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点40分,李克强总理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
1、美国CNN记者:中国政府在民用、军事以及卫星获取图象等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全力参与失联飞机的搜救行动?我还想问,这起事件会否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海内外的旅游业产生影响?中国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国内以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比如中国政府是否会考虑进一步加强业已十分严格的安保措施?
李克强:马航失联飞机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国同胞,他们的亲人心急如焚,他们的生命安危牵挂了中国政府和亿万中国人的心,现在我们也在盼来有消息,哪怕是一丁点好消息。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全面应急和搜救机制,现在到达相关海域的有8艘中国舰船,还有一艘正在驶向相关海域,而且我们还动用了十颗卫星进行信息技术支持,只要有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这是一场国际大搜救,我们要求有关方面加强协调,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到马航失联航班,妥善处理各方面事宜。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
至于问到中国的开放政策会不会变?总里称不会,会继续开放,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这会增加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尽职履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确保在海外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
2、《金融时报》记者:国际市场高度关注中国金融和债务问题,认为这是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请问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否愿意看到出现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
李克强:关于对中国经济有风险,甚至还有些不看好的报道,最近我也看到了,类似的报道可以说似曾相识,去年就有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心,但是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顶住压力完成了全年经济主要预期目标。
对金融和债务风险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果断决定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问题,这本身表明要勇于面对。审计的结果如实对外公布,表明债务风险是总体可控的,而且政府的债务率还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以下。很多债务还是投资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正在加强规范性措施。
3、《人民日报》记者:社会上不少人担心中国反腐会不会是一阵风,去年查出不少贪官,中国在制度方面是不是存在缺陷?反腐方面下一步还有什么行动?
李克强: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至于腐败分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零容忍,中国式法治国家,不论是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要严厉查处。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4、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去年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新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合作倡议,但本区域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前景?
李克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动摇的。两者归结起来还是要维护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议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之间嘛,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更多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他以自身经历表示和平友好和平共处应是四邻百姓的愿望,要共同努力来扩大利益交汇点 缩小矛盾点 。
5、英国路透社记者:想请教总理,有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去年增长7.7%。请问总理,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再有就是您觉得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
李克强: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那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一度中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还有所谓“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超过了13%,而且用电量、货运量的增幅也大幅回落。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舆论,说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还给出了指标,说增长可能只有3%到4%。而对我们来说,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又很有限,宏观调控确实面临多难选择。
遇万难还须放胆。当然破困局要用智慧,我们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不能突破上限,而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
现在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想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我们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6、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关于简政放权的措施您认为怎么样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要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项改革任务才算是基本完成了?
李克强: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少的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有个统计数字也可以表明这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这也表明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放管结合都要体现公平原则。当然,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当中,也确实遇到了像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
7、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许多投资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会继续放缓,会低于确定的7.5%增长目标。在不采取更多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李克强:我们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至于你说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8、香港商报记者:请问总理,很多香港的民众都认为,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很多人都认为香港竞争优势遭到了很大的弱化,请问总理怎么看香港的发展前景?
李克强: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且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内地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业,香港在这方面是有专业优势的,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我相信香港同胞历来是有着敢拼能赢的精神,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保持繁荣。
9、美联社记者:我想请问李总理,您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的话,两国面临的障碍有哪些?中方希望美方做出哪些改变?
李克强: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去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庄园会晤达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那就是互不冲突、互利共赢。
中美因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一些问题存在分歧,这是客观的,在合作当中有摩擦也是事实,但这是合作中的“烦恼”。我们只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平等磋商,尤其是注意扩大中美的共同利益,就可以提升中美关系的水平。
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去年双边贸易额达5200多亿美金,每工作小时可能有1亿美元生意做成。何况我们正谈判中美投资协定,中美合作潜力巨大,要在互补性中做文章,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还是择宽处行,谋长久利。
10、中国日报记者:您在报告里讲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还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举措,那么今年您觉得最应该从哪些领域突破?
李克强:我回想了一下,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即使是其他议题我们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进的。其基本取向那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
这使我回想起30多年前,我在做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定了,结果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解决了。
当然,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放权,某些人权就少了,放宽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可能会有压力。但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11、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我的问题是,两岸现在的交流以及互动非常密切,大家也非常希望两岸关系有新的突破。请问您对新的一年两岸关系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
李克强: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你刚才列举了两岸关系进展的一些事实,我也想讲一件很有趣的事。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进”字作为两岸年度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
我认为两岸关系中重要的内容是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去年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突破8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希望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好势头。两岸还在就ECFA后续协议进行商谈,希望早出成果,造福两岸的民众和有关企业。
12、新华社和新华网记者:总理你好,房地产问题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问题,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那么请问总理,政府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
李克强: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
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带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所以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当然,我们也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在这方面,我认为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
1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央广网记者:现在我们看到老百姓对雾霾的抱怨越来越多。我们也注意到,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用了“宣战”这个词,这在以往是没有的。请问总理,“宣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克强:我们说要向污染和雾霾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还是要向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我们去年出台了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的10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多的。
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雾霾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治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政府、企业、社会成员,大家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
14、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记者:问您希望如何解决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碍?同时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欧洲方面对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切?
李克强: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而且这样做也有利于各方,因为我们装备的很多零件是全球采购的,一些技术也是购买来的,中欧和相关方面,就装备走出去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我还想通过各位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等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请中外记者给予监督。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规模很大,摩擦难免发生,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妥善地协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15、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网记者:最近网上民调显示,社会保障是网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去年您就提出要打造民生保障的安全网。请问总理,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新的打算?
李克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第一是保基本。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我们现在基本医保已经总体覆盖全民了,基本养老的参与人数也超过8亿人。
第二是兜底线。因为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陷入生活的窘境,基本保障兜不住,还要进行社会救助。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
第三是促公平。我们保基本、兜底线,还是要为了解除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还是要采取措施,尤其在一些领域要有更有效的办法,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
我们要继续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今年要增加10%以上,并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两会, 周永康, 周永康双规, 周永康案, 李克强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