探讨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怎样影响了维吾尔人和汉族、以及维吾尔人跟国家的紧张关系。我最近也开始研究中国在新疆的语言政策怎样影响维吾尔人。这一政策如何改变维吾尔人的语言和行为?维吾尔人有什么反应?是否接受?谁支持谁不支持?语言政策因素怎样导致维吾尔人的不满,维吾尔人感到他们的语言马上就要消失了。

 

唐丹鸿:您研究的领域在中国非常敏感。那么您的研究有没有什么困难?有没有遇到过来自中国方面的干涉?

 

巴拉诺维奇博士没有特别的困难。只有一次,2013年我到乌鲁木齐的时候,我知道有人跟踪我。当时我和白尔克博士在一起,那是我第二次见他。还有一次,我在一个酒店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酒店的人说:你不能继续住了。因为你是外国人。这是中国的政策,不是任何酒店都可以接待外国人。除此之外,我没有遇到过大的干扰。

 

唐丹鸿:请您谈谈白尔克博士。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在以色列期间从事了哪些研究?他给您的印象等等。

 

巴拉诺维奇博士我是2004年由朋友介绍认识白尔克博士的。那是我第一次去新疆,我在乌鲁木齐呆了几天,每天跟他在一起。可以说我在新疆最早认识的人就是他。我们成了好朋友,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保持联系。他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我们的交谈会带来很多的话题,因为我们能刺激对方思考和交流。白尔克博士是一个非常严肃和理性的学者,但同时他很有幽默感,风趣顽皮,我们常常一起大笑,与他谈话我很享受。他有着丰富的性格,一方面是学者的理性、严谨、冷静分析,另一方面他有诗人的灵魂,充满灵性与感情性。

白尔克博士是2014年来的以色列,在以色列呆了两年。这期间,他写了一篇学术文章,题目是《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分析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维吾尔著名诗人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的诗歌。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Abduhaliq Uyghur)是维吾尔近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他写了一些对维吾尔族影响极大的诗歌。另外创建并领导由维吾尔知识分子组成的起义组织,结果被中国军阀盛世才杀害。白尔克博士的这篇学术论文写得很好,他完成后提交给了中国的一份学术刊物,好像没有发表。此外,他还写了关于当代著名维吾尔作家买买提明·吾守尔 (Memtimin Hoshur)的短篇小说《胡须风波》的论文。买买提明·吾守尔非常幽默,在他的小说《胡须风波》里,他讽刺了政府干预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也讽刺了维吾尔人对政策的反应。白尔克博士的论文分析了这篇小说。我很欣赏他的这篇论文,建议他译成英文发表。学术界研究维吾尔当代文学的人很少,白尔克博士是屈指可数的研究维吾尔当代文学的学者。在以色列期间他回去过一次,有关人员请他“喝茶”,让他不要发表这些文章。

白尔克博士在以色列深造的两年期间,我们几乎每周见一次面,每次三、四个小时,总共有几百个小时的谈话。我们的话题非常广泛。白尔克博士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他像一块海绵,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极强。他每到一个地方,眼观耳听,分析、吸收各种信息。来以色列后不久,他就对以色列的历史、社会、政治做了很多探究和了解。他记忆力非常强,当我们谈历史的时候,你发现他对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细节、结果等等都一清二楚。我们经常谈论以色列,也谈论中国、土耳其等等,议论以色列与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等。他不但知识广博,而且不断增加和更新,他的分析能力和批评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以色列之前,白尔克博士从来没有出过国。到以色列是他第一次出国,他非常兴奋。他说,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真正的自由!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由于他对当局提出过批评,所以在很多场合,他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威胁与监视。这些压力在2006年的时候达到高峰。他受到的威胁包括:必须妥协或配合,否则会殃及他的家人。在教学的时候,他知道,每个班的学生里都有学生线人,会向领导报告他讲课时说了什么,因此他讲课的时候是没有自由的。也有同事会告诫他,不要讲这、不要说那。而在以色列,他说:感觉像超现实!没有人跟踪、没有人打小报告!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完全的自由。可以说在以色列的两年里,白尔克博士一直都很兴奋和高兴。

因此我想,他现在在“再教育营”里,一定很痛苦。有一些人,可能适应牢狱生活容易一点儿,但对白尔克博士来说一定很难适应。他这个人那么热爱和珍惜自由,而现在完全失去了自由。监狱对他是最痛苦的惩罚。

除了写学术论文,白尔克博士还写了不少关于以色列的散文和诗歌,我记得总共有18篇。他到以色列后写的第一篇散文是《海法的猫》。那时他到海法不久,他注意到街上、大学校园等等很多地方都有猫,没有主人却与人共存,在外面的公用长椅上,猫坐着人站着,他喜欢这种景象,他认为这种景象还象征了其他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唐丹鸿:他似乎不太喜欢阿拉伯人?我记得他说过,他住的海法大学的公寓宿舍里有几个阿拉伯学生,他似乎不太喜欢他们,他跟你说过吗?

 

巴拉诺维奇博士不,白克尔博士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会不喜欢一个民族,而是不喜欢从民族主义角度看人。他跟我说过,他想和住在同一宿舍的阿拉伯学生交流,可他们认为他是一个穆斯林,却来以色列学习,这就好像他在跟以色列政府合作,所以那几个阿拉伯学生不想跟他交流。他们不理解,作为穆斯林的白尔克博士为什么选择到以色列留学?

 

唐丹鸿:您是犹太人,白尔克博士是穆斯林。在今天的形式下,您和他的身份以及关系尤其意味深长……

 

巴拉诺维奇博士我想谈一下你提到的宗教背景问题。是的,白尔克博士是穆斯林,我是犹太人。我们十多年前第一次见面后就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们是好朋友。白尔克博士生来就是穆斯林,可他不是信教徒,正如我一样,我是犹太人,可我不是犹太教徒。在以色列以及在中东,犹太人跟穆斯林、跟阿拉伯人好像是最可怕的敌人,可是在中国的时候,你突然发现,犹太教跟伊斯兰教其实有很多共同点。伊斯兰教里的很多故事、历史和思想,原本是出自犹太教的,受到了犹太教的影响。当然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有所不同,但是二者有很多共同点,包括诸多历史人物,比如犹太教里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等,穆斯林承认犹太教的这些先祖的权威,在伊斯兰教里有着同样的先祖、同样的人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像基督教一样,伊斯兰教增加了一些人物,而犹太教不承认以后增加的先知和人物,可是基督徒和穆斯林承认以前的先祖存在,也承认这些先祖的重要性。而伊斯兰教也加了自己的先祖,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个先知,犹太教不承认,可穆斯林承认穆萨和其他人物。当然,还有一神论这个观念。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唯一的上帝也是共同的上帝。,从这样的角度看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二者差别不是很大。如果跟中国文化比较,其实穆斯林与犹太人真的是亲戚,思想很接近。

我和白尔克博士常常一起嘲笑极端思想,他从穆斯林的角度嘲笑极端穆斯林的毛病,我从犹太人的角度讥讽犹太教的极端份子。我们都同意这一要点:无论什么宗教走向极端,影响都非常坏。这方面我和他从来没有什么矛盾。白尔克博士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人,我们之间不同的宗教背景完全不是问题,相反宗教成为了一座桥梁,因为我们常常发现两个宗教之间的共同点。而且我们觉得很奇怪,以色列的犹太人和穆斯林常常争执,不该是这样。

白尔克博士常常跟我说,大部分维吾尔知识份子,虽然是穆斯林,但不是宗教信徒,他们不是从宗教的角度看待以色列和犹太人,而是从历史的、少数民族的角度:犹太人是一个两千年受压迫的民族,没有自己的土地和国家,受其他民族压迫,可是犹太人最终成功保持了他们的文化,保持了他们的身份……不少维吾尔知识份子其实尊敬和佩服犹太民族,把犹太人视为保持本民族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的榜样。当然我也知道,白尔克博士关于以色列的文章也影响了不少维吾尔人,使他们认识到了以色列。

其实,不只是白尔克博士,好几年以前,也有不少维吾尔族知识份子对我说过那些观点。信教的维吾尔人从宗教角度看以色列和犹太人,不会这样说。而维吾尔知识份子,他们虽然是穆斯林,可他们的观点比较开放和独立,更倾向于从民族而非宗教的角度看以色列和犹太人。而且,不少维吾尔知识份子常常批评本民族的宗教极端份子。白尔克博士就曾说,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的影响,使一些维吾尔人变得极端。他也常常批评这个趋势。实际上,不少维吾尔族知识份子对本民族的宗教行为提出过类似批评。

 

唐丹鸿:我注意到,有的以色列犹太人认为,以色列应该效仿中国,将巴勒斯坦人关进营中。但人们也看到,欧美有不少犹太人,学者,还有拉比,为维吾尔人今天的苦难遭遇呼吁。您能对此谈谈您的感想吗?

 

巴拉诺维奇博士你注意到的那个欧文·哈桑 (Oren Hazan)的言论,不值一提,真的,他不重要。我有一些国外的维吾尔朋友,他们也听到过欧文·哈桑说的话。他们问我:“怎么回事?以色列国会这样说?”我说:“并不是以色列国会,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国会议员,他也说过很多别的蠢话。你不要听信他的话,也不要以为他代表以色列。我知道不少以色列人,他们的想法跟那个欧文·哈桑很相似,我看到过他们回复的评论,这不能否认。可是我觉得大部分以色列人,如果他们有知识和足够的信息的话,肯定不会这么想。一般的以色列人,这方面的知识很少,他们并不知道,维吾尔是什么?维吾尔人是谁?他们不了解情况,所以大部分人对新疆当下的局势不说什么。

 

唐丹鸿:我接触的维吾尔人不多,白尔克博士是唯一与我见面、有过长谈的维吾尔人,他是愿意与汉人对话的人……

 

巴拉诺维奇博士我知道有的维吾尔人不愿意和汉人接触与对话。但是白尔克博士有不少汉族朋友。虽然他的维吾尔民族身份意识很强,但他不会从“民族”角度来看待别人,而是超越民族意识,坚持“人”的立场。他会和汉族朋友讨论很多问题,有时也会直接批评,批评大汉族主义、批评政府等等,但他并不割断与汉人的联系,他还是与不少汉人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始终强调的是“人”,他尊敬任何人,包括尊重汉人。白尔克博士非常热爱他的民族,热爱他的母语,但他并不否认或贬低别的文化,并不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其他语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他开始偶尔用中文写作。他尝试用丰富的形式表达自己感情,所以当他觉得,有些内心感受用中文表达更适合时,他就用中文写诗歌。他也从来没提倡新疆独立。他认为自治是最好的、最现实的方案。可是他觉得,新疆现在并没有真实的自治。他对政府的不少批评是针对这个重点的。他更从来没有主张暴力,从来没有主张极端方式。

很遗憾,白尔克博士这样的人被抓捕,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现在失去了自由,受什么“再教育”。像他这样的人,坐牢,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希望白尔克博士能从“再教育营”出来,能继续从事他的学术生涯,应享人的尊严。

 

 

唐丹鸿:你认识的维吾尔学者或作家、艺术家,除了阿布莱提在“再教育营”里,还有别的人吗?

 

巴拉诺维奇博士我间接认识的有,比如我认识的人的亲戚。还有一种可能,我认识的人,已经在“在再教育营”了,可是我不知道。因为有很多人已经被抓捕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有很多我研究过的人,已经被抓捕了。我和他们没有像跟白尔克博士这样亲密的关系,比如新疆师范大学校长阿扎提·苏里坦(Azat Sultan)教授,他是我研究过的人,他好像也进“再教育营”了;还有一位诗人叫Perhat Tursun,我也研究过他的诗歌,他好像也进去了。还有两个有名的歌手:Abdurehim Heyit 和 Ablajan Awut Ayup ,他们也进去了。后者被誉为新疆的迈克尔·杰克逊,他被判了八年,You tube有很多他的歌曲。我和他们没有直接的来往,可是因为我研究这些人,我有他们的文章、诗歌和歌曲,我知道这些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作品。。现在有很多维吾尔艺术家、作家、知识份子,他们都在“再教育营”里。

 

采访时间、地点:2019年1月21日 以色列 海法大学

唐丹鸿记录

2019年2月9日完成整理

 

注:

【1】尼莫德·巴拉诺维奇(Nimrod Baranovitch):1965年出生在耶路撒冷。1992从希伯来大学东亚系和音乐系取得学士学位。1997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音乐系获得博士学位。海法大学亚洲研究系创始人。专注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和政治研究,集中于流行文化和文化政治,集体记忆和史学,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维吾尔族和藏族)及其与汉族和中国的关系。

主要著作:《中国新声音:流行音乐,民族,文化性别和政治,1978-1997》,加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文章发表在“亚洲研究期刊”,“中国季刊”,“近代中国”和“中国期刊”上。

【2】采访问答为中文。

 

诗歌,我的避难所

 

塔里木(维吾尔族)

 

我从新疆来

 

请允许我露营

我不想打扰酒店

床单怕被我的皮肤燃烧

水龙头担心被我污染

 

我从新疆来

在机场

请允许我赤脚过安检

我习惯赤脚放羊

我习惯赤脚农耕

草类喜欢被我抚摸

农田喜欢被我踩

 

我从新疆来

不要用怀疑的目光看我

刀留在厨房

我从警察手中才知道

枪是什么模样

我最熟悉的武器是犁和坎土曼

 

炸弹是什么?

是不是一颗失望的心脏?

 

我从新疆来

我手脚善于种地

跳舞

我嘴巴善于歌唱

为人类的安慰祈祷

我眼睛

习惯于散发爱的光亮

 

我从新疆来

不要拿我的尊严开玩笑

跳舞不是胆怯懦弱

唱歌不是耐心没完无了

 

2014年9月25日,北京

 

 

2012年,北京10号线地铁

 

在她眼中

我的黄头发和棕色眼睛

带和田口音的普通话

和其它很多跟我有关系的符号

不知道代表着什么

 

在她眼中

我是会英语的老外

她即将在我身上训练英语口语

我即将会变成她的朋友

也许其它什么

她的语气很亲切,性感

她的眼中有一种羡慕,爱意

 

你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的

什么?什么时候入籍?

我出生的时候

你父母什么时候入籍?

他们出生的时候

我是维吾尔族

尴尬冻结地铁

时间被误解停止

她不需要学习维吾尔语

也不感兴趣黄头发棕色眼睛的中国人

 

她眼中的羡慕

被傲慢消灭

她眼中的爱意

被误解强奸

地铁中被冻结的时间从她眼睛阅读

你不是老外

不值得关注……

 

2012年12月,于北京

 

 

 

直白派

 

朋友说

汉语的美丽

是一种隐含

我问

因没有言论自由?

 

朋友说

汉文诗歌需要比喻

我问

蝙蝠喜欢黑暗一样?

 

朋友说

你太直白

我问

敢说实话

是不是很没有诗意?

 

如果我写的不是诗歌

而是我的行为呢?

我是直白派

 

 

我相信

 

我相信

他们说两个离不开

汉族人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多么美丽的口号

多么甜蜜的诗句

 

我相信

在郑州被酒店拒住

在二七广场夜宿

地球与天空都是同一个

星星一样美丽

水果没有族界

 

我相信

能讲汉语好

我用汉语跟警察解释得很清楚

我是中国人

我相信维吾尔族不能住宿

跟会不会讲汉语没有一点关系

 

我相信

我更离不开警察

更离不开身份证

更离不开新疆

证件的价值

比我高

在我面前

证件无比自豪

 

他们

比我还相信

我是维吾尔

 

2013年4月 郑州

 

自治

 

汉族人能看的书,

我不能看

汉族人能说的话

我不能说

汉族人能做的事

我不能做

因为新疆特殊

 

我要依法治国

等一等

你水平不够了解什么是法律

暂时不合适

什么是爱

不要啰嗦

我们有自己的解释

什么是恨

不要装傻逼

 

我要自治

 

难道你不知道吗?

新疆本来很自治

你还想要啥?

看来你的毛病很严重

是不是需要治一治?

 

2013年 9月,乌鲁木齐

 

避难

 

我没有护照

无法出国

我唯一的选择是偷渡

但我害怕在边境被打死

也没有钱交给人贩子

 

我是爱的偷渡犯

虽然爱没有国籍

诗歌是我的避难所

自由无比

2013年10月,于乌鲁木齐

 

差别

 

几十年之前

在欧洲

禁止犹太人进去

——法西斯主义!

 

在中国

禁止华人与狗进去

——帝国主义!

 

如今

在以色列

阿拉伯人被墙隔离

——种族主义!

 

在北京

维吾尔人和西藏人禁止进去

——为了更多人的安全

在新疆

维吾尔人被便民卡隔离

——为了更多人的方便

 

人有差别

语言没有骨头!

 

2014年8月28日北京

 

情诗

 

吃大肉的唇?

能不能亲?

爱面前

是否存在清真?

 

维吾尔姑娘美丽,

会说话的眼睛

长发编四十条

 

汉族姑娘娇小玲珑

……

 

但是

维吾尔男人呢?

但是

汉族男人呢?

但是?

 

在中华大地

爱有它的族籍和性别

 

2014年9月,北京

 

 

朋友

 

我很久以前认识他

我们有过很好的来往

我认为他是很不错的人

他也认为我值得交流

但是没有做成朋友

因为他是汉族

因为我是维吾尔

 

他偶尔喝醉时给我打电话

他喝醉时跟维吾尔没什么差别

更亲切

他喝醉时

忘记装什么人

也忘记很多东西

 

有一天

我们一起去桑拿洗澡

他发现我受了割礼

其它都一样

我也发现

他的裸体更真实

但是

我喜欢穿短裤洗桑拿

他不是

 

从桑拿出来

他直接跟我说

我们为什么做不了朋友?

 

短裤的原因?

是的

 

政治是我们的短裤

性机器是我们的现实

 

2012年6月, 北京

 

被创造

 

我每天都发现

自己跟昨天不同

发现有不能去的地方

也有不能说的话

还有不能使用的才能

 

我每天都发现

我不应该长成这个模样

我不应该说这门语言

不应该有这个信仰

 

我每天都发现

身体在不断地改变

脚被鞋子缩小

脑袋被帽子压扁

衣服选择我穿还是不穿?

选择不断把我强奸……

 

我每天都发现

自己不断被重新创造

嘴巴越来越喜欢说

舒服舒服,好好好

 

2010年三月,乌鲁木齐

 

 

灰色的爱

 

小时候

爱被描述成水一样

能触及

爱,到底是什么模样

但是,很难解释清楚

但是,不能离开

无处不在

 

长大了

跟爱接触

发现它有好几种

像污水,像泉水,像泪水

 

被灰色的爱俘虏

每天被迫歌颂

也不能离开

也不能不在乎

 

唯一的结果——

不断地被迫

 

2011年10月,北京

 

死海

 

它是

被渴死的

 

在它的

渴以外

谁也不会被淹没

 

比海面还低

被渴

拉进地下

 

2014年10月,以色列海法

 

海法的

 

我不懂猫儿国的语言

不知哪儿有它们的词典

但我面前的两只猫

那么温情的看着我

一个用头蹭我的鞋拉近乎

另一只摇着尾巴撒娇,就像是我的孩子

 

谁说我们没有交谈?

跟猫交谈难道就必须有声音?

它们的声音是否包含语法,动词和名词?

它是只从未握过笔的猫

但天用另一种方式记录自己的诗

树叶是它的证人

蚂蚁也许是回顾者

 

也许它识字

透过你的眼睛

读懂你是什么样的人

你的体味告诉它你一直保密的历史

所以老人们说猫的心灵能辨别善恶

它们的词典

没有太多词汇

但足够诉说一切它们的句子

也许太柔软

像空气一样

充满一切

 

猫每蹭一下我的腿

我就想哭

想起某个人

一个虽讲維吾尔语

但根本无法沟通的人

 

我懂猫语

但我又从没学过。

那是秒懂

就像不用教就走起来的宝宝。

 

2015年12月5日 星期一  海法

(《海法的猫》原文是维吾尔语  译者:Uyghur from E.T )

 

 

 

 

 

 

 

 

 

 

 

 

 

 

 

 

 

 

 


© 东格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麻辣总局】这个cos真的符合中国现状

$
0
0

@rtiomn:不得不說這個COS真的符合中國現狀啊~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吴主任 |跟这帮笨蛋同呼吸共命运真是他妈倒霉

$
0
0

几天前伴随着滴滴公司裁员的消息出来的还有巨大的亏损,被爆出亏损109亿,补贴113亿。

网约车新政颁布了有两年了,滴滴在按照有关部门的神奇规定逐步清退一些“不合格”人员和车辆。回顾下网约车新政的内容。

绝大多数城市都要求网约车本地号牌/本地登记注册,73个城市中仅柳州、邵阳、儋州、马鞍山四地未对网约车“车籍”作限制规定。

价格方面,39个城市给出了网约车“指导价”,其中19个城市要求网约车价格不低于12万元,10个城市要求网约车价格不低于主流巡游出租车购置价格。

73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天津、东营、德州五个城市要求“本市户籍”,七成以上城市要求网约车驾驶员需有本市户籍或本市(省)居住证。

……

简单说,户籍限制,车牌限制,车辆限制,如果可以,司机的学历也会给限制。内容很多,不是给人看的,是给人添堵的。

各地的执行标准不一,但监管是个指导方针,大方向,那么你猜各地交管部门会怎么做?或者说换作是你,有这样的运作空间,你打算怎么做?条条框框就是寻租,而且理直气壮,有法可依。

滴滴的亏损是不是全部来自补贴呢?显然不是,除了研发和运营成本,看不见的,滴滴不敢说的成本有多大,看一下这个。

2018年7月2日,新京报曾经报道过,北京交管一天抓到了54辆所谓的“黑车”,每辆罚款1万-1.5万,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滴滴快车。仅北京一个城市,一年的罚款费用可能就超过2亿。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个成本粗略算下来可能得数十亿元。

哦,另外与此同时,出租车还活着呢。2018年北京6.6万辆出租车的补贴预算是8.7亿,而全国约有140万辆出租车,算下多少钱。出租车一直是享受财政补贴的,这被定为公共出行。这个问题你仔细想想,对打车的人是不是不公平呢,而并不是非此不可,因为滴滴在内的网约车原本就能解决这部分工作。如果滴滴不行,别的网约车公司也行。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北京的出租车的车辆标准显然不符合网约车新政里的苛刻规定。当然我不是说这些出租车不合格,相反,我觉得新政的存在本身就是在阻碍供给。现在打车有多难?作为一个在一年内行程7847.87公里,打败了99.99%的滴滴用户,我比99.99%的打车用户的感受都深。

网约车的出现让很多人都忘记了当年在路边拦车的日子到底有多痛苦。大部分还活着的人都无法更深刻地体会到在安全性上,滴滴是秒杀传统出租车的。有些人倒是深刻体会到了,但他们都死在出租车上了。

新政苛刻的无理要求,有关部门的罚款,雪上加霜的是顺风车下架,供给再次减少。供给一层层认为消灭,打车自然更贵更难。

人们的生活无非衣食住行,为什么如此伟大,堪比手机支付一样颠覆人们出行生活的一个企业活得如此艰难?以前出租车那么多问题,还有更多不可能让你知道的负面,依然活得“有法可依”,原因有很多,有些是普通人无能为力的,有些则是多数人一起造就的。因为滴滴一出事,大家就骂滴滴,打车打不到,说滴滴垄断了,打车贵了,说滴滴无耻。总之,民营企业在这里生存非常不容易,人们骂民营企业都特别来劲。理论上说,把滴滴搞死非常容易,但是这样对谁有好处呢?就好像顺风车下架之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谁因此受益了?那些生活中离不开顺风车的人谁在乎他们的日常损失呢?

想象一下没有网约车管制的大城市,供给充分,意味着打车很容易,价格也会因为顺风车、拼车等等各种运营手段下降,意味着在马路上跑的车辆都是使用率极高的运营车辆,有豪华车有普通车。除了兰博基尼车主,有谁还愿意开车呢?车辆被充分利用,马路上的车是不是不需要那么多?路是不是就不堵了?生活是不是更舒畅了?停车位也不用抢了?

一个有那么一点点想象力的人都可以大致推论出这些原本应该如此的生活场景。这不是什么大道理,关乎实实在在的你我的日常生活。我不想说国人不配更好的打车服务这种气话了。那些曾经无脑参与呼吁收拾滴滴的,为顺风车下架欢呼的,认为是滴滴让打车变难变贵的蠢货们确实活该。跟这帮笨蛋同呼吸共命运真是他妈倒霉。


© ykxykx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CDTV】NHK纪录片精选 |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本人

$
0
0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引进市场经济的宏大实验-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迄今已40年。

如今中国已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其实,中国仿效的是日本模式。从政经界首脑到建设现场,从政府到民间,无数日本人不遗余力,援助中国的改革开放。

本片以小松制作所、新日本制铁等事例为中心,通过在中日两国的采访,披露不为人知的秘闻轶事。

[NHK][纪录片]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本人.mp4   1280X720 1470M 内嵌中文字幕

墙内版地址


© 一国两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野渡:江绪林去世三周年祭

$
0
0

作者: 野渡    来源:野渡不系舟

三年前的今天(二月十九日),曾在北大举着蜡烛孤身纪念“不可描述的日子”的华东师大政治学学者江绪林在办公室自缢身亡,在知识界曾引发震动。三年时光转息即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还有人记得那纯粹、孤独、焦虑的生命吗?

江绪林的自拍照

对江绪林的自杀,坊间有各种不同解读,如一些人把其归结为技术性的心理问题,煞有其事地大谈特谈抑郁症的防治。也有不少人将其解读为在当下极权吞噬自由下有理想的人的集体精神痛苦,如知名作家章诒和说:“他不是死于抑郁症,而是死于深刻的绝望。”

纵观江绪林的生命历程,无不打上了这个不正常时代的鲜明烙印。二○○○年的六月份,身为北大硕士研究生的他在北京大学三角地贴出海报,要为十一年前的亡魂点起纪念的十一根蜡烛,那时正是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空间几乎没有任何审查和管控,网民们肆无忌惮地在各BBS讨论区张贴包括不可描述的日子等在内的敏感内容,江绪林的勇敢行动的消息自然也得以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我当时也是在经常浏览的西祠胡同社区知道了此事。

江绪林希望用“爱与和解”来化解那座广场上的杀戮与仇恨,是深受当时知识界主流渐进改良思潮的影响,所以当江绪林因此纪念行动被不可描述的部门带走及以后受到严厉监控时,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从积极投身政治,到尽量远离政治,理想主义之舟在残酷现实面前被撞碎,要多大的绝望他才要宣称“不关心政治”。

而即使已逃离政治,但在极权下,又有哪里不是政治?如果说在后极权下,如果不是公开站出来反对,那么极权还是容许一定的社会空间存在,那么在新极权下所有公民都成为体制的假想敌,政治的天花板已无限降低,社会的自由度被不断吞噬,没有人能逃离政治的罗网。可你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每时每刻都在关心你,老大哥无时无刻不在看着你。

在这政治的罗网里,大学未能幸免于难,成为吸取了不可描述的日子的运动教训的体制的意识形态领域控制的重心。大学的课堂建立起了全覆盖的教学视频监控系统、教师授课全程跟踪系统,监控教师的授课内容,使知识分子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在学生队伍发展线人,随时向体制告密举报政治不正确的教师,如知名学者、前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的不少学生就被秘密部门找过威吓利诱要其充当线人。厦门大学71岁的世界经济学教授尤盛东,就因为坚持在课堂上讲真话,却被学生认为是“言论偏激”“不当 政治 言论”,向校方举报,尤盛东遭到厦门大学解聘。

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里,与清醒而痛苦着的理想主义者江绪林伴随的是无边无际的绝望,于是,他不得不死。他自缢身亡那天,是小平去世十九周年纪念日。在同一天,媒体打出了“央视姓D”的欢迎辞迎接XX,XX旗帜鲜明地宣示“D媒姓D”,而江绪林告别人世前发出微博:“安安静静地死去还是反击还是偷生?”、“无法反击,因为本身没剩下值得捍卫的美好之物,公共正义也没有燃烧我的心灵。”朝廷与民间,赞歌与悲歌,两者就这样奇妙地纠缠在一起,隐喻了未来的历史与知识分子的命运。

江绪林的生与死体现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占据舆论场制高点的自由主义在本世纪新极权控制一切的社会难以再自由成长的命运,寄望于本土成长的公民社会可以渐进改良成为推动社会和平转型的努力成为一场梦幻。而此命运在不可描述的那年就已经预示了一切。

社会学家李慎之先生曾提出的问题:“这个体制究竟是刚性的、不可改变的?还是有弹性,可以渐进改变?倘若是前者,就只能看着一场革命来推翻,玉石俱焚,生灵涂炭,我们束手无策;倘若是后者,我们责无旁贷,还有苦心呼吁,争取渐进改革的余地。”所谓体制究竟是刚性还是柔性的“天问”,其实早就有了答案,不可描述的那年到现在,坦克一直在那里,它从不吝于用履带轧碾摧毁所有危害其统治的意图。

面对体制的刚性,渐进改良不可能成为路径。但是二十年互联网在中国的传播,已使基本的自由价值观得以普及,极权统治必然难以长久维持。毕竟,自由的大门尽管只是打开一线小缝隙,但是人们都清楚光明就在那边,这扇大门就不可能轻易再关上。即使是违心地参与极权赞歌者,也清楚他这利害计算下所作抉择的瞒和骗。

所以,体制固然是力图用高压手段维系其统治,但是能与其真正同流合污的除了周带鱼等小混混,庶无几人。大厦将倾,人心向背已尽见,极权可以杀光报晓的公鸡,也阻挡不了黎明的到来。唯一的悬念是:未来是何种方式成为压垮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黎明到来前,黑暗必然更加疯狂,知识分子不得不面临着抉择:是被黑暗所吞噬,还是自身成为黑暗的一部分,再或者,与黑暗抗争成为真正的殉道者。作为具体的个体,在这黎明的前夜都承受痛苦的煎熬。当下知识分子的沉默、彷徨、自杀、反抗,都在明确地宣告:大厦将倾。

请支持原创,点击下面二维码给作者打赏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学人|一位理想主义者的死亡

$
0
0

文章原标题:江绪林逝世三周年|一位理想主义者的死亡

江绪林(1976-2016.2.19),图为江绪林在中学时期

编者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2016年2月19日晚在办公室自缢身亡。他的离去引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哀悼和惋惜。作为一名研究政治哲学、尤其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学者,他有学院派的思考,更有对自由理念的实践,他曾尝试着融入这个世界,但这种努力最终以他的自杀而宣告失败。今天是江绪林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学人Scholar整理了江绪林老师生前生活影象以及在他逝世后人们以不同形式对他的悼念,以向这位真诚、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致敬。

一、成长与求学经历

江绪林,1976年生于湖北红安,五岁时母亲不幸病故,十二岁时又失去了父亲,此后靠姐姐江寿娥含辛茹苦将其抚养长大成人。虽然家庭清贫,但少年时期的江绪林仍旧是活泼、阳光的,他思维活跃,喜欢与同学辩论,他在陌生人面前,显得拘谨、羞怯,但在熟悉的人面前,非常风趣健谈。

江绪林高中时期与同学的合影(后排右五)

1994年,他考上黄冈师专后选择了复读。199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7年,江绪林受洗成为基督徒。著名的袁相忱牧师为他施洗,他称袁牧师为爷爷,师母为奶奶。他在爷爷的教会中聚会,经常出入爷爷奶奶温暖的家中。1999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北大就读期间,他多次走出学斋,勇敢地践行自己的理念。在新世纪初,他多次贴出海报,号召对历史的关注,并以基督徒身份为和解呼吁。

2002年,他以《知识与肉身的城邦冲突——柏拉图《理想国》的文本结构分析》为题的论文获得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后到中华书局工作。2004年7月至2009年5月,江绪林跟随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关启文教授读博士,以Political Justice and Laissez-faire-A Consequentialist Optimization of Rawls’s Scheme of Justice as Fairness一文(《政治正义和自由放任》)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起,开始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江绪林逝世后,一位湖南网友为他点燃蜡烛

二、生活片段

与很多青年一样,他喜欢在微博和豆瓣等社交媒体上发布状态,并与朋友互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会精心拍下图片晒到网上;还会在豆瓣标记很多电影,对喜欢的电影写下评论。但江绪林并不喜欢接触媒体,他认为自己没有思想,曾以此为由谢绝了来自学术网站的访谈邀请。

江绪林谢绝了来自学术网站的访谈邀请

江绪林2015年4月29日微博:在欧尚超市买了一株“水培碧玉”。如果说养花尤其养草算是自由主义(草木不会需求过多,特别地干涉个人自由),那养猫狗等宠物就算是共和主义了(宠物会较多地卷入生活,要求积极参与);不过这也就随便说说,也不知养乌龟或蜗牛算什么?

他在北京读书时有一个女朋友,两人曾有非常甜蜜的交往:

他有女朋友了,有一天到我宿舍,打开邮箱让我看他女朋友的照片和他们的通信,一个很秀丽的女孩,字里行间流露出彼此的甜蜜和依恋。女孩在北师大学天体物理。不久前发现引力波时,他还在微博上提到她当年的女朋友的研究与此有关。女孩去了香港读书,于是他后来也到浸会大学读博士。我03年去了法国,和他的联系少了,06年夏天我参加浸会的研习班,久别重逢。这时,他和女友已经分手,他一直没有告诉我其中原委。这应该是他进入生活的一次重要努力,然而他失败了……

崇明:《《行过死荫的幽谷:送别绪林》

三、学术研究

江绪林在学业上的深思与刻苦,有目共睹。这样一位勤于思考的年轻学者,有着极大的学术潜力,甚至假以时日,有望成为学术中坚。但江绪林又与一般的青年学者不同,因为对学术决不妥协的纯粹与真诚,江绪林拒绝轻易发表论文。虽然从事西方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研究多年,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任教学校的个人学术主页上,他“学术成果”的简介很有特色:仅数篇文章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开放时代》等刊物。曾翻译过诸如哈贝马斯《不必要的妥协——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等几篇文字。获上海市社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文类)一项。

现在江绪林官网的学术主页上,已经空无一物

“仅数篇文章”、“等几篇文字”、“一项”,都在故意强调数量的少,言辞中有一种敝帚自珍的意味。而这在今天以学术论文发表量作为考评标准的大学中,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江绪林自2009年到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后,职称一直都是讲师。大学的考评制度有自身的缺陷,而江绪林对学术发表的态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后来华东师大推出了一个新的职称评定方式,称为“代表作制度”,就是对于特殊人才,不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课题成果,只要提交自己的代表作(著作或论文)参加评审,就可以申请晋升。我第一时间兴冲冲地带着这个消息去找绪林。在我看来,这个新规则就是为绪林这样的人度身定做的。我请他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文章作为代表作提出申请,这是他晋升副教授的一个捷径。但绪林居然不知所措,沉默良久之后说,“其实后来我觉得那篇文章的结论过于草率了,也可能是错的”。我说我知道,“你可能overclaim你对罗尔斯的批评,但用理性选择模式来作解读这个思路非常新颖。要点不在对错,而在于代表你的学术水平”。他说,“可是,这篇文章不能代表我的水平啊”。我惊讶至无语。不是因为他的不通人情(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而是绪林再次让我感受到他的纯粹:对知识的诚实,对学术作为志业的神圣感。这在当今学界是如此罕见。是的,绪林是现代学院中的一枚“珍稀植物”,珍贵而稀少,却在一个早春的寒夜骤然夭折……

——刘擎:《记忆与启迪——在江绪林博士告别仪式上的悼词 》

即便有了更为合理的考评制度,依照江绪林对自己的要求,他似乎也并不愿意轻易将自己的学术成果交出去。一个对学术研究如此严谨的学者,不可能说对生活没有追求、是消极厌世的,对自己极大的期许与要求,正表明了他对自己学术事业的热爱。

2015年2月14日,与周保松在香港

虽然不常发表论文,但江绪林阅读了大量作品,在豆瓣上留下了三百多篇书评。

江绪林的豆瓣书评主页

江绪林豆瓣上的最后一篇书评

四、逝去与追思

江绪林用自己的方式尽力地融入生活,但所有的尝试最终宣告失败。在他决定自杀的那天,他在微博上连续发出了如下内容:

2016-2-19 03:11:喜欢香港,以至于我曾心中挑好了一个辞别的地方:长洲岛南端,xavier house背后一处人迹罕至、需穿越危险悬崖才能抵达的一片礁石,面对着海浪的冲刷。之前给施乐会捐出几万元,以冲销处理费用并表歉意。但突然间,香港变得那么焦虑、痛苦,陷身撕裂和冲突;我也不敢想象再能去搅扰,增添她的苦难了。

2016-2-19 12:39 :在宜家订了一个小衣柜,华师大教师招待所的管理人员却不允许我搬进宿舍。迄今为止,招待所每年都试图驱逐我一次,当然有充足的理由,那就是学校规定。

2016-2-19 12:57 :安安静静地死去还是反击还是偷生?

2016-2-19 13:05:无法反击,因为本身没剩下值得捍卫的美好之物,公共正义也没有燃烧我的心灵。太累了。

2016-2-19 14:29 :我好好的。

2016-2-19 19:40:下午去了一趟教务室,本来想把那个无印良品的小水杯送给高老师,以对上回的冒犯表示歉意,可惜教务室没人;傍晚去了趟吴泾步行街巷子里的“小宋棉布店”,那里的大姐帮我将呢子大衣改短了一截,去取了回来。天在下着小雨。

2016-2-19 19:57 :饶恕我吧,赦免我吧,上主啊,请你开启希望之门;哦,正义…我接受……

江绪林最后一条微博配图

遗书内容:

1、借记卡(钱包内)一张,内有106893元,归姐姐江寿娥(记得我还有一个小姐姐)支配。

2、借记卡一张。内有11273元。归姐姐江寿娥支配。(密码皆为******)

3、宿舍抽屉内约1万港币,6百美元,钱包内约4400人民币,供清理费用,虽未必够。

4、余下办公室的一些书籍,一半赠送给胡振林同学(请转送几本给朱木良等我指导的本科同学),一半请刘擎先生处理,谢谢!

5、抱歉本来这学期有4门课要上的,对不起了,或许这个尚未开始就结束的恶果是最小的。

6、没有什么眷恋,(奇怪么?)却沉滞,惧怕;上主啊,赦免我,我原以为总会有些好奇的,但好奇心显然被压抑了。上主啊,我打碎了玩具,你不要责罚我; 然而,就是责罚我,也请给我勇气面对未知的一幕。啊,我终于要知道真相了。我不好,我平庸,我德行有亏,洛克的墓志铭都说:“让我犯下的邪恶随着尘土掩埋吧。”(let his vices be burried together)我除了祈祷宽恕,还能做什么呢?请不要看我的罪和错。

7、我谱写不出优雅的乐章,也就不能有期望(指点世界),我不知何为爱的拥抱(已无法体察),如何亲吻和祝福你们以作别!

8、上主啊,愿你开启希望之门。

9、我恐惧,我要喝点白酒。

他长久地思考关于死亡与生存的问题,甚至从最后一天的微博中,我们仍然可以看见他的挣扎与矛盾,死亡、偷生与反抗这三个选项中,对江绪林而言,只有其中两者值得他认真思考。在长久笼罩他的困境中,他奋力挣扎,他有对学业与生活的真挚热爱,但这种热爱终究未能带他脱离困境。

江绪林追悼会现场

在《生命的厚度》一文中,江绪林对高华与梁漱溟做出了不同评价,他认为“以高华的心灵似乎是沉重而不胜重荷的,他没有办法真诚地欢乐起来;自由平等之花也显得摇曳不定,因为自身并没有扎根于丰厚的精神土壤且四顾尽是敌人。”相反,他赞赏梁漱溟的态度,认为在经历过诸多伤害之后,梁漱溟的生命仍旧拥有豁达、乐观的厚度,而“只有从丰厚的思想和生命中汲取能量,才能豁达而充满希望地以人性之光透射历史和政治的幽暗之处。”文中对梁漱溟的推崇,也许也代表了江绪林对自己的期许,但学者陈纯对此的分析,也许更为准确:

江老师提的方案,其实和这一种回应的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从各种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资源来滋养自由主义。这样的解决方式,依然不能让人满意,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是:随着现实政治离理想越来越远,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主义者”放弃掉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或者将政治哲学的思考变成一种纯粹的思维游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私人生活之中。一个基督徒自由主义者会逐渐变成一种对政治毫无热情的基督徒,只关心自己的灵魂是否得救。一个儒家的自由主义者说不定会为了调节这种“认知失调”,而倒向贤能政治或王道政治。

——陈纯:《自由主义者的“心力”——江绪林的学术遗产》

江绪林期望自己用更为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现实,但当现实与理想遥遥无期的时候,他拒绝放弃理想与现实妥协,而过往的经历也告诉他,他同样无力反抗。

友人赠送的挽联

人们从这位年轻学者的社交网络中,寻找是什么让这位年轻的学者选择了放弃生命:他在生活中的孤僻、冷清,缺乏亲情,在他的社交状态中鲜少看到过家人、好朋友,多数是风景、陌生人、独自一人。也许正是人际交往的冷漠导致了他的死亡;他曾经批评过大学职称评定制度的缺陷,在他决定离去的当天,也提起了任教的大学教师招待所对他的驱逐,也许是制度对他构成了难以忍受的压迫;又或者,有一种更为轻巧的说法,那就是他得了抑郁症,这样,他的死亡便完全是个体性的问题,与我们所有人无关,因而也不具有讨论的价值……上述的每一种原因,都可能构成江绪林的死亡的推手,但作为一个以思想为志业的学者,他在思想上的困境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在江绪林死后,相识或陌生的人们写下了自己的看法与寄语,这些言语表达了人们对这位青年学者的追思,以及对未来人们的期许:

王东东:江绪林作为学者的信念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信念,但这一信念却由于他的自杀而显得无比孤立而又脆弱,他的自杀仿佛隐喻了自由主义理念在我们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它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上——尤其学术上的——的自由主义而存在,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中,从来也没有上升到政治实践的层面,虽然在某些时 代比如四十年代有过这种机会。他的个人窘境与自由主义的可怜位置,二者相互印证,而又相互加强。(《自由主义的忧郁——纪念江绪林先生》)

陈纯:与某些口无遮拦、自视过高的伪自由派对江老师的评价相反,我认为江老师不仅是个真诚的基督徒自由主义者,而且也留下了可贵的学术遗产。他的问题意识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自由主义者,他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且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正因如此,他的学问和他的生命是融合在一起的,他留下的问题继续引领我们思考,他的生命也就虽逝犹存。(《自由主义者的“心力”——江绪林的学术遗产》)

崇明:我们深信,绪林的生命,同我们的一样,尽管有其残缺和罪欠,但的确有上帝的恩典和救赎。他虽然孱弱忧郁,但也勇敢诚实、竭尽全力地在黑夜里点燃一根蜡烛。如我们共同的朋友和姐妹张欣所说,虽然他已如流星去而不返,但在夜空中留下的轨迹却将长留我们的心头,难以磨灭。正是由于他所燃起的微弱的烛光和他最后的祷告,我们相信,绪林的生与死不是希腊式的咒诅式的、无可逃避的命运悲剧或性格决定命运的宿命论,而是在救赎之中的悲剧,他已经行过死荫的幽谷。我们纪念他,是期待更多的烛光燃起,驱散这片土地上的黑暗。因此我才会写下这些文字,与其说是悼念,不如说是送别绪林,我们将来还会再会。(《行过死荫的幽谷:送别绪林》)

景凯旋:像江绪林这样必须拥有生命意义才能活着的人,尤其需要纯粹的信仰,需要那种将世界看作一个整体的世界观。在那篇《生命的厚度》中,他也曾提到追求整全的生命(这篇文章也表明他未将知识(历史)与幻想(哲学)区分开来,所以其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他试图虔信基督教,但是,就像哈帕·李所言,信仰必须始于理性终止的地方,他从虚无主义向信仰的一跃,却没有跃过理性的鸿沟。在临终前不久的一段话中,他写道:“引力波那高智力探究的震撼正当地阻塞了亲近上主的信心。”他最终发现,自己并未接受基督教关于人是被造的概念,同时又无法像大多数人那样屈从于自然习惯。(《一个理性主义者的自杀》)

刘擎:今天来这里送别的有许多年轻的学生,其中有不少受到过绪林理想主义气质的感召。我想在此诚恳地忠告孩子们:理想主义是可贵的,但健全的现实感以及审慎、妥协甚至迂回的精神也同样是可贵的品质,也同样有古典思想的渊源。追寻理想的道路漫长,请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走得慢,才能走得更远。但在另一面,对于精明于功利、甚至老谋深算的流俗风气,绪林的真诚与理想主义气质是一道格外刺目的警策光芒。同时,绪林的经历也启发我们,在一个有原子化个人倾向的社会中,尊重和包容是必要的,却仍然是不够的,友爱与团结也弥足珍贵。我们不仅需要专业同行的讨论群组,我们还应当寻求一种更为积极热忱的精神、智性和友爱的共同体。(《追忆与启迪——江绪林博士告别仪式上的悼词》)

學人Scholar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苏庆:科幻电影的政治问题

$
0
0

作者:苏庆      来源:干货

《流浪地球》的口碑在朋友圈两极分化,再加上春节电影票涨价了,我就没去凑热闹。前两天网上盗版可以在线看,我手痒点开了,不久又看到《人民日报》的这篇推送,我笑了。

人民日报:美国人看了《流浪地球》之后问,为什么片中没有美国人?

这是以“中国人拯救地球”为主题的科幻电影,影片摄制和上映期间,正逢中美贸易战白热化,两国首脑穿梭外交,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导演拍的时候当然也会想,如果电影在里加美国人,到底是正面人设比较讨喜呢?还是负面角色更合理?总局会不会把电影枪毙掉?最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不加美国人最安全。连前期炒作的“奥巴马欣赏刘慈欣”,“奥巴马客串演出”,最后只压缩成一张照片,扭扭捏捏插在影片滚尾一闪而过。

在《流浪地球》片尾闪过的奥巴马

或者说,《流浪地球》是一部主旋律科幻片,是“太空版战狼”:天上,中国宇航员吴京向联合国争取牺牲自己拯救地球的机会;地上,中国救援队奋不顾身抢修地球发动机,吴京召唤各国救援队给中国人帮忙,帮忙的有韩国人、日本人,模糊国籍的大鼻子洋人,唯独没有美国人,在中国人的奋斗之下,众望所归,地球保住了。《纽约时报》评论:“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纽约时报》对《流浪地球》的评论推送

要知道,三十年前,和美国在太空竞赛的,还是苏联人。

很燃是不是?凭什么以前的进口科幻大片里都是美国人在拯救地球?左一个蜘蛛人,右一个钢铁侠,如今,在“拯救地球”这个领域,吴京又一次填补了中国人的空白,难道不该点赞三联?

一个国家能拍科幻大片,至少具备两个条件:1国家要有科技实力。2国家要有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个“假想敌”问题。——无论科幻片的主题是“征服宇宙”,“攀登科学高峰”,或者“拯救地球”,创作者都要设置假想敌,电影要有情节,情节要有矛盾,制造矛盾就要设置假想敌。这个事很有趣,可以对比一下:

美国科幻电影里的“假想敌”:以市场为导向

美国人创造了电影产业,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为了挣钱,好莱坞的科幻片一贯坚持市场喜欢什么假想敌,那就设置什么假想敌。

第一类假想敌:不可抗力

这类假想敌,得罪了全人类,所以设置这种假想敌的科幻电影可以全球畅行无阻,可以通过任何国家的电影审查,比如假想敌是外星人,比如假想敌是自然灾难,比如《星球大战》,比如《星际穿越》。

第二类假想敌:黑科技公司

科幻电影的重要分支——“赛博朋克”的母题是“黑科技奴役人类”。比如,电脑奴役人类,生化技术奴役人类等等,但电影中的黑科技也需要人来发明和主导,为了通吃全球票房,好莱坞通常采取“所有国家一概不得罪”的套路,把假想敌设计成“黑科技公司”,用“公司”这种商业组织,避开了所有可能的电影审查和文化壁垒。在《银翼杀手》中,某个生物公司发明了复制人,控制了全世界。在《攻壳机动队》中,同样是黑科技公司野心勃勃地奴役世界。在《黑客帝国》中,最初的发明矩阵的也是个电脑公司。

第三类假想敌:冷战对手

电影《终结者1》上映于1984年,当时苏联未解体,冷战未结束,所以电影中爆发的核大战,是美苏互殴的结果。

好莱坞科幻电影《终结者》截图:

核战争爆发,美苏对射原子弹,卫星拍摄的画面

到了1998年,苏联解体已经7年了,美国人在《世界末日(绝世天劫)》中还在黑苏联,剧情明明是美国糙汉子布鲁斯威利开着航天飞机去炸彗星,偏偏要找俄国的联盟号空间站借燃料,明明借俄国人的燃料,偏偏要黑俄国人,台词说“俄国人的空间站十几年没换零件了,比美国的二手车还旧”

好莱坞科幻片《世界末日(绝世天劫)》截图:美国人进入俄国空间站

上图电影里俄国宇航员的画风,一个戴着羊剪绒帽子的俄国大叔,整个俄国飞船就是个锈迹斑斑的加油站,这还不够,俄国大叔的台词是“这里不是加油站,这是实验室,是空间站……”但最后空间站设备老化燃料泄漏,爆炸了。

拍这种电影时,好莱坞根本就没打算要俄国的票房,所以黑起来毫无压力。当然,这种黑也要俄罗斯有这个科技基础。全球有能力搞地球空间站的,也就美、俄、中三家,就算美国人想黑别的意识形态敌人,敌人未必有这个实力让美国人黑。比如某些中东国家,盛产极端分子,经常和美国唱对台戏,但这些国家最多在好莱坞电影里客串一下恐怖分子的母国,一旦科幻片里需要高科技反派,就没他们什么事,因为他们没有黑科技啊。

好莱坞早年也黑过中国,《007. 金手指》是时代华纳公司在1964年拍的片子,007是间谍片,也喜欢搞黑科技的噱头,这部1964年的间谍片的核心情节是“中共原子专家准备将一枚小型核弹在美联储金库引爆,致使美国的储备黄金受辐射污染58年,引起美国经济瘫痪”——亏他们想得出来。

1964年拍摄的《007.金手指》海报

这是美国人在电影中给我党干部设计的形象

《007.金手指》截图:中国反派和美国反派

好莱坞之所以在1964年的007电影中黑中国,是因为中国在同年十月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加上毛主席雄才大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所以好莱坞人心惶惶,担心中国拿着核弹找麻烦,这种恐惧感酝酿出了《007金手指》里的反华情节。1964年,中国闭关锁国,这片子根本没打算给中国人看,是卖给欧美腐朽资本主义市场的产品。

好莱坞递给中国的情书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之后,好莱坞对中国的态度就友善多了。

前几年,好莱坞导演詹妮弗·余说,她拍的《功夫熊猫》是“献给中国的情书”,这话非常肉麻,想赚中国的票房就直说呗。这些年好莱坞不遗余力开拓中国电影市场,在科幻大片方面更是如此,这几年,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把中国元素塞在科幻大片里——《变形金刚4》不但让李冰冰演配角,更是把霸天虎的生产基地设在了中国深圳,打boss的决战场地放在中国香港;

好莱坞科幻片《2012》海报

在科幻片《2012》里,全球变暖,冰山融化,世界被淹没,联合国请求中国紧急生产了十四艘巨大的方舟才拯救了人类,电影给出的逻辑是,“只有中国可以调动国家力量,在短时间内生产这么多大船”

《2012》截图:各国首脑联合拯救人类,“中国首脑”在左下角

《2012》截图:中国制造的方舟拯救了人类

在马特达蒙主演的《火星救援》里,美国人的火箭爆炸了,为了救丢在火星上的马特达蒙,美国宇航局又求助中国,用中国的火箭替美国发射火星飞船,中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共享了探测火星计划,两国科学家勾肩搭背地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为了赚中国的票钱,好莱坞放下身段,频频对中国人抛媚眼,让中国观众深刻领略了好莱坞资本家有奶便是娘的虚伪嘴脸。

《火星救援》截图:中国官员的正面形象

《火星救援》截图:中美科学家联手合作,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

俄国科幻片的假想敌

2017年,俄罗斯拍摄的科幻片《太空救援 Салют-7》,逼真还原了1985年的苏联空间站“礼炮7号”事故,剧情是:当年“礼炮7号”突然与地球失联了,俄国人马上派两名航天员上太空,要把礼炮7号找回来。就在这样一部太空灾难题材的科幻片中,俄国人也没有忘记黑美国人,电影里的第一反应是,一定是美国人把苏联的空间站给偷走了。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港版海报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截图:美国人是假想敌

同样,俄国人在拍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过片子要卖到美国去。

谈到俄国电影,不能不提当年的苏联电影工业。苏联,这个地球上存在了74年的第一大社会主义国家,在它鼎盛时期拥有完备的电影工业,在计划经济指令式的创作环境下,苏联的电影工业生产了一个时代的红色电影,这些电影的水准之高,可以保证它们在七十年代经常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为国家赢回荣誉;在科幻片方面,苏联导演不但狂黑美国人,更是把共产主义制度投射到了浩瀚的宇宙。

1924年苏联科幻片《火星女王艾莉塔》中的火星

1924年,苏联人拍摄的科幻片《火星女王艾莉塔》(Aelita, Queen of Mars)讲述一个苏联工程师制造太空飞船飞到火星上,发现那里有个极权主义帝国,然后他在那里领导无产阶级奴隶进行了一场革命,直到在火星建立一个由苏联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1960年 苏联科幻片《天空的呼唤》剧照

1960年,苏联科幻片《天空的呼唤The Call of Heavens》讲述了一个关于太空竞争的故事。片中英雄式的苏联宇航员解救了那些企图把共产党打到火星上去,却意外搁浅的美国人。片中的美国人不但是苏联太空竞赛的敌人,而且是输了比赛的弱者,需要苏联人拯救。

黑美国人只是苏联电影的副产品,是捎带着干的事情。苏联电影工业的真正作用只有两个,第一,在欧洲各大电影节获奖,提升国家影响力,这是类似苏联运动员要在奥运会拿金牌一样的政治任务;第二,提供宣传材料,为美化苏联国家制度和团结东欧国家的这些政治任务服务;为了获奖,苏联导演拍摄了大量沙俄时代的古典主义作品,比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等;至于同时代的政治宣传电影,包括上面例举的科幻电影,皓若星辰,不枚胜举。苏联电影是新中国电影的老师和参照物。新中国是学着苏联老大哥的样子,一步一步学会拍社会主义电影的。

中国科幻电影的先驱者

但新中国的科幻电影比较贫乏,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国科幻片数得上号的,还得算1980年拍的《珊瑚岛上的死光》

80年代《大众电影》杂志插页: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介绍

这个片子讲述中国海归科学家发明了“高能原子电池”,要献给祖国,但是他坐的飞机却被激光击落,坠入太平洋。并被神秘组织困在太平洋的小岛上,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当然是某个黑科技大国,而这个某大国派出的官员有个意味深长的名字——沙布罗夫,这是个典型的斯拉夫名字,是的,这部中国科幻电影鼻祖的假想敌,就是苏联人。当时国内不好找苏联的特型演员,只好让中国演员黏着大鼻子扮演苏联官员。

《珊瑚岛上的死光》剧照:中国演员饰演的“沙布罗夫”

我们为什么要在科幻片里黑苏联呢?首先因为六十年代中苏交恶,其次因为1979年中国狠狠地教训了苏联的小弟越南,当电影开拍的1980年,中苏关系还尚未解冻,而当时中美关系已经进入蜜月期,所以这个假想敌不黑苏联,还能黑谁呢?

当《珊瑚岛上的死光》作为小说发行的时候,苏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这篇小说“充满了民族沙文主义”——看来苏联人看懂了,知道我们在黑他。

回到《流浪地球》,可以想象,以后的国产科幻大片在设置假想敌方面,大约就是《流浪地球》定下的调子——把假想敌设计成某种自然不可抗力,这次是木星要吞噬地球,下次我们就可以征服天王星,这样的假想敌,既不得罪俄国人——普京大帝现在是我们的战略伙伴;也不得罪美国人——两家正在谈判,还要继续做生意。

或者,我们可以把假想敌定成日本人,比如“日本人要毁灭世界,中国人手撕日本科学家拯救人类”这种情节,我的意思是,我们的艺术家完全可以把抗日神剧搬到太空上去。

我们的科幻大片之路才刚刚起步,在视觉效果方面,我们还要向好莱坞学习;在数量方面,我们比苏联科幻片的鼎盛时期还有不小的差距。而在苏联的最后岁月,俄国老百姓讲着这种笑话:

“列宁时代像一条隧道,周围一片黑暗,只是前面有光;斯大林时代像是一辆卡车,一个人开车,少数人坐驾驶室,大多数人在货箱里颠簸着;赫鲁哓夫时代像个马戏团,一个人表演,其他人在下面笑;勃列日涅夫时代像一场电影,观众们都在等着散场。”

 

朝鱼羊的大片

上文提到,一个国家能拍科幻大片,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要有科技实力。二要有电影工业;但其实也不一定。我们的邻居朝鱼羊很穷,但三月半的爸爸正太阳同志很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看好莱坞大片,正太阳同志一直希望朝鱼羊也能拍出自己的大片,但苦于没有这样的电影人才,于是在1979年,正太阳同志派特工绑架了韩国著名导演申相玉;

韩国导演申相玉

申导演被软禁在朝鱼羊,拍了7年电影,期间,申相玉为朝鱼羊拍摄了第一部科幻片——《平壤怪兽》,说的是14世纪的朝鲜,诞生了一个大怪兽,怪兽专门吃铁为生,甚至能吃军队的兵器,而且怪兽很爱老百姓,它带领农民闯入国王的城堡,吃掉了国王卫队的兵器,帮助人民推翻了暴君。

1986年朝鲜电影《平壤怪兽》海报

1996年,索尼公司的怪兽片《哥斯拉》上映,日本人发现,正太阳同志主持拍摄的这个《平壤怪兽》居然长得很像《哥斯拉》,而且据说比《哥斯拉》好看。(完)

参考资料:《红色的天空:苏联科幻电影简史》

感谢您转发到朋友圈,转发是对我最好的支持。媒体转发请联系作者。

原创不易,感谢打赏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麻辣总局】人民日报 |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
0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国有经济总量、影响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推动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系统有效的金融体系、庞大顺畅的基础设施体系,有力保障了各项事业顺利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同时,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让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成就。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扩大开放作出巨大贡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优势。

改革开放40年来,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企业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大幅提升,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国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有资产大幅增值,上缴利税显著增加,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已跻身于世界一流或知名企业行列。到2017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151.7万亿元和52万亿元,是1978年的209.7倍和107.2倍;上缴税费总额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5。国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有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企业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影响力不断增强。到2018年,我国有120家企业(含港、澳、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中国有企业占80%以上。中央企业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18年8月,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3116个项目;已开工和计划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中央企业承担的项目数占比达50%左右,合同额占比超过70%。国有经济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国有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引导作用更加突出,有力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谱写创新发展辉煌篇章。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谱写了创新发展辉煌篇章: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悟空、墨子、慧眼、碳卫星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突破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等等。在国有经济的主导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之重器相继问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推动形成坚实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习近平同志指出:“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推动形成了坚实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有力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顺利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推动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经济引领和推动下,我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雄厚基础。

推动形成系统有效的金融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稳步推进。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股市、债市、衍生品和各类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四梁八柱”都已搭建完成,市场容量位列世界前茅。金融体系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政策、保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布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国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形成庞大顺畅的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等特征,需要国有企业担负起主要建设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了我国交通运输能力和邮电通信能力,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如,201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新增4683公里,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增高铁4100公里,达到2.9万公里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推动形成强大创新引擎。国有经济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勇攀科技创新制高点,着力推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推动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引领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的基础性力量,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国有经济还在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国家安全和国防军事工业的重要基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国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

进一步发展好公有制经济,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当然要让它发展好,继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让它继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这既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客观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二是继续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四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六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

应当认识到,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干,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要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手让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只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能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成就。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白暴力 方凤玲)

原标题: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民要论)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9日 09 版)

以下内容由今日头条提供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立此存照】茂名网警的工作与生活

$
0
0

近日,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比基尼运动员 @Lara殿 (曾获2016澳大利亚IFBB比基尼高组全国第二,AWNBS比基尼全国第二)新浪微博的一条发布于2018年的旧视频微博下:

微博地址

 

却遭到 @茂名网警巡查执法 的评论:

@茂名网警巡查执法:警方提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利用互联网发布、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理。

一则比基尼健身的形体视频记录,竟然被认定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这令发布者 @Lara殿 感到不解,予以了强硬的正面回应,不少网友也对此表示支持。

当然,该微博下同样被引来了一些网友对博主进行了大量的人身攻击,掀起了不同观点网友的激烈争论。

以下评论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搜集自新浪微博:

质疑茂名网警:

@良*****ano:这样滥用职权,你领导知道吗?他领导知道吗?

@喜*****君:这是软件抓取的还是蹭大V?我实在不能信人为操作能干出这样的事儿来。

@稻香*****世间: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耐心这么肮脏,马列主义没学好怎么当的警察?

@C-******-L:<<而已集.小杂感>>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鲁迅

@孤独*****斑布:哈哈哈!人家正规职业,国家认可的运动竞技项目,你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还用认证的官方微博,你自己看的是什么,关注的什么人,自己心里没有点b数吗?

@噼里******啦:大清早亡啦!你居然还留着辫子。

@M*****o:人发个健身视频你评论淫秽色情,你是不是有毛病?

@Psy*****na:现在做警察对视力没要求了吗?还是对智商没要求?

@一*****_:来围观一下评论区恶臭的沙雕们,以及这个声称殿姐违法的网警的点赞是什么操作。

@Sta*****ick:网警看里番 应该判刑吧

有网友发现 @茂名网警巡查执法 曾在日本成人动画的有关微博下 点击了“赞”

攻击博主:(几乎每一个博主都进行了回复)

@永远流动36903:网络管理员在哪里。现在微博到处传播这些裸漏视频,穿成这样,跟直播间穿着内裤直播有什么区别,难道微博那么垃圾?都靠这些吸引浏览者了。 //   @Lara殿:健美比基尼,竞技体育国际项目。可以向国家体育总局和世界健美联合会反映一下,估计会被耻笑。

@腊踏仁岗癫话做腊踏事:这……性生活怎么过?女人还是微胖白白的好。  //  @Lara殿:女人不是只为性生活,健美比基尼竞技体育了解一下。

@小鹿瘦瘦的老公:走的那几个交叉步太恶心了。  //   @Lara殿:你来教教看?我看裁判让上场吗

@就叫赵丽颖018:恶心人。 //  @Lara殿:那千万别去看健美比基尼比赛。都是这样的,能恶心死你。

@古冠冠:我去,最讨厌这种肌肉了,难看死了,男女都难看。 //   @Lara殿:这么巧 我们也讨厌你啊。

@用户6350036495:我觉得是个男的。 //   @Lara殿:来自娘娘腔的直觉吗?

支持博主:

@偶不偶买噶:看了下评论区,有的评论真的好Low,Lara 不要气,目前很多人都还处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层次,而且说肌肉女恶心的大都是那些精神和外在的共同的弱者。

@_苟威:lara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健身博主,练的好又自信又美,follow她有两三年了。几乎她每条微博下面都会各种牛鬼蛇神说着不堪入目的话,虽然lara每次都会有力的反击,但很多话说出来那一刻就已经伤到人了。每次看微博评论,都会对我们的国民很失望也很无奈。都2019年了,为什么尊重别人还是一件这么难的事。

@Winston太浪:喷子们,健身人的自律性可以斬压你们好几个世纪了,说话前先摸摸自己的大肚囊子。

@Suki喔:评论怎么回事 都9012年了都不知道健身是有比赛的吗?你以为在跑步机上走两步 拍个自拍就叫健身了?别暴露自己了。

@喵了个二咪66:刚看到这条觉得美美哒,两天后再看到Lara发了条出圈了的微博,然后看到这条下面一堆不健身的男女留的评论…… 呃看的有点受不了,真是觉得这些人素质有够差。各人有各人的审美,可是不同审美你就喷,也真是够了。你不想要这身材,拜托你想要你也不会有。一般网络上热衷喷人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LOSER!

@左林右枫:我今天认真看了一下评论,喷子还真多,网红看来也挺累的,心理不强大还真不行! 走自己的路让喷子们意淫去吧。

@刚就是_我:很多网友都被现在的娱乐文化娱乐至死,装巨婴!不懂得尊重人,不懂装懂,随意评论,想当然,思想狭隘。健美你们欣赏不来,就不要看!在这里秀智商的下线,博存在感,草!我自己也业余健身好几年,我对这种健美也不太欣赏,但是这种健美付出的金钱,时间,饮食,训练真的很难坚持,我挺你!

@怪人俱乐部_:评论区真是恶臭 不符合你的审美可以不看不评论 但请尊重健美运动

@朱奇斌Hamm:事实上你们对别人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别人,却是一览无余的你们


© 一国两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甄土隐 |绝不能助长见义勇为这种“歪风邪气”

$
0
0

@央视网:【调查结果何时出?!“见义勇为反被拘”施暴者要求私了:公安让我们自己协商】近日,福州小伙赵宇称一名女住户遭受入室侵害,他见义勇为帮她脱离危险,却被施暴者报警拘留了14天,这一事件引发社会热议。目前,检察机关已在规定期限内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而作为整个事件不可或缺的、掌握侦查权的当地警方,至今仍未公布事件调查结果。赵宇的行为究竟是见义勇为,还是故意伤害?该奖?还是该罚?

强奸未遂也是犯罪,但是作为犯罪嫌疑人的李桦(化名)竟然啥事都没有,逍遥法外,还在外面打麻将。有网友就说:“强奸未遂打麻将?见义勇为拘留所,并且还错过了老婆生孩子,以后还有人见义勇为?法律是这样用的?” “福州公安提醒您: 坐牢原因千万条,见义勇为第一条。 强奸未遂打麻将,救人危难蹲大牢。”

福州警方拘留见义勇为的赵宇,认为他涉嫌故意伤害。 “防卫过当是指在阻止他的过程中,他已经无还手能力后仍进行反击,而警察认定赵宇为故意伤害,四个当事人只有那个男的称自己无缘无故被打,而警察也相信了他一人证词,而不相信另外三个人,这很明显是黑”。“锁都坏了,见义勇为的男子,受害女,受害女闺蜜证词都差不多,施暴者就自己一个人说女孩自愿的,人家自愿所以你把人家锁弄坏然后去掐着人家脖子?”

有不少网友为见义勇为的赵宇鸣不平。 “国家的见义勇为的标准可能是这样的:见到别人被欺负殴打时,你可以上前制止,但是不要动手。施暴者转过来打你时,你也不要反抗,站着让他打,等着下一个见义勇为者上来被打,这样一替一个的,等到施暴者打累了,他就不打了。”“犯罪分子是招招要人命,见义勇为者救人时确要处处留情处处小心,这里碰不得那里伤不得,还要救人还要保护自己不受伤,难度系数太大,风险太大…………难道犯罪分子不能受伤?受了伤就成好人了?这是什么鬼逻辑?”

还有网友认为警方办案太草率,把坏人给放了,把好人给抓了。 “私闯民宅,破坏他人财产,强奸未遂逍遥法外,伤残二级还能那么快出院在打麻将?见义勇为拘留14天,已经被拘留且期间孩子出生无法在身边,这又怎么赔偿?福州公安难道都这么草率办案的??”

新浪视频:【见义勇为后被刑拘 追踪:施暴者称可私了 索赔录音曝光】2月18日,福州男子“见义勇为”施救即将被性侵女子反被拘留一事引发热议。媒体获得的一份涉及福州赵宇“见义勇为”被刑拘事件录音显示,对女子小邹施暴被赵宇踢伤的男子李桦(化名)在电话中索赔,称调解后可以将赵宇三至七年的刑罚,降低到一年半到一年,“看能不能不判刑。”

涉嫌强奸的李桦(化名)不但没被抓,竟然还向见义勇为的赵宇索赔。“我去我去,这事看到现在真是太魔幻了。强奸犯给见义勇为者的父亲打电话,一边勒索一边表示自己可以跟公安那面说一说,尽量少判你儿子几年。”“看来公安是人家娘家人!说话如此霸气!强奸事儿没了!现在还能大大的勒索一把!”

有网友很心寒,就自我挖苦说:“曾经有一次见义勇为机会在我面前,我珍惜机会后却变成蓄意伤人,面对赔偿,吃牢饭。现在追悔莫及,照顾不了分娩的老婆,还要遭受牢狱之灾!人世间最大悲哀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从来一次机会,我一定会选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如果非要在这个选择上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辈子”。

福州警方放着涉嫌强奸的人不抓,反而把见义勇为的人给抓了。对此,很多人对警方的这种办案方式表示很不理解。有人就调侃说,警方之所以这么做,唯一能解释得通的理由就是警方怕自己失业,不允许别人见义勇为,如果都知道见义勇为,还要警察干嘛?还有人模仿警方的口吻说,绝不能助长见义勇为这种“歪风邪气”!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自由亚洲|求助外交官 成都基督徒遭传唤

$
0
0


警察在秋雨圣约教会外戒备。(志愿者提供/记者乔龙)


成都秋雨圣约教会信徒为被抓的牧师王怡祷告。(志愿者提供/记者乔龙)

四川成都秋雨圣约教会徐苗庄、肖红柳等四名信徒因向德国外交官求助,上周五(15日)晚被当地公安传唤至派出所盘问。据信徒说,在传唤期间,公安满口脏话,并威胁信徒不得再和外国人接触。另外,被刑事拘留的秋雨教会牧师王怡,其代理律师向办案警察申请会见当事人,被拒绝。

秋雨教会长老苏炳森、覃德富、戴志超及李晓凤4人在去年12月被刑事拘留。他们的家属徐苗庄、肖红柳、陆灵芝、沈冰4人,上周四(14日)向德国驻成都的外交官求助,但次日傍晚被成都市建设路派出所公安带走传唤,周六凌晨获释回家。

当地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人士本周二对自由亚洲电台说,在传唤中,成都公安向4位被捕者家属追问,前往德国驻成都领事馆等的详细情况。他说:“2月15日傍晚,沈冰、陆灵芝、肖红柳及徐苗庄,这四位‘12.9’教案中被羁押的同工亲属,被传唤到当地辖区派出所。当时传唤他们是以‘已经被取缔的非法组织’的名义,继续活动。”

上述人士称,四名基督徒在派出所内遭到成都市国保和派出所公安单独盘问:“市公安局的办案人员对她们进行了盘问,主要针对前一天下午,她们去德国领事馆的相关情况。在整个盘问的过程中,这些所谓的办案警察用各种各样的威逼利诱,来强迫这些基督徒说出前一天她们去德国领事馆的各种情形。主要是谁帮助她们联系和牵线搭桥,她们去见了谁,有没有接受物质帮助。”

公安辱骂被传唤基督徒是“垃圾”

在传唤过程中,一位市公安局国保对其中一名女性基督徒满口脏话,骂她们是“垃圾”“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还威胁“要弄死你们”,说“恨不得现在是四十年前,就可以给基督徒戴尖帽子砍头。”

本台曾报道,去年12月9日,一百多名警察对秋雨圣约教会采取大抓捕行动,教会牧师王怡、蒋蓉夫妇、长老苏炳森、覃德富、戴志超及李晓凤等一百多人被羁押,其中十多人被刑事拘留,包括王怡等人被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涉嫌寻衅滋事罪”及“非法经营罪”羁押。

上周四,王怡案的代理律师张培鸿抵达成都,第二次向办案国保提出要求会见其当事人的申请。周六,张培鸿律师在网络发文说,他在成都草市街派出所会见了承办王怡案的国保,并向其提出三点交涉,第一,他第二次申请会见当事人王怡;第二,关于王怡母亲和儿子小书亚搬到王怡家中居住的问题;第三,如果公安再次不批准律师会见王怡,那么请公安将他的一封信转交给王怡。

张培鸿律师说,公安在第二天答复他,不准会见王怡,也不同意把一封信转交给王怡。张培鸿在该信中,告之王怡,他将担任王怡的辩护人。

现年45岁的王怡,当年是研究宪政的青年学者,自由撰稿人。成为基督徒后,王怡创办了秋雨之福教会,去年12月9日被捕。截至上个月底,秋雨教案遭当局刑拘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24人当中,目前已有9人取保获释。

广东有基督徒户口遭冻结

目前,中国各地均出现压制基督徒的情景。广东一位信徒袁先生对记者说:“现在这个政策愈来愈严厉,被他们(警察)抓进去拘留之后,再放出来,公安断绝你的经济来源或采取其它措施。四川那边很多基督徒在银行的钱,全都冻结了”。

 

相关阅读


© 无可奉告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立此存照】推特转发400篇 监牢里面待半年

$
0
0

2月19日,有推特网友爆料,一名江苏扬州推友因使用“翻墙软件”登陆twitter,转发推文400余篇(其中“诽谤党和国家领导人”推文72篇,“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推文329篇  摘自判决书原文),于2018年8月遭刑拘,被判处“寻衅滋事罪”,处以有期徒刑六个月。

相关阅读:

【立此存照】推友陈年老酒被迫注销推特

维权网 | 中共大陆当局展开推特清网行动

【众人推】“全国清推运动”即将到来?


© 好五倍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新华社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原参谋长房峰辉被判处无期徒刑

$
0
0

房峰辉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2019年2月20日,军事法院依法对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原参谋长房峰辉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进行了宣判,认定房峰辉犯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追缴的赃款赃物上缴国库。


© 五月三十五日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冰点周刊 |一个和气生财的非典型村霸

$
0
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

从2005年开始,朱拉练通过租赁的方式,把村民的农田低价流转至自己公司名下。然后承接长沙各种建设工地上无处处理的土方,用来填平田地,最后再租赁给为城市建设提供原料的搅拌厂。在这场几乎无需支付成本的生意中,朱拉练只赚不赔。

14年间,从长沙各处工地满载土方的渣土车不断驶向牛角塘村,然后倾倒填埋。这几乎改变了牛角塘村的生态,甚至改造了村里的地形。除了大量水田变成“旱地”,很多池塘也被填平。一个小水库消失不见,变成了一座小山。

但从通常的评判标准来看,朱拉练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村霸”。在村民印象中,他反而更像个“好人”“善人”。村里小孩考上大学,他会自掏腰包送慰问金;村民想抽烟,他会一人送一包软中华。即使在天心区的干部考核里,朱拉练也可以称得上一个“能人”。

2018年,“村霸”落马,这场处处违法违规的交易,最终没有“赢家”。

本文约5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牛角塘村卫星图(红线内为部分土方填埋区域)

作者 | 杨海

编辑 | 秦珍子

中国有44个牛角塘村,长沙市天心区的牛角塘可能是最幸运的一个。它地处长沙南郊,在市区快速扩张中,不断向这座“新一线城市”的边界靠近。107国道穿村而过,这条中国的公路动脉上,挂着各省牌照的货车终日不息,牛角塘村和它一起见证了中国经济全速前进的巅峰时期。村子的前景同样光明,它所处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是湖南省,乃至整个长江中游最重要的增长极之一。

从另一方面看,它也遭遇过不幸。过去14年里,一个村支书曾疯狂攫取过村子和村民的财富。他最常用的手段是收买和欺骗,很多村民听到“朱拉练”的名字时,还会竖起大拇指,细数他的“好人好事”。

在平静缓慢的乡村生活里,朱拉练偷走了本该属于村民的财富。

2018年4月,他忽然消失,传闻被天心区纪委监委带走。8个月后,人们在一份官方通报里得知他的消息: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行为被移送司法机关继续调查。他的罪状包括但不限于操控基层换届选举,把村子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大肆侵吞集体财产,“小官巨贪”……

一些村民感到震惊。在邻居邢忠良(化名)眼里,村支书一直没什么架子,见面时总是笑呵呵的,“凡事都能想到人”。一位在国道旁开汽修店的村民仍记得朱拉练曾帮他搞定营业执照,“如果这次不出事,他人还是不错的”。

“他是典型的‘两面人’,很多村民被他的小恩小惠蒙蔽,认不清他的真实面目。” 在天心区纪委办案人员看来,朱拉练违纪违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在朱拉练的“生意”里,土地是最重要的生财工具。他从抱怨种地“不划算”甚至已经抛荒的村民手里租下稻田,流转至自己公司名下,然后承接长沙各种建设工地上无处处理的土方,用来填平田地,最后再租赁给为城市建设提供原料的搅拌厂。

村民拿到令人满意的租金,被四处驱赶的搅拌厂拿到寸土寸金的土地,朱拉练从这个看似两全其美的过程中获利。只是每一方都忽略了,这场处处违法违规的交易,最终没有“赢家”。

1

牛角塘村与城市无比接近,但又界限分明。

长沙地铁1号线在距离村子4公里的地方设置了终点站,负责检修的车辆段则在村里落地。

一条新修的12车道马路从长沙的主干道万家丽路延伸过来,尽头就是泥泞的107国道。新马路的两侧是长沙高新产业的“总部基地”,经过统一规划的新大楼和新厂房错落有致。国道沿线则是一些等待拆除的搅拌厂、停满挖掘机的二手交易市场,以及村里裸露着水泥外墙的楼房。

地处特殊的区位,让牛角塘村的村民呈现一种类似“半市民化”的状态。他们很多人都在不远处的“长株潭商圈”上班,晚上回到并不具备城市公共服务的家中。

他们几乎已经脱离土地,近10年,村里抛荒的稻田越来越多,为数不多还在耕种的农田,大多由家里的老人打理。一名村民算了一笔账,除去秧苗、化肥等成本,一亩水稻一年收入500元左右,如果收成不好或者粮价波动,甚至还要赔钱。

对生活在牛角塘的村民来说,不管他们有没有觉察到,村子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过渡时期”。

朱拉练在这段时间“进场”。2005年,3个行政村合并成立新的牛角塘村,朱拉练成功当选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随后他以个人名义成立了“鑫明农庄”和“鑫明物业”两家公司,把目光瞄准了村里最常见,也是最优质的“资产”——那些在村民眼中“没有用”的农田。

鑫明农庄内景

从2005年开始,朱拉练通过租赁的方式,把村民的农田流转至自己公司名下。一份村民向记者提供的“土地(稻田)租用合同”显示,牛角塘村107国道旁的农田,2005年每亩的租金是2580元,按每年10%递增。到2017年村民最后一次领到租金时,已经涨到接近8100元。

对大部分村民来说,这都算得上是划算的交易。只是他们都没在意,合同里并没有明确租赁土地的用途。

彼时,在城市这端,2005~2015年长沙的GDP几乎翻了5倍,增速在全国33个主要城市里位居榜首。就像这10年间,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经历的那样,一眼望去,城市里到处都是围挡起来的工地,天际线上矗立着颇具层次感的塔吊。

长沙也不例外,经济体量的膨胀推着它不断扩张自己的边界,高楼拔地而起,地铁从无到有。如何处理修建地基、隧道挖出的土方,一时成为城市的难题。

牛角塘村的农田成了承载地。几乎从合同生效的那天起,渣土车就开始出现在村里的各片农田,繁忙的时候,一天24小时都不会停工。

“我晚上站在二楼往外看,渣土车排着队亮着灯,就像一条龙。”村民唐英(化名)回忆当时的场面。她家的3亩地都租给了朱拉练,原本的水田如今已经被填到高过路基,因为没有植被覆盖,大片红土直接裸露在外面。

到2018年事发前,朱拉练已经把全村24个村民小组中15个组的1000多亩土地流转至自己公司名下。

14年间,从长沙各处工地满载土方的渣土车不断驶向牛角塘村,然后倾倒填埋。这几乎改变了牛角塘村的生态,甚至改造了村里的地形。

除了大量水田变成“旱地”,很多池塘也被填平。一个小水库消失不见,变成了一座小山。

老屋冲组北面的土山

这个名叫育泥潭的水库位于村子的老屋冲组,多年来一直用于农田灌溉。家住在水库旁的周涵告诉记者,3年前水库刚刚加固完堤坝,随后就开闸放水,水放干后渣土车就开了进来。

“水库填平后,就开始填我们的田。”周涵回忆,一开始村民并没有太在意这些渣土车,后来组里的田被填到三四米高时,村民们才觉得不对劲,“再填,地就完全没用了”。

组里派代表去和朱拉练交涉,对方以“已经签了合同”为由拒绝停工。后来村民带着帐篷“上山”,晚上在土方上面轮流守夜,与渣土车队对峙。

“那时是11月,晚上很冷,我们就在上面烧柴,一直待了两个月。”周涵告诉记者。

村民最终在这场对峙中败下阵来。两个月里车队确实没再施工,但已经被填埋的水田也不可能再被复原。“与其什么都没有,还不如拿点租金。”村民撤下山后,施工恢复正常。他们记得,直到朱拉练出事前,渣土车还在“山顶”上不断倾泻土方。

如今,这座把整个自然村北面围起来的小山,已经遮挡了周涵家下午的阳光。沿“山脚”筑起的1米高的水泥墙,是这座渣土山唯一的防护设施。村民告诉记者,在去年的几场大雨中,山坡已经有过两次“滑坡”,“塌下来的泥土把山下的水泥路都埋上了”。

没人说得清,这些堆积成山的土方到底来自多少处长沙的建设工地。市区里那些极富现代感的摩天大楼、整洁明亮的地铁站,都可能与这座光秃秃的渣土山有关。

就这样,渣土生意成为朱拉练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农田被填平后,搅拌厂就来了。

这些需要大片土地又容易产生粉尘和废水的企业很快被吸引过来。村口开汽修店的老板王国强(化名)记得,最多的时候,村子107国道沿线一共有10家大型搅拌厂。“国道上每天都堵,全是搅拌车。”

因为朱拉练几乎垄断了村里的土地资源,搅拌厂只能从他手中租下土地,然后支付租金。从村民手中低价租来农田,处理土方赚一笔,最后高价租给企业,朱拉练在这场几乎无需支付成本的生意中,只赚不赔。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一位商人曾向朱拉练提出要在牛角塘村经营搅拌厂,朱拉练以村委会名义找到当地某果园负责人要求收回土地,对方提出要100万元的补偿,朱拉练回头向搅拌厂商人要价160万元,60万元轻松落入自己的腰包。

在朱拉练任村支书、村主任的14年间,牛角塘村成了违规企业的灰色地带。一方面,这些企业生产的混凝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沙的各个建筑工地,浇灌出高楼大厦的骨架;另一方面,无论这些企业的产品对这座城市有多重要,也无法忽视它们从一开始就带着“原罪”从事生产。

2017年3月,牛角塘村的一家搅拌厂发生坍塌事故。长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这次事故的调查报告里提到,涉事搅拌厂“在未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租用农用地进行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在未取得建设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施工”,分别涉嫌违反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

牛角塘村村委会将集体土地出租给涉事搅拌厂用于非农建设,明显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规定。

调查报告还提到,2005年,长沙县国土资源局(牛角塘村在2015年之前隶属长沙县管辖)就因“非法用地”,对牛角塘村6家搅拌厂立案查处。只不过,当时国土局只向违规企业收缴了罚款,并没有依法行使“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强制措施。

2015年,牛角塘村由之前的长沙县,划入长沙市天心区管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身份从“村民”变成了“市民”。

107国道正在等待拓宽,牛角塘村“城市化改造”也被提上日程。这个村庄即将结束它服务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命,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016年10月,天心区政府成立了“关停拆除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全力推进搅拌场站和砂石场的关停拆除工作”,牛角塘村的一众搅拌厂被列为“第一批”处理对象。到2017年年底,107国道旁的搅拌厂几乎消失不见,剩下大片坑洼不平的水泥地。

这一年,村民们拿到最后一笔土地租金。朱拉练的“土地流转”生意几乎陷入死局,半年后,他“春风得意”的时代戛然而止。

3

从通常的评判标准来看,朱拉练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村霸”。

在村民印象中,他身上没有横行乡里、飞扬跋扈的故事,反而更像个“好人”“善人”。

朱拉练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幺,他和大哥一家住在一个名叫“朱氏佳园”的“小区”里,“小区”只有两家人的两栋别墅。

朱拉练的家

邢忠良家就在“朱氏佳园”的斜对面,平日里他总能跟朱拉练碰面。

“他(朱拉练)为人很和善,没见他耍过官威。”邢忠良是个电工,朱拉练曾经请他去给“鑫明农庄”的游泳池排线。他白天按时上班,农庄的会计给他正常记工。有时他晚上散步,走到农庄附近也会进去“忙活一阵”。晚上没有会计记工,发工资时,邢忠良只领到了白天正常工时的工钱。

邢忠良记得,游泳池正式完工那晚,他突然接到朱拉练的电话,“邀我去农庄吃饭”。饭桌上,朱拉练拿出500元,交给邢忠良。

“他说这是我晚上的工钱,我做的他都看在眼里,绝对不会亏待我。”邢忠良垂下眼睑,轻叹一声。

邢忠良对朱拉练的“大方”印象深刻。他记得有一次开村民大会,有村民在下面起哄没有烟抽。“朱拉练二话不说,马上派人去买烟,回来一人一包软中华”。

村里只要有学生考上大学,朱拉练都会自掏腰包送上慰问金,“一本2000元,二本1000元”。村里有人生大病,朱拉练也会出资帮助。逢年过节时,孤寡老人们也会收到朱拉练献出的“爱心”。

这些消息在4000多人的村子里反复传播,以至于那些没有见过朱拉练的人,也听说过他的事迹。

事实上,朱拉练的“政治生涯”也是从这样的“小礼品”开始的。

2004年三村合并后,新的牛角塘村村委会举行第一次选举。村民唐英回忆,当时他们村民小组的妇女组长曾提着一条鱼到自己家里,告诉她“村委会选举时投朱拉练一票”。

鑫明农庄旁的一户村民收到了小组长送来的一包“芙蓉王”香烟,对方同样向他提出了“投朱拉练一票”的请求。

“他在牛角塘村第一届村委会选举时,采取发名片、请吃喝、送香烟的方式, 请9个村民小组的‘三长’(党小组组长、妇女组长、村民小组组长)投票支持并帮忙拉票。”《中国纪检监察报》在报道里提到,当时还只是三村合并前其中一个村党支部委员的朱拉练,已经“觉察到有利可图”。

天心区纪委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成功当选牛角塘村支书和村主任后,朱拉练收了8个“徒弟”,其中两人被他安排进了村“两委”。

“这些‘徒弟’平时就围着朱拉练吃吃喝喝,在换届选举中,他都安排‘徒弟’参选,分散主要竞争对手的票数。”上述办案人员说。

土地流转为村民谋得“利益”,再加上不错的口碑,很多村民也把选票投给朱拉练。此后的数次换届选举,朱拉练都如愿连任。

在后来的调查中,天心区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发现,朱拉练在历次换届选举中,得票率都超过90%,最近的一次甚至达到了96%。

朱拉练“当政”期间,村委会搬进“鑫明农庄”办公。据天心区纪委监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朱拉练每年都会自己出资,给村干部发放各种补助、误工费,还“以个人成立的公司名义为4名村‘两委’成员购买养老保险”。

14年间,除了一些很快就被平复的小插曲,牛角塘村的一切看似风平浪静。朱拉练开上了路虎、奔驰,在流转来的田地里盖起了别墅。村民因为拿到租金得到了实惠,村干部因为跟着慷慨的领导尝到了甜头,没有人试图破坏这种平衡。

即使在天心区的干部考核里,朱拉练也可以称得上一个“能人”。一位天心区委组织部官员告诉记者,朱拉练对上级安排的任务完成得都很好,“尤其是急难险重的事,他总能提前办妥”。

“在2017年村支‘两委’换届中,群众推荐、部门联审、干部考察谈话等环节都没有发现朱拉练的问题。”上述组织部官员感叹。

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好人”“善人”“能人”的另一面,竟是贪婪、狡诈。孙美青告诉记者,经调查,朱拉练通过村集体“三资”敛财,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事实上,这个通过欺骗和违法建立起来的“独立王国”早就摇摇欲坠、危机四伏,党纪国法对它的致命一击即将到来。

天心区纪委监委是从去年1月开始陆续接到有关朱拉练的举报的。孙美青告诉记者,从2015年天心区区划调整后,区纪委就比较重视这些“新干部”的情况。

在2018年年初,区委就要求区委巡察办安排机动巡察组进驻牛角塘村开展巡察,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情况。“在村里待了两个月,每天都去村民家走访、问询。”

6月,区纪委监委、区政法委、区公安局联合成立了专案组,区委书记多次组织会议,分析、研判案情。

10月,朱拉练被开除党籍,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移送给了司法机关继续调查。那些曾经跟着朱拉练“喝汤”的村干部,也都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牛角塘村所处的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和纪工委的负责人,因为“把关不严、发现不及时等问题”,也被问责。

如今,牛角塘村新的村支书和村第一书记已经上任,村子看起来和往常一样平静。只是,老屋冲北面的那座土山还矗立在原地,村民们的土地刚刚确权,却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土地在哪里。

村委会条幅

村委会已经搬离鑫明农庄,诺大的庄园空无一人。朱拉练新建的别墅大门紧闭,外面的铁丝网上挂着村委会的条幅:摸清农村集体家底,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相关阅读


© 我是一只草泥马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德国之声 | 250万新疆居民难逃中国掌心

$
0
0

文章原标题:脸部辨识结合大数据 250万新疆居民难逃中国掌心


根据荷兰研究员吉佛斯取得的数据显示,位于深圳的深网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人脸辨识与大数据分析科技,在中国数个城市协助政府与警方监控人民。

China XinJiang Polizeipatrouillen (Getty Images/AFP/B. Dooley)

根据荷兰研究员吉佛斯取得的数据显示,位于深圳的深网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人脸辨识与大数据分析科技,协助中国政府监控超过250万名新疆自治区的居民。

(德国之声中文网) 非营利组织GDI基金会的安全研究员吉佛斯 (Victor Gevers) 上周三 (2月13日) 在推特上表示,位于深圳的深网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SenseNets Technology Ltd) 握有超过250万笔来自中国新疆自治区的个人资料,而这些数据长期处于未受保护的状态。


吉佛斯的分析显示,中国政府透过深网视界的人脸辨识及大数据分析科技来严格监控将近260万新疆居民的一举一动。 该数据库内拥有包含姓名、身分证号码、身分证发证与到期日、性别、国籍、住址、出生日期、照片及雇主等敏感信息。 此外,外泄的数据也纪录了这些居民过去24小时曾去过的地方,而系统也详细将这些地点分类成警局、旅馆、清真寺甚至网咖。 该数据库在24小时内搜集了将近670万笔坐标定位,显示该数据库是处于随时更新的状态。

深网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在官网上公开强调它们“能够通过非接触形式对目标人员进行捕捉、比对、识别与监控。 对社会治安管理、刑侦分析、反恐维稳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它们也运用安全指数概念与人脸比对进行人群与人脸的分析及比对。

该公司的合作伙伴包含了连云港市公安局、广东省公安厅、武汉市汉阳公安分局及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市公安局。 在案例分享区,深网不断强调它们的人脸辨识技术如何协助地方公安局分析预警跟维护公共秩序。 而深网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东方网力科技有限公司 (NetPosa Technology Ltd) 在包含新疆在内的多个省分都有分公司。

吉佛斯表示他在发现该数据库未受保护后,主动用电邮通知深网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但深网并未回复他。 吉佛斯周三 (2月13日) 在推特上指出深网似乎已用防火墙封锁该数据库,并表示: “我怀疑该服务器应该已阻挡中国境外的IP地址,因为外国人已无法获取任何信息。 ”


新疆专家岑茨 (Adrian Zenz) 在推特上表示, 他认为这起数据外泄的事件让外界理解中国政府如何监控新疆居民的日常生活。 而国际特赦组织的中国研究员潘嘉伟 (Patrick Poon) 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如果中国政府声称在新疆进行的主要是职训培育,那北京得解释为何它们会需要运用这些科技来监视民众。 此外,他认为外界也必须担忧这些科技辅助的监控是否已被运用到中国其他地区。 他说: “这个事实显示中国真的是个警察国家,因为它们试着控制所有人。 ”


人权观察的中国资深研究员王松莲 (Maya Wang) 告诉德国之声,其他国家的政府应该考虑长期禁止国内公司出口任何与治安或犯罪控管相关的科技到中国。 她表示美国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通过的经济制裁,无法有效禁止美国公司将监控类的科技出口到中国。 她说: “美国应该定期将最先进的科技纳入制裁列表,并确保对中国的相关制裁有彻底执行。 据我所知,美国已开始重新审核制裁列表,所以我希望审核结果能解决现有的问题。 ”

中国政府在新疆除了大量使用脸部辨识科技监控人民的一举一动外,它们也自2017年七月起强迫民众在安卓手机上安装一款名为“净网卫士”的App。 净网卫士会封锁特定网站及禁止民众在手机上下载特定软件,并扫描手机上储存的档案。 新疆警方会在街上随机抽查。 被查到未安装净网卫士或未将政府认定有害内容从手机删除的民众会被拘留。

净网卫士搜取到的数据都会被存在一个服务器,而负责协助政府管理这些服务器的是一间位于上海的蓝灯数据公司 (Shanghai Landasoft Data Technology Inc)。 该公司旗下的iTap系统被广西、河南、吉林、云南及新疆等地区的公安厅所使用。 蓝灯在新疆巴州综合情报中心的案例分享中强调,iTap情报调度指挥系统透过大数据科技协助分析逃犯实时活动轨迹,并立即将信息传递至该地区相关部门,使它们能顺利逮捕罪犯。

潘嘉伟认为这些实例证明有不少公司与像中国一样的专制政府合作,让它们能用先进科技来侵犯人民的基本人权。 他说: “这样的趋势不仅威胁居住在新疆或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民,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个警讯。 ”

 

相关阅读


© 我是一只草泥马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端 |拿什么纪念白桦?

$
0
0

文章原标题:穿越四十年家国苦恋,我们拿什么纪念白桦?

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体制用爱国主义规训文艺创作,可以说从“苦恋”和“海外赤子”的不同际遇便可见端倪,并确认了一种持续至今的范式。


白桦图:网上图片

2019年1月15日,中国大陆作家白桦(原名陈佑华)去世。放在2018年「大师结伴而去」的背景下,这位「过气人物」的孤独离去,在两岸三地都没有激起太大波澜。同为作家,和身后极尽哀荣的金庸相比,相差更不可以道里计。

然而,倘若时光倒流至1970年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之际,金庸虽然在香江为“明报”社评笔耕不辍,苦撑终见变局,但彼时的中国大陆却几乎没有人能读到他的社评相反,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却仿佛平地惊雷,在中国大陆掀起一场风暴剧本中的经典问题。 – 「?你爱祖国,苦苦留恋祖国,而祖国爱你吗」成为一个时代振聋发聩的「天问」,由此造就了一代人的政治和社会启蒙。随剧本和电影而来的政治批判,也成为文革之后第一场重大批判运动。

一度身不由己卷入舆论风暴中心的白桦,在和「改革开放」同行40年后,以89岁高龄平静辞世。然而,当年「天问」的意义,却并没有被「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所遮蔽,毋宁说,在这个历史关头,它更加折射出这四十年的微妙之处。

电影“苦恋”剧照图:网上图片

白桦其人,与“苦恋”其剧

与同代知识分子命运相似,1949年年后每一场政治灾难,白桦似乎都在劫难逃。

1955年5月“胡风反革命集团”遭批判,曾和胡风一起参加过一个作家访问团的白桦,为此被隔离审查了八个月。随着「反胡风」渐渐过渡为全国性的「肃清反革命运动」,白桦甚至写好遗书,想一了百了。1957年9月,未曾顾及前车之鉴,白桦又被扣上「右派」帽子,千里迢迢远赴昆明接受批斗,随后开除党籍军籍,逐出文艺界,在上海当钳工3年,后又到绍兴农村劳动改造。1964年,白桦重返军队,任武汉军区创作员。「文革」期间,在武汉又有七年的隔离审查。

1979年年,长春电影厂的导演彭宁想以画家黄永玉的身世为蓝本拍一部纪录片,于是请黄的好友白桦写剧本,白写出了“路在他的脚下延伸”,随后又在此基础上改编为“苦恋”。剧本讲述了海归画家凌晨光一生「苦恋」祖国,却被摧残得家破人亡的悲剧。随后,彭宁据此拍出样本“太阳和人”,但从未正式公映过,在引发轩然大波后,至今还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束之高阁。

剧情描述了画家凌晨光家境贫寒,青年时与船家女绿娘相爱,后来因逃避追捕出走海外,成为著名画家,后来又与绿娘有情人终成眷属。1949年年中共建政,凌晨光夫妇抛弃国外的一切,返回祖国,并在途中生下女儿星星。十年「文革」中,凌晨光一家的命运堕入谷底。生日那天,凌晨光被打得遍体鳞伤。女儿星星觉得在这个国家已经无法容身,决定和男友出国凌晨光表示反对,女儿反问父亲:。「?你爱祖国,苦苦留恋祖国,而祖国爱你吗」凌晨光无法回答此后他颠沛流离,直到剧终一幕,他用最后一点力量在雪地里爬出了一个硕大的问号,问号上的那个点,就是他已经冷却了的身体。

对“苦恋”的批判:邓胡的不同态度

“苦恋”和“太阳和人”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引起巨大共鸣,但对它的批判也随之而来。

由于白桦具有军人身份,因此批判首先是从军队内部开始的。1981年1月,总政文化部领导召开政治部主任座谈会,除了给电影定性外,还对作者做出处理「重新给没有改造好的右派分子白桦戴上右派帽子,双开除,押送还乡,劳动改造」。

同年3月,解放军总政治部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军队政治工作,其中涉及“苦恋”邓小平说:「对电影文学剧本“苦恋”要批判,这是有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当然,批判的时候要摆事实,讲道理,防止片面性。」由此,“解放军报”和“时代的报告”发起对“苦恋”的批判。4月17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坚持和维护四项基本原则“,20日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 – 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严厉指责其「散布了一种背离社会主义祖国的情绪」 ,「它的锋芒是指向党,指向四项基本原则的」。随后,“北京日报”,“文学报”,“红旗”等报刊也发表了对“苦恋”的批判文章。(参见徐庆全“ <苦恋>风波始末“一文,”南方文坛“2005年第5期)

与此同时,一些媒体如“文艺报”,“新观察”却抵制对白桦的批判,甚至主动向白桦约稿,在“新观察”第14期上,刊登了白桦的“春天对我如此厚爱”一文当总政通知白桦所在的部队武汉军区首先发起对“苦恋”的批判,遭到军区政委李成芳的抵制:如果要武汉军区率先批“苦恋”,先把影片发下来看看,同时下达一份正式文件。

白桦更是获得了青年学生一代的支持。在北京大学,刚刚经历过自由选举的北大学生公开声援白桦,学生会主席张炜组织讨论会,对批评“苦恋”进行反批判,当时用“论言论自由“参与选举的北大学生胡平参加了研讨会,再次强调言论自由。

从“解放军报”和“时代的报告”声势浩大的批判开始后,关于“苦恋”引起的激烈争论,引起了胡耀邦注意。

1981年5月17日,胡耀邦与中国文联及各协会以及中央文化部的负责人谈话,主要是关于目前对“苦恋”批判,提醒要了解并考虑知识分子的情绪。胡耀邦谈话后,“人民日报“发表”开展健全的文艺评论“一文,对”苦恋“事件中的种种过「左」的做法,从正面阐述中作了批评。

自批“苦恋”事件开始,“人民日报”一直未表态,所以这篇文章引起外国新闻记者的注意,当日,合众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发出十几条消息,有的说:「中共迅速平息了一场新的整肃知识分子的运动」。

与此同时,主管意识形态的胡乔木几次要求“人民日报”转载“解放军报”的文章,“人民日报”却坚持不转载,胡乔木将此事汇报给邓小平。

7月17日,邓小平召见了胡乔木,周杨等人,对「自由化泛滥」作了一番严厉的讲话。这篇讲话后经胡乔木整理曾作为文件下达,并题为“对青年一定要注意引导“编入「邓选」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无论作者的动机如何,看过以后,只能使人得出这样的印象:共产党不好,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这样丑化社会主义制度,作者的党性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说这部电影艺术水平比较高,但是正因为这样,它的毒害也就会更大。这样的作品和那些所谓「民主派」的言论,实际上起了近似的作用。同时,邓还指令“文艺报”写出高质量文章,对“苦恋”进行批评。

8月3日,中央召集召开包括中央,地方,军队三方面共三百人蔘加的「思想战线座谈会」,会上,胡耀邦作了长篇讲话,批评了「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处于软弱的状态」。他在强调「三个必须做好」时,第一个谈到的就是「要把对电影剧本“苦恋”的批评做好。」「对白桦同志,还是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不要一棍子打死,白桦同志还是写了好作品的嘛。但是,“苦恋”就是对人民不利,对社会主义不利,应该批评嘛!而且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代表了一个错误倾向。」

8月8日,胡乔木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苦恋”,并由“苦恋”对文艺界提出严厉的批评:「象对于“苦恋”这样显然存在着严重政治错误的作品,我们的文艺批评界竟然长时间内没有给以应有的批评,直至让它拍成电影。在“解放军报”发表批评以后,一些同志除了指责这些评论文章的缺点以外,仍然不表示什么鲜明的态度。这不但是软弱,而且是失职。」

至此,文艺界基本达成共识:一,“苦恋”应该批判;二,在对待“苦恋”的批判问题上,文艺界领导表现「软弱涣散」随后召开的「首都部分文艺家学习小平,耀邦同志关于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基本围绕这两点进行,与会者无一例外对“苦恋”提出了批评。参加会议的“新观察”主编戈阳,则对“新观察”14期上发表的白桦的“春天对我如此厚爱”进行检讨。

其后,根据两个座谈会精神,在周扬,张光年,贺敬之等人组织下,由“文艺报”唐因,唐达成执笔,历时三个多月,八易其稿,写出的“论<苦恋>的错误倾向“一文,发表在10月1日第19期”文艺报“上。”人民日报“10月7日全文转载。

1981年12月23日的“解放军报”和1982年1月号的“文艺报”刊登白桦的“关于<苦恋>的通信 – 致<解放军报>,<文艺报>编辑部”一文,至此,围绕剧本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争论和批判结束了。

「两场改革」的注脚

然而,无论对于白桦,还是对当时的中国文艺界来说,事情远远没有结束。白桦所写的每个话剧或剧本,几乎都有与此相似经历。除“苦恋”外,同样完成1979年年的话剧“今夜星光灿烂”以及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被认为与前苏联影片“一个人的遭遇”类似,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存在「修正主义错误」,总政治部领导指令删剪。 1983年因为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白桦又受到将近一年的批判。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文艺界,白桦并非是个例。导演彭宁被禁,此后不得不远走香港。除对电影剧本“苦恋”批判之外,还有1981年对中篇小说“飞天” “在社会的档案里”和话剧“假如我是真的”的批判。1983年开展的「清除精神污染」,对「异化」,「人道主义」的讨论和批判,以及1987年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这些批判与1978年年不同的是,虽然邓小平时不时反自由化,但最终没有扩大为大规模的政治迫害运动,对于思想戒律的怀疑,质询越来越激烈,打破思想禁区的冲动更是让1980年年代成为一个思想沸腾的年代,而这一切,到了1989年夏天戛然而止。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不少人开始怀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但从邓小平对待“苦恋”的态度来说,这四十年的内在矛盾也昭然若揭。在旅居纽约的学者胡平等人看来,所谓「改革」不是一个,而是两个。1978年年开始的改革在「六四」中断,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的经济改革,与之前1980年年代的并不一样。胡平认为,「在四人帮垮台后中国兴起的改革浪潮,首先是政治的改革,其后才是经济的改革……当时不管是民间,还有共产党内部,出于对文化革命的痛定思痛,对于政治改革,对于自由化,有着非常强烈的要求。所以邓小平在80年代一次又一次发起反自由化运动,但是每一次运动都搞得虎头蛇尾,而整个社会却变得越来越宽松。在抵制反自由化逆流的共同抗争中,自由化力量民主运动力量愈战愈勇,自由化浪潮和民主运动浪潮一高过一浪,在八九民运达到高峰。」

作为八十年代改革历史的亲历者,胡平的描述是基本成立的而作为「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场重大批判运动 – 对电影剧本“苦恋”的批判,正可作为胡平这段描述的一个注脚。

爱国主义规训下的文艺创作
与“苦恋”几乎同一时间,还有一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完全不同的主题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这便是由欧凡,邢吉田,万允吉导演,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华侨政策的“海外赤子”。

这部音乐片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歌唱家黄思华,在报考部队文工团过程中,因为华侨家庭背景而受阻。其父黄德琛出生于南洋,因出手救了被外国水手侮辱的女学生林碧云,而与后者相爱并结为夫妇。中共建政后,黄德琛夫妇将儿子思国留给岳父,回到祖国参加国家建设,并在国内生下女儿思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黄德琛被定为「走资派」受迫害。思华也遭株连而难以参加文工团。黄思国从英国留学后回国探亲。黄德琛被逼迫搬进优渥环境以掩人耳目,却被思华揭穿,后者因此被调到打石场接受体力折磨思国劝妹妹出国,思华却坚定地回答:「!我不能离开妈妈 – 我的祖国」文革结束后,思华终于登上舞台,绽放艺术生命。

与“太阳和人”无缘放映不同的是,这部电影不仅当年妇孺皆知,其中主题曲“我爱你,中国”更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直到今天,这首歌依然是最有代表性的「爱国歌曲」之一。

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体制用爱国主义规训文艺创作,可以说从这两部电影的不同际遇便可见端倪,并确认了一种持续至今的范式。

在文革刚结束时,中国人面临身份和国家的双重认同困扰,这个困扰就是白桦借“苦恋”提出的问题 – 你爱祖国,而祖国爱你吗这其实是向体制提出一个问题?国家,政府与个人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在个人热爱祖国的同时,政府需要对个人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而在思想解冻之初,这个体制用另一部电影给国民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这就是“海外赤子”思华眼中的「祖国母亲」。个人无论受尽何种屈辱,也要虽九死而不悔地无条件热爱「祖国母亲」。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体制用爱国主义规训文艺创作,可以说从这两部电影的不同际遇便可见端倪,并确认了一种持续至今的范式。

「我若是真的去了国外……」

2002年7月,白桦在接受凤凰卫视的访问时说:「我实在不是一个硬要往枪口上撞的勇士,屡屡给我带来厄运的,仅仅是一个良知未泯者的叹息。」

而十多年前,笔者也曾经在上海同白桦交谈,期间问道:「如果可以选择,您会选择“苦恋”中凌晨光的路,还是选择他女儿星星的路?」

白桦苦笑道:「其实我可以选择,不过,我想若是真的去了国外,也会郁闷而死的,像刘宾雁一样……」

2018年7月26日,沙叶新去世; 2019年1月15日,白桦去世世人在悼念他们,但似乎没有注意到,在1981年,他们两人因为各自的剧本 – “假如我是真的“和”苦恋“ – 对体制进行质疑,而受到体制的批判,更没有注意到,在1989年之后,中国文艺界这样的思考与探索在体制内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民间零星的思考,爱国主义已经成为规训文艺创作的唯一范式。如今,在回忆与谈论改革四十年的时候,更是忽略了八十年代中国人曾经试图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做过的努力与探索,反而将两个改革混为一谈呜呼哀哉!

电影链接:苦恋(上),苦恋(下)

(罗四鸰,自由撰稿人。)

原文:“罗四鸰:穿越四十年家国苦恋,我们拿什么纪念白桦?”https://theinitium.com/…/20190131-opinion-luosiling-baihua/…
©端传媒Initium Media

 

相关阅读


© 我是一只草泥马 for 中国数字时代 | Permalink |
Post tags: , , , , , , ,
发送任意邮件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便可成功订阅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1841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