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微信公号:zgtrend
1
今天上午,官方高调举行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活动,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全部出席。
常委在位于卢沟桥附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了花篮。活动规格和形式都与每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敬献花篮仪式相仿,唯举行地点不同。
今年并非抗战胜利“逢五逢十”的大庆,以七常委全部出席的规格进行纪念,此前没有过。这个变化的背后,有何含意,有何玄机?
2
在稍早前的7月7日,习近平、俞正声出席了同样在抗战纪念馆举行的“七七抗战”爆发77周年的纪念活动,这也是国家领导人首次参加纪念抗战爆发的活动。
外界普遍认为,今年“七七抗战爆发纪念日”和“九三胜利纪念日”的超高规格,表现出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问题上的空前高调,在中日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下,相关纪念活动反映出中国对日外交的强硬态度和坚定立场。但情况可能不仅仅与日本相关。
3
需要注意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通过立法确定了“九三胜利日”和“12•1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在这些涉日敏感日期举行纪念活动,将形成惯例,并不随中日关系的潜在变化而出现变化。
因此,对抗战胜利的高调纪念,并不仅仅是表达对日本的强硬态度,也是中国最高层进行国家与民族的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途径。
4
今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确立了三个新的法定纪念日,分别是“抗战胜利纪念日”(9.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12.13)和“烈士纪念日”(9.30)。
在许多欧美国家,都有与此相似的法定节日,如英法等国的一战胜利纪念日,美、英、法、俄等的二战胜利纪念日,波兰、以色列等国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阵亡将士(烈士)纪念日等。这些纪念日是一个国家确立民族身份认同,宣扬爱国主义理念的重要环节。
根据官方的历史论述,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政治性节日,主要只围绕“人民解放”这一序列,从中共建党、解放军建军再到人民共和国建国,大多是针对国内革命,而对对外战争的纪念比较少,规格也比较低。
但从今年开始,对抗日战争的纪念活动,已成为仅次于国庆的重大政治性纪念活动,规格明显超过了平时的“建党”“建军”等传统政治性纪念日。这表明中共在意识形态上逐渐确立了新的范式,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置于同等地位。
现代民族国家,往往将对外战争的胜利视为民族独立的标志性事件。譬如俄罗斯,其“5•9”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全国最重要的政治性节日,地位甚至高于俄罗斯国庆日。中国全面与其他国家的纪念形式接轨,确立一整套与民族独立相关的纪念日,表明执政党合法性论述的新调整。
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开始,中共在原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之上,加入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表述。执政党更多地将其合法性建立在其代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上,而非像以往仅仅只强调政治革命本身的正义性。高调纪念抗日,进一步表明执政党将执政合法性建立在爱国主义之上。
5
放眼国际社会,近来中国的抗战纪念更有其特殊价值。
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社会一直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史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国际性的二战纪念活动,多数在5月8日“欧洲胜利日”(俄罗斯定为5月9日)举行,犹太大屠杀纪念日被确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每年的纪念活动都备受全球关注,相较而言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
过去,中国出于促进“中日友好”的外交需要,也因为国内在对抗日战争历史认识上存在的一些分歧,纪念抗战的活动一直颇为低调,这一点和其他二战的主要参战国形成了鲜明对比。无论是英、法、俄等战胜国,还是德国、日本等战败国,纪念二战的活动规格都要比中国高得多。尤其是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但首相出席所谓“终战”(即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纪念活动是常态,有个别年份甚至首相还在“8•15”参拜靖国神社。与之相对,中国一般只在逢五逢十的年份出席抗战胜利纪念,形成了中国的二战纪念活动比日本还要低调的情况。
今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中国领导人高调出席两场抗战纪念活动,改变了原来的这种格局。这不仅仅是对日外交政策转变的信号,更是中国积极地参与二战历史建构的姿态。其他国家的二战纪念是什么规格,中国的对应纪念活动就要达到什么规格。欧洲和俄罗斯有欧洲胜利日,中国就有最高领导人亲自出席的“9•3”胜利日;波兰等国有“1•27”的大屠杀纪念日,中国也把“12•13”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中国政府要向全世界强调,中国也是二战的战胜国,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欧洲北非战场是二战平行的两大战场,中国在二战中同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
在提升中国抗战纪念活动规格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力推将相关问题国际化。
今年年初,中国和韩国拟议将慰安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习近平和普京在今年年中会晤中,决定“中俄共同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这是继2010年中俄共同庆祝二战胜利65周年之后的又一举动。
通过同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合作,中国试图进一步彰显其在国际历史论述中的地位,进而提升自身在国际政治现实博弈中的道义基础。
苏联是在二战中人员伤亡最多的国家,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被视为二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因而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二战纪念中最为高调。与之相对的,美国在二战中参与了亚太和欧洲两个战场的作战,出于美欧战略同盟关系和美日特殊伙伴关系,美国的二战纪念相对俄罗斯低调得多。中国确立由最高领导人出席抗战胜利纪念的定制,将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纪念二战亚洲太平洋战场胜利规格最高的大国。
当前,中俄两国“战略接近”态势明显,中俄两国在二战纪念问题上渐行渐近,是当前国际形势重现两极化趋势下的新现象。中国和俄罗斯要联手向世界强调,二战的胜利,不应当解释为西方的胜利,中国和俄罗斯必须在战后国际秩序中获得自己应有的一份。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高调纪念抗战胜利,实际上是中方对于当今世界西方话语权的新的挑战。
今年的抗战纪念活动可能为以后的抗战纪念奠定范式,今后每年的9月3日,高规格纪念活动将会持续。而明年料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届时的纪念活动规模可能超过以往的50周年、60周年纪念。
© Sandra F.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习近平, 意识形态, 抗日战争, 民族主义, 爱国教育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