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媒体《上海观察》连续刊发了《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系列文章,1月13日又发表了一位上海市原市级机关80后公务员自述辞职心路历程的文章。这位80后,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公务员,自称很努力,但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学会的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反观其本科毕业十年的同学:“谈到买房,看的都是600万以上的级别。提起股票,账户里至少7位数。”他在选调证券监管、国资管理等部门不成功之后,选择了辞职。
这是一个鲜活的案例,主人公直截了当地谈着现实的个人利益,没有用假大空的话粉饰,因此引发了舆论的热烈讨论。
其实,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一年有余,其间又推出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具体禁令,导致不少地方公务员的购物卡等“福利”锐减。1月9日的《新京报》报道称,一对江西公务员夫妇工资加起来每月约有8000元左右,但所在的系统颇有“油水”,原先凭他们收到的购物卡和高档烟酒,加上单位发放的日常用品,两人日常生活开销几乎不用自己花钱。但执行八项规定和相关禁令一年之后,一些福利取消了,原本的隐性收入也因为高压政策不敢收了。于是,夫妻俩开始商量离职的事。再有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一对新晋小公务员夫妻贷款买房,月供七千多元,他们的想法是自己的阳光工资用来养房,灰色收入用来供生活开销,但工作半年来,适逢各项禁令推出,导致家庭入不敷出,得靠老家爸妈寄钱接济,如今这对男女即将分手。
个案的真实性很难确认,但在这个年关时节,不少公务员家庭的确清锅冷灶,休说购物卡,连发一张贺年卡的福利都被禁了,失了往年的热闹。于是,这几天公务员们一波波在媒体上撒娇哭穷。
其实,评判这个事无非坚持两个维度:其一,从法治的维度看,之前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就不应该拿。特别是基层执法、窗口单位,他们的“油水”直接来自底层公民、企业的主动贿赂或被动盘剥,那就是违法,那就是腐败,失去了“油水”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其二,从市场的维度看,真正发挥人力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物质要求高、甘冒风险者自愿离开公务员岗位,施展个人抱负,这对政府、对个人都是好事。
高风险者高收益,低风险者低收益,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哪里有既保险又有高收益的“铁杆庄家”?其实,公务员职业的本来面目,或许就是享有社会中位数收入的稳定职业。“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发财又当官,轻松又体面,八面威风又十面玲珑,这些公务员职业过去有的特点,只能说明之前的公务员收入不正常。就像那位辞职的公务员,将自己的收入预期放在金融高管的水平上,要买600万元的房子,那么他注定是欲壑难填的。
有人也许会说:目前的反腐手段是否过于“激进”,直接危及公务员的基本生存权了呢?其实,我们不能全听个别公务员在网上哭穷。可以看到,近年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年年爆棚,2014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达到150万人,省级公务员报考人数也不低于此数。这数百万考生的共同选择是“不可能错”的,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有理性认识,也有广泛的信息渠道了解公务员的真实薪酬待遇。目前,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挤破头,向公务员岗位流动,就说明公务员的薪酬、福利以及职业稳定性等是具有综合竞争力的,这不是个别公务员撒娇哭穷能掩饰的。如果有些公务员真觉得活不下去,完全可以正常流动。
一些公务员“撒娇”,那只能说明中央反腐手段“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真正触动了这个群体的不正当利益。这是好事。我们要警惕某些利益群体利用“优势话语权”干扰中央的反腐工作。xjp总书记强调说:反腐败要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如今才到了“洗洗澡”的阶段,一些人怎么就受不了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转载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