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周日,中国国家审计署宣布将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这个最新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担心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庞大的借贷规模将对国家经济构成整体威胁。
中国审计署的声明只有一句话,表示进行审计是国务院的要求。
据西方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在2万亿到3万亿美元之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通过举债实施的大规模政府支出计划,中国逃脱了最近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大部分影响。这个刺激计划包括各种项目,比如全国高速铁路网,以及各直辖市、城镇和乡村建造的大量道路和桥梁。
上个月,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司长马晓方在人民网的采访中说,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尤其是政府财政收入情况,从去年开始就“不太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防范财政风险就比较迫切,”马晓方说。
马晓方表示,出于这种考虑,审计署在2011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基础上,今年又审计了36个地区的债务情况。他说,“我们更要看到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定期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进行评估。然而,审计署周日的声明太简洁,根本不足以判断这项最新举措的规模将会如何。于本月开始的底特律市破产程序让很多中国人感到震惊和警惕,促使人们再次为中国城市和乡镇的金融健康感到担忧。
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拥有数量可观、未曾利用的借贷潜力,以及三万亿美元(约合18.39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尽管如此,中央政府帮肆意挥霍的地方政府摆脱困境的任何举措都会在中国国内引发政治争议。
出于实际原因,利用外汇储备偿还地方政府的债务也是非常困难的。央行主要通过向中国各家商业银行借款来为购买外汇储备提供资金,因此必须保证自身的偿付能力。
北京方面从根本上对地方政府的借贷资格施加了很多限制。但地方政府一直在通过特设的融资实体来为自己借款,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这些限制。
很多地方政府还拥有企业,并且利用政治关系来帮助这些企业从国有银行获取贷款。这进一步增加了地方政府本身面临金融负债的可能性。
这些政府的收入往往严重依赖于向开发商出售政府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开发商随即用土地来建造公寓大楼、工厂、商场及其他工程项目。
开发商通过这些租约获得的利益往往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房地产市场兴旺时,利益猛增,房价下降时,利益骤降。由于北京方面过去几年一直在限制房地产投机行为,以期提高住房承受能力,开发商对获得更多租约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很多地方政府还为受政治支持的领域的贷款人提供了担保,比如太阳能组件制造业。贷款人因此能够以极低的利率获取贷款。鉴于中国的很多产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和利润率下滑的困境,地方政府就承受着一种持续存在的风险,如果贷款人违约,地方政府会蒙受巨大损失。
马晓方表示,“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陈柳、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地方政府, 审计, 本日推荐, 特别推荐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The post 纽约时报 | 中国宣布对地方政府债务展开全面审计 appeared first on 中国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