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部分外国VPN服务在中国受到屏蔽,防火墙的事情再次成为焦点。工信部官员昨天就VPN受屏蔽回答记者提问,强调中国发展互联网一定要按照本国法律法规来进行,一些不良信息应该按照中国法律加以管理。
VPN指的是代理服务器,也就是网民俗称的“翻墙软件”,而它要翻的那个墙就是“防火墙”。防火墙是中国实现互联网管理一整套技术系统的民间叫法,官方在正式场合从不这么叫它。
防火墙并非是把中国互联网同境外互联网隔开,而是对境外个别网站及具体网页施行定点屏蔽。网络与网络是通的,但中国网络与境外网络个别点的联系受到拦截。需要指出的是,在境外互联网的浩瀚海洋中,这些被拦截点加起来只占很少的部分。
由于有的被屏蔽网站和网页在中国部分网民中很有影响,比如谷歌、脸谱、推特等是美国的主流网站,因此在国内外都有人把对它们的屏蔽看得很重。西方舆论一直把这件事当成中国“没有网络自由”的突出例证。
然而对于没兴趣上这些被屏蔽网站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又几乎不存在。实际情形是,这两种感受都在各自的方向上不断深化或扩大。
如果我们跳出是非的争论,来看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面貌,那么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它们是,中国的防火墙实际上已经“成功”,造就了中国今天互联网发展的基本现实。比如中国出现了BAT这样的网络巨头,它们满足了中国网民的绝大多数需求,并得以向境外扩张。这或许是防火墙的“意外成果”,因为如果没有它和相应的其他管理,中国今天说不定会是“谷歌中国”、“雅虎中国”、“脸谱中国”的天下。
在政治上,一些极端言论虽然不时出没互联网,中国网络还造就了少数像是“舆论反对派”的网上大V,但这些力量始终没能形成机制化的政治及舆论动员能力,最近两年的情况尤其显示,国家对网络的调控力十分强大。
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没有受到防火墙的什么影响。中国内外的信息交流总体畅通,人员的网上正常接触和沟通也无实质障碍。物流所需的网络帮助更不是问题。一些特殊需求因为防火墙会遇到些麻烦,但很容易找到替代办法。
总结起来就是:防火墙有效阻止了境外被屏蔽点对中国网民的“大众传播”,那些一定要访问它们的人,都能找到实现目的的具体办法。防火墙塑造了大多数中国人在信息方面更依赖本国网站的习惯,那些必须或热衷于访问被屏蔽点的人在逆着管理坚持他们的习惯。实情就是这样。
那么防火墙是阶段性措施,还是会长期存在下去呢?这似乎更是争论的焦点。然而这不像是一个现在能为未来做回答的问题。而且防火墙其实不是一个原则,而是很多具体需求的解决办法总汇。实际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也将分解成对具体被屏蔽点的具体对策。
但是我们希望,中国屏蔽境外网站及网页的动因能够逐步减少,而不是越来越多。我们这样说的原因,是希望中国社会对信息的承受力会变得越来越强。这是中国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的健康之本。不能总让中国的年轻人“看不到什么”,而是要培养他们“看到了什么也没事”的能力。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变得愈发强大和自信,国家治理及互联网治理对防火墙的需求将呈下降的趋势。我们很希望这个进程来得更快些。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5.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GFW, 中共, 互联网治理, 制度, 审查, 屏蔽网站, 科学上网, 防火墙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