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18时许,厦门一BRT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共造成47人死亡、34人因伤住院。事发后,有关专家现场勘查发现,起火公交车轮胎正常、油箱完整,现场发现的助燃剂经检验为汽油,因此认定为“严重刑事案件”。6月8日10时许,厦门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快讯称已经锁定“6·7”案件犯罪嫌疑人,但未公布嫌疑人身份。后经多家媒体确认,厦门公交爆炸案嫌犯或为一名年逾60岁的老上访户陈水总,数年前因低保被取消而上访,多年上访无果,有媒体称陈本人已经在火灾中身亡。厦门这起“人为的公交纵火事件”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声讨和反思,在谴责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背后,亦有许多人追问“惨案为何发生”的社会、制度原因。不过,也有一种评论认为,不排除陈水总被当成“替罪羊”的可能,因为此案存在诸多疑点。
更新:6月8日19时,厦门公安局官方微博公布了纵火案告破的消息,称“凶手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未有提及曾多次上访等情况。
@厦门警方在线:【厦门公交车纵火案件告破】经公安机关缜密侦查,7日发生在福建省厦门市的公交车纵火致多人死伤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
厦门的BRT是国内第一个一次成网的快速公交系统,于2008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并逐步成为厦门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日客流量从起初的2.5万人次到现在平均26.5万人次,高峰期突破3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总客流量的13%左右。BRT线路客流量连年高涨,车辆行驶在封闭的快速公交道上,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刊登了厦门公交车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曾发布自白书:“草民陈水总现年60岁初小文化,住厦门市局口街24号,1970年因家庭生活来源被切断,草民随全家下乡,历尽艰辛于1983回城,没有安排住房……”所以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街道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家住厦门市思明区局口街24号的陈水总,已被警方列为犯罪嫌疑人。陈的二哥陈士龙证实,陈水总确曾多次上访,最后一次见弟弟是7日下午。今早大批警察进入陈家搜查,并拎出一个塑料桶和一袋东西。
网传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微博截图,该微博目前已被注销。
以下为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友评论:
曹国星5 :传厦门公车爆炸事件嫌犯已锁定:陈水总,54年生,住厦门思明区局口街24号,老上访户。据说,他上BRT后来回几趟,坐到集美大桥下车又坐回来,然后挑了一趟满员的车。
wenyunchao:朋友发来的一些信息,最后时刻,他笑了,对应的是印在玻璃上绝望的脸。
吴祚来:陈水总的微博应该印刷,让每位政府人员人手一份,这样就知道,一个人如何被官家们逼疯成魔鬼的,如果要让报复社会的事情不再发生,让人为灾难恐怖行为不再发生,就得替百姓着想,给百姓一条活路,否则,每一个人活着都是空壳面目,生着活着都一样,没有意义。有人跟陈水总谈人道,陈水总有人道可走么?
义乌龙腾:【“陈水总”作案留给我们哪些反思】生活窘迫的他,谁取缔了他的摊子,谁把他的年龄填错,谁在受理更改过程中推诿,以他为名的微博有没有造假,警方会不会定错犯罪嫌疑人…难道就因他多坐了几趟brt,就因为他往信访局多跑了几趟,就被认定为纵火犯?47人死亡34人受伤,谁该反思 ?
廖睿:死亡47人的厦门公交爆炸事件,据称是人为纵火,可见是典型的敌视社会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为何会发生如此多的敌视、仇视社会之暴力犯罪?为何会发生向社会公众下手的报复社会事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摆平"问题的时代过去了,应更多的反思、解决产生仇视、敌视、报复社会的根源,而不是一再高压求稳。
老徐时评:厦门BRT爆炸火灾已致47人死亡,现已被定性为刑事案件。强烈谴责这种针对平民的恐怖事件。有关部门也应反思BRT的安全问题。有市民早曾质疑:一旦车辆因超载而发生爆胎、因转弯太快而翻车、因气温太高而自燃,车厢里的人别说逃生,连挪身都不行!高架桥又是封闭的,一旦有事消防车、救护车从哪里上去?
温文尔雅哥:这条微博新闻正文(含标点,下同)共101字,提及灾难及遇难者信息的有18个字,占17.8%,提及领导批示指导工作的有83个字,占82.2%,其中,领导头衔长度为31个字,占30.7% 。
yangpigui:陈水总以报复社会的方式,打破了阳面中国和阴面中国的壁垒。对于意识不到或者假装意识不到“他人即是我的屏障”的国人来说,这道屏障被拆除了,可以预见,陈水总们会越来越多。
韩雨亭:【正视才能进步】厦门公交爆炸造成重大伤亡,城市之殇。嫌疑人陈水总是时代的失败者,下乡返城,任命运摆布;自谋出路受阻;年逾六十以零工维生,派出所人员登记年龄错误,再度与社保无缘,多次上访交涉,各部门推诿,酿成心病,他走向了罪恶。我们绝不主张报复社会,但我认为官方该正视问题。
78283108:感到好可怕,总觉得自己实在是个幸存者,刚才我在看陈水总纵火案的系列报道。惨啊,47条生命消逝,34人将留下终身伤痛。碍,如果那个陈水总去派出所求办低保的时候能够不那么被推诿,如果他早早地学会上微博抱团维权,如果他做生意的时候城管不那么对他百般苛难,这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liushihui:我粗略看了传说中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嫌疑人陈水总的腾讯微博,内容全是年届60岁老者上访被推诿被刁难的内容。这样一个魔鬼高压好人难活的制度,不要说活生生的人,就是一块冰,都会被逼爆炸的!
even5435:弱者发怒,拔刀向更弱者。这就是中国人的逻辑,和屠童案一个样。更显得杨佳的伟大。
Mr-Minus:感觉舆论导向已被控掌控,全部对焦于陈水总,一个死无对证的人,其他政府相关部门责任推卸一光?BRT安全隐患以及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制度漏洞,该车自救系统检查结果?燃烧20多分钟,应急响应系统问责?如果定性为刑事案件,是否转移了赔偿责任?
果大S:厦门这么个美好的地方,发生了这一件令人哀痛的事情。话说brt,一直是厦门的骄傲,这些城市的骄傲里头,从来都是隐藏了贫民的酸楚。希望一个陈水总的爆发,换来各种社会机制的改进,哪怕那么一点点,也是好的。
64tianwang:厦门访民BRT爆炸空前惨烈,我们明白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除了对无辜死难者深刻的追思和哀悼。我们应该知道,是政府一次次截访、黑监狱关押、暴力殴打等恶行最终点燃了陈水总点向自己的导火索。
bonater:总感觉陈水总这个微博有蹊跷,6月6日接连发了12条非本日内容的微博,然后就成了6月7日厦门BRT事件的纵火犯。
中国日报-中国报道:7日的公交车纵火案,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采取这种极端手段的人势必得不到宽恕。
酒洲网赵寅:草民陈水总,该死!他最大的错误就在与在公交车上死去47个人都是和他一样的无辜的被压迫的草民。
千江月227:怎么和云南昭通巧家县的赵登用这么相似!
金城桀:厦门政府是在学习09年成都政府处理公交车爆炸案,都是人为的,犯罪嫌疑人都烧死了,死无对证,你相信这是结果么?
破破的桥:腾讯那个陈水总微博的几个疑问:1.时间不对,所有微博是6月6日发的,且时间相隔仅数分钟(不排除被腾讯处理过了,但总是觉得不太可能)。2.和他的自述矛盾。他自述是个没钱穷困潦倒的60岁无文化农民,对微博操作却很熟,会发长微博(腾讯会长微博操作的用户比例并不高)。3.监控照片上是个年轻人,不像60岁。个人怀疑这个微博有可能是假的。(但是确实是起火前发的,这就怪了)。
democracy8964:厦门公交燃烧案与2011年江西抚州爆炸案如出一辙,主事者均在事件中身亡,均为上访多年,均遭到过官方多次无理对待、推诿、羞辱等,万般无奈,两人均采取极端方式进行报复。所不同的是,钱明奇炸了政府衙门,厦门陈水总烧公交害了平民。为无辜死难的平民默哀,但更需思考的是:谁把他们逼上绝路?!
假装在纽约:厦门爆炸案嫌犯陈水总年轻时上山下乡,回城没有住房,做生意屡被取缔,盼社保又被搞错年龄,绝望中选择了报复社会。当年钱明奇和杨佳也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美国对外耀武扬威,最终收获了伊斯兰恐怖主义;中国对内围追堵截强力维稳,最终催生了底层社会的民间恐怖主义。两个大国,必将毁于各自的疯狂。
马正飞:我觉得陈水总是上了公知、理中客的当了。因为他们老说“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所以,冤有头债有主,他就直接找民众了。
我们不吵不閙不炫耀:活在放下好恐怖。说不定那天这种事情还会重演!
施瓦鑫哥V:车上都有监控。是不是人为纵火很容查出。公布录像吧!
震后残生:应该火烧公安办公楼,而不是公交车,那帮龟儿子此时正偷着乐呢!好险!
深蓝之幻:有因就有果,只是希望这样的“苦果”少一些……
向班长:富人要活得坦然安全,必须给穷人一条活路。
小草闲心:这该死的上访制度,纠正个年龄又何其难?反造成一个老上访户,如果不是权力社会是宪政制度会如此吗?这上访户也真恶,你冤有头债有主为什么要如此狠心报复社会?
手机用户3429348810:总的说来是社会体制的腐败和人心的自私造成了这个悲剧,如果不从根上挖去腐败,这种悲到一定会越来越多。
北京厨子: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舆论谴责能对报复社会的人有用。因为自从他准备作案的那一天起,他就把整个社会当成了他的对立面。在这个时候,他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同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毫无区别。所以我请各位无知的专家、总编、记者,主持人,放弃你们的白痴,用大脑思考:我们该如何避免批量生产疯子。
裤裆里的毛笔:本是同路人,可忍纵火焚?欲讨不平事,何不带吴钩;趋身入朱门,污血溅五步,一解男儿恨,长笑对家人。
何三畏:最后,他们会证明这跟基层“微恙“没关系,事件是陈水扁的弟弟干的。
刘步尘:如果我们的反思仅仅停留在”陈水总是个恶人“层面,我坚信,未来会有更多”恶人“出现。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厦门公交车爆炸, 纵火, 陈水总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