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今日邮件 Archives - 中国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412

纽约时报 |斯诺登披露美国安局曾监视华为

$
0
0
SUB-JP-NSA-1-articleLarge

华为在中国深圳的办公室。

长期以来,美国官员一直把中国的电信设备巨头华为视作安全威胁,并阻碍其在美国达成商业交易,因为他们担心,华为会在设备中设立“秘密通道”,帮助中国军方或北京支持的黑客窃取企业和政府机密。

然而,在美国公开谈论购买华为设备的危险性的同时,一些机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正在为自己开辟秘密通道——直接通向华为的网络。

NSA前承包商雇员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提供的文件显示,该机构暗中监视着华为位于深圳的神秘总部的服务器。深圳是中国的一个制造业中心。NSA获得了与华为引以为傲的巨大的路由器和复杂的数字交换机相关的技术信息,并且监控了公司高管的通讯记录。华为宣称,这些设备连接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

一份2010年的文件清楚地显示,该行动的代号为“shotgiant”,其目标之一是找到华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所有关联之处。不过,NSA的计划又更进了一步:研究华为的技术。这样一来,当华为把设备卖给其他国家,无论对方是美国的盟友还是避免购买美国设备的国家,NSA都可以自由地进入它们的计算机和电话网络实施监控,而且如果总统下令,还可以实施攻击性的网络行动。

这份NSA文件说,“我们的许多目标使用华为的产品进行通讯,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知道如何利用这些产品”,并接着说,以及如何在全世界“获得进入感兴趣的网络的渠道”。

这些文件被《纽约时报》和《明镜》周刊(Der Spiegel)曝光,并出现在了《明镜》周刊编写的《NSA综合体》(The N.S.A. Complex)一书中。这些文件和对一些情报官员的采访记录,为洞察美国与中国不断升级的数字冷战提供了新的信息。尽管奥巴马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开始了关于遏制网络冲突的对话,但相关冲突似乎愈演愈烈。

例如,据六名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说,NSA正在追踪20多个中国黑客组织——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陆军和海军部队。这些黑客组织攻击的目标包括美国政府、谷歌(Google)等公司,以及无人机和核武器零部件制造商。

他们说,如果说出现了任何变化,那就是,自从去年中国的一些极具攻击性的黑客行为被曝光之后,NSA加快了行动的步伐。当时,这些黑客活动源自解放军在上海的61398部队

奥巴马政府认为,中国为支持国有企业而采取的针对美国企业的黑客和窃取行为,与美国针对中国和其他目标国家的情报行动存在本质区别。

美国官员已经多次表示,NSA进入外国网络的行动完全是基于保障国家安全的正当目的。

白宫发言人凯特琳·M·海登(Caitlin M. Hayden)说,“我们不会把我们收集来的情报交给美国的公司,来提升它们的国际竞争力,或是增加它们的利润。许多国家却不是这样。”

但这不意味着美国政府不会怀着一系列其他目的,按照自己的方式从事企业间谍活动。2010年的这份文件就描述了与华为有关的间谍活动的目标。

“如果我们可以明确公司的计划和意图,”一名分析师写道,“我们希望这可以指引我们查清PRC的计划和意图,”此处的PRC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NSA看到了一个额外的机会:随着华为投资新技术,并铺设海底线缆,以连接一个年收入400亿美元的网络帝国,NSA有意通过这个网络来获取中国的关键客户的信息,这其中包括一些“重点目标——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肯尼亚、古巴”。

这些文件没有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华为是如其领导人所述,为一家独立公司,还是如美国官员所暗示但从未公开证实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幌子公司?

在Shotgiant成为重点项目两年后,众议院情报委员会(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发布了一份关于华为及另一家中国公司ZTE中兴的非机密报告,它没有列举任何证据证实两家公司和中国政府的关系。然而这份2012年10月发布的报告还是得出结论,称必须禁止两家公司在美国进行企业“收购、接管或合并”,且“不能确信它不受外国政府影响”。

对进入美国市场几乎已经不抱希望的华为抗议称,自己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受害者,被凭空捏造的国家安全担忧所困。公司官方坚称它和解放军没有关联。

华为驻美国高管威廉·普朗默(William Plummer)说,公司完全不知道自己成了NSA的目标,他还说他个人认为,“讽刺的是他们正在对我们做的事情,恰恰就是他们一直指责中国人在通过我们做的事情。”

“如果真的进行了这样的谍报活动,”普朗默还说,“那么现在已经知道这是一家独立公司,没有跟任何政府建立不寻常的关系,这一点应该告知公众,从而终结一个讹传与不实信息的时代。”

处处受阻

华盛顿对华为的担忧可以追溯到将近十年前,当时研究机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评估了中国对美国军事力量的潜在威胁。兰德的结论是,“像华为这样的中国私营公司,”属于企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形成的新“数码三角”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秘密合作。

华为是一家巨型跨国企业:它制造的设备构成了互联网的主干,在亚洲和非洲之间铺设了海底线缆,还是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商。

这套战略的制定者是任正非,这位行事隐秘的公司创始人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是一名解放军工程师。在中国人看来,他有些像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一个创业者,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靠着3000美元出头的资金起步,建起一个数码帝国,挑战国有企业和外国企业。但在美国官员看来,他和人民解放军有关系。

他们处处封堵他的公司:迫使Sprint放弃斥资30亿美元购买华为第四代(4G)网络技术的计划;叫停收购3Com公司的计划,理由是担心华为会对出售给美国军方的电脑代码进行改动;还敦促澳大利亚等盟友放弃一些大型项目。

文件显示,NSA早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了针对华为的秘密项目。该部门的针对性访问行动(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部门——负责突入一些难以进入的网络——找到了潜入华为总部的办法。一份文件称,NSA收集了任正非的通信,不过分析师担心他们可能漏掉了相当一部分。

NSA分析师表明,他们所寻找的不只是有关华为以及该公司与中国领导人之间关系的“信号情报”;他们想了解如何渗入华为的系统,这样一来,一旦对手和盟友购买了华为的设备,美国就能接入这些网络。(奥巴马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提出要求,因此《纽约时报》隐去了这项行动的技术细节。)

NSA针对中国采取的行动并没有止步于华为。斯诺登于2013年4月泄漏的一份文件显示,NSA去年进入了中国两大手机网络,从此可以追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部队。根据这份文件,其他主要目标则是中国领导层办公的地点。和所有人一样,中国的领导人也会时常升级系统,采用更好更快的Wi-Fi,而NSA就会不断找到攻入的新方法。

黑客攻击加快步伐

现任和前任情报官员表示,中国以国家力量发起的攻击只在近年来才开始加快了步伐。这些官员在谈论机密信息时要求匿名。

除了61398部队以外,还有十多个解放军部队从中国各地的监听点发起攻击,虽然一开始他们的目标都是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和外交部门,之后便将范围扩大到了私营领域。例如,官员们纷纷指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三部第一局。自从该部门攻入美国五角大楼的网络后,NSA自2004年起开始追踪它的动向。而一局的目标也已扩大,纳入了专营网络和编码设备的电信和科技公司,其中包括了华为的一些竞争对手。

对于一些最大胆的攻击,中国依靠的是政府资助的大学和私营的中国科技公司,显然既是因为它们的技术实力,也同样是因为,一经发现,也能有理由否认攻击与政府的干系。这些官员表示,NSA正在追踪逾六家这样的组织,它们涉嫌根据中国非军事类情报机构国家安全部的指令进行相关操作。

他们指出,这些机构的目标与中国提出的经济和战略指令极其吻合。随着中国近年来努力发展无人机和下一代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NSA和它的合作伙伴目睹了位于中国南方城市广州的一群私营公司雇佣的工程师,从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和非洲企业的手里,窃取了导弹、卫星、空间和核动力推进技术的规划资料。

官员们表示,随着中国在网络空间有所斩获,另一群私人黑客在2010年打入了谷歌、Adobe等几十家国际科技公司。官员们表示,这组人及一些有着相关职能的组织也开始瞄准安全公司、银行、化学企业、汽车制造商,甚至非政府组织。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网络安全专家詹姆斯·A·刘易斯(James A. Lewis)说,“中国在网络间谍领域的活动,要多过其他所有国家在这一领域的行动总和。”

“问题已经不再是中国究竟在攻击哪些领域了,”他还说。“而是,他们没有在对哪些领域采取攻击。”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41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