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审计署网站发布消息显示,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此前有消息称,审计署暂停所有项目27日开始开始培训,下周进驻各省市。而审计署的通知在7月26日已到达县一级审计局。
随着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债务的审计和监管措施落实,相信一个个地方政府的债务“黑洞”将浮出水面。下面的问题是,谁将成为中国的底特律?如果出现地方债务危机,可能的蔓延路径是什么?
1、土地财政推升房地产泡沫
当前经济不景气,地方政府对土地和房地产的依赖度非常高,因为土地价格收入和房地产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此一来,当地政府为获取收益将会提高土地价格,从而导致房价继续上涨。“此外,楼市关系着我国银行系统的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将稳定房价在增长范畴之内作为目标。”
无论是国五条,还是房贷收紧的政策,在房价调控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因为执行力度等方面的问题,在楼市调控重压之下,地方政府依然掀起了一轮卖地高潮,各地“地王”频出。
事实上,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而不得不多卖地。从宏观面来看,最近几年,土地出让收入均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4-1/3;而对于很多三四线城市而言,其土地出让收入甚至占到地方财政的一半。
但是,过分依赖土地反而会让地方债危机爆发风险日益加剧。而土地财政推升的房地产泡沫更是可怕。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导火索都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而房地产涉及建筑业等实业、银行业,其向整个经济体传导的威力非常巨大。
2、政信类信托:上海、天津已开始叫停
据媒体报道称,上海银监局日前在内部会议上,再次要求辖区内各信托公司针对政信合作信托业务的规模进行控制,在业务开展方面进行自我约束。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信托、华澳信托两家政信合作项目已被上海银监局叫停,陆家嘴信托政信合作项目已经全部停止。另传天津银监局也叫停部分政信合作项目。
有趣的是,监管政策的一再收紧并没有阻挡“极度缺钱”的地方政府通过信托机构融资的脚步。随着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政府已过度举债,传导至部分信托产品未来可能存在兑付风险。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托对政府主导的基础产业配置比例为25.78%,即在8.73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中占据了2.11万亿元;配置比例同比提高3.93个百分点,环比提高2.16个百分点。直接的政信合作业务一季度末余额为6548.14亿元,同比增长160.85%,环比增长30.56%,远远超过近几年平均两三千亿元的水平。
3、银行:地方债已经成做空工具
近期,中资银行H股频频遭遇“空”方袭击。地方债已经成做空中国银行业的工具。
除了信托地方融资平台还通过信贷方式大规模融资。
中诚信国际公司评级部分析师王立去年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和银行贷款持续收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两大主要资金来源没有根本改善,存量规模仅为6000亿的平台债券,对比9.1万亿的平台存量贷款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多位受访的银行业内人士指出,本轮地方融资平台的增长大多是在2009年,而借款期限大多是3-5年期的中长期贷款,即在2013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将集中到期还款。但事实是,很多地方融资平台眼下确实还不出款。
在坏账压力之下,银行“借新还旧”继续输血。一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表示,银行其实并不倾向于用展期的方式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输血”,“展期,总是会和’坏账’联系在一起,我们更喜欢用放新的贷款、借新还旧的方式。”
4、保险资产质量问题逐步暴露
债权计划/信托计划占保险资产规模约5%,资产端市场化进程喜忧参半。今年以来各保险公司在债权计划和信托计划投资中积极探索,预计行业目前投资资产中债权计划/信托计划的投资规模约占行业总资产的5%左右。此类资产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该类项目收益率基本在6%-10%之间,显著高于行业目前平均收益率);另一方面则使得行业资产端资产质量问题逐步暴露。
5、持有城投债的基金公司面临风险
券商人士李宁分析称,治理地方债务先查后管的过程中,对城投债不利。债务有可能超预期。这次审计扩大了审计范围,相比2010底地方债摸底调查,这次纳入了乡级债务,我们以前做过一个研究,乡村两级债务大概有1.7万亿。另外这两年影子银行渠道等增加了地方债务的隐蔽性,我们可能低估地方债务规模。债务超预期,将增加市场对地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从而出现系统调整。债务治理过程中,融资规范化,渠道可能收窄,债务面临不能接续的信用风险。可能出现信用事件。回顾2011年,6月审计署报告发布,城投连续下跌,到十月份已经有超过20只城投收益率超过10%。
政府欠企业债,企业欠民间融资公司债,民间融资公司欠放贷老百姓的债,“三角债”的死结似乎有越缠越紧的状况。
目前有媒体报道称,鄂尔多斯自2012年冬开始,当地有的区政府需要靠向大企业伸手借钱才能给公务员发工资。
接近鄂尔多斯市政府的人士介绍,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各旗区政府欠债最多的。包括银行贷款、工程欠款、企业借款、融资平台发行的企业债、拖欠企业的土地开发保证金(10万平米项目约为2000万元)、土地转让保证金(转让款的5%)等,“保守估计不低于1200亿元”。
此外,地方政府自顾不暇,对企业的原有补贴收回,也让一些企业日子很难过。
7、民间借贷崩盘
房地产、实体企业的的连体胎儿民间借贷,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如今数额庞大(有关机构统计大约2000亿元)、涉及面广的民间借贷埋藏着不小的隐患。
当地人透露,目前鄂尔多斯东胜区房地产老板的手机号码都被该区打非办监控,资产情况都已上报打非办,且东胜区所有副科以上的干部的港澳通行证、护照都已被上收。“鄂尔多斯是全民融资,领导也参与,怕有的人跑路。”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债务, 制度, 经济, 经济危机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The post IBTimes | 中国式地方债务危机的蔓延路径 appeared first on 中国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