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中,类似Twitter的新浪微博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中国,传统媒体受到严格限制,但微博服务创建了进行自由公共辩论的网络空间,孕育了社会变革,甚至有时还能向官员问责。
不过,最近几个月,微博受到类似Facebook的微信的影响,相形失色。微信允许人们在自己选择的群体中发送即时讯息。
政府对微博的打压也加快了从公开交流到半隐蔽交流的转变。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6亿网民的社交媒体格局,抑制了当今中国最为开放的公共论坛的发展。
北京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泳表示,“这是中国社交媒体的新阶段。中国的第一家大型信息论坛在走向衰落,而关注点更窄的新平台正在崛起。”
微信有着自身的优势和拥护者。它比微博受到的审查要少,而且一些微信用户表示,他们知道交谈属私人性质,所以能更自由地发言。此外,许多用户也喜欢微信添加的语音即时讯息等功能。
不过,中国政府今年5月宣布,微信将受到更严格的监控。政府表示,一些用户在利用即时通讯平台传播“暴力、恐怖和色情”信息。根据政府公布的声明,负责监管互联网的机构表示,将“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的渗透破坏活动”。
在鼎盛时期,微博的前景一片光明。2011年,一场高铁事故导致40人丧生,使得微博崭露头角。当时,微博用户详述了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混乱及政府的失职。这一时刻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成熟,提醒人们,即便是面对强大的威权政府,媒体也能发挥作用。
如今的微博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与受到政府严格控制的报纸及杂志相比,人们更容易在微博找到挑战限制的新闻和评论。在关注名人和花边消息方面,微博依旧很受欢迎。今年3月,微博报称共有6600万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7%。
然而,政府数据显示,包括新浪微博在内的微博用户总人数去年减少了9%,其中很多人改用微信。这种转变,再加上科技股的普遍下跌,致使新浪微博4月份在纽约上市时的表现令人失望,共筹得2.86亿美元(约合17.7亿元人民币),没有达到预期的5亿美元。
“与过去比差得很远,”知名律师贺卫方说。“我们仍然能在微博上找到真相或新闻报道,但评论没有以前有趣、深入。”贺卫方曾经常使用微博,有超过100万的粉丝。
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打压所谓的大V账号的举措。大V指的是经过认证的知名评论人士,通常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粉丝。几百名微博用户遭到拘捕,其中的大多数后来不再用微博发帖。
其他一些人退出微博则是由于上面的刺耳评论,因为争论往往会演变成严重的人身攻击。还有一些人厌倦了海量词汇被禁,不愿继续与审查者玩猫鼠游戏。例如,1989年的天安门广场镇压行动的日期“六四”就属于被禁之列,因而一些人创造性地用“5月35日”来代指,但“5月35日”后来也遭禁。这种文字游戏让一些铁杆用户觉得很有趣,但却会把普通读者搞糊涂。
微信利用了这种失望情绪。其母公司腾讯宣称,微信目前有3.55亿月活跃用户。但公司并没有公布日活跃用户的人数,因此难以与微博进行直接比较。不过,外界普遍认为,目前微信比较受欢迎。
微信也禁止提及“六四”,但允许讨论在微博上常常被禁的其他一些话题,比如安全部门前负责人周永康。大多数观察人士认为,之所以微信的审查比较宽松,是因为它的讯息受众有限。
维权人士表示,更重要的是,微信能让他们与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深入挖掘问题。资深环保人士李波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利用微信召集人们反对具有破坏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比如备受争议的怒江大坝项目。
李波参加了一个名为“环保政策倡导小组”的微信群。他表示,这个群有逾300名成员,其中包括一些开明的政府官员。尽管官员们很少参与讨论,他们还是会关注群里的往来讯息,偶尔邀请成员到他们的办公室聊聊环保政策。
另一些微信群则规模更小、范围更窄,比如有一个群关注的是中国东部某个受到污染的县。还有一些专注于特定事务的微信群,比如推进各种活动和项目的小型委员会。
只要不公开涉及政治,这些微信群可以发挥相当强大的作用。今年4月末,一些打工者利用微信组织了针对一家台湾公司的罢工活动,原因是厂方没有支付他们的养老保险。不过,大约在同一时间,试图利用微信阻止拆除教堂的教徒则发现,他们的朋友圈被用来追踪反对政府拆除行动的人。
然而,维权人士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微信可能会成为一个封闭的小圈子。
今年,一家矿工权益慈善机构试图筹集 3000元人民币为一名因尘肺病而生命垂危的矿工购买氧气机。该机构最初的呼吁反应平淡。一名叫薛银虎(音译)的员工灵机一动,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出呼吁,一个小时内就筹到了钱。
“这些人更了解你,所以他们更愿意支持你,” 他说。“不过有时候,你只是在和同一群人说话。”
微信还有一些内置的限制,从而削弱了它复制微博公共空间的能力。微信允许用户创建人人都能关注的公共帐号,不过每天只能在同一公共帐号上发一条贴。而且,用户无法用手机登录公共帐号,这会增加使用难度,比方说,想把揭发政府官员的证据发送到微信里的话,就会更加困难。
用户的评论也会在一段时间之后被删除,历史记录被抹去,长期讨论因此困难重重。政府还会监控这些帐号,最近就删除了一些涉及社会新闻和政治的帐号。
腾讯拒绝谈论公司如何决定给用户提供哪些功能。
不过,虽然在微博上形成网络开放社会的前景落了空,微信依然是维权人士可以利用的一种强大工具。
在环保和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了15年的胡佳表示,虽说有种种限制,社交媒体的问世还是催生了一个消息更为灵通的社会。
“微博和微信是上帝的礼物,”他说。“虽然政府在实施各种监控,可是对试图组织起来的人来说,我们获得了更大的益处。”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空间, 制度, 微信, 微博, 社会, 言论自由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