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3月29日学生跳楼的事件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报道,但基本可以确认是真的,我的朋友圈和空间都已经被刷屏了。
题主是2014年于衡水二中毕业的,现在就读于帝都的一所985大学。
贴吧,天涯等论坛上对此事件的评论出现一边倒的趋势,对二中全部是骂声。骂衡水二中的教育模式,骂二中老师的不负责任,骂校长的逃避等。
而我的朋友圈和空间,全是我的高中同学们的感想,大多对上述那些网友对二中的声讨非常愤怒。“我”周围的二中毕业生支持二中,认为母校给了大家今天的荣誉,给了大家今天的优越的大学生活,二中管理的严格也是为了学生能够考好。
该如何的看待这几件事?
————————————————————————————————————————
@曝猛 :这是学校还是监狱?网友发帖称:大衡水的中学为了不让学生跳楼,真是下血本了!报道称衡水中学的纪律比军营还严格:严格规定了各项动作时间,比如大厕3分钟,小厕1分钟。晨跑人手一本书或一张卷子,只为在停下来休整或等待之时,看课文背单词。为了节约时间,有男生和女生和衣而睡整整3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网友回复:
(1)
黄宇峰,TFC准项目老师,NGO推销员一个
“自杀这种悲剧,绝对不单纯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导致的,更大程度上是家长(及其代表的社会结构)、学生、校方三方的共同作用。”
核心观点说完,我估计后面的话要被喷了。后面的阐述将主要集中于家长(及其代表的社会结构)在自杀事件中起到的作用。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受益者”的描述,普遍的前提大概是之前或因为贫困或因为自己不好好读书,然后通过衡水式的教育模式来改变了命运。我并不反对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我反对把改变命运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并且认为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出路。
总的来看,把孩子送到类似衡水这样学校的父母们,大部分算不上中产阶级(或者本身文化水平、经济地位不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各方面大发展的背景下,这群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完全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反而因为贫富差距的拉大,变相地成为了相对低阶层中的一员(在国家发展的同时不仅有阶层差距的扩大,也有新的阶层产生)。他们目睹了曾经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们是怎么样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教育,当然也包括残酷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成为他们所仰视的那群人的,而自己却没有赶上这样的机会。道路显然已经是有了,只是自己年纪大了无力再去改变,所以希望就寄托在了下一代人身上。这些父母当中的很多会非常急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复制当年小伙伴们的成功轨迹(大概是寒窗苦读,衣锦还乡),但是这些父母乃至整个社会都选择性地忽略了一点——成功是要付出成本的。
我们有时候害怕谈城乡差距,害怕谈家庭差距,总要挂着一句:“凭什么同样聪明的人,不能有同样的命运” 。但是现在我们必须正视差距的存在,它不止存在而且还几乎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尤其在父母和社会设定了过高的目标的时候)。我们喜欢讲努力,自古以来就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现在的就比如题主被作为典型宣传。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屌丝拼命努力逆袭的故事,似乎只要努力就能够改变一切。但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现实并不如故事般美好(自杀事件包括在内),很多时候要付出的成本远远不止努力这么简单,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独立思考能力乃至于一些人性中美好的、核心的东西都可能要作为成本去付出。而由于几乎不可避免的收益边际递减效应,我们设定的目标越是高,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要付出的成本就越是几何倍数增长,当仅仅付出努力不够的时候,上面提到的一些更宝贵的东西就需要被拿来交易(对于还没有什么主见的孩子来说,这种交易几乎是强迫式的)。发展到极端,有可能就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父母(及其代表的社会结构)在学生自杀事件当中所起到的一大作用。
不仅是忽略成本的成功焦虑,我们的文化还喜欢强调一种“涅槃”式的改变。前文提到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这种涅槃的背后还有另外一重意思,那就是逃离。田舍和天子堂,蛮横霸道地将二者对立,似乎一面天堂一面地狱。现在很多的高中教育也是如此,大家高中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莫不是“等你们上了大学,那里就是天堂了”,家长们也喜欢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教育是以痛苦乃至仇恨为基点的,期望孩子能从苦难中汲取力量而至涅槃。想想某些学校和父母的教育逻辑吧,无非是先画一张以“梦想”为名的大饼,然后以各种方式来累积苦难,希望在最后的大考中一跃成龙,逃离苦难奔向幸福。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极其可怕的,尽管很多人最后会感恩当年所受的苦难,可逃离的种子早就种在心里了,试问有多少成功逃离的人会再去反哺家乡,会愿意再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衡中?无非是在北上广或者国外又重复这样的螺旋。这种逃离会成为一种典型的生活模式,到哪里都觉得不够好,做了多少都觉得不足够,永远想着往所谓“更高”的地方逃离。
作为一名准支教老师,我想我能做的,无非两点:
1、尽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孩子们需要为改变命运付出的成本少一些。还有尽量早尽量多地在孩子们心里培育人性美好的东西,让他们有东西可以付出可以交换。而也许这些美好的可以再生。
2、试图去寻找一种融入的教育,以爱为基点的教育。先教会孩子们爱自己爱家乡,让他们知道每天积极的行为就能对周遭的人事造成一点点好的改变,让他们努力的出发点不再是为了逃离痛苦的现状而是为了让现在的幸福更稳更长。
说的不好的,欢迎指出。没有讲清楚的,会一点点补充!谢谢
————————————————————————————————————————————————
(2)
匿名用户
我今天特别的困,8点就躺床了准备睡觉,从好朋友空间突然看到衡水二中有学生跳楼,我吃了一惊网上搜了一下才知道确有此事,整个人都不好了一点睡意都没有。穿上衣服跟我妈说了说这事她叹了叹气没说什么。这次我也不怕被跨省写点东西。这么久了,其实我很少提起这些我认为恶心的烂事。好像真是一块难看到爆的伤疤,不愿意触碰了。
作为一个过来人吧,说说自己经历的和所想的。有点激动再加上本来也不太会说话思路很乱的敲下这些字。没错,2013年8月21号,我第一次到那,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痛苦,折磨的两个月,每一天每一刻我都觉得无法呼吸。
在那里,我感受到一些人渣的无情,处处充满了虚伪和作秀。首先是老师,我尚且叫你们一声‘老师’,根本不懂什么是为人师表,什么是尊重。跟别提爱学生。他们可以对学生恶语相向,有的甚至拳打脚踢,简直丧心病狂。他们绝对不管你什么‘人权’,我以前的那位班主任,特别棒。无论课堂内外都骂着街,曾经把学生打到嘴角出血。那有个特别傻逼的校规,只要你违纪,不管你家在哪有多远,家长第二天都要把你带走,反省3,、5天,一天14节课你试试三五天不上课落下多少东西,我见过很多家长哭着要下跪着求主任别停孩子的课,那帮老师管你这么多?他们早没人性了。据说曾经一位外地家长因着急赶到学校领走违纪的孩子在路上遇车祸,去世了。学校你良心不受谴责?说到违纪,我来普及普及这个学校所谓的校纪。
5点半打铃,5点35到操场集合跑操。这五分钟之内你要洗漱,要把被子叠的像豆腐块一样整齐,每个宿舍还要留两个人打扫卫生,对,时间不够用,早点起床干这一堆事不就行了,呵呵你想多了。你如果在打铃前一分钟坐在床上,对不起,你违纪了回家休息吧。于是我们选择睡觉不脱衣服,不脱袜子,学校又规定了,每个人睡觉必须脱衣服,宿管打着电筒进宿舍检查你是不是把衣服脱了,多可笑。说到跑操,我真想艹翻这件事。跑操之前,每个人手里需要拿一张纸,美其名曰叫操前小读,举过头顶大声读,然后再跑操。你希望下点雨下点雪取消跑操,更抱歉,在这里下冰雹都要跑操。因为每排间距太小了,经常有摔跤掉鞋的班级,而掉鞋摔跤的那个人需要站在操场用话筒大喊“我是xx班的xxx,我给我xx班丢脸了,我….”吃饭没有足够的时间,算上排队吃饭的时间超不过十分钟,因为要节省时间,那的人必备一卷保鲜袋,把饭放到保鲜袋里吃,因为来不及刷碗。午饭的时候你要边做题边考数学,晚饭的时候你要边背书边吃饭。对了那晚饭只有粥和馒头。尿尿拉屎都要掐表按秒计算,一个月洗不了一次澡,课间不能说话,谁转头和同桌说话了,班主任过来直接抽你一巴掌没商量。在这种没有一点人性,我看不到一点光的学校呆了两个月,我真的已经面临崩溃,也许是我性格太差,我也不是没想过轻生。我爸妈被我吓坏了,那段时间真是笑也不笑,一句话也不说。
我就这么转学了,走的那天,特别轻松,好像好久没好好喘口气,真的一点没回头,我一眼也不愿意多看,我恨那个恶心的地方。
什么成绩是硬道理,都tm狗屁。有人说ysn你适应能力太差,别人都受得了你受不了你的问题吧,你忍臭吃屎你牛逼行吗。
对于这个学校,我已经想不出什么更难听的话来骂它,在那里面我的同龄人被体制化,变得胆小,封闭,那么可悲。学校你告诉我,不把学生当人看和二战集中营,和肖申克监狱有什么区别?我一点也不知道在这样一个扼杀人天性的狗屎学校呆三年,考上一个所谓的好大学有什么出路,被洗脑成这样,我怎么觉得像传销和邪教组织一样,呵呵了。我只为与世隔绝被洗脑变得麻木糟践三年青春的学生感到可惜,为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畸形心理感到悲哀。中国为什么那么烂,毫无创造力, 一直没有自己的新发明,能怪谁呢,变态的教育体制下催生出来的这些高考工厂,出来的都只是只会背书和做题的庸才,国家你这不是玩火自焚?我觉得太荒诞可笑。
最后说句我走的不后悔,永远也不。
——————————————————————————————————————————————————
(3)
陈四爷,动漫爱好者 药学生
我来开喷
我不是衡水二中人!
所以有人说那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们,你知道我们的生活吗?你知道有多少学生受益于衡水中学的制度吗?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的?
哈哈哈我就指手画脚的你来打我啊?!
说句良心话,我认认真真地看了问题,又回头上网查了所有的相关消息,不得不说,这个学校太值得喷了哈哈哈好开心
学校要有多么的奇葩才能规定到学生每天每刻细化至秒的生活作息制度啊
学校要有多么奇葩才能用一句升学率就抹杀所有恶行啊
学校要有多么奇葩才能让这种令人心疼的血案发生之后还有大量本校学子出来洗地?!对不起不论你们受益多少如果真的有人因为这些莫名的制度英年早逝我真的除了一句#*@以外什么也说不出来
给所有为了孩子能有远大未来就把孩子送去这种集中营的父母们,你们真的是可耻爆了呢O(∩_∩)O
别说你们爱孩子,真的,因为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无能就把孩子送去接受统治这才不是神马爱,我要是有了孩子谁敢伤害他我一定和他们拼了O(∩_∩)O
我就喷我就喷啦啦啦啦~~
还有对于本校被黑义愤填膺的孩子们啊,无论你们有多么大的成就那都源自你自己的努力,不要妄自菲薄
你们的成绩来自于你们自己而不是这个变态的制度,来源于同学的陪伴,好的老师的教导,而不是打骂孩子的禽兽,那种玩意不叫老师O(∩_∩)O
你们对于学校的依恋与感恩其实是对当年努力的自己和一去不返的青春的怀念,跟会暴打学生的禽兽们还有变态集中营的禽兽制度没神马关系的么么哒如果你不同意就来打我啊啦啦啦~~O(∩_∩)O
——————————————————————————————————————————————————
(4)
jie DING
这可怕的教育模式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毒害人后还能让他们对此感激涕零!
——————————————————————————————————————————————————
(5)
车小猪,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已经有很多回答了,有的是衡二的学生,有的是衡中的学生,有的是河北的,有的是别的省份的。
我从一个河北考生的角度来谈一谈看法吧,不是衡水的,别的市的考生,三年前参加的高考。
先说我的一个观点:跳楼的学生确实很可惜,但是,我觉得可怕的不是这个,而是河北众多高中对于衡水模式的纷纷效仿的趋势。
现在我已经大三了,CS专业,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去找实习了。现在回头看有关衡水模式,有关教育制度的这类问题,也不像大一时候那么一说起来就义愤填膺了。可能是自己已经高中毕业太久了,有点事不关己了吧。但是今天看到这个新闻,心里一震,不禁为这些在大好年华丧生的生命感到可惜,更对河北省的这种衡水模式的风气感到担忧。
有回答以河南考生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感到有些意外。在我看来,河南和河北的差别太大了,考生数量河北比不过河南,但是考生的压力不在一个数量级,因为河南并没有衡水模式。有衡中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了,也说的比较清楚,其实衡二才是衡水模式的集大成者。至于什么是衡水模式,有回答说的很清楚了,我就不赘述了。
我来说说我所担心的吧。
不知道这种衡水模式是怎么兴起的,反正我在上高中之前对于衡水模式就早有听闻了。后来上了高中之后,才知道几乎所有河北搞笑都在效仿衡水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多的数不清,但是就一点好,升学率高。无论你信不信,无数学校在实践中证明,采取这种模式,就是比不采取这种模式能获得更好的升学率。假定有两所各方面都相仿的学校,采取衡水模式的学校就是比不采取衡水模式的学校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学的越到家,成绩越好。对于学校的领导来说,这是莫大的诱惑。学生考的好,就能招到更好的生源,在之后的高考中就能考的更好。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讲,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反之,而不采取这种模式的学校,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竞争力越来越低。所以说,这是被逼的。所有河北的高中都是如此。有一些学校并不采取这种模式,比如石家庄二中,但是毕竟是省会的高中,每年清北保送六七十人(人数现在可能更多),生源自然差不了。
我来说说我的高中吧。我读高中时,学校还没把衡水模式学到家,管的也不是很严,但是我依然感觉各种不舒服。我天性比较自由,不爱受约束。学校要求每个人跑操时带个小本本,背单词啦,背知识点啦。妈蛋,上了半天课出去跑操还要背单词,让不让人歇会儿了。要是哪个同学默默背单词,很认真的样子,跑操回来老师就要表扬一通。反正我每次带个小本本跑下去,也试着背过,但是每个人学习方法不一样,就那么一会儿,非要要求每个人背单词,对我来说,这种学习方法极其低效。
至于吃饭时间,我记得我们是35分钟还是45分钟来着。我向来吃饭慢,但是上高中以前胃一直很好。然后现在胃动不动就不消化,呵呵,你们懂的。
大一时做母校行,我带队回学校宣传我们大学。一年不到,学的更到家了。我们那个时候每月有月考,是判卷排名的,每周也有卷子,不过一般只作为练习。回去时候,学弟学妹们已经每周都考试排名了。跟年级主任交流我们的宣讲事宜,官僚气派十足,趾高气扬。
现在,估计母校学的快炉火纯青了。
我所担心的就是,当河北大部分高中都把衡水模式学的纯熟时,这种自杀事件是不是只是一个开始,会不会有更多的孩子被逼的走投无路?到了那个时候,又有多少年前的生命会陨落呢?
说实话,我不知道如果改变。学校,老师,家长们都知道这是一条不健康的路子,但是真的没法回头。谁先回头,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有的家长们选择为孩子办外地户口,去天津考,去内蒙考,不在少数。内蒙与河北一样的试卷,一本线比河北低一百多分,比河北的二本线还要低几十分。也就是说,在河北只能考到二本的学生,在内蒙考的话,能去一个不错的一本,有的为了改户口直接把名字改掉了。至于天津,和河北卷子不一样,但是应该比河北简单一些,条件好的直接送孩子到天津去读高中。
这几年对于高考移民查的严了,但是有钱有关系的照样可以办到。
高考移民在河北是公开的秘密了,甚至有的明码标价,多少钱可以办一个内蒙户口。
这也是我来大学之后想明白的一件事情:人在这个社会,从来都不是一场单人赛,而是一场接力赛,拼的是自己的实力,拼的更是自己的爹。
这是在畸形的衡水模式下导致的畸形的高考出路。也不能全推到衡水模式上,毕竟,河北旁边有个高考400多分就能上某些985的学校的北京。
以上。
2015.4.17更新
评论中有知友问我为什么最后提到北京,我只能说河北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不是仅仅是河北内部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
至于北京400多分上985学校的这个事情,我查了我高考那年北京的高考本一线,理科477,而河北理科本二的分数线时509,也就是说,在河北考500分,只能去三本的分数在北京可以高出一本分数线23分,985学校就那么几十所,500分以下就能去985的随便查一查就可以看到了。
当然,我们的试卷不一样,北京是自主命题,河北是全国卷,试卷不同怎么能这么比较呢?这么说吧,高考前我们练习了很多高考真题,各个省份的都做过。就拿理综来说,江苏题是用来拔高的,一道选择题能当一道大题做,比较难。有时候大家被难题虐的不行了,老师就会让大家做做北京理综题来增强信心,嗯。
© 不转不是中国人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5. |
Permalink |
Post tags: 制度, 应试教育, 教育, 衡水二中, 高考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