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是横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治理荒漠研究基金会专家。2011年是他汶川震区系列调查的第三年,也是他关注该地区的第十五年。”
注:原文发表于2011年9月24日
灾后重建
汶川震区重建三年以来,泥石流、塌方等次生灾害在扩大,主要原因之一是重建工程、工矿企业新扩建造成的二次破坏。急于求成的灾后工程建设,可能已到了窘迫的埋单时刻。
削为平地的龙门山山顶上大型矿车来回穿梭,陡峭的山坡上不时有碎石滚落,茂密的森林中延伸着一条条白色的岩石碎屑流。
这是杨勇在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厂露天采矿场看到的景象。“汶川地震灾后,产业和企业获得了项目落地和扩能机会,龙门山新增了不少采矿区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2011年8月16日起,他在龙门山地震灾区进行了近半个月的实地考察。
这名地质学家以独立调查蜚声业界。“灾后重建工程和资源型产业的恢复给灾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带来了重压。”9月11日,杨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显得忧心忡忡,泥石流、塌方等地震次生灾害给灾后安置地造成的困境远远超出外界预料,而一些灾后重建项目、矿山的新扩建可能会加剧这种危害,环保、安全生产管理不善也对环境和安居带来了不利影响。
龙门山亚东水泥厂露天矿山,山顶被削平。
地质灾害在扩大
杨勇考察区域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断裂带长三百多千米,是汶川地震所在地。震前就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四川、甘肃和陕西省的上百个城镇都受其影响。作为四川省的富矿带,多年的采矿活动和地震的破坏已“伤筋动骨”。
杨勇是横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治理荒漠研究基金会专家。2011年是他做汶川震区系列调查的第三年,也是他关注该地区的第十五年。
“现在看来,这两年的灾害形势和我们2008年地震后的预期一致。”王玮玲说。她是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教研室地理老师,曾与杨勇在龙门山断裂带考察。
2008年底,王玮玲看到一些重建项目和安置区就建在塌方区域的旁边或是河滩上,一旦发生泥石流、塌方就危在旦夕。“当时我们就提出灾区重建要审慎。这两年我看到灾区发生泥石流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了。”正如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马东涛所说,汶川震区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面积都扩大了,并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在汶川县漩口镇原蔡家杠村村委会主任刘平的印象中,震前并没有这么频繁的泥石流,现在则成家常便饭。“雨大点就有泥石流,震后一直是这样,今年已经有三次了。”
2011年杨勇这次考察,地质灾害随处可见。在石坎河,泥石流几乎填平了沟壑,从杨勇提供的照片上看,狭窄的河床变成了宽阔的“碎石公路”。每年汛期,山区不少村庄都成为孤岛,不能进入。
地方政府投入在增加,却如杯水车薪。据当地媒体报道,2000年四川省投入300万元,2006年为1亿元,2011年则达到20亿元。然而,四川省有2万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2300多处被列入重大治理工程名单,仅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就已耗资2亿元。“治理工程仍需要时间、资金和可行性方案。”杨勇说。
高川磷矿灾后恢复生产,造成大批植被破坏。
重建隐患
灾后重建工程和工矿企业的扩建,是杨勇极为担忧的地质环境破坏性因素。杨勇认为,灾后重建给灾区产业调整升级和环境改善带来了机遇,但是随着重建的推进,似乎没有按照这一路径发展。
他特别提到了在建设中的都汶高速公路。这条于2003年开工的公路全长82公里,震后,被当地官员认为是汶川地震“生命线”213国道的理想替代方案。
这次考察中,杨勇看到支撑路面的桥涵下岷江河床上堆积着泥石流冲下来的碎石,有的甚至超过了路面。这种灾害随处可见。
“都汶高速公路沿着岷江河谷延伸,建设大量隧道、桥涵、开挖边坡,清理滑坡体都会对破碎的地质结构产生扰动。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工程,建成之后也将长期接受地质灾害的考验。”杨勇说。对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唐邦兴也谈道,“路哪里坏了就修哪里,费用高,效果差。我们曾经建议改道。”
另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是,沿着龙门山脉的工矿企业在灾后恢复生产并逐渐扩建,这是杨勇最为关注的问题。
“从林立的烟囱和新增生产装置的更新可以看出,一些小厂可能关闭了,但德阳和绵阳地区的磷化工产业群和生产规模似乎较灾前扩大了,这需要增大磷矿石开采量来支撑。”杨勇说。
以法国拉法基集团和中联集团水泥项目新扩建为标志,北川、彭州和都江堰几个地区都新上了水泥项目,水泥矿源均来自龙门山大规模的露天开采。
根据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下称拉法基)矿山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灾后重建需要大量优质水泥,而市场缺口非常大。”2009年,公司已公示筹备扩大产能,为此将对石灰石矿山及页岩矿山进行扩建。矿山均位于都江堰。
除了工矿企业对地质的影响之外,扩建的工厂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在岷江河谷、龙门山水系上又恢复并新扩建了许多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而这些生产活动区都是成-绵-广经济带、成都平原城市群落的水源地。”杨勇说。
刘平已隐隐感到了这种不利影响。“现在地里庄稼不收,经济作物像猕猴桃和药材也种不活,山上的树也开始死。”村民怀疑是附近一家灾后重建的铝厂造成的。一位在铝厂工作14年的工人李师傅向南方周末记者反映称,2008年重建时环保设施的确没有跟上,今年才逐渐到位。
安居不乐业
“被地震破坏的工矿和化工企业要恢复生产,政府要进程和速度。但是,在这种高歌猛进的态势之下,思考不冷静、措施不谨慎就会使重建埋下许多隐患。”汶川地震两周年前夕,杨勇就曾在接受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采访时说过。
事实上,重建工程及工矿企业的扩建项目应当有环评审查,但却形同为企业和项目背书。如拉法基扩建的环评报告书中就提及:“排废场有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隐患”,但“矿区开采施工工艺符合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总体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本项目建设是合理可行的”。
杨勇的考察认为龙门山地区已难以承受再次破坏,他曾撰文称:“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中已形成了大面积、大净空的矿山开采区和剥离采场。海拔2500米以上的含矿层基本上已采空……5·12地震中,该区成为次生地质灾害最快速和最明显的响应区,形成了密集巨量的地质灾害群和丰富的泥石流物源。”
每年汛期,矿区道路均被破坏,矿区难以进入,安监部门规定,汛期矿区需停止开采。可见增大开采量的影响深远,需要谨慎评估。然而,为了快速恢复重建,很多项目的评审速度加快,程序也简化了。“和地质灾害相关的项目,我们评审了很多,以前做两三年的评估,现在一两年就上了,甚至没有审查,只叫做‘排查’。”唐邦兴说。
“我国的环评中几乎没有公众参与,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也有待提高,环评的结论没有考虑多方利益。”杨勇说,“也没有强硬的约束机制让企业来承担责任。”
“每个阶段的首要目标不同,地震刚过后,以抢修安置恢复为先。”马东涛说,“但是现在三年了,一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与我们当初的想象和预估发生很大改变,一切都要冷静思考,科学应对,是时候为我们当时的盲动埋单了。”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汪韬:《南方周末》记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周刊, 时政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请为我们投票:德国之声“最佳中文博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